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2013年第6期
编号:12820948
采用锥形束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的变化(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刘博文 王艳民 宋芳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在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 选取2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拍摄其功能矫治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CBCT片,运用InVivoDental软件对CBCT片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线距和角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矢状向关节前间隙减小,关节上间隙和后间隙增大,冠状向关节上间隙增大(P<0.01);髁突高度、矢状向髁突角度、横断面髁突前后径增加(P<0.01)。结论 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后,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和髁突部分骨性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髁突有新骨沉积,高度增加,在关节窝内的位置更向下和向前。CBCT的应用使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变化得以量化,能对正畸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关键词] 锥形束CT; 安氏Ⅱ类1分类错; Twin-block 功能矫治器; 颞下颌关节

    [中图分类号] R 783.5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hxkq.2013.06.016

    在替牙期和恒牙初期,除了安氏Ⅰ类错外,安氏Ⅱ类1分类错是最常见的牙颌面畸形[1],其矫治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功能矫治器导下颌向前并选择性抑制上颌骨生长,从而改善颌面部矢状向不调,降低后期矫治的难度。Twin-block矫治器是常用的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的功能性矫治器[2],经其矫治完成后,患者的上下颌骨关系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对颞下颌关节产生影响。以往研究颞下颌关节的主要方法是X线平片薛氏位检查,是二维影像上的比较,但传统的二维影像由于放大、重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某些解剖结构的定位和测量缺乏准确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