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6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968231
新呼吸的第三年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5日 《大众医学》2016年第6期
     2013年5月18日凌晨,我因发烧被送至南京鼓楼医院急诊室,医生的一句“喘得这么厉害,测一下血氧饱和度吧”,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在接下来的各项检查后,我得到了三个诊断结果:①重症肺炎;②Ⅰ型呼吸衰竭;③淋巴管平滑肌瘤(疑似)。我在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住了22天,氧气管从未摘下过,医生、护士帮我消炎退烧,告诉我们病情的罕见性和严重程度,治疗方案里提到了肺移植。

    器官移植,我在电视剧里看到过,而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还是很难接受的。父母借助网络,很快了解了我的病,也打听到无锡市人民医院的陈静瑜副院长在肺移植领域经验丰富。他们毫不犹豫地带上所有资料,直奔无锡,挂了陈院长的专家号。陈院长非常耐心地解答我父母的所有疑问,在看了我的视频后,觉得我状态平稳,符合手术条件,建议我去无锡做术前评估,排队等肺源。父母回到南京做我的思想工作,我起初是拒绝的,因为不想给家里增添经济负担,而且对自己的病情盲目乐观。当我确定我的病是不可逆的之后,才半信半疑地住进了无锡市人民医院心肺大楼肺移植科。

    我第一次看到,普通病房整洁有序,医生们温和可亲,护士们软语温言,病友们热情招呼,家属们互相关心。这样的氛围让我顿时觉得肺移植不是那么冰冷可怕。等到陈院长周五查房,我才终于见到这位儒雅谦和的专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