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5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555379
一生的“呵护”计划(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日 《大众医学》2015年第3期
     月经周期的长短是比较公认的乳腺癌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20~39岁期间,月经周期短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较大,这可能源于月经周期短的女性黄体期相对较长,而雌激素和孕激素在黄体期中均为高水平。相反月经周期较长的女性,则无论月经是否规律都会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在目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显著增长的背景下,乳腺癌的高发年龄呈现“后移”趋势,绝非年轻化的趋势。在临床上,30岁以下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较低。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若乳腺出现可疑增厚、大小改变,甚至疼痛不适,不要轻易把这些症状认定为乳腺癌的前兆,从而陷于担忧。一般地说,若无明显的恶性证据,医生大多会嘱咐这些女性随访观察。

    呵护重点:通常,女性的月经量及其周期是比较恒定的,如果出现了异常,就说明生殖系统有不正常的现象。对此,女性千万不能忽视。必要时,可以去专科医院请医生诊治。

    年轻女性乳房中触及的小肿块,大多是纤维腺瘤

    纤维腺瘤常见于青年女性,约占乳腺良性肿瘤的3/4,好发于18~25岁,可能的发病原因与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如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导致乳腺导管上皮和间质成分异常增生,形成肿瘤,临床表现为同侧在乳房内生长缓慢的肿瘤,表面光滑,质韧实,边界清楚,活动。目前,纤维腺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对于已婚未受孕者,可怀孕前手术切除;对于体积较小的纤维腺瘤,可采用微创手术方式。

    生育期:提倡足月妊娠和母乳喂养

    妊娠期间体内最明显的变化是雌激素、孕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催乳素等激素的水平提高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