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2013年第6期
编号:12820786
不同愈合期施加载荷对正畸微种植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单丽华 周冠军 栗兴超 郄会 董福生
第1页

    参见附件。

     实验组的微种植体—骨界面形态见图2:即刻加载组微种植体表面可见初级骨单位,表现为球形骨样组织;1周组微种植体表面开始形成板层骨;3周组微种植体表面可见不规则的胶原纤维及部分矿物质沉积,形成编织骨;8周组微种植体表面板层骨进一步矿化,形成致密骨组织。

    3 讨论

    微种植体的稳定性分为植入时骨界面机械嵌合力产生的初期稳定性和随后骨界面愈合产生的次级稳定性(或称生物学稳定性),两者有不同的意义。植入时达到初期稳定性是微种植体稳定的基础,但不保证其一定成功。从组织学角度看,微种植体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微种植体—骨界面这一种植体系统最薄弱的环节,测量其生物结合力的大小可以反映骨整合的强度。目前多数微种植体系统趋于“即刻载荷”,即不等待骨整合及施加载荷,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或不需要骨整合。如何判断种植体稳定性一直是种植体研究领域的难点,目前微种植体稳定性研究有临床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X线骨结构测量及骨生物力学测试等方法,如何评价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哪种指标更能反映出骨组织的时间变化,尚无明确结论。

    植入扭力可有效地测量微种植体植入过程中骨界面的抗力产生的初期稳定性。研究[5-7]表明,植入扭力与植入一段时间后的旋出扭力、水平拉出力及轴向拉出力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并非预测微种植体稳定性的有效方法[5]。螺纹微种植体的抗拉强度主要受种植体形态及螺纹周围骨强度的影响,与种植体—骨界面愈合强度关系不大,不能灵敏、准确地反应种植体—骨界面的状况[7]。旋出扭力测量的是种植体—骨界面抵抗剪切破坏的强度,反映的是植入一段时间后种植体骨界面的特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