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13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416229
大学生对动态与静态面部表情限时加工的特点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日
第1页
第2页

    参见附件。

    李文辉 蒋重清 李婵 刘颖 张窦斐 孙丹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学院;

    【摘要】目的:探究大学生对动态与静态面部表情图片限时加工的特点。方法:以18名大学生为被试,记录被试在动态或静态面部表情图片呈现的600 ms做出表情判断(生气、中性、高兴)的反应时和正确率,采用EGI-128导联脑电仪收集脑电数据,分析N170、P200和晚正成分(LPC)3个脑电成分特点。结果:与动态呈现相比,被试对静态呈现的面部表情图片的反应时较短[(474.1±5.1)ms vs.(486.2±5.4)ms,P0.001],正确率较高[(0.83±0.02)vs.(0.79±0.02),P0.01]。静态呈现时,N170成分表现出中性表情诱发的波幅小于生气表情和高兴表情[(-2.7±0.6)μv vs.(-3.3±0.7)μv,(-3.2±0.7)μv;P0.05],而高兴表情与生气表情诱发的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呈现时,P200成分表现出中性表情诱发的波幅小于生气表情和高兴表情[(3.3±0.5)μv vs.(4.0±0.6)μv,(3.8±0.6)μv;P0.05],高兴表情与生气表情诱发的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C的波幅与潜伏期的表情主效应显著(P0.05),生气表情诱发的波幅大于中性表情[(7.2±0.7)μv vs.(6.6±0.6)μv,P0.05];中性表情的潜伏期长于生气表情和高兴表情[(534.4±9.7)ms vs.(515.2±10.4)ms,(502.8±12.1)ms;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在限时条件下,早期阶段,静态呈现的表情加工比动态呈现的表情加工具有优势;到后期阶段,动态呈现的表情加工才能达到静态呈现的加工水平。

    【关键词】 动态 静态 面部表情 限时 事件相关电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1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190010)

    【分类号】B842.6

    面部表情识别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面部表情常常表现为快速变化的动态过程,这尤其在表达积极、消极情绪时为甚。然而,大多数关于面部表情的研究采用的是静态呈现的面部图片[1]。近些年,已有研究者开始对动态的面部表情进行研究。其中,将一系列静态(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2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