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5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561419
“缉拿”隐匿性高血压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5日 《大众医学》2015年第4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其诊断主要依据血压测量。根据测量方法,可以将血压分为两类:一类是诊所血压,即在诊所由医务人员测量所得的血压;另一类是非诊所血压,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自测血压。根据这两种检测方法,可以把人群血压分为4种状态:①血压正常,即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均正常;②持续性高血压,即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均高于正常;③白大衣高血压,即诊室血压高于正常,动态血压正常;④隐匿性高血压,即诊室血压正常,动态血压高于正常。

    认识隐匿性高血压

    在研究高血压的过程中,人们发现部分患者仅在诊室内测量的血压升高,而在诊室以外的地方血压正常,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又称“诊所高血压”。过去普遍认为这种高血压是良性的,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无关,无需采取过度的药物治疗。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白衣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有不良影响,患者常伴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其对靶器官的危害程度介于正常人群和持续性高血压之间,需要经常随访。

    后来有学者发现,还有一种与上述情况相反的“逆白大衣现象”,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已经有明显的靶器官损害,但还未被诊断为高血压,据此提出了隐匿性高血压的概念。其诊断标准为:诊室血压正常(血压<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显示血压高于正常(日间平均血压≥135/85毫米汞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