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1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121450
团体心理辅导对四川震后中学生心理重建的干预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王宁霞 翟瑞 沈莎
精神卫生,团体处理,干预性研究,自然灾害
第1页

    参见附件(1457KB,2页)。

    王宁霞 翟瑞 沈莎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摘要】目的探索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灾后中学生心理重建的干预效果,为改善灾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以四川北川中学和绵阳东辰国际学校470名学生作为干预组,进行积极团体心理辅导;以安县中学、北川西苑中学、安县桑枣中学458名学生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在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前、后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进行测量。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后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在学习压力、焦虑、情绪不稳、人际敏感等较为突出的问题上,干预组学生有明显改善。结论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有效改善灾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 精神卫生 团体处理 干预性研究 学生 自然灾害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09XJA710002)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09SS3104)

    【分类号】B844.2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1-3]。关注人性美好一面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4];形式活泼、实效突出的团体心理辅导目前正在逐步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
------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关注人性美好一面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坚实的理沦基础;形式活泼、实效突出的团体心理辅导目前正在逐步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与方法,对5·12汶川地震灾区中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5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