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父母必读》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401198
听不得批评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日 《父母必读》 2019年第11期
     乐乐2岁多,什么都好,就是有个毛病让人头疼,那就是听不得批评,哪怕只是稍微提醒一下哪里没做好,他都会反抗得厉害,轻则顶嘴,重则哭闹摔东西。孩子为什么这么小就听不得批评呢?!难道是叛逆期还没过去吗?

    比起表扬和赞美,批评的确容易让人抵触,成人如此,孩子亦然。所以,乐乐的这种反应很普遍、很正常。如何才能让孩子听得进去批评、虚心接受批评呢?首先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处在叛逆期、不听话等标签,要弄清楚孩子抗拒批评背后的原因,再自省一下自己批评孩子的方式是否妥当。也许孩子听不得批评,问题不都在孩子那儿。

    孩子对批评背后有担心

    如果父母在教养过程中难以做到无条件的爱,比如孩子做得好就开心,孩子做错了什么就很生气,孩子就会对亲子关系缺乏安全感,把父母的批评和父母对自己的爱关联起来,担心做错事后失去爸爸妈妈的爱,自然难以心平气和地对待批评,更有甚者会“睁着眼睛说瞎话”——坚决不承认事情是自己做的,让父母哭笑不得。
, http://www.100md.com
    给父母的建议:

    父母要自己先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平时少跟孩子讲条件,比如,“如果你表现得乖乖的,妈妈就给你买小汽车。”“如果你再这样,爸爸就不爱你了!”这类话最好少跟孩子说。反过来,可以经常在睡前或拥抱孩子的时候多跟孩子说:“妈妈爱你,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而因为你是妈妈的宝贝。”“无论你是什么样子,爸爸都爱你。”孩子需要反复确认爸爸妈妈的爱。当他感受到足够安全,再面对批评时,他会知道,即使这件事没做好,爸爸妈妈对他的爱也不会变少——消除了这方面的担心,面对批评時,孩子或许就会变得勇敢一些。

    具体在某件事上批评孩子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先让孩子明白,他之所以挨批评,是因为具体的某件事没做好,但不会影响爸爸妈妈对他的爱。比如可以这样说:“爸爸妈妈非常爱你,可是这件事,妈妈觉得你做得不够有礼貌,希望你能改一下。”这样的表达,不仅可以强化爸爸妈妈对他的爱,久而久之还可以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批评的只是这件事,而不是说他这个人不好,孩子自然就容易虚心接受批评了。
, 百拇医药
    父母批评的方式不走心

    很多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从不注意方式方法,批评的话随意就说,认为反正错的是孩子,怎么说他都应该听下去,并且应该马上改正自己的错误。但实际上,孩子也是感情丰富的“小人儿”,批评能不能被虚心接受,父母的表达方式也非常重要。

    比如,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做了一件错事,就把相关的陈芝麻烂谷子般孩子做过的类似的事一股脑地翻出来唠叨。还有的父母,孩子只不过做事慢了点,上来就给孩子贴标签,或拿孩子跟别人横向比较,“你怎么这么笨呢?”“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军军那样拿东西细心些呢?”换位思考一下,作为成人,我们也非常讨厌别人这么批评自己。

    这类的批评,孩子不仅听不进去,还容易激起反抗。美国神经学家保罗 . D . 麦克莱恩的“三脑说”认为,人的大脑由负责认知活动的大脑皮层、主管情绪的边缘系统和负责基本生命活动的脑干三部分组成的,常规状态下,我们处在大脑皮层主导的意识活动状态,一旦情绪被批评触发,大脑的活动马上就会降格到由脑干主导,以保全尊严为首要任务,产生“战斗”(反抗)/“逃跑”(不配合,罢工)反应。当父母批评的方式有问题时,孩子马上就会被情绪左右,自然难以理性地面对批评了。
, 百拇医药
    给父母的建议:

    要想避免这种不当的批评方式引发孩子的“战斗/逃跑”反应,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能随口就来,要特别注意表达方式,尽量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不翻旧账,不横向比较,不带情绪,这样孩子接受起来,可能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批评本身不合理

    有时候父母批评孩子,并不是因为孩子犯了原则性错误,而是孩子的行为方式跟父母期待的不一致,比如某件事情可以这么做,也可以那么做,但孩子的做法跟父母习惯的做法不一样,或者是父母觉得孩子的做法太笨拙,就忍不住批评孩子。还有的父母,自己做事喜欢偷懒,一旦孩子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麻烦,就受不了,哪怕孩子的行为本身没什么不合理的,也会批评孩子做得不对。比如孩子都喜欢玩水玩沙,可是玩的时候往往会弄脏衣服、鞋子,有些父母觉得很闹心,就忍不住在孩子挥发天性时批评孩子不听话。这类批评,本身就不是孩子的错,孩子当然听不进去了。

    给父母的建议:

    批评孩子的话出口前,一定要先冷静一下,想一想:我批评孩子,是因为他这件事本身做错了,还是因为不符合我的期待,或者是让我觉得麻烦了?如果答案是后两者,就要学会闭嘴,如果是孩子本身的错误,和上一条一样,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所以,批评孩子是应该的,但是怎么批评的效果更好,对孩子的帮助更大,需要父母不断尝试和摸索。, 百拇医药(房欲飞 刘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