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01年第3期
编号:11030357
结核性胸腊炎难治乎
http://www.100md.com 2001年2月1日 《大众医学》 2001年第3期
     种下病根顽症难治

    某公司职员张某,因发热、胸痛,右侧胸腔有中等量积液,经X线摄片等检查,医生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虽然经过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抗痨药物治疗,但从未进行胸腔局部穿刺抽液,经过四个月的治疗,仍然毫无效果。后来B超检查发现,张某的右侧胸腔已出现包裹性积液,胸膜广泛增厚粘连。虽然经过多次胸腔穿刺抽液,胸水仍长期不能被完全吸收。

    某中学老师李某,八年前因患左侧结核性胸膜炎,经过抗痨、胸腔穿刺抽液等治疗,胸水基本吸收。出院后由于工作繁忙,没有定期到医院复查,也未按时继续服药。半年后,李某再次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经过多次胸腔穿刺抽液、局部治疗,胸水不仅未吸收,而且逐渐转变为结核性脓胸。近两年来,李某的病情进一步发展:左侧胸膜广泛增厚,出现了胸水;心脏、气管已向左移位,并且出现了结核性心包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功能不全等多种并发症。

    病情反复原因何在
, 百拇医药
    张、李两位病人的结核性胸膜炎为什么会变成难治性疾病,甚至影响到心、肺功能?这还需要从结核性胸膜炎的病因说起。

    结核性胸膜炎属于渗出性胸膜炎,是由于病人的胸膜发生炎症,体液渗入胸膜腔的量增加所致。胸水中除了体液外,还含有细胞、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经过抗结核药物的治疗,随着胸膜炎症的减轻,渗入胸膜腔的液体逐渐减少。但已渗入胸膜腔的液体是不能被吸收的,若不及时抽出,则会引起纤维素沉淀,形成胸膜粘连或包裹性积液。如张某,虽然接受了较正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却没有及时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了四个月,仍然导致胸腔积液、胸膜腔广泛粘连增厚等症状。

    没有正规服用抗结核药物是导致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的另一原因。不少病人认为胸水吸收了,症状也会消失,一切都万事大吉。过早地间断或中断服用抗结核药物,致使残留的结核菌"死灰复燃",并对抗痨药物产生耐药性,影响了治疗效果。如李某由于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不正规、不彻底,中途无故停止治疗,最后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现在有少数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常把它视为伤风感冒,不屑求医,待症状严重时已转为棘手的慢性胸膜炎。还有的病人,不注意营养、休息等,坚持干重体力活,或者通宵达旦地工作,过度疲劳而导致疾病难以治愈。
, 百拇医药
    多种措施全面出击

    要防止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早期发现、及时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早期症状有:全身乏力、发热(多为午后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37.5~38℃);夜间出汗,可伴有一侧胸痛,吸气时尤为明显,随后出现胸闷、呼吸不畅、活动时感到气急甚至心慌。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拍胸片或做胸部B超,即可明确诊断。

    2.正规治疗。研究表明,合理的治疗可使95%左右的病人痊愈,而不合理的治疗可使50%左右的病人治疗失败,且复发率较高。同时,细菌容易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会更差。正规治疗包括正规服药和有规律地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目的是防止胸膜粘连。若有中等量以上的胸水,一般需住院治疗,每星期抽胸水1~2次,每次抽1000毫升左右。胸水控制后方可转到门诊治疗,起初需要每星期到专科门诊B超复查一次,发现胸水应及时抽出。医生视胸水吸收情况,逐渐延长门诊复诊时间,直至胸水全部吸收为止。

    3.树立信心,保持乐观情绪。由于医学的发展,新的抗结核药物不断推出,肺结核(包括结核性胸膜炎)已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所谓"十痨九死"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病人应该按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坚持全疗程规则用药。对病人而言,坚持每星期抽1或2次胸水和完成长达半年的化疗,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必须要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和耐心。

    4.综合治疗。包括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多食蔬菜、水果、鱼、蛋、瘦肉等食品,也可服用能提高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制剂。在急性期,病人应该全日休息,待胸水吸收后才能恢复轻微体力劳动,但不能过度疲劳。在稳定期可以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疾病逐步痊愈。, 百拇医药(白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