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112675
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小学生大骨节病知识调查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向莹君 张驯 李婷 侯丰苏 胡晓琴 刘之月 曾子倩 袁萍
第1页

    参见附件(1380KB,2页)。

    向莹君 张驯 李婷 侯丰苏 胡晓琴 刘之月 曾子倩 袁萍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教研室;

    【摘要】目的了解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小学生对大骨节病的认知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以阿坝州3所异地育人小学校310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自填式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大骨节病相关知识总体正确率为38.1%,各项知识正确率从11.9%到61.3%不等;不同性别、年级、学校学生的知识正确率不同,女生、低年级学生和牧区小学生的知识正确率分别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和农区小学生(P值均0.05)。结论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小学生对大骨节病的认知现况不容乐观,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学生知识知晓率差异明显。应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大骨节病 健康教育 学生 问卷调查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骨节病综合防治研究》(2007BA/25B00)

    【分类号】R193

    大骨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1],在我国分布范围广,从东北到西南的广大地区均有报道。大骨节病始发于5~15岁儿童,如果致病因素长期存在,病变将进一步进展继而出现明显的临床特征,患者轻则关节增粗、疼痛,影响劳动能力,重则出现短指、短肢畸形
------
     大骨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在我国分布范围广,从东北到西南的广大地区均有报道。大骨节病始发于5~15岁儿童,如果致病因素长期存在,病变将进一步进展继而出现明显的临床特征,患者轻则关节增粗、疼痛,影响劳动能力,重则出现短指、短肢畸形、丧失劳动能力,残疾遗留终身。目前,针对病区大骨节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换粮、补硒、退耕还林、移民搬迁、异地育人等。上述防治措施经多年在病区推广后,病区新发病例已明显减少。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8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