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肠道疾病 > 结肠病 > 结肠炎 > 溃疡性结肠炎
编号:13601589
黄芩—白芍药对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中国药房》 20183
     中图分类号 R28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8)03-0356-0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8.03.16

    摘 要 目的:研究黄芩-白芍药对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芩组(1.5 g/kg)、白芍组(1.5 g/kg)和黄芩-白芍(2 ∶ 1、1 ∶ 1、1 ∶ 2,m/m)组(黄芩和白芍总量为1.5 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复制UC模型。造模结束后次日,各给药组小鼠均按0.2 mL/10 g灌胃相应药液(以生药计质量浓度均为 75 mg/mL),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7 d。给药结束后,对小鼠疾病活动指数进行评分,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D-乳酸(D-LA)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测量小鼠结肠长度并计算肠质量指数,测定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水平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