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02年第21期
编号:11029329
让自身的胰岛素“升值”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1日 《大众医学》 2002年第21期
     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急剧上升。就我国而言,在1978~1998的短短20年间,糖尿病患者人数竟增长5倍。预计未来10年内,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数还将增加46%,而增长最快的将是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糖尿病将在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成为流行病。因此可以说,2型糖尿病将是“现代亚洲人的灾难”。事实上,从1995年起,我国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超过美国,仅次于印度,成了糖尿病“超级大国”,其中95%为2型糖尿病。

    美国糖尿病学会1997年首次将2型糖尿病明确定义为:“由胰岛素抵抗为主,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代谢性疾病。”所谓胰岛素抵抗是指自身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这里的胰岛素敏感性是指胰岛素降低血糖的能力。因此,通俗地说,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贬值”。

    医学研究证实,胰岛素抵抗不仅与糖尿病发生有关,而且和一系列其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如果有糖耐量减退或2型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又合并以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情:①高血压,②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③腹部肥胖,④尿微量白蛋白等,即可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80%存在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在这些人群中,发生心血管疾病、卒中的危险性较正常人高2~4倍;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坏疽(血管阻塞所致)的发生率比同龄正常人高50倍以上;糖尿病肾病已成为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有关资料证明,在美国,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住院原因(约77%),而且有75%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因此,美国心脏学会1999年称“2型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有鉴于此,应该转变以前糖尿病治疗以降低血糖为中心的观念,提出了21世纪糖尿病防治新策略:仅仅控制血糖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全面防治糖尿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努力减少糖尿病心血管的危险性,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降低或消除胰岛素抵抗。治疗的重要目标是防治以冠心病为代表的大血管病变。

    因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文迪雅)等。这类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胰岛素抵抗,提高自身胰岛素敏感性,使患者体内被“贬值”的自身胰岛素作用重新“升值”,减轻胰岛B细胞的“工作负荷”,使B细胞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较“轻松”地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这样,还能缓解或阻止以餐后血糖增高为主的糖耐量减退发展成2型糖尿病。此外,文迪雅还可使血压下降,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下降,尿微量白蛋白下降,从而降低以冠心病为代表的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有证据表明,文迪雅可减少30%的心血管病变。

    医学研究已证明,大血管病变发生在糖尿病之前,即在糖耐量减退阶段业已开始,所以若在此阶段使用文迪雅,对预防大血管病变意义更为重大。因此,医学专家认为,文迪雅对胰岛B细胞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保护作用,在减少心血管风险方面具有独到之处。, 百拇医药(徐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