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6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963300
2030年国人寿命增加3岁:健康行为是关键 等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5日 《大众医学》2016年第12期
     2030年国人寿命增加3岁:健康行为是关键

    近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实行。其中指出,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6岁,到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要显著提高,达到79岁。要实现这一目标,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是关键。首先,要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做到营养平衡。到2030年,中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要降低20%,并通过科学饮食预防超重、肥胖。其次,戒烟限酒。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要降低到20%。要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减少酗酒。再次,要积极参与运动健身。运动的习惯要从小就抓起。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学生每周参与达到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3次以上。另外,还要注意保持心理平衡、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等。

    40%成年人血脂异常:要管好嘴巴、常测血脂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正式发布2016年新版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根据这份指南中的调查数据,我国有四成成年人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绝不能漠视之。预防仍是最关键的,指南建议:①公众每日摄入胆固醇小于300毫克,每日吃烹调油应少于30克。②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应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已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或其他高危人群,要限制每天摄入的脂肪(不应超过每日总能量的20%~30%)。③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 油、植物油等。④每日饮食要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等碳水化合物为主,每天饮食应包含25~40克膳食纤维。⑤每周要运动 5~7天、每次做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心脑血管病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身体活动。⑥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建议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睡眠充足兴趣高,学习成绩才能好

    上海市教育部门最近完成了一项对5万多名初三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学生,其学业成绩明显低于睡眠时间在6~7小时的学生,睡眠时间在6~7小时的学生学业成绩低于睡眠时间在7~8小时的。其次还发现,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相当重要。学习自信心较强的学生平均学业成绩比学习自信心较弱的学生高出14分,学习动机较强(即有兴趣去主动学习)的学生平均学业成绩比学习动机较弱的学生高出9分。另外,作业时间越长、校外补课时间越长,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反而越低。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简单的多做作业和过多校外补课,不是提高高层次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

    慢性咳嗽:不可滥用抗菌药物

    不久前,国内最新的《中国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发布。咳嗽是机体的防御性神经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咳嗽通常按时间分为3类: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指南中说,多数慢性咳嗽与感染无关,因此应避免滥用抗菌药物治疗。患慢性咳嗽后,应首先考虑5种疾病,这些疾病约占慢性咳嗽病因的70%~95%:即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是其主要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另外变应性咳嗽也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总之,患者要查清慢性咳嗽的具体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而不要盲目服抗菌药物,因为多数情况下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