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4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560504
营养不是食疗,更不是偏方治病(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大众医学》2014年第10期
     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

    最近20年,中国的慢性病以井喷之势迅猛发展,目前确诊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首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已占总死亡率的85%以上,成为健康的最大杀手。

    如今,人们也开始注重自我养生保健,在对付这些慢性病尚无有效治愈手段的情况下,简单易行的“食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食疗”之所以在中国深入人心,与传统中医药有很大的关系,更与如今依然不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以及社会公众科学素养普遍不高有很大关系。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信息流通更加发达和便利,一些以讹传讹的“食疗偏方”传播得更加广泛,诸如“鱼胆明目”“苦瓜降糖”“红枣补血”,还有现代人杜撰出来的“抗癌效果比化疗药强一万倍的柠檬水”。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食疗的认识其实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一:药食同源,所以食物都可以治慢性病

    中国历来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理论,人们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尝试逐渐得出了食物也可以治病的认识,认为有很多东西既是食物又是药物。而这些东西在中医上的一些记载也为食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素材来源。卫生部曾经公布过包含87种食物的“药食两用物品名单”。这至少表明了并不是所有食物都能治病,有一定药效的仅是一小部分。纵观这个名单,既包括我们日常食用的大枣、山药、刀豆、赤小豆、黑芝麻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