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2009
编号:13843571
治淋巴结结核,中医消“瘰”有道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日 《大众医学》 202009
     医生手记

    有位千里迢迢来住院治疗的患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天,我在查房时接到她的求助电话,她颈部长了一串包块,确诊为淋巴结结核,抗结核治疗了数年,肿块仍逐日增大,慢慢融合成一个大包块,皮肤变红,局部破渍流脓。治病心切的她又服用了很多民间偏方,导致急性重型肝炎,经过抢救才脱离危险。入院后,我们为她制定了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兼顾保肝健脾胃,同时用中药外敷去除腐烂组织。待结核病灶缩小后,我们为她进行了手术切除。一个月后,患者痊愈出院。

    “瘰疬”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民间俗称“疬子颈”或“老鼠疮”。其特点是:在颈腋部皮肉间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初如豆粒,后若梅李,累累相连如贯珠,日久成脓,溃后脓水淋漓。宋代窦汉卿在《疮疡经验全书》中阐述本病可有“按之则动而微痛”的局部症状,伴有“午后微热或夜间口干,饮食少思,四肢倦怠”的全身不适。

    现代医学将瘰疬称为淋巴结结核。结核病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发生于肺以外的结核病统称肺外结核病,包括淋巴结结核、乳腺结核、腮腺结核、骨与关节结核、胸壁结核、肠结核等。淋巴结结核是肺外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所有结核病的20%,肺外结核的30%~40%。淋巴结结核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