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5380
中医方剂学第四版.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0日
第1页
第10页
第18页
第21页
第182页

    参见附件(5475KB,559页)。

     中医方剂学第四版

    《中医方剂学》是阐述中医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各级医学院、所及有关从业人员,研究中医业务的必修基础课程,小编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中医方剂学第四版,高清无水印的,有需要的小伙伴们请自行吧

    相关内容部分预览

    什么是方剂学

    方剂是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的。“方以药成”、“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说明了方剂的来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为用、密不可分的,反映了中医药学从实践到理论,又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过程。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其配伍规律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方剂学是中医基础学科之一,是在历代医药学家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是介于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用药之间的桥梁。方剂学的基础研究,是发展中医药学,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书籍内容介绍

    《中医方剂学》是阐述中医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各级医学院、所及有关从业人员,研究中医业务的必修基础课程。

    方剂是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的。“方以药成”、“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说明了方剂的来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为用、密不可分的,反映了中医药学从实践到理论,又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过程。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其配伍规律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方剂学是中医基础学科之一,是在历代医药学家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发展成熟的,是介于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用药之间的桥梁。方剂学的基础研究,是发展中医药学,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方剂学考研必考点

    一、解表剂

    辛温解表

    1、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干妈贵姓 (炙甘草 麻黄 桂枝 杏仁)

    2、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大勺炒姜汁(大枣 芍药 炙甘草 生姜 桂枝)

    3、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 干姜 五味子 麻黄 炙甘草 细辛 半夏 桂枝)

    4、大青龙汤--发汗解表,兼清里热--麻黄汤加石膏、生姜、大枣

    5、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理热--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 生地黄 苍术 白芷 甘草 细辛 防风 川芎 羌活)

    6、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陈庚借钱百草园(陈皮 桔梗 荆芥 白前 百部 甘草 紫箢)

    辛谅解表

    1、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 (荆芥子 牛蒡子 薄荷 银花 竹叶 豆豉 甘草 芦根 桔梗 连翘)

    2、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荷叶杏花,草根更俏 (薄荷 桑叶 杏仁 菊花 甘草 芦根 桔梗 连翘)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辛凉疏表,清肺平喘--(组成与方名一样)

    4、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钦差抢劫,只要干草(黄芩 柴胡 羌活 桔梗 白芷 芍药 干葛 甘草)

    扶正解表

    1、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渡人活更幸福,只欠柴草(独活 人参 羌活 桔梗 川芎 茯苓 枳壳 前胡 柴胡 甘草)

    2、参苏饮--益气解表,理气化痰--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哥姜草(木香 前胡 枳壳 半夏 茯苓 桔梗 人参 紫苏叶 陈皮 干葛 姜汁 炙甘草)

    二、泻下剂

    寒下

    1、大承气汤--峻下热结--小黄识谱(芒硝 大黄 枳实 厚朴)

    2、大黄牡丹汤--泻热破瘀,散结消肿--大人忙担冬瓜(大黄桃仁 芒硝 牡丹皮 冬瓜仁)

    3、大陷胸汤--泻热逐水--谁大笑(甘遂 大黄 芒硝)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十版)

    方剂学 (新世纪第四版)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等专业用)

    主 编

    李 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连建伟(浙江中医药大

    学)

    副主编(以姓氏笔画为序)

    左铮云(江西中医药大学) 许二平(河南中医药大

    学)

    沈 涛(成都中医药大学) 范 颖(辽宁中医药大

    学)

    周永学(陕西中医药大学) 樊巧玲(南京中医药大

    学)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 海(长春中医药大学) 马少丹(福建中医药大

    学)

    王均宁(山东中医药大学) 龙一梅(宁夏医科大学)

    冯 泳(贵阳中医学院) 吕光耀(新疆医科大学)

    全世建(广州中医药大学) 刘宏艳(天津中医药大

    学)

    刘春慧(内蒙古医科大学) 闫润红(山西中医学院)李 铭(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杨 桢(北京中医药大

    学)

    杨力强(广西中医药大学) 吴红彦(甘肃中医药大

    学)

    吴建红(湖北中医药大学) 周爱民(河北中医学院)

    赵雪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秦 竹(云南中医学院)

    袁立霞(南方医科大学) 袁振仪(湖南中医药大

    学)

    徐小玉(浙江中医药大学) 章 健(安徽中医药大

    学)

    韩向东(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方剂学李冀,连建伟主编.—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8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ISBN 978-7-5132-3383-5

    Ⅰ.①方… Ⅱ.①李… ②连… Ⅲ.①方剂学-中医药院校-教

    材 Ⅳ.①R28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03307号

    请到“医开讲医教在线”(网址:www.e-lesson.cn)注册登录

    后,刮开封底“序列号”激活本教材数字化内容。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 64405750

    三河市潮河印业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50×1168 116 印张21 字数514千字

    2016年8月第4版 2016年8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3383-5

    定价 4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书店网址 csln.netqksd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专家指导委员会

    名誉主任委员

    王国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主任委员

    王志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副主任委员

    王永炎(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卢国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

    委 员( 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存根(山西中医学院院长)

    王 键(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

    王国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

    王省良(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

    方剑乔(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

    孔祥骊(河北中医学院院长)

    石学敏(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匡海学(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吕文亮(湖北中医药大学校长)

    刘振民(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安冬青(新疆医科大学副校长)许二平(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

    孙忠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

    严世芸(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李秀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社长)

    李金田(甘肃中医药大学校长)

    杨 柱(贵阳中医学院院长)

    杨关林(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

    杨金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主任)

    宋柏林(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

    张欣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师承继教处处长)

    陈可冀(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

    陈立典(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

    陈明人(江西中医药大学校长)

    武继彪(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

    林超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社长)

    周永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校长)

    周仲瑛(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医大师)

    周景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综合协调处副处长)

    胡 刚(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洪 净(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长)

    秦裕辉(湖南中医药大学校长)

    徐安龙(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徐建光(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唐 农(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梁繁荣(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

    路志正(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国医大师)

    熊 磊(云南中医学院院长)

    秘 书 长

    王 键(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

    卢国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

    王国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

    办公室主任

    周景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综合协调处副处长)

    林超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社长)

    李秀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社长)编审专家组

    组 长

    王国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副组长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志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组 员

    卢国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

    严世芸(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吴勉华(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之虹(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

    匡海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 键(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

    刘红宁(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

    翟双庆(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胡鸿毅(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余曙光(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

    周桂桐(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

    石 岩(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

    黄必胜(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前 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适应新形势下我

    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

    材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历版教材特别是新世纪

    以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制定了“‘十三五’中医药

    教材改革工作方案”和“‘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总体方

    案”,全面组织和规划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鉴

    于由全国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目前已出版九版,为体现其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国中医药教

    育史上称为第十版。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等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医药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

    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在新世纪以来三版优秀教材的基

    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正本清源,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优势,优化知识结构,做好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建设目标,旨在

    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彰显现代中医

    药教育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医药教育教学

    规律的经典教材。

    本套教材建设过程中,教材办还聘请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

    三个专业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编审专家组,请他们参与主编确定,列席

    编写会议和定稿会议,对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参加

    教材间内容统筹、审读稿件等。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中医经典地位

    针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突出中医理论

    在中医药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执业中医(药)师资格

    考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对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精选编写队伍,汇集权威专家智慧

    主编遴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过院校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

    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编审专家组认可后确定,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编委优先吸纳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线优秀教师,集

    中了全国范围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权威专家,确保了编写队伍的水

    平,体现了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的整体优势。

    3.突出精品意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反馈意见,精心组织编写队伍进行编写大纲和

    样稿的讨论,要求每门教材立足专业需求,在保持内容稳定性、先进

    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整个中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知识

    结构和课程开设时间,突出本学科的教学重点,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创

    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4.尝试形式创新,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为提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化教学的

    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教学改革,本套教材在传承历版教材基本知

    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作为重点建设目

    标,在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构架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广

    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互动空间。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

    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

    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向有关单位和

    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

    等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

    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提出宝贵

    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年6月编写说明

    方剂学是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本书对选收之基础

    方、代表方及常用方,以辨证论治思想为核心分析证治机理,以“药

    力”为依据阐述君臣佐使之组方原则,以中医学的逻辑思维方式详释方

    解,以“以法统方”的模式提炼配伍特点。全书重传统而有所创新,重基

    础而不离实践,重经典而精于权变,重配伍而不离方证,重实效而不忘

    思辨,方精而条理清晰,义简而不失深刻,由点及面,从医悟道,便于

    学生基于“方之精,变也”的理念掌握、领悟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特点

    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及临床组方的能力。

    本教材除绪论外,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重点介绍方剂的起

    源与发展、方剂与治法、方剂的分类、方剂的剂型、方剂的煎服法、方

    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等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并附古今用药度量衡简

    释。下篇各论,依据以法统方的原则,按功用将方剂分为解表剂、泻下

    剂、和解剂、清热剂、祛暑剂、温里剂、表里双解剂、补益剂、固涩

    剂、安神剂、开窍剂、理气剂、理血剂、治风剂、治燥剂、祛湿剂、祛

    痰剂、消食剂、驱虫剂、涌吐剂、治痈疡剂等21章,共选正方233首,附方181首。书后附有方名索引和参考书目。

    各论每章首冠概述,简述本章方剂的概念、适应证及分类、使用注

    意事项等。每首正方方名下列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证治机

    理、方解、配伍特点、运用、附方、鉴别、方论选录、医案举例、方歌

    等项。其中,组成保留原书剂量,括弧内则为当今常用参考剂量。方剂

    组成中的中药名与原书保持一致,方解及鉴别等项中的中药名按临床常

    用名称进行规范。每章均附复习思考题。

    本教材与第九版相比,增加了治痈疡剂;正方增加23首,附方增加

    48首;每首正方下增加了方论选录;医案数量也有所增加;对每首正方

    所凝炼之方剂配伍特点,谨守治法,兼顾药性、脏腑,言简意赅;主治

    及方剂加减均以原书为主。

    本教材绪论、上篇第一章、第六章由李冀编写;上篇第二章、下篇

    第三章由连建伟编写;上篇第三章、下篇第十七章第四、五节由周永学编写;上篇第四章、下篇第十六章第一、二、三节由樊巧玲编写;上篇

    第五章、下篇第十七章第一、二、三节由范颖编写;古今用药度量衡简

    释、下篇第一章第一、二节由沈涛编写;下篇第一章第三节由吴红彦编

    写(以下均为下篇);第二章第一、二节由许二平编写;第二章第三、四、五节由袁立霞编写;第四章第一、二、三节由吴建红编写;第四章

    第四、五、六节由刘宏艳编写;第五章由左铮云编写;第六章第一、二

    节由吕光耀编写;第六章第三节由刘春慧编写;第七章由赵雪莹编写;

    第八章第一、二节由龙一梅编写;第八章第三、四节由杨桢编写;第八

    章第五、六节由韩向东编写;第九章由全世建编写;第十章由袁振仪编

    写;第十一章由章健编写;第十二章第一节由王均宁编写;第十二章第

    二节由马少丹编写;第十三章第一节由杨力强编写;第十三章第二节由

    闫润红编写;第十四章由周爱民编写;第十五章由冯泳编写;第十六章

    第四、五、六节由于海编写;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由徐小玉

    编写;第二十一章第一、二节由秦竹编写;第二十一章第三节由李铭编

    写。

    本教材的数字化工作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支

    持下,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资助展开的。该项目(GJYJS16007)由李

    冀、连建伟、沈涛负责,全体编委会成员参与。

    为进一步提高本教材的质量,希望各中医药院校教师及广大读者提

    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

    《方剂学》编委会

    2016年6月目 录

    专家指导委员会

    编审专家组

    前 言

    编写说明

    绪 论

    上篇 总 论

    第一章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第二节 常用治法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一、病证分类

    二、组成分类

    三、治法分类四、笔画分类

    第四章 方剂的剂型

    一、液体剂型

    二、固体剂型

    三、半固体剂型

    第五章 方剂的煎服法

    一、煎药法

    二、服药法

    第六章 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

    一、组方原则

    二、方剂的变化

    附:古今用药度量衡简释

    下篇 各 论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大青龙汤

    桂枝汤九味羌活汤

    香苏散

    小青龙汤

    止嗽散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银翘散

    桑菊饮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柴葛解肌汤

    升麻葛根汤

    葱豉桔梗汤

    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

    败毒散(原名人参败毒散)

    参苏饮

    再造散

    麻黄细辛附子汤

    加减葳蕤汤

    葱白七味饮

    第二章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剂大承气汤

    大陷胸汤

    第二节 温下剂

    大黄附子汤

    温脾汤

    三物备急丸

    第三节 润下剂

    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

    五仁丸

    济川煎

    第四节 逐水剂

    十枣汤

    禹功散

    第五节 攻补兼施剂

    黄龙汤

    增液承气汤

    第三章 和解剂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

    小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达原饮

    第二节 调和肝脾剂

    四逆散

    逍遥散

    痛泻要方

    第三节 调和寒热剂

    半夏泻心汤

    第四章 清热剂

    第一节 清气分热剂

    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第二节 清营凉血剂

    清营汤

    犀角地黄汤

    第三节 清热解毒剂

    黄连解毒汤

    凉膈散

    普济消毒饮(原名普济消毒饮子)

    第四节 气血两清剂

    清瘟败毒饮第五节 清脏腑热剂

    导赤散

    龙胆泻肝汤

    左金丸

    泻白散

    清胃散

    玉女煎

    芍药汤

    白头翁汤

    第六节 清虚热剂

    青蒿鳖甲汤

    清骨散

    当归六黄汤

    第五章 祛暑剂

    第一节 祛暑解表剂

    香薷散

    第二节 祛暑利湿剂

    六一散(原名益元散)

    桂苓甘露散

    第三节 祛暑益气剂清暑益气汤

    第六章 温里剂

    第一节 温中祛寒剂

    理中丸

    小建中汤

    吴茱萸汤

    大建中汤

    第二节 回阳救逆剂

    四逆汤

    回阳救急汤

    第三节 温经散寒剂

    当归四逆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暖肝煎

    第七章 表里双解剂

    第一节 解表清里剂

    葛根黄芩黄连汤

    第二节 解表温里剂

    五积散第三节 解表攻里剂

    大柴胡汤

    防风通圣散

    疏凿饮子

    第八章 补益剂

    第一节 补气剂

    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汤

    玉屏风散

    生脉散

    人参蛤蚧散(原名蛤蚧散)

    第二节 补血剂

    四物汤

    当归补血汤

    归脾汤

    第三节 气血双补剂

    八珍汤(原名八珍散)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

    泰山磐石散第四节 补阴剂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

    左归丸

    大补阴丸(原名大补丸)

    一贯煎

    益胃汤

    第五节 补阳剂

    肾气丸(又名《金匮》肾气丸、崔氏八味丸)

    右归丸

    第六节 阴阳并补剂

    地黄饮子

    龟鹿二仙胶

    七宝美髯丹

    补天大造丸

    第九章 固涩剂

    第一节 固表止汗剂

    牡蛎散

    第二节 敛肺止咳剂

    九仙散

    第三节 涩肠固脱剂真人养脏汤(原名纯阳真人养脏汤)

    四神丸

    桃花汤

    驻车丸

    第四节 涩精止遗剂

    金锁固精丸

    桑螵蛸散

    缩泉丸(原名固真丹)

    第五节 固崩止带剂

    固冲汤

    固经丸

    易黄汤

    第十章 安神剂

    第一节 重镇安神剂

    朱砂安神丸

    磁朱丸(原名神曲丸)

    珍珠母丸(原名真珠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第二节 补养安神剂

    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

    甘麦大枣汤

    养心汤

    第三节 交通心肾剂

    交泰丸

    黄连阿胶汤

    第十一章 开窍剂

    第一节 凉开剂

    安宫牛黄丸

    紫雪

    至宝丹

    抱龙丸

    第二节 温开剂

    苏合香丸(原名吃力伽丸)

    紫金锭(原名太乙神丹,又名追毒丹、紫金丹、玉枢丹)

    第十二章 理气剂

    第一节 行气剂

    越鞠丸(又名芎术丸)

    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

    瓜蒌薤白白酒汤

    半夏厚朴汤

    枳实消痞丸

    厚朴温中汤

    天台乌药散(原名乌药散)

    橘核丸

    加味乌药汤

    第二节 降气剂

    苏子降气汤

    定喘汤

    四磨汤

    旋覆代赭汤

    橘皮竹茹汤

    丁香柿蒂汤

    第十三章 理血剂

    第一节 活血祛瘀剂

    桃核承气汤

    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复元活血汤

    七厘散

    温经汤

    生化汤

    桂枝茯苓丸

    失笑散

    大黄 虫丸

    第二节 止血剂

    十灰散

    咳血方

    小蓟饮子

    槐花散

    黄土汤

    第十四章 治风剂

    第一节 疏散外风剂

    川芎茶调散

    大秦艽汤

    消风散

    牵正散

    小活络丹(原名活络丹)玉真散

    第二节 平息内风剂

    羚角钩藤汤

    镇肝熄风汤

    天麻钩藤饮

    大定风珠

    阿胶鸡子黄汤

    第十五章 治燥剂

    第一节 轻宣外燥剂

    杏苏散

    桑杏汤

    清燥救肺汤

    第二节 滋润内燥剂

    麦门冬汤

    养阴清肺汤

    百合固金汤

    琼玉膏

    玉液汤

    增液汤第十六章 祛湿剂

    第一节 化湿和胃剂

    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

    第二节 清热祛湿剂

    茵陈蒿汤

    八正散

    三仁汤

    甘露消毒丹

    连朴饮

    当归拈痛汤(又名拈痛汤)

    二妙散

    第三节 利水渗湿剂

    五苓散

    猪苓汤

    防己黄芪汤

    五皮散

    第四节 温化寒湿剂

    苓桂术甘汤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又名肾著汤)真武汤

    实脾散

    第五节 祛湿化浊剂

    萆薢分清饮(原名萆薢分清散)

    完带汤

    第六节 祛风胜湿剂

    羌活胜湿汤

    独活寄生汤

    第十七章 祛痰剂

    第一节 燥湿化痰剂

    二陈汤

    茯苓丸(又名治痰茯苓丸)

    温胆汤

    第二节 清热化痰剂

    清气化痰丸

    小陷胸汤

    滚痰丸(又名礞石滚痰丸)

    第三节 润燥化痰剂

    贝母瓜蒌散

    第四节 温化寒痰剂苓甘五味姜辛汤

    三子养亲汤

    第五节 治风化痰剂

    半夏白术天麻汤

    定痫丸

    第十八章 消食剂

    第一节 消食化滞剂

    保和丸

    枳实导滞丸

    木香槟榔丸

    第二节 健脾消食剂

    健脾丸

    葛花解酲汤

    第十九章 驱虫剂

    乌梅丸

    化虫丸

    肥儿丸

    第二十章 涌吐剂

    瓜蒂散救急稀涎散

    盐汤探吐方

    第二十一章 治痈疡剂

    第一节 散结消痈剂

    仙方活命饮

    五味消毒饮

    四妙勇安汤

    犀黄丸

    牛蒡解肌汤

    阳和汤

    小金丹

    海藻玉壶汤

    消瘰丸

    苇茎汤

    大黄牡丹汤

    第二节 托里透脓剂

    透脓散

    第三节 补虚敛疮剂

    内补黄芪汤附录 方名索引

    参考书目绪 论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后,遵循组方原则,选择适宜的药

    物,明确用量,并酌定剂型、用法而成的药物配伍组合。“方剂”一词,首见于唐·姚思廉所著之《梁书·陆襄传》,其云:“襄母卒病心痛,医方

    须三升粟浆……忽有老人诣门货浆,量如方剂。”方,即医方、药方、处方。汉·王充著《论衡·定贤》云:“譬医之治病也……方施而药

    行。”《庄子·逍遥游》云:“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客闻之,请买

    其方百金。”方,又有规矩之意。《周礼·考工记》云:“圆者中规,方者

    中矩。”《孟子·离娄上》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剂,古

    与“齐”通,即整齐之意,又作“调和”解。《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云:“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简言之,方剂即药物按组方原则(规矩)

    配伍而成。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组方原理、配伍规律(特点)及其临证运

    用的一门学科。方剂学的教学任务是通过一定数量方剂的讲授,引导学

    生掌握组方原理与配伍法则,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据证

    求“变”组方的能力。

    方剂学的学习目的,是通过对一定数量基础方、代表方及常用方的

    研习,领悟前贤配伍组方之要旨,并能根据临证之需,圆机活法地掌握

    方剂变化之精妙,即所谓“医之成,悟也;方之精,变也”。学习方剂

    学,首先要有扎实的中药学知识;其次要具备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

    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第三,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方剂,并背诵方歌;第

    四,对组成、功用、主治相近似的方剂,要加以鉴别比较,从中掌握其

    配伍特点与变化。如此,才能熟练地据证选用方剂、变化成方和创制新

    方。上篇 总 论第一章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了药物。最初

    只是用单味药治病,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认识到对于多数病证而言,几味药配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味药,于是便逐渐形成了方剂。晋·皇甫

    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

    液。”后世多以此为方剂之始萌。

    在现存医书中,最早记载方剂的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

    的《五十二病方》。本书原无书名,因其将所载之283首方剂(原数应

    在300首左右)分列于五十二类疾病之下,且原书目录之末尚有“凡五十

    二(病)”的字样,故马王堆帛书小组命名其为《五十二病方》。该书

    内容比较粗糙,不但没有方剂名称,而且有些药名、病名后世亦未再

    现。从其内容和字义分析,该书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和《神农本

    草经》。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现存医籍中最早的中医药

    理论经典著作。全书虽只载13首方剂,但在剂型上已有汤、丸、散、丹、膏、酒之分,并总结出有关辨证、治法与组方原则、组方体例等理

    论,为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汉书·艺文志》曾记载“经方十一家”,其中有《五脏六腑痹十二病

    方》《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风寒热十六病

    方》《秦始皇帝扁鹊俞跗方》《五脏伤中十一病方》《客疾五脏癫狂病

    方》《金疮瘛疭方》《妇人婴儿方》《汤液经法》《神农黄帝食禁》

    等。这些方书现虽已亡佚,但在汉代曾广泛流传。

    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公元205年),后经晋·

    王叔和整理编次,宋·林亿等校正刊印,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

    略》。全书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系统论述了外感与内伤

    的病因、病机、病证、诊治、方剂,前者载方113首,后者载方262

    首,去其重者,共载方314首。其中绝大多数方剂配伍严谨,用药精

    当,疗效卓著,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伤寒论集注》),其所载方

    剂被称为“经方”。东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末),书中所辑

    之方,多为价廉、易得、简便、有效的单方、验方,反映了晋以前的医

    药成就和民间疗法。东晋·陈延之所撰《小品方》,亦是晋代的一部重

    要方书,全书理、法、方、药俱备,对临床确有指导意义,但原书已于

    北宋末年亡佚,现有后人辑校本刊行。由晋末刘涓子所传,南齐·龚庆

    宣整理而成的《刘涓子鬼遗方》(约成书于公元483年),总结了晋以

    前外科方面的经验和成就,颇切临床实际应用,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外科

    专著,对后世金疮、痈疽、疥癣、烫火伤等外科方剂的发展有很大影

    响。

    唐·孙思邈编撰《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公元652年),孙氏在序

    中云:“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名

    之。全书共30卷,凡232门,合方、论5300余首。孙氏尤其注重医

    德,“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

    一心赴救。”公元682年,孙氏鉴于《备急千金要方》有诸多遗漏,“犹

    恐岱山临目,必昧秋毫之端,雷霆在耳,或遗玉石之响”,又撰《千金

    翼方》以辅之。全书共30卷,包括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补益、杂

    病、疮痈、针灸等,凡189门,合方、论、法2900余首。唐代另一著名

    方书《外台秘要》是王焘取其数十年搜集且视为“秘密枢要”的医方编著

    而成(撰于公元752年),全书共40卷,论述内、外、妇、儿、五官各

    科病证,收载医方6800余首。该书保存了《深师》《集验》《小品

    方》等众多方书的部分内容,是研究唐以前医学成就的重要文献。

    宋代王怀隐等编著的《太平圣惠方》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组织编写

    的第一部方书(成书于公元992年)。全书共100卷,分1670门,载方

    16834首。本书是宋以前各家验方及医论的汇编,既继承了前代医学成

    就,又总结了当代医学经验,是一部临床实用的方书。《圣济总录》是

    继《太平圣惠方》之后,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又一方书巨著(成书于公元

    1117年)。全书共200卷,载方近20000首,系征集当时民间及医家所

    献医方和“内府”所藏秘方,经整理汇编而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

    宋代官府药局——和剂局的成药配本(初刊于公元1078—1085年),载方297首。至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经当时名医陈承、裴

    宗元、陈师文等校正,内容有所增订。至淳祐年间(公元1241—1252

    年),历经160余年的多次重修,增补至788首方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颁行的成药药典,其中许多方剂至今仍在临床中广泛

    应用。此外,宋代尚有诸多著名方书,如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成书

    于公元1119年)、王贶《全生指迷方》(成书于公元1125年)、许叔

    微《普济本事方》(约刊于公元1132年)、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

    论》(成书于公元1174年)、王璆《是斋百一选方》(刊于公元1196

    年)、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成书于公元1237年)、严用和《济

    生方》(成书于公元1253年)等。

    金元时期,成无己著《伤寒明理药方论》(成书于公元1156

    年),是历史上首次依据君臣佐使理论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虽然只分

    析了《伤寒论》中的20首方剂,但开方论之先河,使方剂学核心理论得

    到了新的提升。张元素著《医学启源》(刊于公元1186年),全书共3

    卷,善于化裁古方,自制新方,师古而不泥古。刘完素著《黄帝素问宣

    明论方》(简称《宣明论方》,刊于公元1172年)及《素问玄机原病

    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均刊于公元1186年),提出“六气皆从

    火化”,倡导辛凉解表和泻热养阴为治疗热病的治则,充分体现了偏重

    寒凉的治疗大法,后世称为“寒凉派”。张从正著《儒门事亲》(刊于公

    元1228年),全书共15卷,详细记述汗、吐、下三法的应用,主张“治

    病应着重在祛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用药偏攻慎补,自

    成“攻下派”。李杲著《内外伤辨惑论》(刊于公元1247年)、《脾胃

    论》(刊于公元1249年)等,重点论述了由于饮食劳倦所致的脾胃疾

    病,强调“人以胃气为本”及“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主张补脾胃、升阳

    气等,被后世称为“补土派”。朱震亨著《格致余论》(刊于公元1347

    年)、《丹溪心法》(刊于公元1381年),主要论述“阳常有余,阴常

    不足”之说,独重滋阴降火,故后人称为“滋阴派”。

    迨至明代,朱 编纂《普济方》(刊于公元1406年),全书共426

    卷,载方61739首,是中国现存古医籍中载方量最多的方书。李时珍著

    《本草纲目》(刊于公元1578年),为本草学之大成,亦附方11096

    首。此间,阐发方剂组方原理的专著亦不断问世。赵以德著《金匮要略

    方论衍义》(刊于公元1368年),对《金匮要略》方剂进行了较为深

    入的分析。许宏著《金镜内台方议》(约撰于公元1422年),对《伤

    寒论》113方均详为释义,是继《伤寒明理药方论》之后的又一方论专

    著。吴崑著《医方考》(成书于公元1584年),选历代良方700余首,按病证分为44类,每类集同类方若干首,“考其方药,考其见证,考其名义,考其事迹,考其变通,考其得失,考其所以然之故”,是较有影

    响力的方剂学专著。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刊于公元1624年),其

    中“古方八阵”收录历代方剂1516首,而“新方八阵”则收载张氏自制方剂

    186首。“八阵”对方剂以功用分类影响颇深。施沛著《祖剂》(成书于

    公元1640年),收载主方70余首、附方700余首,以仲景方为祖,将后

    世方剂同类相附,推衍每类方剂之组方源流,对后世方剂按主方分类及

    学术研究影响重大。

    清代,温病学派崛起。叶天士著《温热论》(刊于公元1746

    年),分析了温邪的传变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体系。杨

    璿著《伤寒温疫条辨》(刊于公元1784年),全书共6卷,详细辨析伤

    寒与温病,分列脉证与治法,载方180首,附方34首。余霖著《疫疹一

    得》(撰于公元1794年),虽只有2卷,但对疫疹的治疗研究颇具独到

    之处。吴鞠通著《温病条辨》(撰于公元1798年),创立了三焦辨

    证,全书共6卷,载方198首,外附3方。此间,尚有许多阐发方剂理论

    的专著相继问世。如罗美著《古今名医方论》(刊于公元1675年),选辑历代名方150余首,方论200余则,既详述其药性配伍,又对类似

    方加以鉴别比较。汪昂著《医方集解》(刊于公元1682年),选录临

    床常用方剂,“正方三百有奇,附方之数过之”,按功用分类为21门,每

    方均说明组成、主治、方义及附方加减等,颇具实用价值。因其内容较

    多,汪氏又著《汤头歌诀》(刊于公元1694年),以功用分类为纲,将临证常用之300余首方剂以七言歌诀形式编纂,对后世影响颇深。王

    子接著《绛雪园古方选注》(刊于公元1732年),全书共3卷,载方

    345首。上卷以祖方归类,独明仲景113方;中、下二卷分科列方,方

    后均附以注言。张秉成著《成方便读》(刊于公元1904年),全书共4

    卷,汇集古今成方290余首,编成歌诀并加以方义注释。

    历代方书和方论专著,极大地丰富了方剂学之内涵,使其逐步成为

    一门具有完善理论体系的学科。近年来,随着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系统的方剂学教材和专著相继出版,不断丰富和完善着方剂学之理论体

    系。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方剂学的研究领域,为方

    剂学增添了时代色彩。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与治法皆为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法

    是在审明病因、辨清证候的基础上所制定的治疗方法。方剂则是在治法

    的指导下,按照组方原则配伍而成的药物有序组合,即“法随证立”“方从

    法出”。只有治法与病证相符,方剂的功用与治法相同,才能邪去正

    复。如患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而

    紧,辨证属风寒表证,根据“治寒以热”的治疗原则,确立“其在皮者,汗

    而发之”的辛温发汗解表法,选择相应的药物,组成辛温解表之方(麻

    黄汤等),使汗出表解,邪去人安。概而言之,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

    据,方剂是体现治法的主要手段。方与法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

    分的。第二节 常用治法

    《黄帝内经》中有关治法的记载较丰富。如《素问·阴阳应象大

    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

    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

    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

    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

    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益之,逸者行

    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黄帝

    内经》奠定了中医学治法理论基础,后世医家依据个人临床经验对《黄

    帝内经》治法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创制了众多治法理论,其中以清·程

    钟龄提出的“八法”理论最具代表性和概括性。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

    法》云:“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1.汗法 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方法,使在表的

    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凡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

    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表证,均可用汗

    法治疗。然病情有寒热,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弱,故汗法有辛温、辛

    凉之别,且常与补法、下法、消法、温法、清法等合用。

    2.吐法 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有毒物质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吐法主要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与喉痹、干霍乱吐泻不

    得等,属于病情急迫又急需吐出之证。因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

    3.下法 是通过荡涤肠胃、通泄大便的方法,使停留于肠胃的有形

    积滞从大便排出的一种治法。下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

    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虫积等病证。由于积滞有寒热,正气有盛

    衰,故下法又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等法。临床依据

    病情需要,下法也可与汗法、消法、补法、清法、温法等其他治法配合

    运用。4.和法 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

    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其中,和解法,也称为和解少

    阳法,主要适用于半表半里的少阳证。《伤寒明理论》卷四云:“伤寒

    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内不

    外,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

    矣。”至于调和法,其概念内涵比较广泛,戴天章《广温疫论》云:“寒

    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

    和。”凡邪在少阳、邪在募原、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失和、营卫

    失和、表里同病等均可使用和法治疗。

    5.清法 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方法,以解除在里之热

    邪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热证、火证、热毒证及虚热证等。热邪在里,又

    有在气分、营分、血分、热壅成毒、脏腑蕴热以及虚热之不同,因而清

    法又常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清热

    祛暑等法。由于热邪容易耗气伤津,也易形成里热结实,因此清法有时

    需要与补法、下法等配合应用。

    6.温法 是通过温散里寒的方法,使在里的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

    法。适用于寒邪在里之里寒证。里寒证,或因寒邪直中于里而成;或因

    失治误治或过食寒凉,损伤阳气而成;或因素体阳气虚弱,寒从内生而

    成。在里之寒邪,又有在脏、在腑、在经络之不同,故温法又多分为温

    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等。由于寒邪在里往往损伤阳气,使里寒

    与阳虚并存,所以温法又常与补法配合运用。

    7.消法 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

    气、血、痰、食、水、虫等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饮食

    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等病证。

    消法与下法均可治疗有形实邪,但在适应病证上有所不同。下法所治病

    证,大抵病势急迫,形证俱实,邪在肠胃,必须速除,且可从下窍而出

    者;消法所治,主要是邪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渐积而成,且多虚实

    夹杂,尤其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癥瘕痞块、痰核瘰疬等,难以迅即消除,必须渐消缓散。消法常与补法、下法、温法、清法等合用。

    8.补法 是通过滋养补益的方法,以恢复人体正气,治疗各种虚证

    的一种治法。由于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脏腑虚损之分,故补法又有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以及补心、补肝、补肺、补脾、补肾等。此外,尚有峻补、缓补、温补、清补

    以及“虚则补其母”等法。补法一般是在无外邪时使用,但若邪气壅盛而

    又兼有正气亏虚,正虚无力祛邪时,则补法亦可与汗法、下法、消法等

    配合使用。

    临证中,病情复杂多端,常需数法合用,即所谓“一法之中,八法

    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医学心悟》卷一)。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方剂分类方法是随着方剂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的。纵观历代

    方剂学文献,有以病证为纲分类者,有以病因为纲分类者,有以脏腑为

    纲分类者,有以组成为纲分类者,有以治法(功用)为纲分类者,现代

    亦有仅为检索之便而以方名汉字笔画为纲分类者。一、病证分类

    病证分类首见于《五十二病方》。该书记载了52类病证,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科。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唐·王焘《外台

    秘要》、宋·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明·朱 《普济方》、清·吴谦

    《医宗金鉴》等均属按病证分类方剂之作,便于临床以病索方。

    脏腑分类亦系病证分类之属,只是首列脏腑,下分病证。如唐代孙

    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清代巨著《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中的“脏

    腑身形”等。

    病因分类亦属病证分类,是以病因为纲,分列诸证诸方。如宋代陈

    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有中风、中寒、中湿等,清代张璐《张氏医

    通》中有伤寒、伤暑、伤湿、伤燥、伤火、伤饮食、劳倦等,皆属此

    类。二、组成分类

    组成分类可上溯至《黄帝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君一

    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

    也”;“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

    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等。其后,金

    ·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药方论·序》中说:“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首次明确提出了“七方”的概念,并将《内经》

    的“重”改为“复”。后世引申“七方”为最早的方剂分类法,但迄今仍未见到

    按此分类的方书。“七方”的实质是以病邪的轻重、病位的上下、病势的

    缓急、病体的强弱作为制方的依据。所谓大方,是指药味多或用量大,用治邪气方盛的重剂;小方,是指药味少或用量小,用治病浅邪微的轻

    剂;缓方,是指药性缓和,用治病势缓慢且需长期服用的方剂;急方,是指药性峻猛,用治病势急重且取效迅速的方剂;奇方,是指单数药味

    组成的方剂;偶方,是指由双数药味组成的方剂;复方,是指两方或数

    方组合的方剂。

    明·施沛《祖剂》为确切以组成分类者。该书“首冠《素》《灵》二

    方,次载伊尹汤液一方以为宗,而后悉以仲景之方为祖,其《局方》二

    陈、四物、四君子等汤,以类附焉”,共载历代名方788首,列主方70余

    首,附方700余首。其后,清·张璐《张氏医通》中编著“祖方”一卷,选

    古方36首为主,附衍化方391首。三、治法分类

    治法分类也称功用分类,始于北齐·徐之才《药对》,但原书已

    佚。据《本草纲目·序例》记载,“徐之才曰: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并于“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

    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

    可去枯”之下,各举数药为例。宋·赵佶《圣济经》于每种治法之后加

    一“剂”字,如《圣济经·审剂篇》云:“故郁而不散为壅,以宣剂散

    之。”金·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药方论》中云:“制方之体,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是也。”至此,方书中始用“十剂”之

    名。后世各家有所增益,如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又加入寒、热之

    剂;明·缪仲淳增加升、降二剂;明·徐思鹤的《医家全书》在原“十

    剂”基础上,又增加调、和、解、利、寒、温、暑、火、平、夺、安、缓、淡、清而成“二十四剂”。然而,除清·陈修园《时方歌括》按照宣、通、补、泻、轻、重、燥、湿、涩、滑、寒、热将该书收载的108首方

    分为“十二剂”外,鲜有按此法分类者。明·张介宾鉴于“古方之散列于诸

    家者,既多且杂,或互见于各门,或彼此之重复”,提出将方剂“类为八

    阵,曰补、和、攻、散、寒、热、固、因”。《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引》

    释曰:“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攻方之

    制,攻其实也”;“用散者,散表证也”;“寒方之制,为清火也,为除热

    也”;“热方之制,为除寒也”;“固方之制,固其泄也”;“因方之制,因其

    可因者也。凡病有相同者,皆按证而用之,是谓因方”。共选1516首古

    方,自制186首新方,按照“八阵”进行分类,分别称之为“古方八

    阵”和“新方八阵”。“八阵”之外,复列有妇人、小儿、痘疹、外科诸方,以便临证应用。清·汪昂著《医方集解》开创了新的功用分类法,即以

    治法分类为主,兼顾临床科目。该书选正方三百有奇,附方之数过之,分为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

    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

    疡、经产及救急良方共22剂。此分类法概念比较明确,切合临床实际需

    要,故清·吴仪洛《成方切用》、张秉成《成方便读》等均仿其法而有

    所增改。四、笔画分类

    现代大型方剂辞书等仅为检索之便,以方名汉字笔画为纲进行分

    类。其中,《中医方剂大辞典》将古今96592首方剂按名称首字的笔画

    数,依次排列诸方。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查阅,利于鉴别同名异方。

    本教材遵循以法统方的原则,采用治法分类方剂,将下篇所辑之方

    分为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祛暑剂、温里剂、表里双解

    剂、补益剂、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理气剂、理血剂、治风剂、治

    燥剂、祛湿剂、祛痰剂、消食剂、驱虫剂、涌吐剂、治痈疡剂,共计21

    章,每章分若干小节,使之纲目清晰,便于学习和掌握。第四章 方剂的剂型

    剂型,是在方剂组成之后,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不同性能,加

    工制成的一定形态的制剂形式。方剂的剂型历史悠久,早在《内经》的

    13首方剂中,就已出现汤、丸、散、膏、酒、丹等剂型。后世医家多有

    发展,如锭、线、条、饼、露、熏洗、坐浴等剂型。随着制药工业的发

    展,又研制出片剂、冲剂、注射剂等。一、液体剂型

    1.汤剂 又称煎剂,古称汤液,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再

    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而制成的液体剂型。主要供内服,如麻黄汤

    等。外用的多作洗浴、熏蒸及含漱。汤剂是在临证中最能体现“方之

    精,变也”的思维模式之常用剂型。其优点是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

    效,尤其是具有其他剂型所无法比拟的适应“个性化”治疗的优势。其根

    据病情变化而随证加减,能较全面、灵活地切合每位患者及其具体病证

    阶段的特殊性,尤宜于病证复杂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李杲曰:“汤者

    荡也,去大病用之。”但汤剂的制备相对不便,服用口感欠佳,携带贮

    存受限。

    2.酒剂 又称药酒,古称酒醴,是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或加

    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后供内服或外用。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

    长药力的特性,故常于祛风通络和补益剂中使用。外用酒剂尚可祛风活

    血、止痛消肿,但酒剂使用时存在个体局限性。

    3.酊剂 是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媒,经过不同的方法浸出中药的

    有效成分所得到的液体,多为外用。一般中草药酊剂的浓度为20%,有

    毒药物浓度则为10%。酊剂具有有效成分高、用量少、作用快、不易腐

    败等特点。

    4.露剂 亦称药露,选取新鲜并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用蒸馏法

    制成的具芳香气味的澄明水溶液。一般作为饮料及清凉解暑剂,药露气

    味清淡,口感适宜。

    5.糖浆剂 是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浓缩后,加入适量蔗糖溶解

    后制成的浓蔗糖水溶液。糖浆剂具有味甜、量小、服用方便、吸收较快

    等特点,尤其适于儿童服用。

    6.口服液 是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经精制而成的内服液体

    制剂。具有剂量较小、吸收较快、服用方便、口感适宜等优点。

    7.注射液 亦称针剂,是将药物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步骤而制

    成的灭菌溶液、无菌混悬液或供配制成液体的无菌粉末,供皮下、肌内、静脉注射的一种制剂。二、固体剂型

    1.散剂 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和

    外用两类。内服散剂一般是将药物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亦

    可直接吞服,如七厘散;亦有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者,称为煮散,如银翘散。散剂的特点是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

    携带。李杲云:“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外用散剂一般用作外敷,掺

    撒疮面或患病部位;亦有作点眼、吹喉等。

    2.丸剂 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使用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所

    制成的球形固体剂型。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

    材、便于服用与携带。李杲云:“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丸剂适用

    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等;但也有些丸剂的药性比较峻

    猛,多为芳香类药物或毒性较大的药物,不宜作汤剂煎服,如安宫牛黄

    丸、三物备急丸等。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

    (1)蜜丸 是将药物细粉以炼制的蜂蜜为黏合剂所制成的丸剂,分为大蜜丸和小蜜丸两种。蜜丸性质柔润,作用缓和持久,并有补益和

    矫味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如补中益

    气丸、归脾丸等。

    (2)水丸 俗称水泛丸,是将药物细粉用水(冷开水或蒸馏水)

    或酒、醋、蜜水、药汁等为黏合剂所制成的小丸。水丸较蜜丸的崩解、溶散、吸收、起效等速度均快,易于吞服,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防风通

    圣丸等。

    (3)糊丸 是将药物细粉用米糊、面糊、曲糊等为黏合剂所制成

    的小丸。糊丸黏合力强,质地坚硬,崩解、溶散迟缓。内服可延长药

    效,减轻剧毒药的不良反应和对胃肠的刺激,如舟车丸等。

    (4)浓缩丸 是将药物或方中部分药物煎汁浓缩成膏,再与其他

    药物细粉混合干燥、粉碎,用水或蜂蜜或药汁制成丸剂。因其体积小、有效成分高、服用剂量小,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3.茶剂 是将药物经粉碎加工而制成的粗末状制品,或加入适宜黏合剂制成的方块状制剂。用时以沸水泡汁或煎汁,不定时饮用。大多用

    于治疗感冒、食积、腹泻等病证。

    4.条剂 亦称药捻,是用桑皮纸粘药后搓捻成细条,或将桑皮纸捻

    成细条再粘药粉而成。用时插入疮口或瘘管内,能化腐拔毒、生肌收

    口,常用的有红升丹药条等。或将艾叶和药研成粗末,用纸裹制成圆

    条,供灸治使用,也称“艾条”。

    5.线剂 亦称药线,是将丝线或棉线置于药液中浸煮,经干燥制成

    的外用制剂。用于治疗瘘管、痔疮或赘生物,通过所含药物的轻度腐蚀

    作用和药线的机械紧扎作用,使其引流通畅或萎缩、脱落。

    6.丹剂 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丹剂没有固定剂型,有丸剂,也

    有散剂,每以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曰丹,如至宝丹、活络丹等。

    外用丹剂亦称丹药,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

    的制品,常研粉涂撒疮面,治疗疮疡痈疽;亦可制成药条、药线和外用

    膏剂应用。

    7.锭剂 是将药物研成细粉,加适当的黏合剂所制成规定形状的固

    体剂型,有纺锤形、圆柱形、条形等,可供外用与内服。内服以研末调

    服或磨汁服,外用则磨汁涂患处,常用的有紫金锭、万应锭等。

    8.片剂 是将药物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制

    剂。片剂用量准确,体积小,异味少,服用和储存方便。如需在肠道吸

    收的药物,则又可用包肠溶衣,使之在肠道中崩解。此外,尚有口含

    片、泡腾片等。

    9.冲剂 是将药材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的干燥

    颗粒状或块状制剂,用时以开水冲服。冲剂具有体积较小、服用方便等

    特点。

    10.栓剂 古称坐药或塞药,是将药物细粉与基质混合制成一定形

    状的固体制剂,用于腔道并在其间融化或溶解而发挥药效,有杀虫止

    痒、滑润、收敛等作用。《伤寒杂病论》中曾有蛇床子散坐药及蜜煎导

    法,即最早的阴道栓和肛门栓。栓剂便于婴幼儿直肠给药。

    11.胶囊剂 分为硬胶囊剂和软胶囊剂(胶丸),大多供口服应

    用。(1)硬胶囊剂 是将一定量的药材提取物与药粉或辅料制成均匀

    的粉末或颗粒,填充在空心胶囊中而成;或将药材粉末直接分装于空心

    胶囊中制成。亦可用于腔道给药。

    (2)软胶囊剂 是将一定量的药材提取物密封于球形或椭圆形的

    软质囊材中,可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软胶囊易于服用,可掩盖药物

    的不良气味。三、半固体剂型

    膏剂 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有内服和

    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软膏、硬

    膏两种。其中流浸膏与浸膏多数用于调配其他制剂使用,如合剂、糖浆

    剂、冲剂、片剂等。现将煎膏与外用膏剂分述如下。

    (1)煎膏 又称膏滋,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

    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其特点是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有滋润补益的作用,一般用于慢性虚弱患者,有利于较长时

    间用药。

    (2)软膏 又称药膏,是将药物细粉与适宜的基质制成具有适当

    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其中用乳剂型基质的,亦称乳膏剂。多用于皮

    肤、黏膜或疮面。软膏具有一定的黏稠性,外涂后渐渐软化或溶化,使

    药物被慢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适用于外科疮疡疖肿、烧烫伤等。

    (3)硬膏 又称膏药,古称薄贴,是以植物油将药物煎至一定程

    度后去渣,再煎至滴水成珠,加入黄丹等搅匀、冷却制成的硬膏。用时

    加温摊涂在布或纸上,软化后贴于患处或穴位上,可治疗局部疾病和全

    身性疾病,如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痹证以及腰痛、腹痛等。

    此外,尚有滴丸剂、灸剂、熨剂、灌肠剂、搽剂、气雾剂、海绵剂

    等。近年来,新的剂型不断涌现,质量标准也不断提高,便于临床使

    用。第五章 方剂的煎服法

    方剂的煎服法是方剂运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虽药物配伍合理,剂

    量准确,剂型适宜,倘若煎药法或服药法不当,也会影响疗效。正如清

    代医家徐大椿《医学源流论》所云:“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

    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一、煎药法

    1.煎药用具 一般以陶瓷器皿、砂锅为好。现代亦有用不锈钢器

    皿,忌用铁器、铜器。煎具的容量宜稍大些,以利于药物的翻动,并可

    避免药汁外溢。同时应适时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过快,使药物的有效成

    分过度挥发。

    2.煎药用水 以洁净、新鲜、无杂质为原则,如自来水、井水、蒸

    馏水均可。前人常用流水、泉水、甘澜水(亦称劳水)、米泔水等,根

    据药物特点和疾病性质,也有用酒或水酒合煎者。

    3.加水量 可视药量、质地及煎药时间而定,一般以高于饮片平面

    3~5cm为宜。每剂药一般煎煮2次,亦有煎煮3次者。第一煎水量可适

    当多些,第二、三煎则可略少。每次煎煮所得药量以150mL左右为宜。

    4.煎药火候 一般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谓“武火”;慢火

    煎之,谓“文火”。常规先用武火,沸腾后即改用文火。同时,应根据药

    物性味及所需煎煮时间的要求,酌定火候。解表和泻下剂,煎煮时间宜

    短,其火宜急,水量宜少;补益之剂,煎煮时间宜长,其火宜慢,水量

    略多。如药物煎煮焦枯时,则应弃之不用。

    5.煎药方法 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之后再行煎

    煮,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需特殊煎法的药物,应在处方中加以注明。

    (1)先煎 贝壳类(如牡蛎、珍珠母等)、角骨甲类(如水牛

    角、龟板、鳖甲等)和矿物类(如生石膏、代赭石等)药物,因质地坚

    实,难以煎煮,应打碎先煎,煮沸后20分钟左右,再加入其他药同煎。

    某些质地较轻而又用量较多(如玉米须、夏枯草等),或含泥沙多的药

    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亦可先煎取汁,然后以其药汁代水煎药。

    另外,有毒药物(如附子、生草乌、生川乌等)可经过先煎达到降低毒

    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

    (2)后下 气味芳香的药物,药效易于挥发,一般煎煮时间较

    短,以5分钟左右为宜。其他如大黄取其攻下作用,应后下,一般煎10

    ~15分钟即可。后下药物都应先进行浸泡然后再煎。(3)包煎 某些煎后药液混浊或对咽喉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或易

    于粘锅的药物,如旋覆花、辛夷、车前子、赤石脂等,要先用纱布包

    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同煎。

    (4)单煎 某些贵重的药物,为尽量减少损耗,需将其切成小

    片,单味煎煮2~3小时,单独服用或与其他药液合服,如羚羊角、西洋

    参、鹿茸等。

    (5)溶化(烊化) 胶质类或黏性大且易溶化的药物,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蜂蜜等,应单独溶化,趁热与煎好的药液混合均匀,顿服或分服,以免因其性黏而影响其他药物的煎煮。

    (6)冲服 某些芳香或贵重药物,如麝香、牛黄、琥珀等,应研

    为细末,用药液或温水冲服。

    此外,汤剂煎取药液后,应对药渣进行适当压榨,以收取残液。二、服药法

    服药法是否恰当,对疗效亦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包括服药时间、服

    用方法以及药后调护等。

    1.服药时间 《神农本草经》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

    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

    旦;病在骨髓者,宜饱食而在夜。”一般而言,病在上焦,宜食后服;

    病在下焦,宜食前服;补益药和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临卧服;

    对胃肠有刺激的,应食后服。急性重病则不拘时服,慢性病应按时服,治疟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另外,某些方剂服药时间有特殊要求,如

    十枣汤宜在“平旦”服,鸡鸣散宜在“五更”服等。服药时间与临床疗效有

    一定的相关性。

    2.服用方法 服用汤剂,一般一日1剂,分2~3次温服。根据病情

    需要,可一日只服1次,或一日数服,或煎汤代茶服,甚至一日连服2

    剂。散剂和丸剂一般根据病情和具体药物定量,日服2~3次。李杲

    云:“病在上者,不厌频而少;病在下者,不厌顿而多。少服则滋荣于

    上,多服则峻补于下。”此外,尚有热服、冷服等方法。如治疗热证可

    寒药冷服,治疗寒证可热药热服,以辅助药力。若病情严重,服药后可

    能出现呕吐等拒药反应,应寒药热服,或热药冷服,以防邪药格拒。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

    之。”“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对于服药呕吐者,宜先服少量姜汁,或嚼少许陈皮,然后服药;亦可采取冷服、少量频服

    等方法。对于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可用鼻饲法给药。

    使用峻烈药和毒性药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取效即止,慎

    勿过量,以免中毒或损伤正气。《神农本草经》云:“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总之,应

    根据病情、病位、病性和药物特点等选择适宜的服用方法。

    3.药后调护 服药后的调养和护理是服药法的重要环节,它关系着

    药效的发挥和患者的康复。如桂枝汤方后云“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

    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其他如十枣汤服法中强调“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五苓散服后

    宜“多饮暖水,汗出愈”等。一般服解表药,应取微汗,不可大汗,然亦

    不可汗出不彻。服泻下剂后,应注意饮食,不宜进食生冷及不易消化的

    食物,以免影响脾胃之健运。

    服药后的饮食宜忌主要有两方面:一者是疾病对饮食的宜忌,如水

    肿病者宜少食盐、下利者慎油腻、寒证者禁生冷等;二者是药物对饮食

    的宜忌,如服地黄者忌萝卜,服土茯苓者忌茶叶,服荆芥者忌河豚和无

    鳞鱼等。《本草纲目》在“服药食忌”中明示:“凡服药,不可杂食肥猪犬

    肉,油腻羹鲙,腥臊陈臭诸物。凡服药,不可多食生蒜、胡荽、生葱、诸果、诸滑滞之物。”第六章 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

    清·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中云:“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药物通过配伍,增强或改变

    其自身功用,调其偏胜,制其毒性,消除或减缓其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发挥药物间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等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药物组合成

    为一个整体,从而发挥更好的预防与治疗疾病的作用。此谓:“方之既

    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操纵之法,有大权焉,此方

    之妙也。”(《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一、组方原则

    方剂的组方原则即君臣佐使,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

    大论》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另有“君一臣

    二”“君一臣三佐五”“君一臣三佐九”等记载。后世医家亦多有阐发。张元

    素云:“力大者为君。”李杲《脾胃论》曰:“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张介宾《类经·方剂君臣上下三品》

    谓:“主病者,对证之要药也,故谓之君,君者味数少而分两重,赖之

    以为主也。佐君者谓之臣,味数稍多而分两稍轻,所以匡君之不迨也。

    应臣者谓之使,数可出入而分两更轻,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此则君

    臣佐使之义。”

    1.君药 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中不可或

    缺,且药力居首的药物。

    2.臣药 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二是针对

    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其在方中之药力小于君药。

    3.佐药 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

    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或减

    轻、消除君、臣药毒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即根据某些病证之需,配

    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其在

    方中之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4.使药 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

    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其在方中之药力较小,用量亦轻。

    例:麻黄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

    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其病机是风寒外束,卫闭

    营郁,毛窍闭塞,肺气失宣,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用麻黄三

    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个,甘草一两。根据药物性能及用量分析,其

    药力最大者为麻黄,其他依次为桂枝、杏仁、甘草。

    君药 麻黄——辛温,发汗散风寒,兼宣肺平喘

    臣药 桂枝——辛甘温,解肌发表,透达营卫,助麻黄发汗 与麻黄合用,可使风寒去,营卫和

    佐药 杏仁——苦平,利肺气

    配合麻黄宣肺散邪,利肺平喘,可使邪气去,肺气

    和

    使药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

    并可延缓药力,以防麻、桂之发汗太过

    方剂中除君药外,臣、佐、使药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但在

    一首方中并非同时具有各种意义之臣、佐、使药,而一味药物在方中亦

    可同时具有臣佐、佐使等意义。每首方剂中的君、臣、佐、使药是否齐

    备及具体药味的多少,当视病情和治法的需要,以及所选药物的功效而

    定。一般而言,一首方剂中,君药是必备的,而臣、佐、使药并非齐

    备。有些方剂的君药或臣药本身就兼具佐药或使药的作用。在组方体例

    上,君药宜少,一般只用一味,《苏沈良方》云:“主病者,专在一

    物。”若病情较为复杂,亦可用至一味以上,但君药味数不宜过多,多

    则药力分散,影响疗效。臣药味数可多于君药,佐药常多于臣药,而使

    药则一、二味足矣。

    综上所述,方中药物君臣佐使之分以“药力”为依据。组方之核心原

    则是通过方中药物相互配伍,能最大限度地使每味药物与病证相宜之药

    力得以充分表达。首先,必须明确方中“药力”最大者为君药,其在方中

    所能发挥出的作用,乃为该方之主要作用,然其又赖于臣、佐、使药之

    协助、制约。当然,方剂之剂型、服法及调护方法等相关因素的综合作

    用,亦可在某种程度上对方中药物,尤其是君药之“药力”产生一定影

    响。有关影响“药力”之诸多因素,理应客观“定量化”,然囿于当下认识

    水平之所限,尚处于“定性”而难以准确定量之阶段,故要求研习者深刻

    领悟其中之玄机要妙,方能成为医之大家,正所谓“医之成,悟也”之

    理。二、方剂的变化

    方剂的组方原则,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及患者体质、性别、年龄之不

    同,并参照季节与气候的变化、地域的差异等因素而确定的。因此,运

    用成方,或遣药组方时,必须因病、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将原则性

    和灵活性相结合,使方药与病证丝丝入扣,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从

    而实现治疗的“个体化”主旨,正所谓“方之精,变也”。

    1.药味加减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药物是通过与方中其他药物的

    配伍关系而体现自身之药性的,其体现的程度,即为该药在方中之“药

    力”。而药物间的配伍关系是决定药物在方中药力大小及如何发挥作用

    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决定方剂功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当增加或减少方

    剂中的药物时,必然使方中药物间的配伍关系发生变化,进而使方剂之

    功用发生相应改变。针对某一具体成方之药味加减的变化,是指在君药

    不变的前提下,加减方中其他药物,以适应病情变化的需要。药味加减

    变化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佐使药的加减,因为佐使药在方中的药力较

    小,不至于引起该方功用的根本改变,故这种加减是在主症不变的情况

    下,对某些药物进行加减,以适应一些次要兼症的需要。以桂枝汤(桂

    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为例,本方主治太阳中风表虚证,症见

    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薄白、脉浮缓。若兼见咳喘者,可

    加厚朴、杏仁下气平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二是臣药的加减,这种

    变化改变了方剂的主要配伍关系,使方剂的功用发生较大变化。例如麻

    黄汤,适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若去桂

    枝,只用麻黄、杏仁、甘草三味,名三拗汤,解表之力减弱,功专宣肺

    散寒、止咳平喘,为治风寒犯肺之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之

    方。又如麻黄加术汤,即麻黄汤原方加白术,且白术用量为四两,则成

    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之剂,适用于风寒湿痹、身体烦疼、无汗等症。

    2.药量加减 药量是药物在方中药力大小的重要标识之一。如两首

    方剂的组成药物相同,但用量不相同时,随着方中药物药力的相应变

    化,必然导致配伍关系及君臣佐使相应变化,遂使功用、主治各有所

    异。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虽均由大黄、厚朴、枳实三药组成,但小

    承气汤以大黄四两为君,枳实三枚为臣,厚朴二两为佐,其功用为攻下热结,主治阳明里热结实证的潮热、谵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

    老黄、脉沉数;而厚朴三物汤则以厚朴八两为君,枳实五枚为臣,大黄

    四两为佐使,其功用为行气消满,主治气滞腹满、大便不通。前者行气

    以助攻下,病机是因热结而浊气不行;后者泻下以助行气,病机是因气

    郁而大便不下(表1-1)。

    表1-1 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比较

    可见,方剂中药物的用量十分重要。组成药物必须有量,无量则

    是“有药无方”,无量则难以辨析药物在方中的药力,进而无法明确其确

    切功用及主治病证。

    3.剂型更换 方剂的剂型各有所长,同一方剂,尽管用药及其用量

    完全相同,但剂型不同,其作用亦异。当然,这种差异往往只是药力大

    小和峻缓的区别,在主治病情上有轻重缓急之分而已。例如理中丸与人

    参汤,两方组成、用量完全相同。前者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

    大,治中焦虚寒之脘腹疼痛、自利不渴或病后喜唾;后者为汤剂,主治

    中、上二焦虚寒之胸痹,症见心胸痞闷、气从胁下上逆抢心。前者虚寒

    较轻,病势较缓,取丸以缓治;后者虚寒较重,病势较急,取汤以速治

    (表1-2)。

    表1-2 理中丸与人参汤比较

    总之,方剂的药味加减、药量加减、剂型更换皆会使方中药物的药力发生变化,特别是主要药物及其用量的加减变化,将改变其君、臣的

    配伍关系,使其功用与主治发生相应变化。

    研究和运用方剂之组方原则及方剂变化,旨在分析或调配方中药物

    之药力大小。影响药物在方中“药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即药物自身的药

    性、其在方中的药量及配伍关系。此外,剂型、煎服法等因素对药物在

    方中的药力亦有一定的影响。将医者“悟”得之非线性理念,即通过遣药

    组方追求“变”之核心要素——药力,用线性形式可表达为:药力=药性

    +药量+配伍+剂型+服法+……附:古今用药度量衡简释

    度量衡是计量长度、容积、重量标准的简称。中国统一度量衡始自

    秦,至汉初步成型。《汉书·律历志》云:“度者,分、寸、尺、丈、引

    也,所以度长短也……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

    丈为引。”“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合龠为

    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权者,铢、两、斤、钧、石

    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

    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可见,汉

    代度、量是十进制;衡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

    钧,四钧为一石。

    汉代医著中药物计量多以度量衡为单位(亦有“枚”“个”等数量,“鸡

    子大”“弹丸大”等拟量,“把”“握”等估量值),包括铢、两、斤、合、升、尺等。由于年代久远,对汉与今之药物分量折算的考证多有难度,且各家考证时所依据的文物不同,结果多不相一致。如李时珍言:“古

    之一两,今用一钱;古之一升,即今之二合半。”张介宾认为:“古之一

    两,为今之六钱;古之一升,为今之三合三勺。”陈修园云:“大抵古之

    一两,折今为三钱。”钱天来云:“汉之一两,即今之二钱七分也。”现代

    诸家考证,汉代一两约等于今之13.75~15.625g。但应注意的是,《伤

    寒论》中方剂大多煮一遍分为三服(亦有“分温再服”“少少温服”“温顿

    服”者),今则多煮二遍分为二服,这对药物分量折算亦有影响。是以

    《经方实验录》言:“古今煎法服法悬殊。古者若桂枝汤但取初煎之

    汁,分之为三,曰一服、二服、三服。今则取初煎为一服,次煎为二

    服,是其间不无径庭。”并按:“近世章太炎以汉五铢钱考证,每两约当

    今三钱,则原方三两,一剂当得九钱,再以分温三服折之,每服亦仅得

    三钱耳。”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亦据桂枝汤“分为三服,今当每服用各

    二钱”,此均是按今每服校正的折算剂量。对于汉容量单位“升”的考证,诸家意见比较一致,即汉之一升约今之五分之一升(约200mL)。

    此外,古方用量有刀圭、方寸匕、钱匕、一字等名称,大多用于散

    药,实际重量与所测药物质地有关。所谓方寸匕者,陶弘景云:“方寸

    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钱匕者,一般认为是以汉五铢钱抄取药末,亦以不落为度;半钱匕者,则为抄取一半。亦有学者认

    为钱匕是表示重量单位,作砝码之用,如章太炎认为:“宋人所谓钞五

    钱匕者,则是开元通宝五钱之重,实非钱匕。”一字者,即以开元通宝

    钱币(币上有“开元通宝”四字)抄取药末,填去一字之量。刀圭者,乃

    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另有以类比法标记药量之方,如一鸡子黄=一弹

    丸=40桐子=80粒大豆=160粒小豆=480粒大麻子=1440粒小麻子(古称

    细麻,即胡麻)。

    自汉以降,历代度量衡多有变迁。晋隋唐在汉制铢、两中增“分”,以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即陶弘景所言:“古秤唯有铢两,而无分

    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十六两为一

    斤。”至于古方丸散中所用之分,非指药物重量,而是说明剂量比例。

    且在此期,权衡古今大小两制同用,大制约为小制(古制)三倍,目前

    一般认为唐时医药用量是取小制。宋承唐制,而改铢、分进制为两、钱、分(此分不同于汉之“六铢为一分”之分)、厘、毫的十进位制。

    《太平圣惠方》中规定:“其方中凡言分者,即二钱半为一分也;凡言

    两者,即四分为一两也;凡言斤者,即十六两为一斤也。凡煮汤,云用

    水一盏者,约合一升也;一中盏者,约五合也;一小盏者,约三合

    也。”宋时逐渐用大制取代小制,如《伤寒总病论》云:“古之三两,准

    今之一两,古之三升,今之一升。”有学者考证宋时一斤(大制)约为

    今之634g(一两约为今之40g)。明清度量衡变化不大,据考证其一两

    约合今之36.2g。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指示,从1979年1月1日起,中国中

    医处方用药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g”为单位的国家标准。兹附十六进

    制与中国标准计量单位换算率如下:

    1斤(16两)=0.5kg=500g

    1市两=31.25g

    1市钱=3.125g

    1市分=0.3125g

    1市厘=0.03125g

    (注:换算尾数可以舍去)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一般应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指

    导,根据药物性质、剂型、配伍关系,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以及

    季节的变化而酌定。本教材每首方剂中药物标注的剂量多为两种:一是

    录其古方原著之用量,冀以领悟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并作为今

    人临证用药配伍比例之参考;另一种则以“(×g)”标注,此为现代临床

    作为汤剂使用时的参考剂量(个别不宜作汤剂者,其组成药物下

    之“(×g)”剂量,为作丸、散等时的现代参考用量)。后者是依据古今

    度量衡、方剂用法之差异,并参考当代临床习用剂量而定,其与原方古

    代剂量并非是度量衡制上的绝对等值换算,切忌以此推算古今剂量之换

    算标准。而且,同一时代、甚至同一原著各方中同一药物之剂量相同,但教材中所提供之当今临证参考用量亦不尽一致。学者当以临床实际为

    准,不可拘泥于古今度量衡折算之剂量。如麻黄汤原方麻黄用量三两,以一两折今之三钱,共得九钱。原方“温服八合”,约为总量“二升半”之

    三分之一,故今每服除以三,则麻黄用量为三钱。我国北方习用每钱

    5g、南方习用每钱3g折算。

    复习思考题

    1.何谓方剂?怎样理解方剂学的涵义?

    2.如何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3.方剂的分类主要有哪几种?

    4.为何说汤剂是“最能体现中医药独特优势的剂型”?

    5.依据方剂组方原则解析君臣佐使的要素是什么?

    6.何谓“药力”?影响“药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方剂的变化形式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8.为什么说“药力判定公式(药力=药性+药量+配伍+……)”是以线

    性形式表达非线性理念?

    9.如何理解“医之成,悟也;方之精,变也”?下篇 各 论第一章 解表剂

    凡以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为主,用于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

    解表剂。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立

    法,属于“八法”中之“汗法”。

    解表剂适用于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凡风寒外

    感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初起,症见恶寒、发

    热、头痛、身疼、苔薄白、脉浮者,均为其适用范围。

    由于外邪有寒热之异,体质有强弱之别,故表证属风寒者,当辛温

    解表;属风热者,当辛凉解表;兼见气、血、阴、阳诸不足者,当辅以

    补益之法,以扶正祛邪。故本章方剂分为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扶

    正解表剂三类。具有疏散外风、轻宣外燥、祛风胜湿等作用的方剂,已

    分别列入治风剂、治燥剂、祛湿剂。

    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组方,故不宜久煎,以免药力耗散,作用

    减弱。汤剂一般宜温服,服后避风寒,并增衣被,或啜热粥以助取汗。

    汗出以遍身微汗为佳,若汗出不彻,恐病邪不解;汗出太过,易耗气伤

    津。若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同时,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

    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若表邪未尽,而又见里证

    者,一般原则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当表里双解。若外邪

    已入于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适用于风寒表证。代表方如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

    活汤、小青龙汤等。

    麻黄汤

    《伤寒论》

    【组成】麻 黄去节,三两(9g) 桂枝去皮,二两(6g) 杏仁去皮

    尖,七十个(9g) 甘草炙,一两(3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

    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

    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

    苔薄白,脉浮紧。

    【证治机理】 本证系由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所致。风寒之邪侵袭

    肌表,营卫首当其冲,寒性收引凝滞,致使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即卫

    闭营郁。卫气抗邪,正邪相争,则恶寒、发热;营卫不畅,腠理闭塞,经脉不通,则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皮毛内合于肺,寒邪束

    表,肺气不宣,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束表之象。

    法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解】 方中麻黄辛温,主入肺经,为发汗之峻剂,既开腠理、透毛窍,发汗以祛在表之风寒;又开宣肺气,宣散肺经风寒而平喘,为

    君药。风寒外束,卫闭营郁,仅以麻黄开表散寒,恐难解营郁之滞,遂

    臣以辛温而甘之桂枝解肌发表,通达营卫,既助麻黄发汗散寒之力,又

    可温通营卫之郁。麻黄、桂枝相须为用,发汗之力较强,可使风寒去而

    营卫和。肺主宣降,肺气郁闭,宣降失常,故又佐以杏仁利肺平喘,与

    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复肺气宣降之权而平喘,又使邪气去而肺气和。使以炙甘草,既调和药性,又缓麻、桂峻烈之性,使汗出而不致耗

    伤正气。四药相伍,风寒得散,肺气得宣,诸症可愈。

    【配伍特点】 麻桂相须,开腠畅营;麻杏相使,宣降相宜。

    【运用】 本方既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之代表方,又为辛温发汗

    法之基础方。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本方为辛温

    发汗之峻剂,当中病即止,不可过服。柯琴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

    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招祸。

    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伤寒来苏集》)对于“疮家”“淋家”“衄

    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或误下而见“身

    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应禁用。

    【附方】

    1.三拗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甘草不炙 麻黄不去根节 杏仁

    不去皮尖,各等分(各6g) 上 咀为粗末,每服五钱(15g),水一盏

    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

    度。功用:宣肺解表。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证。症见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等。

    2.麻黄加术汤 (《金匮要略》) 麻黄去节,三两(9g) 桂枝去皮,二两(6g) 甘草炙,一两(3g)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9g) 白术四两

    (12g)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功用:发汗解表,散寒祛

    湿。主治:风寒湿痹证。症见身体疼烦,无汗等。

    3.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要略》) 麻黄去节,汤泡,半两

    (6g) 杏仁去皮尖,炒,十个(9g) 薏苡仁半两(12g) 甘草炙,一两

    (3g)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12g)。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功用:发汗解表,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在表,湿郁化热证。症见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

    4.华盖散 (《博济方》) 紫苏子炒 麻黄去根节 杏仁去皮尖 陈

    皮去白 桑白皮 赤茯苓去皮,各一两(6g) 甘草半两(3g) 七味同

    为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功用:宣肺解表,止咳祛痰。主治:风寒袭肺证。症见咳嗽上气,痰气不利,呀呷有声,胸膈痞满,鼻塞声重,苔白,脉浮紧。【鉴别】 麻黄加术汤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均由麻黄汤加减而

    成,皆为治疗风寒湿痹之方。但前方证属风、寒、湿三邪俱重,其证身

    体疼烦而无汗,表寒及身痛较后者为重,故用麻黄、桂枝与白术相配,以发汗解表、散寒祛湿;后方不仅风寒较轻,且有湿邪化热之象,其症

    身痛、发热、日晡所剧,故而不用桂枝、白术,改用薏苡仁渗湿清化,且全方用量尤轻,为微汗之用。

    三拗汤与华盖散皆为麻黄汤去桂枝,重在宣散肺中风寒,主治风寒

    犯肺之咳喘证。但三拗汤为宣肺解表的基础方,主治风寒袭肺的咳喘轻

    证;华盖散主治风寒袭肺、痰气不利的咳嗽上气、呀呷有声证,遂又加

    苏子、陈皮、桑白皮、赤茯苓以祛痰降气,增强止咳平喘之功。

    【方论选录】 名曰麻黄汤者,君以麻黄也。麻黄性温,味辛而

    苦,其用在迅升;桂枝性温,味辛而甘,其能在固表。证属有余,故主

    以麻黄必胜之算也;监以桂枝,制节之师也。杏仁之苦温,佐麻黄逐邪

    而降逆;甘草之甘平,佐桂枝和内而拒外。饮入于胃,行气于元府,输

    精于皮毛,斯毛脉合精,溱溱汗出,在表之邪,必尽去而不留;痛止喘

    平,寒热顿解,不须啜粥而借汗于谷也。必须煮掠去上沫者,恐令人

    烦,以其轻浮之气,过于引气上逆也。其不用姜、枣者,以生姜之性横

    散于肌,碍麻黄之迅升,大枣之性泥滞于膈,碍杏仁之速降,此欲急于

    直达,少缓则不迅,横散则不升矣。然此为纯阳之剂,过于发汗,如单

    刀直入之将,用之若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可一而不

    可再。如汗后不解,便当以桂枝代之。此方为仲景开表逐邪发汗第一峻

    药也。(吴谦《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医案举例】 一乡人邱生者,病伤寒,许为诊视,发热头痛烦

    渴,脉虽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许曰:虽麻黄证,而尺迟弱,仲

    景云:尺中迟者,荣气不足,血气微少,未可发汗。用建中汤加当归、黄芪令饮。翌日脉尚尔,其家煎迫,日夜督发汗药,言几不逊矣。许忍

    之,但只用建中调荣而已。至五日尺部方应,遂投麻黄汤,啜二服,发

    狂,须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信知此事为难,仲景虽云不避晨夜即

    宜便治,医者须察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若不循次第,暂时得安,亏

    损五脏,以促寿限,何足贵也。(《名医类案》卷一)

    【方歌】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漓。大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 麻黄去节,六两(12g) 桂枝二两(6g) 甘草炙,二两

    (6g) 杏仁去皮尖,四十粒(6g) 石膏如鸡子大,碎(18g) 生姜三两

    (9g) 大枣十二枚,擘(6g)

    【用法】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

    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

    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现

    代用法:水煎温服,取微汗)。

    【功用】 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

    1.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

    2.溢饮。身体疼重,或四肢浮肿,恶寒身热,无汗,烦躁,脉浮

    紧。

    【证治机理】 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毛窍闭塞,故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之风寒表实证。表寒证又与烦躁、口渴并见,当系阳盛之体,外受风寒,寒邪较甚,表气闭郁较重,致使

    阳气内郁而化热,热邪伤津则口渴;热无宣泄之径,扰于胸中则烦,烦

    甚则躁。正如张秉成所谓:“阳盛之人,外为风寒骤加,则阳气内郁而

    不伸,故见烦躁不宁之象。”(《成方便读》)此证为风寒束表,里有

    郁热。法当发汗解表为主,兼清郁热。

    《金匮要略》又以本方治疗外感风寒,水饮内郁化热之溢饮。溢饮

    乃“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之病证。风寒外

    束,水饮溢于四肢,则身体疼痛或浮肿,饮邪郁而化热则烦躁。二者病

    症虽异,但同属风寒束表、里有郁热之证,故皆用本方以异病同治。

    【方解】 方中麻黄为君,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其量

    为麻黄汤之倍,则开泄腠理,发汗散寒之力尤峻。桂枝辛温,解肌发

    汗,助麻黄解表而和营卫;石膏辛甘而寒,清里热并透郁热,二者同为臣药。麻黄得石膏,辛温发表而无助热之弊;石膏得麻黄,大寒清热而

    无凉遏之虞。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合,宣降肺气,以适肺性;生

    姜、大枣合用则和脾胃、调营卫,兼助解表、益汗源,共为佐药。甘草

    益气和中,既缓辛温峻散之力,又调和诸药,且防石膏寒凉伤中,为佐

    使药。诸药同用,发汗散寒之中又兼清解里热之效。

    本方麻黄发汗解表,桂枝温阳化气,生姜温胃散水,皆助麻黄发汗

    行水。麻黄、杏仁宣降肺气以通调水道;石膏清泄溢饮郁热;姜、枣、草益气和中,和营卫,运化水湿。全方发汗解表,宣通腠理,开鬼门以

    发越水气;宣降肺气,通调水道以利湿化饮,故亦治溢饮有表证兼里热

    者。

    【配伍特点】 寒温并用,表里同治,重在辛温发汗。

    【运用】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里兼郁热证之常用方。以恶寒发

    热,无汗,烦躁,脉浮紧为辨证要点。表虚者,不可用,故原书强

    调:“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本方发汗之功居解表诸方之

    冠,故“一服得汗者,停后服”,以防过剂;原书要求“取微似汗”,“汗出

    多者,温粉扑之”。

    【鉴别】 大青龙汤与麻黄汤均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同用麻

    黄、桂枝辛温解表发汗。然大青龙汤系由麻黄汤倍用麻黄、甘草,减少

    杏仁用量,再加石膏、生姜、大枣而成。证属风寒重证,兼内有郁热,故方中配以辛甘大寒之石膏以清解内热;且倍用麻黄以确保其发汗之

    力;减杏仁用量,乃因无喘逆之症。

    【方论选录】 此即加味麻黄汤也。诸症全是麻黄,而有喘与烦躁

    之不同。喘者是寒郁其气,升降不得自如,故多杏仁之苦以降气;烦躁

    是热伤其气,无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然其质沉,其性

    寒,恐其内热顿除,而外之表邪不解,变为寒中而协热下利,是引贼破

    家矣。故必倍麻黄以发汗,又倍甘草以和中,更用姜、枣以调营卫,一

    汗而表里双解,风热两除。此大青龙清内攘外之功,所以佐麻、桂二方

    之不及也。(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卷二)

    【医案举例】 何保义从王太尉军中,得伤寒,脉浮涩而紧。许叔

    微曰:“若头痛,发热,恶风无汗,则麻黄证也;烦躁,则青龙汤证

    也。”何曰:“今烦躁甚。”投以大青龙汤,三投汗解。(《古方医案选

    编》)【方歌】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风寒两解此为良。

    桂枝汤

    《伤寒论》

    【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甘草炙,二两

    (6g) 生姜切,三两(9g) 大枣擘, 十二枚(6g)

    【用法】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

    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如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

    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

    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

    辛、酒酪、臭恶等物(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

    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证治机理】 本证因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致。《伤寒论》谓

    其“太阳中风”“营弱卫强”。“卫强”是指卫中邪气盛;“营弱”是指营中阴气

    弱。中风者,乃外受风寒,但以风邪为主。风邪外感,风性疏泄,卫气

    因之失其固护之性,不能固护营阴,致令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故恶

    风、发热、汗出;肺合皮毛,其经脉还循胃口,邪气袭表,肺胃失和,肺系不利,胃失和降,则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俱为风

    邪袭表之征。法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即祛邪调正兼顾为治。

    【方解】 方中桂枝辛温,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

    风寒,为君药。芍药酸甘而凉,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为臣药。

    桂枝、芍药等量配伍,既营卫同治,邪正兼顾,相辅相成;又散中有

    收,汗中寓补,相反相成。生姜辛温,助桂枝散表邪,兼和胃止呕;大

    枣甘平,协芍药补营阴,兼健脾益气。生姜、大枣相配,补脾和胃,化

    气生津,益营助卫,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益营,功兼佐使之用。药虽五味,但配伍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营卫同治,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故柯琴誉其

    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

    也。”(《伤寒来苏集》)

    本方治证中已有汗出,何以又用桂枝汤发汗?盖本证之自汗,是由

    风邪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则汗不

    能止。桂枝汤虽曰“发汗”,实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用意,外邪去

    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近贤曹颖甫以“病汗”“药汗”别之,区分两种汗出的

    不同性质。故指出:“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

    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经方实验录》)

    本方具有调和营卫、阴阳之功,故其治疗范围不仅局限于外感风寒

    表虚证,亦可用于病后、产后、体弱等因营卫、阴阳不和所致之病证。

    正如徐彬《金匮要略论注》所云:“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

    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配伍特点】 辛散与酸收相配,散中有收,汗不伤正;助阳与益

    阴同用,阴阳兼顾,营卫并调。

    【运用】 本方既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之基础方,又是调和营

    卫、调和阴阳法之代表方。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本方的服法首先是“适寒温”,“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重感。同时“温覆令

    一时许”,即是避风助汗之意。待其“遍身 微似有汗”,是肺胃之气

    已和,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故云“益佳”。至于服后汗出病

    瘥,停后服;或不效,再服;以及禁生冷黏腻、酒肉、臭恶等,尤其

    是“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等均为服解表剂应该注意之通则。

    【附方】

    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伤寒论》) 桂枝去皮,三两(9g) 芍药

    三两(9g) 生姜切,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大枣擘,十二枚(3

    枚) 厚朴炙,去皮,二两(6g) 杏仁去皮尖,五十枚(6g)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功用:解肌

    发表,降气平喘。主治:宿有喘病,又感风寒。症见桂枝汤证兼咳喘

    者。2.桂枝加葛根汤 (《伤寒论》) 桂枝去皮,二两(6g) 芍药二两

    (6g) 生姜切,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大枣擘,十二枚

    (6g) 葛根四两(12g)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内

    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

    法将息及禁忌。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筋。主治:风寒客于太阳经

    输,营卫不和证。症见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3.桂枝加桂汤 (《伤寒论》) 桂枝去皮,五两(15g) 芍药三两

    (9g) 生姜切,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大枣擘,十二枚

    (6g)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功用:温通

    心阳,平冲降逆。主治:心阳虚弱,寒水凌心之奔豚。太阳病误用温针

    或因发汗太过而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起卧不安,有发作性者。

    4.桂枝加芍药汤 (《伤寒论》) 桂枝去皮,三两(9g) 芍药六两

    (18g) 甘草炙,二两(6g) 大枣擘,十二枚(6g) 生姜切,三两

    (9g)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功用:温脾

    和中,缓急止痛。主治:太阳病误下伤中,土虚木乘之腹痛。

    【鉴别】 麻黄汤和桂枝汤同属辛温解表之剂,皆可用治外感风寒

    表证。然麻黄汤因麻、桂相须,并佐杏仁,则发汗散寒力强,兼能宣肺

    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之恶寒发热无汗而喘;

    桂枝汤为桂、芍配用,并佐姜、枣,则发汗解表之力逊,但调和营卫之

    功尤著,为辛温解表之和剂,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之恶风发热而有汗。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均

    为桂枝汤类方,营卫不和或气血阴阳失调是其病机共性,故皆以桂枝汤

    和营卫、调阴阳。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治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

    汤证者;或风寒表证误下,表证未解而见微喘者,其证皆为外邪束表而

    肺气上逆,故以桂枝汤解肌和营卫,加厚朴、杏仁以降气平喘。桂枝加

    葛根汤主治外感风寒,太阳经气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去濡养之

    恶风汗出、项背强而不舒,故用桂枝汤加葛根以解肌发表,生津舒筋。

    桂枝加桂汤与桂枝加芍药汤仅因药量之变化,则由治表之剂变为治里之

    方,其中前方主治太阳病发汗太过,耗损心阳,心阳不能下蛰于肾,肾

    中寒水之气上犯凌心所致的奔豚病,故加桂二两以加强温通心阳,平冲

    降逆的作用;后方主治太阳病误下伤中,邪陷太阴,土虚木乘之腹满,故用桂枝汤通阳温脾,倍芍药以柔肝缓急止痛。【方论选录】 名曰桂枝汤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发

    散,温通卫阳;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阴营。桂枝君芍药,是于发

    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生姜之辛,佐

    桂枝以解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中。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

    相得,借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

    以相和也。而精义在服后须臾啜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不但易为

    酿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少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也。又妙在温覆令一

    时许, 微似有汗,是授人以微汗之法也。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

    除,是禁人以不可过汗之意也。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

    和营卫之第一方也。凡中风、伤寒,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

    而主之。(吴谦《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医案举例】 一人伤寒六日,谵语狂笑,头痛有汗,大便不通,小便自利。众议承气汤下之。脉之,浮而大。因思仲景云:伤寒不大便

    六七日,头疼有热,小便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方今仲冬,宜与桂

    枝汤。众皆咋舌掩口,谤甚力,以谵狂为阳盛,桂枝入口必毙矣。李

    曰:汗多神昏,故发谵妄,虽不大便,腹无所苦,和其营卫,必自愈

    耳。遂违众用之,及夜笑语皆止,明日大便自通。故夫病变多端,不可

    胶执。向使狐疑而用下药,其可活乎?(《续名医类案》卷一)

    【方歌】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九味羌活汤

    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

    【组成】 羌活(9g) 防风(9g) 苍术(9g) 细辛(3g) 川

    芎(6g) 香白芷(6g) 生地黄(6g) 黄芩(6g) 甘草(6g)(原

    著本方无用量)

    【用法】 上 咀,水煎服。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

    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

    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或浮紧。

    【证治机理】 本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蕴热所致。风寒湿邪

    侵犯肌表,郁遏卫阳,闭塞腠理,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恶寒发

    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里有蕴热,故口苦微渴;苔白或

    微黄、脉浮,是表证兼里热之佐证。治当以发散风寒湿邪为主,清泄里

    热为辅。

    【方解】 方中羌活辛苦性温,气味雄烈,入太阳经,功擅解表

    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故为君药。防风辛甘性温,功善祛风,并能胜湿止痛;苍术辛苦而温,入太阴经,功善燥湿,并能祛风散寒,共助君药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臣药。细辛、白芷、川芎俱能祛风散

    寒。其中细辛主入少阴经,尤能止痛;白芷主入阳明经,兼可燥湿;川

    芎主入少阳、厥阴经,行气活血,宣痹止痛。此三味助君臣药祛风寒湿

    邪以除病因,畅行气血以解疼痛,共为佐药。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

    防诸辛温燥烈之品助热伤津,亦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配

    伍,既兼治内外,又分属六经,协调表里而成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

    剂。

    【配伍特点】 主以辛温,少佐寒凉,六经分治。

    【运用】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湿邪而兼里热证之常用方。以恶寒

    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为辨证要点。原书用法提

    示:若寒邪较甚,表证较重,宜热服,且应啜粥以助药力,以助酿汗祛

    邪;若邪不甚,表证较轻,则不必啜粥,温服即可。方中药备六经,临

    证当灵活权变。原书服法中强调:“当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

    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如神奇效。”明

    示本方当据病位的侧重,用药相应进退。

    【附方】大羌活汤 (《此事难知》) 防风 羌活 独活 防己

    黄芩 黄连 苍术 白术各三钱(各9g) 甘草炙 细辛 知母生 川

    芎 地黄各一两(30g) 上 咀,每服半两(15g),水二盏,煎至一

    盏半,去渣,得清药一大盏,热饮之。不解再服,三四盏解之亦可,病

    愈则止。若有余证,并依仲景随经法治之。功用:发散风寒,祛湿清

    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症见头痛身重,发热恶寒,口干

    烦满而渴,舌苔白腻,脉浮数。【鉴别】 九味羌活汤与大羌活汤均可治外感风寒湿邪而兼有里热

    之证。大羌活汤比九味羌活汤少白芷,多黄连、知母、防己、独活、白

    术,故其清热祛湿之功较强,宜于外感风寒湿邪而兼见里热较甚者。

    【方论选录】 触冒四时不正之气,而成时气病,憎寒壮热,头疼

    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此方主之。谓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

    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

    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也。药之为性,辛者得天地之金

    气,于人则为义,故能匡正而黜邪。羌、防、苍、细、芎、芷,皆辛物

    也,分经而主治:邪在太阳者,治以羌活;邪在阳明者,治以白芷;邪

    在少阳者,治以黄芩;邪在太阴者,治以苍术;邪在少阴者,治以细

    辛;邪在厥阴者,治以川芎;而防风者,又诸药之卒徒也。用生地所以

    去血中之热;而甘草者,又所以和诸药而除气中之热也。易老自序云:

    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热,春可以治温,秋可以治湿,是诸路之应

    兵也。用之以治四时瘟疠,诚为稳当,但于阴虚、气弱之人,在所禁

    尔。(吴崑《医方考》卷一)

    【方歌】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益姜葱。

    香苏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香附子炒香,去毛 紫苏叶各四两(12g) 甘草炙,一两

    (3g) 陈皮不去白,二两(6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若作细末,只服二钱(6g),入盐点服(现

    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主治】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

    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证治机理】 本证因外感风寒,内兼气滞而成。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气郁不舒则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苔薄白而不腻,说

    明湿邪不明显而偏于气郁。风寒在表,宜用发散之药祛邪于外;气郁于

    里,当用理气之品解郁于内,故治法以解表与理气并行。

    【方解】 本方苏叶辛温,归肺、脾二经,既可解表散寒,又能理

    气宽中,一药两用,切中病机,用为君药。香附辛苦甘平,行气解郁,是为臣药。君臣相伍,苏叶得香附之助,则调畅气机之功著;香附借苏

    叶之升散,则可上行外达以祛邪,此即李时珍所谓香附生用“则上行胸

    膈,外达皮肤……得紫苏、葱白则能解散邪气。”(《本草纲目》卷十

    四)胸脘痞闷,虽因于气郁,但亦与湿滞有关,故佐用陈皮理气燥湿,一可助君臣行气以除气滞,二可燥湿以针对气滞所致津停。甘草健脾和

    中,与香附、陈皮相合,则行气而不耗气,并调和药性,是为佐使药。

    【配伍特点】 辛温疏表与理气行滞相伍,表里同治,重在解表。

    【运用】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而兼气滞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

    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附方】加味香苏散 (《医学心悟》) 紫苏叶一钱五分(5g) 陈

    皮 香附各一钱二分(各4g) 甘草炙,七分(2.5g) 荆芥 秦艽 防

    风 蔓荆子各一钱(各3g) 川芎五分(1.5g) 生姜三片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微覆似汗。功用:发汗解表,理气解郁。主治: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证。症见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

    【鉴别】 香苏散与加味香苏散皆可治外感风寒而兼有气滞证,后

    方乃前方加荆芥以助苏叶辛温解表之力;加防风、秦艽、蔓荆子以疏风

    除湿止痛;加川芎祛风止痛,生姜辛散解表。故后方辛散解表止痛之功

    强于前方,宜用于外感风寒较重而兼有气滞者。

    【方论选录】 此手太阴药也。紫苏疏表气而散外寒,香附行里气

    而消内壅,橘红能兼行表里以佐之(橘红利气,兼能发表散寒,盖气行

    则寒散,而食亦消矣),甘草和中,亦能解表为使也。(汪昂《医方集

    解》)

    【方歌】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干姜三两(6g) 甘草炙,三两(6g) 桂枝去皮,三两(9g) 五味子

    半升(9g) 半夏洗,半升(9g)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

    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 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

    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

    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证治机理】 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证。恶寒发热、无

    汗、身体疼重,乃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毛窍闭塞引起,属

    风寒表实证无疑。素有水饮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动内饮。

    《难经·四十九难》云:“形寒饮冷则伤肺。”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

    不居,寒饮射肺,肺失宣降,则咳喘痰多而稀;饮停心下,阻滞气机,则胸痞;胃气上逆,则干呕;饮溢肌肤,则浮肿身重;舌苔白滑,脉

    浮,为外寒内饮之征。法当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方解】 方以辛温之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解表,且麻黄兼

    能开宣肺气以解喘咳之证,桂枝化气行水以利内饮之化。臣用辛热之干

    姜、辛温之细辛,温肺化饮,兼协麻黄、桂枝解表祛邪。佐用辛苦而温

    之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然素有痰饮,脾肺本虚,纯用辛温,恐

    辛散耗气,温燥伤津,故伍酸甘之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

    药与辛散之品相配,既令散中有收,以利肺气开阖,增强止咳平喘之

    功,又可防诸辛散温燥之药耗气伤津之虞,亦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

    中,兼调和辛散酸收之性,为佐使之药。八味相伍,解表与化饮配合,一举而表里双解。

    【配伍特点】 辛散与酸收相配,散中有收;温化与敛肺相伍,开

    中有合。【运用】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而致喘咳之常用方。以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临证

    中见外寒内饮之证而以外寒为主者,可重用麻、桂为君;若内饮为主,则宜重用干姜、细辛为君;二者俱重,则麻黄、干姜共为君药。

    【附方】

    1.射干麻黄汤 (《金匮要略》) 射干三两(9g) 麻黄四两(9g)

    生姜四两(12g) 细辛三两(3g) 紫菀三两(9g) 款冬花三两(9g)

    大枣七枚(3g) 半夏大者,洗,半升(9g) 五味子半升(9g) 上九

    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

    三服。功用:宣肺祛痰,降气止咳。主治:痰饮郁结,气逆喘咳证。症

    见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者。

    2.小青龙加石膏汤 (《金匮要略》) 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

    草 干姜各三两(各9g)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各9g) 石膏二两(6g)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

    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功用:解表蠲饮,清热除烦。

    主治:肺胀,心下有水气。症见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

    【鉴别】 射干麻黄汤、小青龙加石膏汤与小青龙汤皆有解表化饮

    之功。但射干麻黄汤证为风寒较轻,痰饮郁结,肺气上逆较重,故于小

    青龙汤基础上减桂枝、芍药、甘草;增入祛痰肃肺,止咳平喘之射干、款冬花、紫菀等药。可见小青龙汤解表散寒之力大,功偏治表;射干麻

    黄汤祛痰降气之力强,功偏治里。小青龙加石膏汤即在小青龙汤基础上

    加石膏二两而成,主治外感风寒、内有饮邪郁热之证,故用小青龙汤解

    表化饮,加少量石膏清热除烦躁。石膏药性虽大寒,但用量较少,故不

    悖全方辛温之旨。

    【方论选录】 前方(指大青龙汤)因内有郁热而表不解,此方因

    内有水气而表不解。然水气不除,肺气壅遏,营卫不通,虽发表何由得

    汗?故用麻黄、桂枝解其表,必以细辛、干姜、半夏等辛燥之品,散其

    胸中之水,使之随汗而出。《金匮》所谓腰以上者,当发汗,即《内

    经》之“开鬼门”也。水饮内蓄,肺必逆而上行,而见喘促上气等证。肺

    苦气上逆,急食酸以收之,以甘缓之,故以白芍、五味子、甘草三味,一以防肺气之耗散,一则缓麻、桂、姜、辛之刚猛也。名小青龙者,以

    龙为水族,大则可以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张秉成《成方便读》卷一)

    【医案举例】 徐,二十六岁,二月初十日。酒客脉弦细而沉,喘

    满短气,胁连腰痛,有汗,舌白滑而厚,恶风寒,倚息不得卧,此系里

    水招外风为病,小青龙去麻、辛证也。姜半夏六钱 ,桂枝六钱 ,炒白芍

    四钱 ,旋覆花(包煎)三钱 ,杏仁泥五钱 ,干姜三钱 ,制五味一钱五分 ,炙甘草一钱 ,生姜五片 。煮三杯,分三次服。(《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吴鞠通医学全书·吴鞠通医案》卷一)

    【方歌】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止嗽散

    《医学心悟》

    【组成】 桔梗炒 荆芥 紫菀蒸 百部蒸 白前蒸,各二斤(各

    12g) 甘草炒,十二两(4g) 陈皮水洗,去白,一斤(6g)

    【用法】 上为末。每服三钱(9g),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

    感风寒,生姜汤调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 风邪犯肺之咳嗽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恶风发

    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证治机理】 本证为外感风邪咳嗽,或因治不如法,表解不彻而

    咳仍不止者。风邪犯肺,肺失清肃,或虽经发散,因表解不彻而其邪未

    尽,故仍咽痒咳嗽、咯痰不爽;微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是表邪

    尚存之征。此时外邪十去八九,而肺气失于宣降,治之之法,重在宣肺

    止咳,兼以解表。

    【方解】 方中紫菀、百部甘苦而微温,专入肺经,为止咳化痰要

    药,对于新久咳嗽皆宜,故共用为君。桔梗苦辛而性平,善于宣肺止

    咳;白前辛苦微温,长于降气化痰。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

    宣降,合君药则止咳化痰之力尤佳,共为臣药。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

    表,以祛在表之余邪;陈皮行气化痰,二者共为佐药。甘草合桔梗以利咽止咳,兼能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诸药配伍,肺气得宣,外邪得

    散,则咳痰咽痒得瘥。诚如《医学心悟》所谓:“本方温润和平,不寒

    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

    宁。”

    【配伍特点】 温润平和,不寒不热;重在治肺,兼解表邪。

    【运用】 本方为治疗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而致咳嗽之常用方。以

    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为辨证要点。若为“外感风寒”表证著

    者,当“生姜汤调下”以助解表之功。

    【附方】金沸草散 (《博济方》) 旋覆花三两(90g) 麻黄去节,三两(90g) 前胡三两(90g) 荆芥穗四两(120g) 甘草炙,一两

    (30g) 半夏洗净,姜汁浸,一两(30g) 赤芍药一两(30g) 上为

    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加生姜、大枣,同煎至六分,热服。如

    汗出并三服。功用:发散风寒,降气化痰。主治:伤风咳嗽。症见恶寒

    发热,咳嗽痰多,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浮。

    【鉴别】 止嗽散与金沸草散皆属治疗风邪犯肺之常用方。止嗽散

    以紫菀、白前、百部、桔梗等宣利止咳为主,解表祛邪之力不足,故主

    治外邪将尽、肺气不利之咳嗽;金沸草散则以旋覆花、半夏、前胡与麻

    黄、荆芥穗等相配,解表与化痰之功略胜,故主治风邪犯肺初起之咳嗽

    痰多者。

    【方论选录】 药不贵险峻,惟期中病而已。此方系予苦心揣摩而

    得也。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

    亦咳。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

    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经曰:微寒微咳。寒之感也,若小寇然,启门

    逐之即去矣。医者不审,妄用清凉酸涩之剂,未免闭门留寇,寇欲出而

    无门,必至穿窬而走,则咳而见红。肺有二窍,一在鼻,一在喉,鼻窍

    贵开而不闭,喉窍宜闭而不开。今鼻窍不通,则喉窍将启,能无虑乎?

    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

    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程国彭《医学心悟》卷

    三)

    【医案举例】 衙前施,风邪未清,左脉浮滑。咳逆,舌薄白,头

    痛较甚。宜止嗽、化痰、疏风。百部八分,紫菀钱半,马兜铃一钱,冬

    桑叶三钱,生甘草七分,白前钱半,橘红一钱,光杏仁三钱,桔梗钱半,荆芥钱半,川贝钱半,枇杷叶三片(引,去毛)。四帖。(《中国

    医学大成·邵兰荪医案》卷一)

    【方歌】 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紫菀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辛凉解表剂,适用于风热表证。代表方如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

    仁甘草石膏汤等。

    银翘散

    《温病条辨》

    【组成】 连翘一两(30g) 银花一两(30g) 苦桔梗六钱(18g)

    薄荷六钱(18g) 竹叶四钱(12g) 生甘草五钱(15g) 芥穗四钱

    (12g) 淡豆豉五钱(15g) 牛蒡子六钱(18g)

    【用法】 上为散。每服六钱(18g),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

    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

    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现代用法:作汤剂,加芦根18g,水煎服)。

    【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口渴头

    痛,咽痛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证治机理】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开阖失司,则发

    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肺位最高而开窍于鼻,邪自口鼻而

    入,上犯于肺,肺气失宣,则咳嗽;风热蕴结成毒,侵袭肺系门户,则

    咽喉红肿疼痛;温邪伤津,则口渴;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均为温病初起之象。法当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方解】 方中重用银花、连翘为君,二药气味芳香,既能疏散风

    热、清热解毒,又可辟秽化浊,在透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温热病邪

    易蕴而成毒及多挟秽浊之气的特点。薄荷、牛蒡子味辛而性凉,功善疏

    散上焦风热,兼可清利头目,解毒利咽;风温之邪居卫,恐惟用辛凉难

    开其表,遂入辛而微温之荆芥穗、淡豆豉协君药开皮毛以解表散邪,俱

    为臣药。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合牛蒡子宣肃肺气而止咳利咽,同为佐药。生甘草合桔梗利咽止痛,兼可调和药性,是为佐使。是方所用

    药物均系轻清之品,加之用法强调“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体现

    了吴氏“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温病条辨》)的用药原则。

    【配伍特点】 辛凉与辛温相伍,主以辛凉;疏散与清解相配,疏

    清兼顾。

    【运用】 《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是治疗风温初起之常

    用方。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方中药物多

    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原书记载本方

    加减:“胸膈闷者,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

    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三

    钱,侧柏炭三钱,栀子炭三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

    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

    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

    胜。”

    【方论选录】 本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

    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

    说,用东垣清心凉膈散,辛凉苦甘。病初起,且去入里之黄芩,勿犯中

    焦;加银花辛凉,芥穗芳香,散热解毒;牛蒡子辛平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皆手太阴药也。……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

    (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一)

    【医案举例】 赵,二十六岁,乙酉年十一月初四。六脉浮弦而

    数,弦则为风,浮为在表,数则为热,证现喉痛。卯酉终气,本为温病

    之明文。虽头痛、身痛、恶寒甚,不得误用辛温,宜辛凉芳香清上。盖

    上焦主表,表即上焦也。桔梗五钱,豆豉三钱,银花三钱,人中黄二

    钱,牛蒡子四钱,连翘三钱,荆芥穗五钱,郁金二钱,芦根五钱,薄荷

    五钱。煮三饭碗,先服一碗,即饮白开水,热啜一碗,覆被令微汗佳。

    得汗后,第二三碗不必饮热水。服一帖而表解,又服一帖而身热尽退。

    初七日,身热虽退,喉痛未止,与代赈普济散,日三四服,三日后痊

    愈。(《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吴鞠通医学全书·吴鞠通医案》卷一)

    【方歌】 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桑菊饮

    《温病条辨》

    【组成】 桑叶二钱五分(7.5g) 菊花一钱(3g) 杏仁二钱(6g)

    连翘一钱五分(5g) 薄荷八分(2.5g) 苦桔梗二钱(6g) 生甘草八

    分(2.5g) 苇根二钱(6g)

    【用法】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 风温初起,邪客肺络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

    浮数。

    【证治机理】 本证系风温初起之轻证。温热病邪从口鼻而入,邪

    犯肺络,肺失清肃,故以咳嗽为主症;因邪浅病轻,则身不甚热、口渴

    亦微。正如吴氏所言:“咳,热伤肺络也;身不甚热,病不重也;渴而

    微,热不甚也。”治当从“辛凉微苦”立法,即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解】 方中桑叶甘苦性凉,善走肺络,疏散风热,又清宣肺热

    而止咳嗽;菊花辛甘性寒,疏散风热,又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相须,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共为君药。杏仁苦降,肃

    降肺气;桔梗辛散,开宣肺气,相须为用,一宣一降,以复肺之宣降功

    能而止咳,共为臣药。薄荷辛凉解表,助君药疏散风热之力;连翘透邪

    解毒;芦根清热生津,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使上

    焦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降,则表证解,咳嗽止。

    【配伍特点】 轻清疏风以解表,辛苦宣肃以止咳。

    【运用】 本方为治疗风热犯肺咳嗽之常用方。以咳嗽,发热不

    甚,微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因本方为“辛凉轻剂”,故肺热著者,当

    适当加味,以免病重药轻。原著指出:“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

    气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二钱,犀角一钱;在血分者,去薄荷、芦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

    二钱;肺热甚,加黄芩;渴者,加花粉。”

    【鉴别】 银翘散与桑菊饮中均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

    五药,功能辛凉解表而治温病初起。但银翘散用银花配伍荆芥、豆豉、牛蒡子、竹叶,解表清热之力强,为“辛凉平剂”;桑菊饮用桑叶、菊花

    配伍杏仁,肃肺止咳之力大,而解表清热之力逊于银翘散,故为“辛凉

    轻剂”。

    【方论选录】 此辛甘化风、辛凉微苦之方也。盖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今世佥用杏苏散通治四时

    咳嗽,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且有不分表里之弊。此

    方独取桑叶、菊花者,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风,风气通于肝,故桑叶善

    平肝风;春乃肝令而主风,木旺金衰之候,故抑其有余,桑叶芳香有细

    毛,横纹最多,故亦走肺络而宣肺气。菊花晚成,芳香味甘,能补金水

    二脏,故用之以补其不足。风温咳嗽,虽系小病,常见误用辛温重剂销

    铄肺液,致久嗽成劳者,不一而足。圣人不忽于细,必谨于微,医者于

    此等处,尤当加意也。(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一)

    【医案举例】 乙酉五月二十四日,刘,十七岁。三月间春温呛咳

    见血。现在六脉弦细,五更丑、寅、卯时单声咳嗽甚,谓之木扣金鸣,风本生于木也。议辛甘化风,甘凉柔木。连翘三钱,细生地三钱,薄荷

    一钱,银花二钱,苦桔梗三钱,桑叶三钱,天冬一钱,茶菊花三钱,甘

    草二钱,麦冬三钱,鲜芦根三钱。二十八日,咳嗽减,食加,脉犹洪

    数,左大于右。效不更方,再服四五帖。六月初二日,木扣金鸣,与柔

    肝清肺已效,左脉洪数已减。于前方去气分辛药,加甘润。(《明清名

    医全书大成·吴鞠通医学全书·吴鞠通医案》卷四)

    【方歌】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

    【组成】 麻黄去节,四两(9g) 杏仁去皮尖,五十个(9g) 甘草

    炙,二两(6g) 石膏碎,绵裹,半斤(18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

    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主治】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咳逆

    气急,甚则鼻扇,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证治机理】 本证是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所致。

    风寒之邪郁而化热入肺,或风热袭表,表邪不解而入里,热邪充斥内

    外,则身热不解、汗出、口渴、苔黄、脉数;热壅于肺,肺失宣降,故

    咳逆气急,甚则鼻扇;若表邪未尽,或肺气闭郁,则毛窍闭塞而无汗;

    苔薄白、脉浮亦是表证未尽之征。治当清肺热,止咳喘,兼以疏表透

    邪。

    【方解】 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平喘,解表散邪。《本草正义》

    曰:“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外感第一要药。虽

    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

    亦无不赖之以宣通。”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以生津。二药相伍,一

    以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合而用之,既宣散肺中风热,又清宣肺中

    郁热,共为君药。石膏倍于麻黄,相制为用。全方主以辛凉,麻黄得石

    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杏仁苦温,宣利肺气以平喘咳,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与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是为臣药。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防石膏寒凉伤中,更能调和于寒温

    宣降之间,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辛凉宣肺,清热平喘之功。

    【配伍特点】 辛温与寒凉并用,共成辛凉之剂,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凉遏。

    【运用】 本方为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而致喘咳之基础方。因

    石膏倍麻黄,其功用重在清宣肺热,不在发汗,所以临床应用以发热、喘咳、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附方】越婢汤 (《金匮要略》) 麻黄六两(12g) 石膏半斤

    (24g) 生姜三两(9g) 甘草二两(6g) 大枣十五枚(12g) 上五

    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功

    用:发汗行水。主治:风水夹热证。症见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

    【鉴别】 麻杏甘石汤与麻黄汤皆用麻黄、杏仁、甘草治喘咳。但

    前方主治之喘咳,证属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故去麻黄汤桂枝之

    温,以麻黄配石膏,清热宣肺为主,兼以解表祛邪;后方主治之喘咳,系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所致,故以麻黄配桂枝,相须为用,发汗解表为主,兼以宣肺平喘。二方仅一药之差,然功用及主治证却大相径庭,仲

    景精于遣药配伍,于此可窥其一斑。

    越婢汤与麻杏甘石汤皆用麻黄配石膏以宣肺疏表,清泄肺热。前方

    以一身悉肿为主,是水在肌表之征,故加大麻黄用量,配生姜发汗以祛

    肌表之水湿,并宣畅肺气,通调水道,使水湿下走;用枣、草益气健

    脾,意在培土制水;不喘,故去杏仁。后方以咳喘为主,是肺失宣降之

    征,故配杏仁、甘草宣降肺气,止咳平喘。

    【方论选录】 石膏为清火之重剂,青龙、白虎皆赖以建功。然用

    之不当,适足以召祸。故青龙以无汗烦躁,得姜、桂以宣卫外之阳也;

    白虎以有汗烦渴,须粳米以存胃中之液也。此但热无寒,故不用姜、桂,喘不在胃而在肺,故不须粳米。其意在存阴,不必虑其亡阳也,故

    于麻黄汤去桂枝之监制,取麻黄之专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

    之大寒,除内外之实热,斯溱溱汗出,而内外之烦热与喘悉除矣。(吴

    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方歌】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

    【组成】 柴胡(6g) 干葛(9g) 甘草(3g) 黄芩(6g) 羌

    活(3g) 白芷(3g) 芍药(6g) 桔梗(3g)(原著本方无用量)

    【用法】 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槌法加石膏末一钱

    (3g),煎之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 解肌清热。

    【主治】 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

    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证治机理】 本方所治证候乃太阳风寒未解,化热入里。外感风

    寒,本应恶寒较甚,而此恶寒渐轻、身热增盛者,为寒郁肌腠逐渐化热

    所致。因表寒未解,故恶寒仍在,并见头痛、无汗等症。阳明经脉起于鼻,经眼眶下行;少阳经脉行于耳后,经面颊到眶下。入里之热初犯阳

    明、少阳,故目疼鼻干、眼眶痛、咽干、耳聋;热扰心神,则见心烦不

    眠;脉浮而微洪,是外有表邪、里有热邪之征。此证乃太阳风寒未解,郁而化热,渐次传入阳明,波及少阳,故属三阳合病。治宜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方解】 方中葛根味辛性凉入阳明,外透肌热,内清郁热;柴胡

    味辛性寒入少阳,善于祛邪解表退热。二药相须,解肌清热之力著,共

    用为君。羌活、白芷助君药辛散发表,并止诸痛;黄芩、石膏清泄里

    热,俱为臣药。其中葛根配白芷、石膏,清透阳明之邪热;柴胡配黄

    芩,透解少阳之邪热;羌活发散太阳之风寒。如此配合,三阳兼治,治

    阳明为主。桔梗宣畅肺气以利祛邪外出;芍药、大枣益阴养血,既防热

    邪伤阴,又制疏散太过;生姜发散风寒,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为

    使药。

    【配伍特点】 温清并用,三阳同治,表里兼顾,重在疏泄透散。

    【运用】 本方为治疗太阳风寒未解,入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

    合病之常用方。以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为

    辨证要点。陶氏在原书中记载了本方的化裁方法:“本经无汗,恶寒甚

    者,去黄芩,加麻黄。冬月宜加,春宜少,夏秋去之,加苏叶。”

    【附方】柴葛解肌汤 (《医学心悟》) 柴胡一钱二分(6g) 葛根

    一钱五分(6g) 黄芩一钱五分(6g) 赤芍一钱(6g) 甘草五分(3g)

    知母一钱(5g) 生地二钱(9g) 丹皮一钱五分(3g) 贝母一钱

    (6g) 水煎服。心烦,加淡竹叶十片(3g);谵语,加石膏三钱

    (12g)。功用:解肌清热。主治:外感风热,里热亦盛证。症见不恶

    寒而口渴,舌苔黄,脉浮散。

    【鉴别】 程氏《医学心悟》方比陶氏《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少

    羌活、白芷、桔梗,是因其主治为外感风热,而里热较重,故减辛温香

    燥之品,以防助热伤津;虽去石膏,但配入知母、贝母、丹皮、生地,不仅清热,尚能滋阴;若见谵语,则其力不逮,故又加入石膏。程氏方

    重在清里,陶氏方重在解肌。

    【方论选录】 治三阳合病,风邪外客,表不解而里有热者。故以

    柴胡解少阳之表,葛根、白芷解阳明之表,羌活解太阳之表,如是则表

    邪无容足之地矣。然表邪盛者,内必郁而为热,热则必伤阴,故以石膏、黄芩清其热,芍药、甘草护其阴,桔梗能升能降,可导可宣,使内

    外不留余蕴耳。用姜、枣者,亦不过藉其和营卫,致津液,通表里,而

    邪去正安也。(张秉成《成方便读》卷一)

    【方歌】 柴葛解肌陶氏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升麻葛根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升麻 白芍药 甘草炙,各十两(各6g) 葛根十五两

    (9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g),用水一盏半,煎取一中

    盏,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一日二三次。以病气去,身清凉为度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解肌透疹。

    【主治】 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

    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证治机理】 麻疹由肺胃蕴热,又感麻毒时疫之邪所致。若麻疹

    初起,又遇外邪袭表,抑遏疹毒外达之机,以致疹发不出,或疹出不

    畅。麻毒、外邪侵犯肺卫,邪正相争,清肃失调,则身热头痛、咳嗽、脉浮数等;风邪疹毒上攻头面,故目赤流泪;热灼津伤,则口渴,舌红

    苔干。治当辛凉解肌,透疹解毒。

    【方解】 方中升麻辛甘微寒,入肺、胃经,为透疹之要药,既可

    辛散透疹,又能清热解毒,为君药。葛根辛甘性凉,入胃经,解肌透

    疹,生津除热,为臣药。二药轻扬升散,通行肌表内外,对疹毒欲透未

    透、病势向外者,能因势利导,相配则透达疹毒之功彰。芍药益阴和

    营,以防君臣升散太过,为佐药。使以炙甘草调和药性。四药配伍,共

    奏解肌透疹之功。

    【配伍特点】 辛凉与酸甘合法,主以升散清解,少佐酸敛益阴。

    【运用】 本方为治疗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之基础方。以疹发不出或出而不畅,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附方】

    1.宣毒发表汤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 升麻(3g) 葛根

    (3g) 前胡(5g) 桔梗(3g) 枳壳麸炒(3g) 荆芥(3g) 防

    风(3g) 薄荷(3g) 木通(3g) 连翘去心(5g) 牛蒡子炒,研

    (5g) 淡竹叶(2g) 生甘草(2g) 引加元荽,水煎服。功用:解

    表透疹,止咳利咽。主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症见发热咳嗽,烦躁

    口渴,小便赤。

    2.竹叶柳蒡汤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西河柳五钱(15g) 荆芥

    穗一钱(3g) 干葛一钱五分(4.5g) 蝉蜕一钱(3g) 薄荷叶一钱

    (3g) 鼠黏子炒,研,一钱五分(4.5g) 知母蜜炙,一钱(3g) 玄参

    二钱(6g) 甘草一钱(3g) 麦门冬去心,三钱(9g) 竹叶三十片

    (3g) (甚者加石膏五钱 ,冬米一 撮 )水煎服。功用:透疹解表,清热

    生津。主治:痧疹初起,透发不出。症见喘嗽,鼻塞流涕,恶寒轻,发

    热重,烦闷躁乱,咽喉肿痛,唇干口渴,苔薄黄而干,脉浮数。

    【鉴别】 升麻葛根汤、宣毒发表汤与竹叶柳蒡汤均有透疹清热之

    功,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出。升麻葛根汤专于解肌透疹,其透散清热

    之力皆不强,是治麻疹初起未发之基础方。宣毒发表汤为升麻葛根汤去

    芍药,加荆、防、牛、薄解肌清热,助升麻、葛根透疹除热;加枳、桔、前宣畅肺气,止咳祛痰;加连翘清上焦之热,木通、竹叶导热下

    行,甘草和中。本方宣肺与清热之力均强于升麻葛根汤。竹叶柳蒡汤用

    西河柳、葛根透疹;牛蒡子、蝉蜕、薄荷疏风清热解毒;竹叶清热除

    烦;荆、葛解肌开腠;知母、玄参、麦冬清热生津,甘草和中。是方不

    仅透疹清热之力大,且兼生津止渴之功,主治麻疹透发不出、热毒内蕴

    兼有津伤。

    【方论选录】 表热壮盛,此邪实于表也。经曰:轻可以去实,故

    用升麻、葛根以疏表,甘草佐之,可以和在表之气。芍药佐之,可以和

    在表之荣,去其实邪,和其营卫,风寒则解,痘疹则出,诚初间之良剂

    也。如至四五日,痘中夹疹者,亦此方主之。疹散,只依常法治痘。

    (吴崑《医方考》卷六)

    【方歌】 《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葱豉桔梗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 鲜葱白三枚至五枚(9g) 苦桔梗一钱至钱半(5g) 焦山

    栀二钱至三钱(6g) 淡豆豉三钱至五钱(9g) 苏薄荷一钱至钱半(5g)

    青连翘钱半至二钱(6g) 生甘草六分至八分(2g) 鲜淡竹叶三十片

    (3g)

    【用法】 水煎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疏风清热。

    【主治】 风温初起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口

    渴,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证治机理】 风温初起乃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致。风热袭表,卫

    气被郁,则发热、微恶风寒;风邪袭阳位,致经脉不利,故头痛;肺气

    失宣,则咳嗽;风热侵袭肺系门户,则咽痛;温热伤津,则口渴;舌尖

    红,苔薄白,脉浮数,均为风温初起之征。治当疏风兼以清热。

    【方解】 方中葱白辛温通阳,豆豉解肌发表,二者合用,疏风散

    邪,共为君药。薄荷、连翘疏散风热,助君解表,用以为臣。桔梗宣肺

    止咳利咽;山栀、竹叶清泻心肺之热,并导热从小便而去,俱为佐药。

    生甘草合桔梗以清利咽喉,又可调和药性,为佐使之用。如此配伍,使

    风温之邪,既得辛散从外而解,又得清泄从下而去,诸症悉除。

    【配伍特点】 辛凉与辛温同伍,透邪于外;清疏与清泻兼顾,导

    热于下。

    【运用】 本方为治疗风温初起证之常用方。以头痛身热、咳嗽、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俞氏加减法:“如咽阻喉痛者,加紫

    金锭两粒磨冲,大青叶三钱;如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壳二钱,白

    蔻末八分冲;如发疹,加蝉衣十二只,皂角刺五分,大力子三钱;如咳

    甚痰多,加苦杏仁三钱,广橘红钱半;如鼻衄,加生侧柏叶四钱,鲜茅

    根五十支、去衣;如热盛化火,加条芩二钱,绿豆二两煎药;如火旺就燥,加生石膏八钱,知母四钱。”

    【方论选录】 《肘后》葱豉汤,本为发汗之通剂,配合刘河间桔

    梗汤,君以荷、翘、桔、竹之辛凉,佐以栀、草之苦甘,合成轻扬清散

    之良方。善治风温、风热等初起证候,历验不爽。惟刘氏原方,尚有黄

    芩一味,而此不用者,畏其苦寒化燥,涸其汗源也。若风火证初起,亦

    可酌加。(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

    【方歌】 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合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

    扶正解表剂,适用于正气不足而又感受外邪之证。代表方如败毒

    散、参苏饮、再造散等。

    败毒散(原名人参败毒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柴胡去苗 甘草 桔梗 人参去芦 川芎 茯苓去皮

    枳壳去瓤,麸炒 前胡去苗,洗 羌活去苗 独活去苗,各三十两(各9g)

    【用法】 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入生姜、薄荷各少

    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候,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现代用

    法:加生姜3g,薄荷2g,水煎服)。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而重按无力。

    【证治机理】 本证是由气虚而风寒湿邪束表,痰湿内生,肺气失

    宣所致。风寒湿邪束于肌表,卫阳被遏,邪正交争,故见憎寒壮热、无

    汗;寒主收引,湿性重着,肢体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脾虚气弱,湿痰内生,加之风寒犯肺,肺失宣降,故鼻塞声

    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重按无力,为气虚外感之

    征。由于“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流连

    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寓意草》),故以散寒祛湿,益气解表立法。

    【方解】 方中羌活、独活并用,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通治一身

    上下之风寒湿邪,共为君药。柴胡发散退热,助君解表;川芎行气活

    血,助君宣痹止痛,俱为臣药。桔梗宣肺,枳壳降气,前胡化痰,茯苓

    渗湿,升降相合,宽胸利气,化痰止咳,皆为佐药。佐入人参,意在扶

    助正气以鼓邪外出,并使祛邪不更伤正气,且可防邪复入。如喻昌所论:“……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

    为祛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出,全非补养虚弱之意也。”(《寓

    意草》)生姜、薄荷为引,以助发散表邪;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

    中,共为佐使。诸药相伍,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宽胸利气,化痰止

    咳。

    喻嘉言又用本方治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还出表解,此

    谓“逆流挽舟”法。

    【配伍特点】 主辛温以解表,辅宣肃以止咳,佐益气以祛邪。

    【运用】 本方原名“人参败毒散”,为益气解表之常用方。以恶寒发

    热,头身重痛,无汗,脉浮、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

    【附方】荆防败毒散 (《摄生众妙方》)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

    胡 枳壳 茯苓 荆芥 防风 桔梗 川芎各一钱五分(各4.5g) 甘草

    五分(1.5g) 用水一盅半,煎至八分,温服。功用:发汗解表,消疮

    止痛。主治:疮肿初起。症见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

    白,脉浮数。

    【鉴别】 荆防败毒散即败毒散去人参、生姜、薄荷,加荆芥、防

    风而成,其祛风散寒之力增强而无扶正之功,为祛风散寒、除湿解表之

    剂,是治疗外感风寒湿表证之常用方。原用治疮疡初起,寒热无汗者。

    【方论选录】 此足太阳、少阳、手太阴药也。羌活入太阳而理游

    风;独活入少阴而理伏风,兼能去湿除痛;柴胡散热升清,协川芎和血

    平肝,以治头痛目昏;前胡、枳壳降气行痰,协桔梗、茯苓以泄肺热而

    除湿消肿;甘草和里而发表;人参辅正以匡邪,疏导经络,表散邪滞,故曰败毒。(汪昂《医方集解·发表之剂》)

    【医案举例】 一人饮酒患伤风,头疼身疼,如火热,骨痛无比,不吃饭,人参败毒散加干葛。(《名医类案》)

    【方歌】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四时感冒有奇功。

    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陈皮去白 枳壳去瓤,麸炒 桔梗去芦 甘草炙 木香各

    半两(6g) 半夏 紫苏用叶 干葛洗 前胡去苗 人参去芦 茯苓去

    皮,各三分(各9g)

    【用法】 上 咀。每服四钱(12g),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一

    个,煎六分,去滓,微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大枣1

    枚,水煎温服)。

    【功用】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 气虚外感,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证治机理】 本证由素体气虚,内有痰湿,又外感风寒而致。风

    寒束表,正邪交争,卫阳郁遏,肺气郁闭,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

    鼻塞;风寒犯肺,痰湿内壅,气机不畅,故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

    无力、气短懒言、脉弱,乃气虚之征。气虚则无力鼓邪,法当益气解

    表,理气化痰。

    【方解】 方中苏叶辛温,发散表邪,宣肺宽中,故为君药。臣以

    葛根助君药发散风寒,解肌舒筋。佐以半夏、前胡、桔梗化痰止咳;陈

    皮、木香、枳壳理气宽胸;脾为生湿生痰之源,茯苓健脾渗湿以治生痰

    之源。化痰与理气兼顾,既寓“治痰先治气”之意,又使升降复常,有助

    于表邪之宣散、肺气之开阖。更佐入人参益气扶正,既助解表,又使表

    药祛邪不伤正。炙甘草合茯苓、人参益气健脾,兼和诸药,为佐使。煎

    服时,少加生姜、大枣,可助发表、益脾。诸药相合,共奏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之功。

    【配伍特点】 散补同用,燥行合法,散不伤正,补不留邪,气顺

    痰消。

    【运用】 本方为治疗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之常用方。以恶

    寒发热,无汗头痛,咳痰色白,胸脘满闷,倦怠乏力,苔白,脉弱为辨

    证要点。

    【鉴别】 参苏饮与败毒散皆佐入人参、茯苓、甘草,治气虚外感

    风寒之证。然败毒散以羌活、独活、川芎、柴胡等祛邪为主,以治风寒夹湿之表证;而参苏饮以苏叶、葛根配半夏、陈皮等,治外感表邪而内

    有痰湿之证。

    【方论选录】 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君人参以补之。皮毛

    者,肺之合也,肺受风寒,皮毛先病,故有头痛无汗、发热憎寒之表,以苏叶、葛根、前胡为臣以散之。肺一受邪,胸中化浊,故用桔、枳、二陈以清之,则咳嗽、涕唾稠黏、胸膈满闷之证除矣。加木香以宣诸里

    气,加姜、枣以调诸表气,斯则表里之气和,和则解也。(吴谦《医宗

    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医案举例】 相国戴莲士,发热,头痛,干呕,烦躁。众皆以冬

    月伤寒,当用麻黄汤发汗。余曰:脉浮大而滑,此外感风寒,内停痰

    饮,且脉浮而不紧,邪尚轻浅,非伤寒邪甚而深也,宜进参苏饮去枣,加杏仁、葱白,以解表和中,则邪散而痰消矣。次日客邪悉退,脉静身

    凉,惟心部虚涩,乃思虑劳心,故虚烦不寐,易服归脾汤。数帖而愈。

    (《临证医案笔记》)

    【方歌】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推。

    再造散

    《伤寒六书》

    【组成】 黄芪(6g) 人参(3g) 桂枝(3g) 甘草(1.5g)

    熟附(3g) 细辛(2g) 羌活(3g) 防风(3g) 川芎(3g) 煨

    生姜(3g)(原著本方无用量)

    【用法】 水二盅,枣二枚,煎至一盅。槌法再加炒芍药一撮,煎

    三沸,温服(现代用法:加大枣2枚,炒白芍3g,水煎服)。

    【功用】 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治】 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

    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

    力。

    【证治机理】 本证为素体阳气虚弱,复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无汗,是外感风寒、邪在肌表之象。热轻寒重与肢冷嗜卧、神疲懒言、面色苍白并见,则是素体阳气虚弱,又感风寒之征。素体阳虚,四肢失

    于温煦,故肢冷嗜卧;阳气衰微,故见神疲懒言、面色苍白、脉沉细无

    力。“阳加于阴谓之汗”,若阳气虚馁,无力作汗,“服发汗药二三剂,汗

    不出者”,此为“无阳证”(《伤寒六书》)。若强发其汗,易致阳随汗

    脱,唯有助阳益气与解表散寒兼顾,方为两全之策。

    【方解】 方中君以桂枝、羌活,臣以防风、细辛,君臣相伍旨在

    发散风寒。佐入熟附子温补元阳,黄芪、人参补益元气,既可鼓舞正气

    以利发散,又可防止阳随汗脱;川芎行气活血,并能祛风;白芍养血敛

    阴,合桂枝有调和营卫之意,并制附、桂、羌、辛诸药之温燥;煨生姜

    温胃,大枣滋脾,合用以助脾胃升发之气,滋汗源以助解表。使以甘草

    调和药性。诸药相合,共成助阳益气、解表散寒之功。

    【配伍特点】 辛温与甘温合法,助阳气以散表邪。

    【运用】 本方为益气助阳解表之常用方。以恶寒发热,热轻寒

    重,无汗,肢冷倦怠,舌淡苔白,脉沉无力为辨证要点。

    【方论选录】 此足太阳药也。经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太阳病汗之无汗,是邪盛而真阳虚也。故以参、芪、甘草、姜、桂、附

    子大补其阳,而以羌、防、芎、细发其表邪;加芍药者,于阳中敛阴,散中有收也。昂按:汗即血也,血和而后能汗,故加芎、芍亦以调营。

    节庵曰:人第知参、芪能止汗,而不知其能发汗,以在表药队中则助表

    药而能解散也。(汪昂《医方集解·发表之剂》)

    【方歌】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麻黄细辛附子汤

    《伤寒论》

    【组成】 麻黄去节,二两(6g) 细辛二两(3g) 附子炮,去皮,一枚,破八片(9g)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

    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功用】 助阳解表。

    【主治】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表证。发热,恶寒甚剧,其寒不

    解,神疲欲寐,脉沉微。

    【证治机理】 本证是因素体阳虚,复感风寒所致。外受风寒,邪

    正相争则恶寒发热。加之素体阳虚,故恶寒甚剧,其寒不解;神疲欲

    寐,脉不浮反沉微,更知阳气虚弱。此阳虚外感,表里俱寒之证。若纯

    以辛温发散,则因阳虚而无力作汗,或虽得汗必致阳随液脱,治当助阳

    与解表并行。

    【方解】 方以麻黄为君,取其辛温,发汗散寒解表。以制附子为

    臣,取其大辛大热之性,温补阳气,助麻黄鼓邪外出。因麻黄发汗之力

    较峻,阳虚之人用之则恐损耗其阳,且阳虚更无力助其辛散表邪,遂与

    附子同用则无伤阳之弊,相辅相成,为助阳解表之常用配伍。细辛归肺

    肾二经,芳香气浓,性善走窜,通彻表里,既能祛风散寒以助麻黄解

    表,又可鼓动阳气以协附子助阳散寒,为佐助之用。三药并用,使外感

    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振奋,则阳虚外感可愈,为治表里

    俱寒、太少两感之剂。

    【配伍特点】 解表与温里合法,辛温并用,助阳解表。

    【运用】 本方为治疗阳虚外感风寒表证之基础方。以恶寒重,发

    热轻,神疲欲寐,脉沉为辨证要点。

    【鉴别】 麻黄细辛附子汤与再造散均用附子、细辛,皆能助阳解

    表,用治阳虚外感风寒表证。但麻黄细辛附子汤药仅三味,主治阳虚感

    寒、太少两感之证;再造散不用麻黄,取羌、防、桂、辛及参、芪、附

    等助阳益气之品相合,散寒解表与助阳益气兼顾,兼具调和营卫之功,故用治阳虚气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5475KB,5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