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7年第8期
编号:11538573
青少年被嘲笑的国外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第8期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395.6 R 1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8-0764-03

    【关键词】 羞耻;研究;规划制定;青少年

    近几年来,随着心理学工作者对青少年嘲笑(teasing)的深入研究,人们已经广泛地 认识到在儿童时期被欺负或嘲笑存在普遍,受嘲笑程度与儿童及其成年后的社会活动和身心 适应有着密切的关系[1]。

    1 嘲笑的概念

    儿童时期的嘲笑是同伴相互交往和交流的普遍形式和方法,主要有2种形式:一是作为表现 人们的交流和友谊的善意的积极嘲笑;二是引起被嘲笑者伤心、痛苦体验的伤害性嘲笑 [2]。在心理学中主要探讨的是伤害性嘲笑,因此在早期涉及嘲笑的研究中,嘲笑就是 欺负或同伴伤害的一种具体形式[1]。

    由于嘲笑的复杂性,研究者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解释[2]。就嘲笑的形式而言 ,Shapiro等强调嘲笑的三要素模式:嘲笑是一个人发出粗鲁的或伤害他人的信息,包括侵 犯、幽默和意义不明确三要素。就嘲笑者的意图和受嘲笑者对嘲笑信息的理解而言,Warm将 嘲笑定义为“由嘲笑者引起受嘲笑者的焦虑、抑郁、气愤、窘迫、自卑等紧张的故意行为” ;Garrity和Barris进一步认为,伤害性的嘲笑是可能引起受害者严重的身心伤害的一种轻 微的或中等程度的欺辱形式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