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肥胖病 > 观念 > 正文
编号:13253858
全生命周期:自始至终防控肥胖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5日 《大众医学》2017年第12期
     健康大事件 肥胖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慢病之一。2017年5月22日,《中国肥胖预防与控制蓝皮书》在北京正式发布,为肥胖的预防和治疗从技术层面提供全面参考。《中国肥胖预防与控制蓝皮书》的制定与发表,将推动我国今后肥胖与慢性病防控领域工作的全面开展,将肥胖的预防和控制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由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完成,有效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降低肥胖造成的各种经济和社会负担。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劳动工作和休息娱乐等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年龄人群中超重、肥胖率也出现了上升趋势。肥胖一旦发生,逆转较为困难。因此,需要在全生命周期自始至终防控肥胖。由于不同生命周期人群的超重、肥胖原因和特点不完全相同,因此,各阶段肥胖防控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预防肥胖,健康减重。

    婴幼儿时期:6月龄婴儿应纯母乳喂养

    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超重肥胖不但关系到婴幼儿当下的体格发育和大脑发育,而且可能影响到成年后的健康。近期危害表现为体格和智力发育问题,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远期危害表现为智力发育滞后,包括影响学习和就业、工作能力下降,以及心理健康,增加患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增加。

    孩子由于的出生体重、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时间和方式、幼兒饮食行为都是影响婴幼儿肥胖的因素,故婴幼儿减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保证为降低新生儿适宜婴儿出生体重,孕妇应合理膳食,保持体重适宜量、合理、稳定地的增长,减少妊娠并发症。

    与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相比,随着月龄的增长,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超重、肥胖发生的风险率降低的趋势更加明显。也就是说,母乳喂养对婴儿体重有积极控制作用,提倡6月龄内的婴儿应单纯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以上,还有助于减少儿童期肥胖的发生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到2岁,但满6个月后需同时添加辅食。

    调查表明,父母的过度喂养是导致婴幼儿肥胖的原因之一,故家长应增强合理喂养的意识,不过早、过多地给孩子添加辅食。

    能自主进食的幼儿,家长应逐渐培养其正确的饮食行为习惯,包括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及,规律进食。

    儿童、少年期:调整膳食结构+增加户外活动

    儿童、少年期肥胖会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和肝脏、运动骨骼、心理行为及认知智力等方面带来危害,还会使其成年期患慢性病的风险增加。儿童、少年期肥胖除了会带来健康危害之外,还将影响人口的身体素质,继而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儿童、少年在减重时,应及时调整膳食结构,保证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的摄入,控制含脂肪高类食物的摄入,减少含糖食品的摄入,减少在外就餐次数,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

    儿童、少年应增加户外活动运动量,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形式和部位的多样化,合理安排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关节柔韧性活动、躯干和四肢大肌肉群的抗阻力训练、身体平衡和协调性练习等。

    儿童、少年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中等到高等强度的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次1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3次抗阻力和骨质增强型运动。

    家长、学校和社会环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校作为主战场,需要与家长联合引导、支持、监督和鼓励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政府和社区则应提供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的有利政策和支持环境。

    成年期:适当减少食物摄入量

    成年期是肥胖相关疾病发生的关键时期和高发时期。超重、肥胖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我国成年居民的健康。研究显示,我国超重和肥胖成年人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人群,同时,肥胖所导致的健康危害还造成我国主要劳动力和生产力水平的下降,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成年期超重肥胖率的增加与“吃动不平衡”密切相关。

    成年人在减重时,应调整膳食结构,适量控制精细加工的米面和畜肉类摄入,保证适量增加鱼虾等水产品、奶制品和新鲜蔬果的摄入。适当减少食物摄入量,建议每天减少300~500千卡能量的摄入。

    增加身体活动运动。身体活动运动可以帮助减少身体脂肪,保持瘦体重。超重或肥胖的人每天要进行累计60~9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游泳、慢跑等,每周5天;抗阻力肌肉力量锻炼隔天进行,如哑铃、弹力带、健身器械等,每次10~20分钟。

    减重速度不宜太快,每月减2~4千克即可,稳定且持续地减重才有益健康。

    老年期:减重同时,关注肌肉变化和骨骼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体内脂肪的含量和部位位置也会有所变化,主要表现为内脏脂肪和腹部脂肪增加,下肢脂肪减少。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多种慢性病的高危人群,而超重、肥胖会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发生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并加重以上慢性病的发生、发展,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式十分严峻,随着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率的增加,其带来的慢性病负担会更进一步加重社会养老和卫生服务费用的负担。

    超重和肥胖的老年人应适当增加身体活动量和适量控制能量的摄入,逐渐使体重降到正常范围之内,但不要在短时间内出现体重大幅度波动,原则上老年人的体质指数(BMI)不应低于20.0千克/平方米,体重过低也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

    老年人应适量摄入减少禽畜肉类,控制好和烹调油、盐的适量食用的摄入,增加优质蛋白质,如瘦肉以及富含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海产品的摄入。

    老年人在减重的同时,还应关注肌肉变化和骨骼健康,每天的膳食应保证摄入300克鲜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并摄入其他钙含量丰富的食物。

    老年人应增加户外运动,可视自身条件,适量增加有氧运动、柔韧性运动、抗阻力运动和骨质增强型运动。

    总之,肥胖是一种慢性病,是不健康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结局。因此,建立健康良好的家庭行为和、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很重要。要进行全生命周期、全人群的肥胖预防。 (张娜 马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