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18期
编号:13152009
基于自发呈报系统的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风险预警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18期
     2.3 ADR预警信号分析 喜炎平注射液常用于儿科,用药人群上有十分鲜明的特点。毫无疑问,其用药人群的特点可能会直接影响到ADR发生的特点。因此,直接对比喜炎平注射液与背景药物的ADR/ADE发生情况,而不考虑二者在用药人群上的不同,结果不能反映药物发生ADR的真实情况。因此,本文根据临床实际,应用GBM倾向评分法控制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既往ADR史、家族ADR史、ADR/ADE发生距离开始用药的时间间隔、是否新发ADR、一般ADR/ADE或严重ADR/ADE共8个影响ADR/ADE发生的因素。倾向评分平衡混杂因素效果见表2。再次运行PRR和BCPNN算法,“皮疹”、“瘙痒”2个ADR/ADE表现总体发生率高于背景药物的平均水平;“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则与背景药物水平相当。

    3 讨论

    3.1 喜炎平注射液安全性较为稳定 从2005—2012年,SRS中上报的喜炎平注射液ADR/ADE病例绝对数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并且基本表现出每年第一、二、三季度升高,第四季回落的特点(图1)。结合2009年到2012年的喜炎平注射液销售数据可以发现,其ADR/ADE病例的数量与销量变化基本一致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