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451601
荧光剂真的那么可怕吗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大众医学》 2019年第11期
     “双十一”购物热潮来临,很多消费者在选购洗衣液、纸巾等日用品和化妆品时格外青睐标示“不含荧光剂”的产品。因为网上传言“荧光剂可通过皮肤被吸收,进而在人体内蓄积,削弱人体免疫力、阻碍伤口愈合、具有潜在的致癌性等”,已引起了大家对荧光剂的关注和担忧。

    那么,荧光剂究竟有没有危害?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会不会使之在体内蓄积?孕妇和儿童接触荧光剂的安全性如何?

    荧光剂真的那么可怕吗

    1什么是荧光剂?生活中如何接触到荧光剂?

    荧光剂,又称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能吸收不可见光,同时产生肉眼可见的荧光,从而使被染的物料白度增加,给人以洁白、明亮、鲜艳之感,故又称荧光染料或白色染料。

    目前荧光剂按照化学结构可分为六大类,共400多种化合物,适用于不同的行业。其生产和使用工艺简单,在产品中少量添加即可达到增白效果,因而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性和实用性,现已广泛应用于洗涤剂、造纸、纺织、橡胶、塑料和油漆等行业,是染料界20世纪后期的三大成就之一。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增白、增艳的物品几乎都有荧光剂的存在,例如洗衣液、纸张、涂料、纺织物、塑料制品等。

    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荧光剂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直接接触主要是指皮肤直接接触含有荧光剂的产品;间接接触则是指接触了经含有荧光剂的洗涤剂洗涤后,残留有荧光剂的衣物等。

    2荧光剂会危害健康吗?国家有使用标准规定吗?

    针对经皮肤接触荧光剂的安全性问题,相关研究获得的结论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日用品中常规添加小剂量荧光剂相对安全,皮肤上吸附少量荧光剂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小剂量荧光剂不具有急性毒性(即皮肤的刺激性、致敏性和光敏性),对破损皮肤的愈合也无不良影响;慢性毒性试验未见不良反应,不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对孕妇和儿童也无特殊影响。且绝大多数日用品含有的荧光剂都是水溶性的,即使有少量进入体内,也可通过正常代谢在短时间内排出,不会发生蓄积。简而言之,排除不良生产厂商的违禁添加,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使用荧光剂是安全的,消费者无须过于担忧。

    随着化学工业的發展,荧光剂的种类也不断推陈出新。出于人类健康优先和谨慎的态度,安全性更高、经济性更好的荧光剂种类更受生产者青睐;而一些安全性存有争议的种类已逐步被淘汰或禁用。不仅如此,作为一种化工类染料,荧光剂被允许使用的范围也有法规限制。例如:国内外均规定食品和医用纺织品中禁止添加任何荧光剂,食品包装材料中禁止添加可迁移的荧光剂种类。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化妆品生产者为了提升美白效果,在化妆品中添加荧光剂。我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2015版)》虽已收录洗涤产品中常用的荧光剂联苯乙烯二苯基二磺酸二钠(CBS),但也仅是客观收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未组织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所以,化妆品中添加荧光剂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对于美白类化妆品,还应持谨慎态度。

    3使用标示“不含荧光剂”的产品就绝对安全了吗?

    产品上标示“不含荧光剂”的做法只是利用消费者对荧光剂缺乏专业知识和科学判断的一种营销手段,不仅不能表明其更安全,反而对消费者有误导作用,并不值得提倡。

    再者,任何产品都不是绝对安全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安全,产品的各个组分及生产工艺都可能成为不安全的因素。消费者应选用生产合乎法规、质量有保障的商品。, 百拇医药(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