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7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115817
降糖药是致癌“祸端”吗?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大众医学》2017年第8期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是口服降糖药。近段时间,接二连三的降糖药“致癌事件”,让许多糖尿病患者“谈降糖药色变”。

    2010年9月~2011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根据一项为期10年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中期),警告公众吡格列酮可能增加膀胱癌风险,并于2011年8月修改了该药物的使用说明书。

    2015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再次警告公众,使用降糖药利拉鲁肽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了甲状腺髓样癌,只是这些报告尚不足以明确或排除甲状腺髓样癌与使用利拉鲁肽之间的因果关系。

    那么,降糖药与肿瘤之间究竟存在何种联系,降糖药真的是致癌祸端吗?

    降糖药与癌症的关系不大

    高血糖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还不清楚。目前尚没有充足证据表明降糖药肯定与肿瘤发生风险增加相关。当然,也没有充分证据表明,降糖药可以抑制肿瘤的发生。

    1. 双胍类药物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能选择性杀死肿瘤干细胞,并增强乳腺癌治疗的有效性。动物实验表明,二甲双胍能减慢乳腺肿瘤的生长。人体研究亦表明,二甲双胍(相对于其他降糖治疗)可以降低肿瘤发生率或死亡率。

    2.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罗格列酮并不明显增加肿瘤发生风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