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2年第14期
编号:13178442
缺氧诱导因子—1抑制剂细胞筛选模型的建立及抑制剂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5日 郎立伟 唐克 李燕 刘晓宇 王超 陈晓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建立并应用2种缺氧诱导因子1(HIF1)抑制剂细胞筛选模型对雷公藤甲素和三白脂素8活性进行评价,为HIF1靶点抑制剂的研发提供基础。方法:建立基于报告基因的HIF1抑制剂细胞筛选模型,U251HRE和T47DHRE细胞模型,分别对雷公藤甲素与三白脂素8活性进行检测,观察其对下游关键调控基因VEGF表达的影响,并用MTT法比较2类抑制剂对多种实体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2种细胞模型在1%O2缺氧20 h,由HIF1诱导的荧光素酶高表达,可用于抑制剂的活性评价。雷公藤甲素对U251HRE细胞模型敏感,其HIF1抑制活性IC50(3.4±0.5)×10-8 mol·L-1,而三白脂素8对T47DHRE细胞模型敏感,其IC50(2.4±0. 6)×10-8 mol·L-1;雷公藤甲素和三白脂素8在1× 10-7 mol·L-1都可对T47D细胞因缺氧所致的VEGF表达升高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85.2%,62.6%;雷公藤甲素对所测肿瘤细胞株都有明显的增殖抑制活性,而三白脂素8对乳腺癌、胰腺癌细胞株较为敏感。结论:针对不同类别的HIF1抑制剂建立相应敏感的特异性细胞筛选模型至关重要。

    [关键词]肿瘤;缺氧诱导因子1;三白脂素8;雷公藤甲素;抑制剂;筛选模型

    微环境缺氧是实体瘤发生发展中一个持续存在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1]。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是肿瘤缺氧调控途径中最为关键的核转录调控因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