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医学》 > 201811
编号:13571914
儿童急性白血病化学治疗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体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日 《新医学》 201811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本身以及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均可引起骨髓抑制,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防御机制发生改变,如引起口腔黏膜炎、肛周皮肤溃疡等,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甚至危及生命,同时感染可进一步影响骨髓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影响预后[1]。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学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对策,笔者对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接受化学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33例,男女比例为1.1∶1,年龄5.5岁(7月龄~13岁)。68例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62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6例。ALL及AML分别按照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ALL 2008多中心协作治疗方案及2006中国儿童AML诊疗建议进行化学治疗[2?3]。68例均为初次接受化学治疗患儿,共化学治疗617例次,其中诱导期化学治疗83例次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