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2022
编号:13790590
影响表观遗传学的药物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5日 《中国药房》 202022
     3.2 miRNA相关药物在IB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由于缺乏将miRNA稳定、高效、安全地递送至相应靶器官的药物递送系统,miRNA相关药物的研发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随着RNA分子递送技术的提高,靶向miRNA药物的研发变得更加现实。聚乙烯亚胺(PEI)是一种带正电荷的聚合物,其可在体外与miRNA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而在体内则可通过“质子海绵效应”协助miRNA从复合物中逸出,以此来发挥靶向效应[47]。但目前仅在临床前研究中发现了少许靶向miRNA药物治疗IBD相关癌症的文献。相关研究发现,PEI/miR-145 能够减少人结肠腺癌细胞HCT116细胞源性异种移植(CDX)模型小鼠肿瘤的生长[48];miR-33a和PEI的复合物能够在体外对人结肠癌LS174T细胞产生抑制效果[49]。尽管miRNA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抑瘤效果,然而受制于现有递送系统的发展现状,通过靶向调节miRNA的表达来治疗IBD的药物研发尚待进一步深入。

    此外,还有少许药物能够通过间接调控miRNA的表达来治疗IBD。黑树莓花青素是黑树莓的主要活性物质,相关研究发现,黑树莓花青素在体外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系的增殖 ......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