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56680
UPLC—Q—TOF/MS分析橘核盐制前后成分差异(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14期
UPLC—Q—TOF,MS分析橘核盐制前后成分差异,盐制橘核,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摘要]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橘核及其盐制品的成分进行分析,并比较盐制前后成分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橘核盐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盐制品中圣草枸橼苷、柠檬苦素、诺米林、黄柏酮含量升高,发现潜在的化学标记物,鉴定为柠檬苦素、黄柏酮、诺米林,可作为区分生品与炮制品的指标成分。

    [关键词] 橘核;盐制橘核;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橘核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种子,性苦、平,归肝、肾经,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用于疝气疼痛、睾丸肿痛、乳痈乳癖[1]。橘核生用长于理气散结、行气止痛,盐橘核可引药入肾,增强疗疝止痛的功效[2]

    关于橘核历代有多种炮制方法,如宋代和明代有炒法,证类本草中记载“炒研为末”。《普济方》中记载:“炒令黄色,去壳,为末”。清代在炒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盐炒、炒焦、青盐拌炒、酒焙、盐酒炒等方法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