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家庭》 > 20106
编号:13777816
贼王一生遗憾无亲人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现代家庭》 20106
     苏州一家医院住院病房的一张床位,柜子上放了一个陈旧的大号搪瓷水杯和一个绿色的塑料杯,别无他物。一位67岁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和他年纪不相配的,是老人的眼神,极为有神,甚至犀利。老人孤身一人,没有家人照顾,最近来看他的,是电视台的记者,因为老人想要捐献遗体,“只要身体哪块有用,都可以拿去。”

    很多人不知,若干年前,他在同行内有一个响亮的“名号”——江南贼王,王同山。13岁开始扒窃,“技艺”超群,名扬上海滩,偷遍华东各省市——这是老人黑色生涯的写照。王同山的知名“业绩”,已不仅仅是一天偷几十个钱包,他偷过手枪,还偷过林立果(林彪之子)闻名一时的“选妃照片”。

    但如今,贼王疾病缠身。由于多年非正常的生活,王同山身患冠心病、糖尿病、肾衰竭等多种疾病,2009年12月到现在,他一直住院。

    王同山他先后7次入狱,有35年的光阴都留在了牢房里。2004年,王同山最后一次出狱,决心金盆洗手。此后,他做过保洁员,还做过保安,工作期间,他负责的小区“连根针都没丢过”。

    那段时间,王同山成了“红人”,因一次拾金不昧被当地媒体曝光,央视、凤凰卫视都邀请他去做节目。一本根据他的经历写的小说《江南神偷王》也已出版。

    不过,做了3年保安后,王同山身体不适,不得已辞职。当地街道办给了他一处只有5个平方的住房,还给他办了每月600元的低保,但王同山说:“一直生病,根本不够用。”现在,王同山还欠医院4000多元的治疗费。

    王同山13岁就拜师行窃,钱源源不断,苏州风声紧了,就跑到上海、杭州,甚至到过贵州、广州,以扒窃为生。

    1961年,被警方盯住的王同山刚回苏州不久,被抓,送到江苏省少管所,劳教3年。1966年“文革”开始,王同山,作为“地富反坏右”中的一分子,再次被送到南京小茅山劳改农场接受改造,没有罪名,没有自由,直到1979年。他试图越狱,跑过四五次。

    1979年,王同山结束了改造生活,回到苏州,这时他已经35岁了。因为恋爱受挫,他再次“下海”。王同山开始带徒弟,据他说,全国知名的就有两三百人。他有自己的规矩:女人的钱不偷,老人的钱不偷,按摩女的钱更不偷。用他自己的话说,偷这些钱缺德。这期间,他又进过几次监狱,最后一次出狱,2004年,王同山已是一个两鬓斑白的孤寡老人,他厌倦了以往的生活,发誓再也不会去偷。他只想找一份工作,安然度过余生。

    惟一的遗憾,是没有亲人,王同山出狱后认识了一位离异女士,准备谈婚论嫁了,结果没钱举办婚礼,这事又黄了。2004年,他在央视《小崔说事》的录制现场,对一名“老反扒”公安说,我不羡慕你别的,就羡慕你有个好女儿。“他女儿陪他到北京录节目,一路上体贴入微,看得真让人眼红。”王同山说。,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