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2年第7期
编号:13180824
不同加工方法对栽培和野生芍药中7种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王秋玲 王文全 魏胜利 于福来 彭芳 方玉强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栽培和野生芍药中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酸、丹皮酚7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为研究赤芍与白芍的药效差异的物质基础及其形成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以栽培和野生芍药为材料,分别采用直接干燥、水煮后干燥、去皮后水煮干燥、水煮后去皮干燥4种加工方法处理,采用HPLC同时测定各类材料7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结果:野生芍药的芍药苷和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栽培芍药,而栽培芍药的芍药内酯苷含量高于野生芍药,二者在上述3种成分含量的相对差异受加工方法影响较小。采用水煮后干燥、去皮水煮后干燥、水煮去皮后干燥处理会导致栽培和野生芍药的苯甲酸和丹皮酚含量降低为痕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种处理下的栽培和野生芍药截然聚为两大组。结论:赤芍和白芍的药效成分含量差异主要来源于其本身的差异,受加工影响较小。

    [关键词]芍药;赤芍;白芍;加工方法;高效液相色谱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