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19期
编号:13151643
丁香等8种中药含油水体的溶液环境对体系通量和收油率影响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19期
     带不同电荷,带电油滴[6]可与膜面和膜孔中的基团发生相互作用,使膜被污染,pH越小,油滴带电越多,这种污染过程发生得越快越剧烈,通量下降也越快。膜孔堵塞程度与通量下降程度呈正相关。

    电导率是物质对电流导通能力的反映,它取决于溶液具有的带电微粒的数量、带电状况和迁移速率。从理论上分析,电导率同样会影响油滴在水中的存在状态,从而影响膜富集过程。电导率大,含油水体浓度高,膜易被污染而导致体系通量下降,膜分离效率降低;电导率小,含油水体浓度低,虽然可以保证体系通量维持在较好的水平,但一方面小油滴相互不易聚集而易于进入渗透液侧,另一方面,油浓度低,要收集到同样的挥发油所需处理含油水体的量大,膜分离效率低。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上述8味中药挥发油油水混合体系的电导率都较小,在23.3 ~150.0 μs·cm-1,电导率的大小顺序为G>E>B>C>A>F>H>D,体系通量大小的顺序为F>C>G>E>B>D>A>H,而截油率大小顺序为D>C>G>F>A=B>H>E,结果未显示出电导率对膜富集过程的显著影响规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