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父母必读》 > 2015年第5期
编号:12562241
阅读妈妈成长记(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1日 《父母必读》 2015年第5期
     阅读进课堂,美好的心灵之约

    随着壮壮入园,我的阅读也跟着他进入了壮壮幼儿园的班上,陪伴着一班孩子每周共读。当孩子们幼儿园毕业后,共读实践顺理成章地跟着孩子们一起步入了小学。

    每周—次的阅读课上,我会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气质,采取不同的共读方式。如亲情主题《会飞的抱抱》,我以朗读加现场演绎的方式带孩子们体会故事;科普主题“科学全知道”系列中的《绿狗》,课后我们一起将装有彩石和小鱼的水瓶放在班里,孩子们由此每日观察、轮流填写“绿藻生成观察日志”的题目;再如,讲述灾后重建的《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讲述前我和孩子们先在课堂上一起观察不同的石头,并由此创、编、绘、写“石头的故事”,之后延伸到地质与地震话题。

    在老师、家长和各童书出版机构的积极配合下,至今小学阶段的阅读进课累计超过90堂课,每周还在继续。—路走来,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籍贯、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孩子们,在共读的过程中变得宁静而专注,大家在共读的过程中平等相遇、柜拥,阅读课早已超越了知识学习、习惯养成、能力培养的意义,而是每周一次与孩子们的心灵之约,成为一段共赴“听故事·游世界”的美好旅程。

    新媒体阅读环境下,信息载体不同使得读者的阅读体验产生差异性。电子设备提升了信息检索与查阅的便捷度与即时性,但阅读的过程却趋于碎片化,阅读与思考的质量趋于轻浅。往往,“工具”不是问题,“如何使用工具”是需要成人思考的问题。真空的成长环境是不存在的,我想到一些方法运用在生活中:

    ①继续保持家庭内良好的纸质书阅读行为,形成捧书而读的阅读氛围,保持共读。约定电子没备使用的时长,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

    ②在生活中选择性应用电子媒体,体验其作为工具的便捷性。如外出旅游时,交由壮壮操作地图导航、信息检索、照片拍摄等。

    ③根据儿子的兴趣爱好,优选高品质的APP适量提供,如:《神奇飞书》《第—次发现》等。与壮壮交流他感兴趣的内容及话题,包括不同阅读方式带来的阅读感受、对电子阅读器的看法等,客观地认知与判断。

    ④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鼓励伙伴交往,以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体验亲情与友情的陪伴。一起到户外接触自然界的动植物,培养他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娱乐方式,减少壮壮对电子设备提供的虚拟世界的心理依赖。

    对于至今依旧习惯出门时在书包里塞进一本纸质书的壮壮而言,新媒体的应用过程并未影响他对纸质书阅读过程的喜爱。, http://www.100md.com(刘敏)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