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451609
把握全“橘”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大众医学》 2019年第11期
     秋冬季节,正是橘子大量上市的时候。酸甜可口、清香诱人的橘子让大文豪苏轼都忍不住赞叹“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橘子不仅美味,还是中药大家族的成员,浑身都是宝。

    根据《本草纲目》的解析,矞(读音“yù”)是一种外赤内黄、非烟非雾、郁郁纷纷的彩云,橘子因为与从外在色泽到剖开后香雾纷郁的观感都与矞云十分相似而得名。

    “橘”字俗写作“桔”,冰心奶奶有一篇家喻户晓的散文《小桔灯》,给这个字赋予了无限的温暖。

    “橘”也是个有趣的植物,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变种的成熟果实。晏子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水土异也。”后人逐渐用“南橘北枳”来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其实不然,从植物学角度来说,橘和枳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品种,虽同属芸香科,枝、叶、果实形态相似,但橘喜爱温暖,枳却耐寒,淮河线以北的冬天,总是低于0℃,橘就无法存活于寒冷的霜雪中。所以,不是橘到淮北变成了枳,而是两者本来就只是同属芸香科的“亲戚”而已。

    橘有“六宝”

    橘子在中医方剂里可是个“熟面孔”,因为橘子的叶子、核、筋膜、皮都能入药。

    ● 橘叶 为橘的叶子。味苦、辛,性平。具有疏肝理气、化痰散结的功效,主治乳房结块、乳痈、胁痛、疝气。

    ● 橘核 食用果肉时,收集种子,洗净、晒干即为橘核;入药时一般盐水炙,去壳取仁,研碎之后使用。味苦,性平,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主治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腰痛。治疗乳腺增生,可取青皮、橘叶、橘核各15克,以黄酒、水合煎,一日两次温服。

    ● 橘络 橘络又名橘丝、橘筋,是成熟果实的中果皮与内果皮之间的干燥维管束。通俗地说,就是橘皮里的“白色橘筋”,由果皮内撕下晒干制得。橘络性平,味甘、苦,具有通经络、理气、化痰的功效。主治经络气滞、久咳胸痛、痰中带血、伤酒口渴。

    ● 橘红 橘成熟时采摘,剥取果皮,去除橘皮内部白色部分后晒干,称为橘红。其味苦、辛,性温,具有散寒燥湿、理气化痰、宽中健胃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咳嗽、痰多气逆、恶心呕吐、胸脘痞胀。橘红虽是治咳好手,但专治“肺寒咳嗽”。“久咳气泄”者不适合单独服用。

    ● 青皮 又名青橘皮,是橘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味辛、苦,性温,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主治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核、乳痈、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等。由于此药破气效果较佳,被称为消坚积之药,用时须配伍补脾药,以防破气太过,伤及正气。老弱虚羸、气虚者慎用。

    ● 陈皮 又名黄橘皮,为橘的干燥成熟果皮。其性苦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常与半夏配伍,如化痰经典名方“二陈汤”。

    小贴士

    青橘皮与黄橘皮的区别

    采收时间不同。

    青皮是未成熟橘的果皮,呈青绿色。可以在5~6月收集自落的幼果直接入药(个青皮),或在7~8月采收未成熟果实(四花青皮)。

    陈皮是成熟橘的果皮,呈橙红色或者红棕色。每年10~12月果实成熟后采摘,剥取果皮,通风干燥而得。

    歸经、功效不同。

    陈皮归肺、脾经,理气作用较为温和,有燥湿健脾之效。

    青皮归肝、胆、胃经,理气作用比较峻猛,还能疏肝解郁、消食化滞,但化痰、健脾之力不如陈皮。

    什么人不适合多吃橘子

    橘子虽然浑身是宝,却也不是人人可食。

    多吃橘子易“上火”,阴虚阳亢、口舌生疮者不宜大量食用橘子。

    虽然橘皮有化痰作用,但大量食用橘肉易助湿生痰,脾虚湿盛者、有痰饮者不宜大量食用。清代的《随息居饮食谱》记载“风寒咳嗽有痰饮者勿食”。

    橘子含有大量维生素C和丰富的有机酸,虽然有开胃的功效,但肠胃虚弱的人和老年人不宜多吃、空腹吃,以免刺激胃黏膜,导致肠胃不适。另外,橘子含有大量胡萝卜素,若过量食用会使胡萝卜素堆积在人体内而无法及时被肝脏代谢,可能引起皮肤发黄,这就是“橘子病”了。

    精致品橘三招

    大“橘”在握,除了直接剥开品尝,还有不少精致的吃法,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橘香满室

    将新鲜的橘皮去白、烘焙后研为细末,混入茶叶中。每次取5克冲泡,清香提神,颇有雅趣。

    若要做养生代茶饮,应选择一年以上的橘皮(即陈皮)。橘皮入药以陈年者佳,故名陈皮、贵老。如有伤食腹胀,胃肠不适,可单用陈皮,沸水冲泡即可。单味陈皮浓煎取汁还可解鱼蟹中毒、解酒毒干渴。

    橘皮煨肉

    先将瘦猪肉、生姜切片,猪肉用盐和湿淀粉调匀码味;锅内放油烧热,炒制姜片和肉片,再加适量清水烧开后,放入陈皮,以盐调味,小火稍煮即可用。

    橘皮性温,猪肉滋阴,二者相配温而不燥,补而不腻,是绝佳的养生美食搭档。

    开胃橘饼

    为长久地享受橘子的美味,人们将酸甜可口而又开胃的橘子与蜜糖结合制成橘饼。

    去涩 橘子去皮洗净后用小刀在橘果上划4~5个1厘米左右深的小口,压出橘核及部分果汁使果呈扁状,置于凉开水中浸泡24小时,其间换3~4次水,以去除涩味。

    软化 把去涩后的橘果放进开水中煮软,10分钟左右即可。

    糖渍 将软化的橘果捞起沥干,装进清洁缸中。一层橘果一层糖,橘果和糖的比例为2︰1。装满后,用糖盖实橘果。两天后,把缸中的橘果连同汁水一起放入锅中煮沸,捞出橘果放入缸中,锅中糖汁取出备用。隔两天,将橘果与糖汁放入锅中,加热煮沸至果面色泽金黄后,捞起橘果,沥干糖液。

    晒干 将橘果置于清洁器具上晾晒。晒干后加细白糖拌匀,便成为爽口的橘饼。

    橘饼味甘、辛,性温,具有很好的消积化痰、理气宽中的功效。主治饮食积滞、泄痢、胸膈满闷、咳喘。

    [食疗方]

    ● 止泻 过量吃生冷瓜果后的伤食腹泻,可以用橘饼一个,切薄片,放碗内,用沸水冲泡,饮汤食饼,可分数次服。

    ● 平喘 橘饼1个、杏仁10克、川贝3克,加水适量煎汤,再加冰糖30克,喝汤食橘饼。, 百拇医药(王海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