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2013
编号:13469727
基于1H-NMR代谢组学技术比较熏硫和未熏硫白芷的化学成分差异及化学标志物筛选(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日 《中国药房》 202013
     白芷为常用中药材,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var. formosana (Boiss.)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其味辛,性溫,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等[1]。白芷药材肉质根粗壮,富含淀粉,不易干燥,在潮湿环境下受损处易感染菜豆壳球孢真菌而发生腐烂[2]。另外,白芷药材粉性强、香气浓,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虫蛀[3]。目前,白芷新鲜药材在产地大多使用硫磺熏蒸(简称“熏硫”)的方法进行加工处理,熏硫有增白、防虫、防腐、防霉等作用,可使药材易于保存和销售。但现代研究表明,熏硫后白芷药材的香豆素类有效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4-6],影响了药材的药效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