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运动保健 > 太极拳
编号:11750775
学太极让我腰腿自如等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日 《家庭医学》 2009年第1期
     我是军人出身,年轻时体壮如牛,哥儿们戏称我“土坦克”。但步入中年之后,状况有点不佳。体检时医生说我不仅血脂高、血压高,还有轻微的骨质疏松。叫我赶紧运动,否则一些疾病很快就会找上门来。

    4年前单位搬家,我和一位同事抬桌子时腰吃不住劲了,像拉断了似的痛疼难忍,站都站不起来了,豆大的汗珠顺着额角向下滚。同事把我送到医院拍片检查,诊断是腰椎间盘突出。医生给开了一大包膏药和舒筋活血药,嘱咐我回家尽量卧硬板床慢慢休养。我一边卧床一边吃药,大概过了半月左右,才慢慢的下地溜达,一个月后我才上了班。

    上班后腰部老是隐隐作痛。不敢拿重东西,在家中有些事情还需要夫人照顾。这令我七尺男儿很是烦恼,今后就成了“老病秧子”了吗?我有些不甘心。那年政府号召全民健身,单位领导组织全体职工学打太极拳,我也参与了。我们初学的是24式太极拳,张教练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精神矍铄,身体康健,拳打得非常柔美到位。他对我手把手的教,还给我讲练太极拳的好处。他以前也经常腰腿疼,自从练了太极拳后再也不疼了,这让我半信半疑。我大约学了一周,就掌握了24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后来一早一晚又去街心公园随一些中老年人一起练习。坚持一个多月后,我不仅动作练得十分娴熟,腰腿也变得十分柔韧,活动活动筋骨哪儿也不疼了。后来我又学习了42式、64式。现在我拳打得有模有样,不少初学者还拜我为师。更重要的是,前不久我去医院检查身体,血压、血脂都明显的下降了。
, 百拇医药
    点评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痛:一侧腰痛,经臀部向大腿后方、小腿及足部放射,并伴有小腿、足部感觉迟钝或麻木,活动及咳嗽时加重。发病原因与腰部急、慢性损伤有关。位于上下两椎体之间的椎间盘中央胶状髓核,受伤后向比较薄弱的侧后方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引起无菌性炎症,发生症状。避免或减轻腰部不适当的运动,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措施。

    毕某读者叙述的治疗方案是正确的。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平卧后人体重心下移,体重由头、颈、肩、背、腰、臀、下肢及足跟共同分担,脊柱受力大大减轻,腰椎间盘得到充分休息,受压神经根和血管得到松解,促进炎症消退,症状减轻。很多症状严重的患者,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减轻乃至消失,往往将效果归功于某些药物或治疗方法,却忽略了卧床休息的作用。专科医生认为,卧床休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治疗。

    症状较轻或康复期的病人,不宜整天卧床不起,应做些适当的运动。毕某读者介绍的太极拳,就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如能结合推拿及腰背肌功能锻炼,效果更好。下面介绍一套简易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家庭按摩方法。急性期需要家人帮助,慢性期以病人自己为主。
, 百拇医药
    1.患者取俯卧位,家人先轻轻按揉患者感觉疼痛一侧的腰、臀及下肢3~5遍,力量由轻到重。

    2.双手拇指按揉肾俞、腰阳关、环跳、委中等穴,至感觉酸胀时停止。

    3.以双手拇指点压、弹拨腰部的疼痛点及肌肉紧张处,反复3~5遍。

    4.用手掌上下直擦腰背两侧,接着横擦腰骶部,感觉透热即停止。

    5.家人五指并拢,腕部放松,有节律地叩打患者腰背及下肢3~5遍,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腰背肌功能锻炼的基本姿势是平卧床上,挺腰收腹,以加强腰背肌、腹肌及下肢肌的力量,调整脊柱肌力,使之平衡,恢复稳定性。锻炼时应掌握循序渐进原则,运动量由少到多,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如双桥练习:仰卧,双腿屈曲,双脚平放床上,腰部用力使身体离开床面。尽量弓起身体,保持平,衡。保持30秒为1次。10次/组,2~3组/日。背飞练习:俯卧床上,手背后,双腿并拢,腰部用力,使头及腿同时远离床面。保持至力竭为1次,5~10次/组,2-3组/日。

    游泳是最适合腰椎间盘症病人的运动方式。游泳时全身浸泡于水中,身体由浮力托起,消除了重力影响。采取近于俯卧或仰卧姿势,可使肌肉放松,腰部负担大大减轻。向前方游动时,人体肌肉伸缩动作犹如牵引和按摩,可以增强腰背肌力量,促使受压神经根松解。但游泳时水温不宜过低,下水前要作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时间不宜过长,运动中有一定时间间歇,以避免腰部过度疲劳。

    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 徐栋华, http://www.100md.com(毕远壮等)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运动保健 > 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