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18期
编号:13151992
中药群体药代动力学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18期
     4.6 样本量

    正式实验开始前,需要做预实验,要根据研究目的和药品的需求进行样本量的计算。样本量与考察的固定效应及个体的取样点多少有关,固定效应参数越多,要求样本数越大,而个体的取样点少,总样本量则要求相应增加。在实际情况下,当受试者例数和/或每个受试者的样本数量方面存在极大的局限性时(比如在儿科患者或老年人中),优化采样设计就变得格外重要[6];当进行单个谷浓度采样时,需要大量的受试者,对峰浓度的简易估算易于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当进行多个谷浓度采样设计时,所需的受试者较少,能够更为精确地估计谷浓度与患者特征之间的关系。

    4.7 协变量

    需收集每名患者的详细资料,除常规的生理、病理指标外,必须记录所有的临床检验结果。特别是能体现影响药物体内代谢的固定效应。如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体表面积;主要器官如肝、肾、心、胃肠道等的功能;遗传因素如种族、个体遗传变异特性(药物代谢酶基因型,药物效应受体基因型等);生活习惯如饮食、饮酒、吸烟等;合并用药,包括种类、剂量、剂型。除此以外,要尽量考虑中医中药的特点进行选择,比如中医证候等。
, 百拇医药
    5 样本采集

    5.1 采样前准备

    5.1.1 协变量数据采集 将需采集的所有协变量设计在特定表格中,并于试验前填写。填写者是受试者或研究者均可。

    5.1.2 签订知情同意书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参与者或参与者的合法代理人在清醒、正常的精神状态下,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同意后签字;或在有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将知情同意书的内容念给参与者听,参与者同意后亲自签字或按手印。同时告知其隐私权将被严格保密,未经同意不会泄漏有关信息。

    5.1.3 告知受试者采样前注意事项 于采样前告知受试者具体服药方法以及饮食禁忌等。

    5.1.4 受试者饮食禁忌 一般来说,受试者的饮食不受任何限制。但由于中药具有“药食同源”的特点,故常见食物中可能含有与中药相同或相似的成分。此种情况应根据目标检测物质的具体情况,在试验开始前一段时间至试验结束,禁食该类食物。
, 百拇医药
    5.2 样本采集

    5.2.1 血样采集量 血样采集量的制定应综合考虑试验需要和受试者依从性。一般来说,每个时间点采集2 mL全血比较适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5.2.2 采样程序 给药前和给药后采集血样,每名受试者采集1~6个不等数目的血样,血药浓度范围0至达峰值不等。采血前,采样人员必须核对样本编号及被采样人姓名,以无菌操作法进行静脉采血,并填写采样时间记录卡,其中包括服药与每次采样的预计时间、实际时间。另外,采样方式分为2种,一种是利用受试者化学检查的剩余血样,另一种是单独为试验而采样,均需进行上述操作。

    5.2.3 血浆或血清的分离

    根据具体试验来选择采血管,分离血浆时,使用EDTA或肝素抗凝管;分离血清时,使用促凝管。将血样轻轻反复颠倒6~8次,小心混匀,暂置于碎冰中;离心条件一般为3 000 r·min-1,15 min。以无菌吸管将血浆或血清分装入多个1.5 mL冻存管中保存。
, 百拇医药
    5.3 样本保存和使用

    标记血样完毕后,将样本放置于冻存盒中并立即置于-20 ℃或更低温度(存储不超过2个月)。标本入库时,需填写入库登记卡。标本出库时,需填写出库登记卡。使用标本时,使用者填写标本使用提请单。

    5.4 样本运输

    若样本采集、保存与检测为同一地点,则不涉及样本运输问题。若为不同地点,则应按照以下规程进行操作。根据样本以及目标分析物的特点选择运输所需冷却剂,常用的有碎冰、干冰、液氮,确保样本在完整的冷链中运输。附装采集血样运输清单,包括受试者姓名、样本编号、采集时间、样本数量等详细信息。保存血样运输记录。

    6 样本分析方法

    原则上,所有现代微量仪器分析方法都可以用于中药PPK的研究,作为成分测定的分析方法。但由于生物样本中药物浓度普遍较低,一般只有近年来发展的一些灵敏度较高的新的分析方法,可以广泛试用于PPK研究,特别是中药PPK的研究,最常用的是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可用于大多数药物的检测。具体选用何种分析方法应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仪器条件以及借鉴文献方法多方面因素来考虑确定。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建立如下[2]
, 百拇医药
    6.1 特异性

    证明所测定的物质是预期的分析目标,内源性物质和其他代谢物不干扰样本的测定。考察6个不同个体空白生物样本色谱图、空白生物样本外加对照物质色谱图(注明浓度)及用药后的生物样本色谱图。注意考察分析过程中的介质效应,如离子抑制等。

    6.2 标准曲线与定量范围

    用回归分析方法(如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获得标准曲线。在定量范围内浓度测定结果应达到试验要求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使用与待测样本相同的生物介质,用5个浓度建立标准曲线,使定量范围要能覆盖全部待测浓度。

    6.3 精密度与准确度

    选择3个浓度的质量控制样本同时进行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考察。低浓度选择在定量下限附近,其浓度在定量下限的3倍以内;高浓度接近于标准曲线的上限;中间选1个浓度。每一浓度每批测定5个样本,为确保批间精密度,连续3个分析批合格。

    精密度用质量控制样本的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差小于15%,在定量下限附近相对标准差应小于20%。准确度在85%~115%,在定量下限附近应在80%~120%。

    6.4 定量下限

    峰浓度1/10~1/20时的药物浓度,其准确度应在真实浓度的80%~120%,质量控制样品的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差小于20%。用5个标准样本测试结果证明。, 百拇医药(谢雁鸣 王建农 贺福元 姜俊杰 熊昕)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