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5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762764
真正的好医生:既见“病”,又见“人”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日 大众医学2015年第7期
     我理解的好医生是:①基本功扎实而全面;②能站到医患双方的立场思考后再做决策;③沟通能力强、态度好;④把患者当成“病人”诊治而不是只见病、不见病人。前面的几条都好理解,我有意把最重要的部分放到了最后来压轴,因为这一条恰恰是最难做到的。

    我们常常说,医生的使命是救死扶伤,我们每天辛苦工作、不断学习也是为了治好病。因此,不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患者、家属,最关注的也是这个“病”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满眼皆是“病”,而容易忽略了人,这个备受病痛折磨的人。

    现有的医疗教育、体制环境条件下,做一个既见“病”、又见“人”的好医生,富有挑战性。

    首先,好医生要把一个一个局部的疾病,症状、体征、化验、检查、用药、手术等等,都跟生病的这个人紧密联系起来,因为他深知这些病症都是病人这个整体的局部细节,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不仅会有不同的表现,甚至连诊断与治疗都可能截然不同,这也是近年来一直强调的个体化诊疗。例如,同样是心室率150次/分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倘若发生在健康年轻人身上,往往只是心慌不适,即便持续几个小时也不会危及生命;而如果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或冠脉严重狭窄、或心力衰竭等患者,如不立即终止有可能很快致死。假如你只是关注心电图改变,关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这个病,而没有关注生病的这个病人,很可能酿成大祸。

    其次,好医生眼中无贫富。这也是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最精萃的部分,“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越是贫病交加、不远千里从外地前来求医、无依无靠的孤寡老残幼,越应当给与倍加关注。

    再次,好医生眼中不仅仅有疾病,还会关注病人相关的方方面面。比如,有些病人术后只能平躺着回去,医生应当考虑到他住的远近、以何种方式回家,还是需要转往下级医院康复一段时间再回外地,绝不会为了单纯追求床位周转率,不关注病人的后续安排,而使病人出现意外。

    再有,病人回家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也是好医生必须关注的。好医生会在手术前教会病人术后康复训练的要领,因为术后病人往往处于疼痛状态,学习康复动作较难掌握。好医生还会在病人出院时,发一份详细的如何调整药物、如何康复训练、如何进行复查等注意事项,病人回到家就可以照着上面的指导和图示进行正确服药、训练、按时复查,不会因出院后的疏忽酿成大祸。好医生还会交代患者出院后有可能出现的几种紧急情况,如何自行先处理,何时需要到急诊处置,何时需要来门诊处理,并留下病房的电话供紧急时提供指导。

    好医生眼里既有疾病,又有病人,他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而不是满足于手术技巧的进步,对他们来说,诊断与治疗的高成功率、低死亡率不是“好医生”的唯一指标。好医生拥有一颗能沉得下来、甘于寂寞的淡泊之心,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更重要的是,面对诱惑,好医生能守住自己的底线,底线就是良心。有了良心这个底线,好医生不会为了回扣而给病人开昂贵的药,更不会给病人做不必要的手术、使用根本不需要的耗材。

    医者所面对的病人,绝不仅仅是疾病的载体,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好医生必须关注病人的生命价值、医疗权利、健康利益和人格尊严。这样的医者,才是真正的好医生! (张海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