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针灸》 > 2007年第8期
编号:11515622
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症的多中心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日 《中国针灸》 2007年第8期
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症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依据1993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个小时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增加不足3小时;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及脱落病例。

    3.2 治疗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29例,有效6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9.0%;对照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12例,有效53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65.0%。考虑中心效应,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由表1可知,经CMH卡方检验,ITT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

    由表2可知,经t检验,ITT分析,两组PSQI总积分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间疗效一致。ITT分析与PP分析一致。

    3.4安全性分析

    本临床试验未见不良事件。

    4 讨论

    调卫健脑针法是在奇经八脉理论指导下,选取百会、大椎、申脉、照海及耳穴缘中、神门等穴,运用针刺、耳穴贴压方法,调整卫气的运行,健脑安神,以改善大脑功能的失调状态,达到益脑安眠的目的。教科书及常用的方法是养心安神治疗睡眠,重点在心;本方法调卫健脑,重点在健脑与调理卫气。

    针灸治疗失眠目前还处于临床观察阶段,临床报道日益增多。治疗多根据个人经验,同时辨证加减配穴,并结合耳穴、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失眠的发生多与心脾两虚、肝郁气滞关系密切,治疗时应从整体论治。从国内文献资料统计中发现,评定标准不统一,以致临床疗效相差较大,不能全面反映针灸的疗效水平。所以,提高诊疗技术水平是目前中医传统疗法的一大课题。

    针灸治疗失眠有协调阴阳、调卫健脑的作用,无需服药,无任何副作用,有确切的效果。治疗期间,应嘱患者调畅情志,饮食有度,忌烟、酒、辛辣之品,睡前不宜饮用茶水、咖啡等,并加强锻炼,做到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收稿日期:2007-03-18,成平发稿), 百拇医药(高希言 魏玉龙 邵素菊 李星锐 张海杰 王 君 马巧琳 赵欣)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