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7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012348
糖尿病防治进展“二三事”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大众医学》2017年第2期
     “防”:减重不能等,预防并发症

    这里的“防”,不仅指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也指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暴发式”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健康饮食(包括高糖、高盐和高脂饮食)和缺乏运动引起的超重、肥胖。我们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遏制糖尿病患病率继续增长的最佳措施,如少糖、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适量水果、蔬菜,适量运动,积极减重。

    长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游泳等)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运动方式,抗阻运动(如举哑铃、拉弹簧拉力器、拉橡皮筋等)也被列入防治指南。运动时间宜放在餐后30分钟;运动持续时间和频率,宜每周以中等强度运动210分钟,或以较大强度运动120分钟,每周运动不少于3次。需要注意的是,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调整运动计划。

    与此同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也尤为重要。虽说“是药三分毒”,但合理的用药有助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显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为此,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最新指南已将女性糖尿病患者开始服用阿司匹林的年龄标准从60岁降至50岁,并建议一般情况下不要停药。

    “诊”:定期体检,“二胎”注意查血糖

    隨着经济的发展,国人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血糖水平。同时,由于糖尿病早期症状不突出,且大部分国人的体检意识较为缺乏,使得许多糖尿病无法被早期发现。因此,有专家建议,成人应在45岁时进行2型糖尿病筛查和风险评估;如果存在超重或肥胖等高危因素,则不论年龄,都应进行筛查。

    此外,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许多育龄期女性计划生“二胎”,但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已有血糖异常的高危人群应慎重,孕期须筛查糖尿病。

    “治”:治疗方法个体化

    目前糖尿病只能控制,无法完全治愈,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然而,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及胰岛素注射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为此,科学家们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进展。

    继常规内科治疗,代谢手术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手段。目前的研究结果及临床实践显示,代谢手术对特定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定效果,可显著改善预后。此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项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胰岛移植能够帮助1型糖尿病患者预防低血糖,1型糖尿病胰岛移植治疗初见曙光。

    2016年9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首个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治疗的半闭环系统。这是第一款能够同时自动监测血糖并自动给药的装置,适用人群为14岁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该半闭环系统需要每12小时校准一次、每周调整一次血糖传感器、每3天向胰岛素储药器中加一次药,但与传统的监测、治疗方法相比,无疑已取得很大进步。

    在糖尿病防治中,“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尤为重要。随着流行病学和各种临床试验的进行,未来一定会有更好、更完善的糖尿病防治方法,减少发病、有助治疗。 (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