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451979
与情绪和平相处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大众医学》 2019年第9期
    

    崔丽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社会心理学学会会长,上海市老年学会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应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现代社会,心理压力很常见。 面对压力和烦心事,首先当然是要设法解决问题,但与此同时,还要学会与情绪相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压力来临,人往往需要调动身心潜能去解决问题,耗费很多心力。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体验到各种情绪,如紧张、焦虑、不开心、愤怒等等。正如人在寒冷中会发抖一样,人在压力中感受到的各种情绪也是一种正常的反应。由于紧张、焦虑、愤怒等是不好的心理体验,属于消极情绪,所以大家自然而然地都会排斥压力。

    压力导致消极情绪是很正常的,意识到这一点有利于保持心态平和。 遇到任何事情都表现出积极情绪是不正常的,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应该能觉察自己的情绪并与之相处,即该生气时生气、该欢喜时欢喜、该悲伤时悲伤,并适当地表达这些情绪。所以,出现消极情绪没关系,重要的是学会与之相处。过后,生活中的这一页就应该翻过去,不要再纠结不放。其实,即便是积极情绪,我们也同样要学会与之相处,因为处理不好积极情绪也会出问题,比如“范进中举” 的故事。

    当压力来临时,要注意控制好情绪反应的强度。不妨问问自己:如果做出那样的情绪反应,可能导致哪些局面?如果造成那种局面,我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吗?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都能修炼到遇事都平心静气的地步,要理解自己的“局限性”,可以允许自己做出激烈的反应,但同时必须提醒自己要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否则就不要放纵情绪,以免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情绪强度控制好后,还要注意情绪持续的时间。如果不良情绪长期存在,对自己的伤害会很大。从这个角度讲,人需要有些气度。当然,如果长期有不良情绪存在,还要寻找专业的心理卫生工作者进行咨询。

    适当的情绪宣泄有利于心理健康。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看过的书籍和影视剧不同,遇到的人不同,情绪宣泄的方式也不同。但只要不影响他人,都是可以接受的。比如,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可以打打球,吃一顿美食,找朋友聊聊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甚至可以在無人之处大声喊叫,等等。也可以试试“正念训练”,即学会保持和乐喜悦的心情,遇到烦心事尝试让自己放下,去做点让自己感觉有乐趣的事情。日复一日,就会养成习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