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21期
编号:13149165
不同居群夏枯草产量构成因子与形态特征关系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21期
     4、2 不同居群夏枯草产量与各性状的回归模型与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影响夏枯草产量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特别是当各性状间存在高度相互依赖关系时,会给回归系数的估计带来不合理解释。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数量、叶长和叶宽对不同居群夏枯草的产量有较大的直接效应,克隆枝数通过叶数、叶长和叶宽对夏枯草产量贡献间接作用较大。结合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夏枯草不同居群的产量特点,发现不同生境中夏枯草产量的构成因子各不相同,在适宜环境(牛首山居群)中,对夏枯草产量贡献最大的因子是叶片数量和生殖枝数,即提高叶片数量和生殖枝数可以显著提高夏枯草单株的产量。实践证明4月中旬到5月上旬为植株形态建成的关键时期,加大氮、 磷、钾的施入量有利于植株积累干物质为后期的生殖生长提供充足的物质积累,最终提高果穗产量[13]。故引种栽培及资源保护中要特别注意对这类性状的筛选,有利于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高产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