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183
编号:13600830
黄芩—白芍药对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中国药房》 20183
     3.1 小鼠一般情况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

    造模第5~6天,造模小鼠出现腹泻、食量减少、体毛无光泽等症状;造模第6~7天,造模小鼠出现不同程度肉眼血便、活动减少、体质量下降等症状。给药7 d后,模型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小鼠腹泻、体质量下降等情况均有所缓解,除白芍组的其余各给药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以黄芩-白芍(2 ∶ 1)组效果最优,结果见表1。

    3.2 结肠长度和肠质量指数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显著缩短(P<0.01),肠质量指数显著降低(P <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白芍(1 ∶ 1、1 ∶ 2)组小鼠结肠显著增长(P<0.05或P<0.01),黄芩-白芍各组小鼠肠质量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其中以黄芩-白芍(1 ∶ 1)组改善最为明显,结果见表2。

    3.3 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