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4525
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2日
第1页
第4页
第15页
第25页
第43页
第71页

    参见附件(5371KB,226页)。

     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是一本资深亲子管教讲师所写的一本书,作者根据5年来的各种经验为读者提供非常实用的方法,为中国家庭父母们能更好的管教好孩子们,让孩子健康成长。

    图书介绍

    作者结合正面管教课堂的案例以及教养孩子的经历,深入浅出地解读了52个正面管教个工具,将原本零散的工具重新分类,并贯穿于案例当中,解决家长只知道理论而不会应用的困扰,让正面管教工具真正被用起来,帮助家长更加有效地养育孩子。本书既适合被亲子关系困扰的家长,也适合正面管教课程的讲师和学员以及学前和中小学教育工作者。

    作者

    卢丹丹,亲子作家,美国正面管教认证讲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从2013年起从事正面管教培训工作,累计开办正面管教家长课堂40多期,影响上千家庭。代表著作《规矩的背后是自由》《宝宝独立从0开始》,同时为《婚姻与家庭》《父母》《生命时报》《家人》《家庭育儿》等30多家杂志媒体撰稿,至今已发表上百万字的作品。

    目录预览

    CHAPTER 01 情绪管理,是值得一生学习的功课

    CHAPTER O2 亲子沟通,从无条件积极关注开始

    CHAPTER 03 了解行为,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

    CHAPTER 04 认识错误,错误意味着机会而不是失败

    CHAPTER 05 放眼未来,关注于解决问题

    CHAPTER 06 舍得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

    CHAPTER 07 正确鼓励,让孩子在鼓励中健康成长

    CHAPTER 08 停止操劳,给孩子有质量的陪伴

    本书精彩内容

    【情绪管理】

    正面管教不仅针对育儿,还有自我成长。参与正面管教课程之前,我是一个无法做好情绪管理的人,会时刻打开大脑盖子,不懂接纳,是一个随时一点就着的火药。参与正面管教课程,我释然了,我解放了,我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火药被泼了水,被拆了引线。

    001.注满自己的爱之杯

    对孩子发脾气,全是孩子的错吗?不一定。先照顾好自己,保持好状态,才能乘满爱之杯。

    002.手掌大脑

    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个工具,曾经无法控制情绪的我,就像一个打开大脑盖子的爬行动物,肆意宣泄。第一次接触手掌大脑,我笑了很久。自己打开大脑盖子的样子,真丑,真可笑。

    003.压力来源于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正面管教的"两列清单",一列是对孩子未来具有品质的期待,一列是当前养育孩子遇到的挑战。期待与挑战,给父母造成压力,这个压力往往会撬开我们的大脑盖子。

    004.细小步骤

    育儿工具,每个理论体系都有合理性和科学性。每个工具,不是试了一次,效果不太明显,就判定没用。工具需要开始的刻意练习,比如鼓励的话语,比如养育风格的转变,都需要长期坚持,锲而不舍。

    005.有效运用感受

    正面管教的流程中问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感受”。适时清楚具体表达感受,可以省去猜测误会。

    感觉好了,才会做的好。

    006.积极暂停

    这个工具其实应该是与冷暴力相对应的。冷暴力是不理不睬不理会,双方的战火会变成看不见硝烟的战场。而积极暂停是为了更好相处,解决问题,暂时冷静,在家中设置冷静角,待大脑盖子合上之后,再链接沟通。

    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截图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卢丹丹著. --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

    社,2018.1

    ISBN 978-7-5127-1518-9

    Ⅰ. ①家… Ⅱ. ①卢… Ⅲ. ①儿童教育-家庭教育 Ⅳ. ①G78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10478号

    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

    作者:卢丹丹 著

    责任编辑:门 莹

    封面设计:尚世视觉

    责任印制:王卫东

    出版发行:中国妇女出版社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邮政编码:100010

    电话:(010)65133160(发行部) 65133161(邮购)

    网址:www.womenbooks.cn

    法律顾问: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

    经销:各地新华书店

    印刷:北京通州皇家印刷厂

    开本:165×235 116印张:17.75

    字数:240千字

    版次:2018年1月第1版

    印次:2018年1月第1次

    书号:ISBN 978-7-5127-1518-9

    定价:39.8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如有印装错误,请与发行部联系)推荐序

    由我来推荐太太的新书,属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然而,这正是我多年来最熟练的“业务”,从最早的QQ空间、新浪博客、育

    儿期刊,一直到她几本著作的面世,我都是第一个阅读她的文字、推

    荐她的文章、查看她的点赞数,再美滋滋地欣赏她的成就的人。

    我们的爱情,就源于欣赏。我俩算是青梅竹马,从小她就是我父

    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长得好看,成绩好,擅长运动,人美、字美、文美。而我则相反,字写得一塌糊涂,作文超不过60分。父母

    的教诲没能让我上进,却培养了我的爱“美”之心,激励着我常去她

    家串门,既抄袭作文,又欣赏美女。

    最终,凭借对理科的热爱与天赋,我才得以在学业上顺风顺水。

    2007年,我在瑞典读理论化学博士期间,向她求婚。当时的我一

    无所有,除了天下第一的盲目乐观:“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但将来我

    会努力得到很多。”

    “可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缺啊!”

    “你怎么那么相信我?”

    “我旺夫!”

    好吧,她才是天下第一的盲目乐观。

    后来,在我们碰到生活的难题时,她常跟我说:“我们俩都这么

    聪明能干,一切会越来越好的。”她的这份淡定与信心,以及永远正

    面积极的心态,在艰难的日子里,让我一回到家总能感受到满满的正

    能量,让我变得无所顾忌,一往无前。

    因为海外求学,我曾辗转几地,旅居瑞典、意大利、美国。尤其

    是在美国期间,我为了科研疯狂投入,太太在家里做全职妈妈。她说,既然天天“坐家“,就顺便当个”作家“吧。在一年多的时间

    里,她坚持每天写一篇文章。很快,她的笔名“加州魔豆”成了新浪

    名博博主,首页“头条推荐”经常会有她的文字,其中一篇“我们能

    拥有孩子多少年”被网友做成多种版本的ppt和视频被大量转发。这些

    文章最后被整合成册,成为她的第一本书。

    5年前,我们回国定居,我到大学当教授,她也开始了更为广阔的

    个人事业。5年来,她发表了大量的育儿文章,还写出一本育儿畅销书

    《规矩的背后是自由》。她的文章被刊登在很多知名报刊上,比如

    《环球时报》《青年文摘》,甚至还出现在初中语文练习册里。她成

    为亲子畅销书作家,而我也成为著名的“卢丹丹的先生”。在一个曾

    经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她从无到有,开办了30多期正面管教家长课

    堂。她的学员包括成名数十年的电台金牌主播,风生水起的精英培训

    师、咨询师,集美丽和智慧于一身的花旦主持人,气场强大的富豪老

    总,中小学的全国特级教师……每一位,都在她的课堂上收获满满。

    有一次,太太举办正面管教学员年会,有人问她:“你到底有什

    么绝技,可以把两个孩子带好,把家庭经营好,还能有时间开设家长

    课堂,同时还那么高产量地写作?” 她的回答很简单:“目标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做最重要的事,和重要的人在一起,不在不重要

    的人与事上消耗能量。”

    这几句话看似简单,但每一条都蕴含着生活的智慧。这几年,太

    太一直是这样践行的。有一年在美国,我忙着申请项目,几乎一个月

    没有在晚饭前回过家,她带着老大,怀着老二,自己还患上了感冒,在这种情况下,她硬是撑过了这一个月。我感谢她,她笑着说:“夫

    妻俩是患难与共的伴侣,一个人在前面闯时,需要另一个人在后面支

    撑。现阶段你最重要的是事业,而我最重要的是家庭。” 所以,她做

    了4年的全职妈妈。后来开始工作后,太太也一直把家庭和孩子放在最为重要的位

    置,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她的家长课堂有了一定的名气后,有企业想

    以参股的方式邀请她合作,还有团队愿意帮她运营,但是她都拒绝

    了。她说,我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家庭,做一个独立讲师,我可以有更

    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从事正面管教的这些年,我看到太太一边学习、讲授、传播正面

    管教理念,一边在生活中不断践行,让生活受益于工作,也让工作受

    益于生活。

    为了更好地养育孩子,也为了自己成长,她组织妈妈读书会和孩

    子读书会,妈妈和孩子一起阅读,大家在极有质量的亲子阅读中收获

    动人的文字、有益的思想和投缘的朋友。

    孩子迷上电子游戏,她带着孩子设计游戏场景。在家里,我和太

    太是僵尸,孩子是植物,我们用枕头和沙包开展植物大战僵尸;在公

    园,我们上演神庙大逃亡、天天酷跑、超级玛莉;在旅途中,我和太

    太做编剧,为孩子玩过的游戏、学过的成语、喜欢的电影编属于自己

    的故事……太太擅长鼓励孩子,当孩子因为遭遇挫折而无理取闹时,她能够很快冷静下来,蹲下来去接纳孩子的情绪,发现他们的闪光

    点,鼓励他们所做出的努力。

    太太也擅长鼓励我,在她的推动下,我担任了4年的少年班学院的

    班主任。 在一开始,我对这项工作是拒绝的,是她给了我极大的鼓

    励,才让我有勇气接下这项挑战。她要求我每晚给孩子讲故事,以锻

    炼我的口才;让我到幼儿园给孩子上课,然后告诉我,连最难带幼儿

    园小朋友都能搞定,带本科生一定没问题;我还常年“蹭”她的课,学习阿德勒个体心理学、鼓励咨询、正面管教,这些知识储备为我后

    来担任少年班班主任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

    如今,我家老大豆豆即将进入青春期,开始为未来感到迷茫,开

    始出现叛逆的端倪。太太也适时开始探索青春期孩子的教养问题,她去心理研究所找导师,去拜访大孩子的家长,也去接触更多的青少

    年。感谢这4年少年班学院班主任的经历,让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与太

    太一起切磋孩子的教养问题。

    这本书的产生,我看到了太太坚持不懈的努力。作为她的第一个

    读者,我是幸运的。书上每一件事情对于我来说都是那么真实,每个

    事例都能让我想起我们因为孩子遇到挑战时的焦躁不安、寻求对策时

    的苦苦追寻以及最终的如释重负。

    我想,这也正是本书想要传达的观念。在育儿路上,我们并非孤

    独前行,其实众多难题都似曾相识,让我们安下心来,静静地阅读和

    思考,收获更多的办法和工具,拥有温柔与坚定的内心,学会爱孩

    子,给予孩子更为广阔的天空。

    江 俊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科大少年班班主任

    2017年7月自序

    2011年,我们全家从美国回到合肥。回国的时候正值冬天,4岁的

    豆豆转到先生所在大学的附属幼儿园上小班,半岁的小福坐在推车

    里,跟我一起风雨无阻地接送哥哥上下学。

    换一个国家,换一个地方,我继续自己全职妈妈的生活,觉得一

    切顺理成章,理所当然。沉浸在两个娃的琐碎生活里,我没有想过未

    来会怎样。而先生从美国一所大学的普通研究员,摇身一变成了国内

    知名大学的教授,因为海外人才引进政策,还“打包”赠送了一份工

    作给我。这是一个大学里的正式职位,既体面又稳定,有一个所谓

    的“5分钟工作、生活圈”,据说外面的人就算是博士学历也很难进

    来。我爸爸特别高兴——女儿回国了,还在大学工作,这很符合他对

    我的期待。

    等一切差不多稳定下来,我就去上班了。然而,上班的第一个

    月,我就开始思考这份工作的意义。在那时,那份看起来光鲜亮丽的

    工作,却是捆绑我的枷锁,不仅让我的身体不自由,更让我感到心灵

    不自由。“一份工作,如果它无法满足以下3个条件之一,你就可以考

    虑辞职了。第一,有前途;第二,有‘钱途’;第三,自己喜

    欢。”在经过短暂的纠结之后,我瞒着爸爸偷偷地辞职了。

    辞职后,我并不知道要干什么,只知道我需要学习。那两年,我

    带着尚未断奶的小福,带着老妈,开始天南地北地到处学习正面管教

    课程。一年出去四五次,一次短的也要三五天,长的要十多天。一开

    始我学习的目的并不明确,但慢慢地我开始有目的地学习,并享受其

    中。

    在最近的几年里,我一边进行亲子教育方面的写作,一边开设正

    面管教家长课堂。这两项工作相得益彰,我将课堂中的案例应用于写

    作,让写作更加接地气,更具有实用价值,也将写作中的思考应用于课堂,带给家长更多的启发。在课堂中,我接触了大量0~18岁孩子的

    家长,他们带着不同的问题走进课堂,我们一起分析、学习、头脑风

    暴,用集体的智慧,一点点地进步,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慢慢

    地,我积累了大量的课堂案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课堂体系,在这几

    年中,光是学员讲义就修改和完善了十几次。我的课堂以正面管教为

    核心,既不失正面管教的原汁原味,又加入自己的深入思考。我将这

    些年的所学融会贯通,让课堂更加有深度,同时又深入浅出,真正能

    够帮助家长解决问题。

    因为我白天要上课、备课、学习,晚上要陪孩子,因此我常常把

    写作的时间放在清晨。我最近几年一直保持晚上9点半入睡,早上4点

    半起床的作息规律。我常常看着天空从黑暗变为微微泛白,世界从沉

    寂到慢慢苏醒。那个时候,我安静地和自己待在一起,感觉世界那么

    大,人生拥有一切可能。每天早晨的3个小时,是我一天中能量最大的

    时候。我常说,一天刚刚开始,我就完成了一大半的工作量,这是多

    么幸福、勤勉的生活。就这样,每天迈出一小步,不知不觉中,我年

    复一年地把写作和上课坚持了下来。

    有一天,我发现,我把写作和上课这两件事情都做到了大家认可

    的专业水准,很多人从天南海北来到合肥参加我的家长课堂,我的很

    多文章也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和推广。大家希望我把这两件工作进

    行整理和融合,学员朋友们希望有一本更详细的教材来支持他们的学

    习,没法来参加课程的读者朋友也希望有这样一本书——有理论学

    习,有案例分享,有工具运用,并且逻辑清晰,读起来轻松易懂,可

    以系统地了解正面管教。

    于是,就有了这本书的面世。本书的内容设计跟我正面管教课堂

    的思路基本一致,这样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帮助上过课的家长进行学习

    与提高;另一方面,对于没有上过课的家长,整本书8个章节读下来,也会得到一种自我学习的思路。本书涵盖了正面管教中关于情绪管

    理、亲子沟通、解决问题、有效鼓励、了解孩子的行为等问题的方方面面。每一个主题都经过精准优选,是家长们最感兴趣,也最为之困

    扰的问题。同时,这本书继续沿袭我“从生活细节中入手,情感自然

    流露,故事娓娓道来”的写作风格,相信你会得到轻松愉快又引发思

    考的阅读体验。本书不是帮助你解决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让你在

    碰到所有问题时都有所启发。

    在每篇文章的最后,都有一个正面管教的工具或观点。工具是总

    结文章中用到的方法,以帮助父母在生活中更好地实践和运用;观点

    则是文章的补充、支撑和提升,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文章所传达的

    观点。在整本书中,有的工具可能包含在其他工具中,因为很多时

    候,不是一个工具就能够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同时用到多个工具和方

    法。所以,从目录上看,全书似乎不够52个正面管教工具,但实际算

    下来,工具的数量不止52个。

    当然,这本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段时间,在编辑催稿的情况

    下,我仍把它搁置一旁,不愿去动它,因为自己不够满意。书稿完成

    的过程,也是我的勇气不断滋生的过程。正面管教的理论基础是阿德

    勒的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勇气的学科。它让我们不怕

    犯错,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也让我们不害怕被讨厌,拥有不完美

    的勇气。所以,最终我放下所有的顾虑,一遍又一遍地打磨书稿,希

    望最终呈现上来的,是一个还不错的作品。

    我经常跟学员朋友们说,通过学习正面管教,我们不仅懂得很多

    养育孩子的方法和理念,让每一次学习都变成新的开始,还要带着这

    份觉知在生活中去践行,无论是养育孩子,与亲人和朋友相处,还是

    处理与自己的关系,都能做到知行合一。很多学员跟我说,一看到你

    就想到正面管教,一看到正面管教就会想到你。我想,这是对一个正

    面管教讲师最大的鼓励与肯定——不只教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能活出

    其中的理念与精神。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我们慢慢地去成长和修行。每个人都

    是一路坎坷走过来,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养育孩子,相信我们都

    有过很多不为人知的挣扎。但是回过头来看,这些会成为我们生命中

    璀璨的明珠,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最后,由衷地感谢我的学员、读者、家人和朋友给予我的支持与

    鼓励;感谢我的两个孩子给了我第二次成长的机会,让我的生命如此

    充盈;感谢自己这些年一直没有放弃,所以才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未来的路,愿我们继续相伴前行!

    卢丹丹

    2017年7月CHAPTER 01 情绪管理,是值得一生学习

    的功课

    所谓情绪管理,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多的是一种唤醒,唤

    醒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情绪,从内心去接纳自己,进而改变自

    己。当我们知道情绪的源头是自己,就会做出更多的内省与改变,而

    不是向外索取。

    导读 有所意识与觉察,是情绪管理的开始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疼爱孩子,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

    年,可是在处理与孩子的关系时,却常常感到困扰。我们可能会

    说:“我并不想对孩子大吼大叫,但他们真的惹到我了,我非常生

    气,完全没法控制自己!”确实,有时孩子会一次又一次地触犯父母

    的底线,父母在前面几分钟还是很努力、很有耐心地在沟通,最后却

    功亏一篑,因为我们没想到孩子会那么“肆无忌惮”。

    我们会感到无比沮丧与无助,努力想控制好情绪,希望做一个不

    吼不叫的好家长。可是,情绪有时会利用我们,会反过来控制我们。

    当我们被情绪牵着走的时候,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与那

    些没有解决的问题一起向你袭来,如同一股无形却有力的风,让你的

    思维变得不清晰,让你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维系减弱,这时我们就会变

    得情绪激烈、行为冲动、反应僵硬和重复,并且缺乏自省能力,也不

    会去考虑孩子的感受。这种情况被称为“低模式进程”。

    进入低模式进程后,人很容易失控。在失控状态下,我们会被恐

    惧、悲伤或愤怒等情绪所淹没,这些强烈的情绪让我们无法进行周密

    的思考,而是采取下意识的反应:大声命令、指责、打骂、惩罚孩

    子……以往那些充满温存的关系与沟通方式将不复存在。没有人喜欢失控状态下的自己,以及在这种状态下发生的行为。

    但是,我们常常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陷入情绪失控的循环中。我们

    不想这样,孩子也感到困惑不解,他的举动更加不尽如人意。最终,我们对自己和孩子都不满意。

    而有所意识和觉察,是情绪管理的开始。

    01 你那么生气,真的是孩子错了吗

    在我从事家长培训的几年里,我的学员和读者朋友常常问我:我

    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讲座,我花钱和时间去参加系统的学习,我自

    认为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是一个很用心和爱学习的妈妈,但我却管理不

    好自己的情绪,当我情绪失控的时候,我学到的东西一点儿也派不上

    用场。

    很多人的状态,就像电影《后会无期》里的一句台词:我懂得很

    多人生的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情绪就像一个最熟悉的陌

    生人,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将你狠狠一击,让原本自信满满的你,开

    始怀疑与否定自己。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心态平和的,但如果孩子持续带来挑战,父母那些好不容易堆积起来的耐心、毅

    力、爱就会瞬间崩塌——父母的情绪失控了,他们在商场里对到处乱

    跑的孩子大声呵斥;他们把吃饭吃得满身都是饭粒的孩子狠狠地从椅

    子上抱下来,让他看看地上有多脏;他们被不收拾玩具的孩子折磨得

    火冒三丈,最后把玩具统统丢进垃圾桶……

    当父母的情绪平复下来,回想自己之前的行为,他们简直不敢相

    信那个人就是他们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惹父母生气、让父母

    烦躁甚至厌恶的孩子做错了吗,还是因为父母的心太累了?在这个上

    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好强的他们想凭自己的努力抓住人生所有的幸

    福,却经常在工作与生活中失去平衡,患得患失。要知道,孩子在商场乱跑,只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当你为琳琅满

    目的商品流连忘返的时候,他看到的不过是一条条大人的腿和半截的

    柜子、架子,商场对于他来说或许是一个捉迷藏的好地方。孩子吃饭

    吃得到处都是,只因为他吃饭的技能还不够熟练,他并不是故意想给

    大人制造麻烦。孩子不收拾玩具,只因为他通过观察发现:就算不收

    拾玩具,我照样可以吃饭,因为大人事先没有给他设立明确的规则。

    如果在这些时候,大人处于一种很放松的状态,就会有足够的耐

    心,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那么这些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但当

    大人处于一种有压力的状态时,孩子的这些行为,就像往一杯装满墨

    水的瓶子里丢入一个石子,水花四溅,瞬间周围变得一片狼藉。这四

    溅的水花,就是我们一发不可收拾的情绪,让我们恨不得把一切都毁

    灭。

    很多父母的心里装满了琐事、压力、烦恼,再也承受不起一点点

    的意外与不如意。这个时候,情绪的开关一下子就被打开了,在这样

    的负面情绪下,可怕的负面行为就会接踵而来。

    当我们知道了这一点,就会明白,当下父母应该管理的不是情

    绪,而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照顾好,让自己情绪的“杯子”里还有足

    够的空间去承受那些不期而至的挑战与困难,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杯子”里的水不溢出来,情绪就不会失控。

    所以,父母要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要做到张弛有度。在忙碌的

    工作过后,可以在无拘无束的环境里放松一下,补充能量。要学会平

    衡家人与自己的时间,在照顾好家人的同时,也不要牺牲自己。而事

    实上,牺牲自己换取家人幸福的人太多了,其实这样的照顾对家人来

    说并不是一种好的照顾。

    当你觉得自己怎么也管理不好情绪,并因此教育不好孩子时,请

    先停下来想一想:你之所以那么生气,真的是因为孩子做错了吗?还是因为你自己太累了?如果你觉得自己一直处于疲惫、紧绷的状态,不妨先停下来,好好休息与调整一下。

    所谓情绪管理,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多的是一种唤醒,唤

    醒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情绪,从内心去接纳自己,进而改变自

    己。当我们知道情绪的源头是自己,就会做出更多的内省与改变,而

    不是向外索取。

    正面管教观点

    注满自己的爱之杯

    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杯子,这个杯子盛装着一切美好的感觉

    和对爱的需求。当杯子是满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非常快乐、富有耐

    心,会以身作则地影响孩子,并关注孩子的长期教育效果。同时,我

    们也会觉得很有自信,对家人和孩子都充满了感恩。这是我们无论作

    为家长、朋友,都想拥有的感觉。

    当杯子是空的时候,我们感觉不到爱,就会失去耐心,也不会去

    关注孩子的长期教育效果。同时,我们对自己和别人都失去信心,认

    为别人是在故意刁难自己,与自己作对,此时我们的情绪一触即发。

    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把最好的爱给孩子和家人,也希望能够尽自己

    的力量去帮助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处于紧

    绷与疲惫的状态,那么当别人需要我们的爱时,我们自己的杯子就是

    空的,无法把爱倒出去。比如,某一个早晨,你早起一个小时,给全

    家人做好了早餐,之后你筋疲力尽,这时孩子发现前一天晚上忘了写

    作业,他手忙脚乱地开始写作业,顾不上吃你精心准备的早餐。本来

    很累的你一下子爆发了,你对孩子发脾气,本来很着急的孩子感到非

    常委屈,他在心里恨你,觉得你是一个无情的妈妈。爱在你们之间停

    止了流动。如果当时你的爱之杯是满的,你在前一晚睡得很早,早上起床之

    后,你把早已准备好的面包用模具压成心形,然后放在牛奶鸡蛋液里

    泡一泡,煎成金黄色,摆在盘子里,再在盘子周围摆上几样坚果和水

    果。只花10分钟,你就做成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这时,孩子发现忘

    了写作业,你并不生气,而是给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孩子出门

    的时候,你把面包放进塑料袋里,让孩子拿着路上吃。孩子感激你的

    宽容与爱,他跟你说,以后再也不会发生忘记写作业这样的事情了。

    没有人想去伤害自己所爱的人,但很多时候,我们想倾尽所有把

    事情做到最好,从而让我们的爱之杯空空如也,这样反而伤害了我们

    爱的人,也伤害了自己。

    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先宠爱自己,才会拥有爱别

    人的能力;注满我们的爱之杯,爱才会在我们和孩子、家人、朋友

    之间流淌。

    02 儿时的问题,可能是你情绪失控的导火索

    不知道你的记忆里是否还记得这样的场景:你带3岁半的孩子在公

    园里玩,看着孩子在滑梯上高兴地爬上滑下,站在一旁的你感到无比

    开心与欣慰。你跟一起来的朋友一边照看孩子,一边愉快地聊天,觉

    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养育孩子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孩子偶尔朝你的方向看几眼,时不时挑战一下高难度,他不走楼

    梯,而是通过高高的攀登架爬到顶部,你的心跟着紧张一下,但很快

    就看见他站在滑梯的顶端,自豪地向你挥手,你对着他微笑,伸出大

    拇指给他鼓励。

    过了一会儿,你想起一个小时后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于是你

    开始叫孩子回家。一开始,你很有耐心,因为你还有时间。随着时间

    越来越紧,孩子装作听不见你的话,你开始抓狂了。当他再次爬到滑梯顶端向你挥手时,你非常生气,脸色大变,冲着他大喊:“你快点

    儿给我下来!”

    孩子的脸一下子僵住了,他迅速地滑下滑梯,爬进小隧道里躲起

    来,任你怎么叫他都没反应。你不得不爬进隧道,拽着他的胳膊往外

    拖。孩子一边后退,一边说“你是个坏妈妈”。你更加生气了,你的

    声音和表情都变了,你完全不理会孩子的挣扎与哭叫。最终,你拉着

    孩子从小隧道里出来了,你对着孩子大吼大叫,指责他怎么那么不听

    话,威胁他下次再也不带他来玩了。孩子委屈地站在那里哭泣,你觉

    得还没过瘾,继续拽着孩子往家走,嘴里还喋喋不休。

    整个过程中,孩子觉得很委屈、很困惑。因为他不明白,妈妈怎

    么突然生气了。对于孩子来说,多玩一会儿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根本

    不知道妈妈心里很着急,不知道妈妈那件“重要的事情”到底有多重

    要。因为妈妈没有告诉他,只是在莫名其妙地突然冲他发脾气。

    事情过后,你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不明白为什么每次一点儿

    小事就会激怒你。事实上,激怒你的真的是“孩子不愿意回家”这件

    小事吗?还是过去那些未被妥善处理的问题、未被满足的需求激怒了

    你?

    未被妥善处理的问题,可能是小时候你的父母没有能力满足你的

    需求,有时你反而需要照顾他们的情绪而放弃你自己的需求,你感觉

    不到父母的关爱,也没法安慰自己,只能任由这种情绪一直伴随着

    你。而现在,你被激怒了,因为你的孩子没有因为你的需求而放弃他

    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曾被父母这样对待过。

    未被妥善处理的问题,也可能是小时候你因为迟到被老师在全班

    同学面前羞辱,在内心深处,你觉得迟到是一件不安全、不能被原谅

    的事情,它可能会带来很多未知的后果。所以,孩子的磨蹭拖拉,不

    仅让你感到生气和烦躁,更让你感到恐慌,你害怕一个小时后如果没

    有赶回去,事情会变得很糟糕。所以,你才会突然爆发。一个朋友曾跟我说,白天她都能和孩子很好地相处,她会耐心地

    蹲在地上打扫孩子打翻的饭菜,一遍又一遍地回答孩子的同一个问

    题,甚至允许孩子用画笔在她脸上乱画。可是一到晚上孩子睡觉时,她的情绪就爆发了,一旦孩子没有按照她的要求按时睡觉,她就会觉

    得特别抓狂。

    她问我:“是因为白天我把耐心都用光了吗?”

    我问她:“当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她回答:“沮丧,无比地沮丧,觉得自己好没用。”

    我又问:“你自己睡得好不好?”

    她说:“不好,从小我的睡眠就特别不好。”

    她告诉我,小时候,她家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里,她的父母等她

    睡着后会去同事家打牌,剩下六七岁的她和一岁多的弟弟在家。有

    时,弟弟半夜会醒来,她就得起来哄他,可是弟弟要找爸爸妈妈,怎

    么也哄不好,她只好抱着弟弟,在门口绝望地大叫“爸爸妈妈”,可

    是很多时候,父母根本听不见。她只好带着弟弟又回到屋里,继续哄

    他睡觉。

    这段经历对朋友来说是一段很恐惧的经历,她每天睡觉前都担心

    爸爸妈妈又会出去,担心半夜弟弟又会醒来,担心自己哄不好弟弟。

    现在她自己做了妈妈,当她发现自己没法哄孩子按时睡觉时,儿时那

    些经历再次浮现出来,让她感觉害怕、沮丧,孤立无援。所以,在哄

    孩子睡觉时,她会突然情绪失控,幼小的孩子手足无措,受妈妈情绪

    的影响,更加睡不着。

    当朋友意识到原来激怒她的并不是孩子不睡觉的行为,而是她童

    年时未被妥善处理的问题,她一下子释然了很多。她告诉自己:“我

    已经不是那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了,我现在有能力照顾好我的孩子睡

    觉,那时哄弟弟睡觉并不是我的责任,是爸爸妈妈的事情。现在就算我的孩子很难入睡,他也有爸爸妈妈陪着,并不会觉得孤单和害

    怕。”

    后来,孩子睡觉的事情不再困扰她,带孩子睡觉的时候,她不再

    处于情绪失控的状态,而是能够冷静、理智地去应对。孩子还是那个

    孩子,只是因为妈妈的心态变了,从那个6岁的小女孩,变成一个有能

    力应对孩子睡觉问题的妈妈,问题就这样得到了解决。

    每个人在儿时都做着一系列的决定,这些决定构成了我们的“核

    心信念”和“私人逻辑”。塑造我们性格的,并不是发生在我们生活

    中的事情,而是我们对于那些事情和环境所做出的有意识或无意识

    的决定。如同上文所说的那位朋友,在当妈妈后,她认为自己在照顾

    孩子睡觉这件事情上是无能为力的,而事实上,这个决定是她在6岁哄

    不好弟弟睡觉时做出的,但一直伴随着她长大,直到成年。

    这就好比你开车出去兜风,握着方向盘的是那个6岁的孩子。这个

    孩子生活于你的内在,在你有压力或不安的时候,就会跳出来掌控你

    的生活,影响你的情绪。

    我的小儿子小福在5岁左右时变得很有攻击性,当他的要求没有得

    到满足时,他就会用打人的方式来发泄情绪。这个时候,我会蹲下来

    抱着他,接纳他的情绪,想办法让他冷静下来,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但是我的先生看不下去了,他突然变得很生气,用力把小福拉开,大

    声对他说:“你怎么可以打妈妈呢?妈妈会疼的呀!你再打,我就把

    你关到门外去!”

    看上去先生是在爱护我,可是我感觉不到一点儿爱意。相反,我

    向他抱怨,我原本可以处理好的事情,由于他的介入却变得更复杂

    了。小福被他这么一吓唬,更加生气了,他用力反抗,打不到人,就

    开始砸东西。

    对于先生的反应,我感到很惊讶,原本性格温和的先生,为什么

    一遇到类似的事情就特别容易发怒?一个安静的午后,我跟先生坐在阳台上聊天,我们说起这件事情。他说:“我也知道小福只是在发泄

    情绪,小孩子学习情绪管理,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我自己到现在

    都还没有学会呢。但是一看到他打你,我心里就特别抓狂。”

    我问:“是不是你觉得孩子是不能打妈妈的?”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当然!那是大大的不孝,这么小就这

    样,长大以后怎么办!”

    我说:“你闭上眼睛,能想到一件与此相关的事情吗?第一件浮

    出你脑海的事情就可以。”

    他想了一会儿,告诉我:“小时候,我跟爸爸下象棋,眼看我就

    要输了,于是我要求悔棋,但是爸爸怎么也不同意,还笑话我。我非

    常生气,挥舞着拳头,对他大叫:‘就要重来,必须重来!’结果他

    一生气,把象棋一股脑儿倒进煤球炉里烧了,还把我打了一顿。”

    那个年代的父母,大多数是权威的象征。他们教育孩子要孝顺父

    母,要听父母的话,不要跟父母对着干。先生的这一举动,显然触犯

    了公公作为一个父亲的权威,因此他得到了相应的教训。那时,或许

    他心里就形成一个信念:孩子是不能打父母的,否则就会得到教训。

    当先生自己成为父亲,看到孩子打妈妈时,儿时的记忆被唤醒

    了。他非常生气,让他生气的其实不是孩子打妈妈的行为,而是儿时

    那件事情带给他的不公平感:爸爸是大人,让一下小孩有什么不可

    以?有必要生气到把棋子烧掉,把我打一顿的程度吗?可是,那时的

    自己是那么无能为力,只能相信“孩子不能打父母”,并把它当作自

    己的信念,伴随自己长大。

    先生听我分析完,大吁一口气说:“你的心理学学得越来越邪门

    了,还真是那么回事。”

    至此,先生在对待孩子打妈妈这件事情上豁然开朗了。小福因为

    我们的接纳与榜样的力量,也慢慢学会表达他的情绪。后来,先生找公公聊起下棋那件事,说了自己的感受,公公听完后站起来,一边

    走,一边说:“所以啊,你不要学我的坏脾气!”狠狠地将了他一

    军。

    有所觉察是改变的开始。如果你的情绪总是被卡在某个点,总是

    在某处一触即发,你就可以把关注点从事情本身转移到自己身上。看

    看你是不是有一些遗留的问题并未得到处理,从而影响了你现在的决

    定。反思问题的源头,可以增进自我了解,并帮助你尽可能地降低情

    绪失控的可能性。

    事实上,当我们向内看,而不是向外指责时,就已经迈出成功的

    一步了。

    正面管教工具

    手掌大脑

    美国心理学家与脑科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在研究大脑的结构和

    思维的产生过程中建立了一个拳头模型,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

    从情绪失控到可控过程中,大脑是如何运作,以在大脑内部、身体和

    社会环境中达到平衡的。

    伸开一只手,往手心方向弯曲大拇指,再把其他手指覆盖在拇指

    上,就可以得到一个与大脑结构基本相似的模型。这个模型被称

    为“手掌大脑”。

    如果把手指翻开,露出蜷曲在掌中的拇指,你就像看到了大脑模

    型的边缘组织。边缘组织非常重要,它负责调动情绪,影响着大脑的

    一切活动。它也被称作“原始脑”或“动物脑”,因为它掌管着人的

    一切动物本能:饿了想吃,困了想睡,渴了想喝水,受到攻击会逃跑

    或还击,生气了会发脾气、打人、摔东西……做出一切本能反应。覆盖拇指的4根手指对应的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位于大脑顶部,它负责的是最高级的大脑功能,比如逻辑分析、形势判断、人际交往

    等抽象思维,我们称它为“理智脑”。当它覆盖住拇指的时候,就是

    理智脑在起主导作用。当它翻开时,就如同打开了大脑盖子,这时原

    始脑就会发生作用。

    在情绪爆发的那一刻,就是“啪”的一下打开了大脑盖子。这

    时,我们的动物本能开始显现,会做出一系列失去理智的行为。

    “手掌大脑”给出一个情绪从失控到可控状态非常直观的模型。

    这个模型并不是要求我们以后不能打开大脑盖子,这是不可能的,所

    有人的盖子都会时不时地打开。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眼前发生的

    事情,意识比行动更快。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情绪失控,完成“全

    套动作”后才醒悟过来:刚刚我错了,我不该对孩子发那么大脾气。

    了解手掌大脑,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意识到“我的盖子打开了,我要尽快关上”。而有所意识与觉察,就是情绪管理的开始。

    03 不完美的勇气: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经历情绪,它让我们哭,也让我们笑。许多人

    为情绪所困,在一些极端的案例中,情绪的失控还可能给自己和他人

    带来生命的威胁。

    跟从不理会情绪的人一样,很多天天把情绪挂在嘴边的人,也常

    常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这不是因为他们不在意情绪,相反是因为他

    们太在意了。因此,一方面,他们会放大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他

    们又过度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犯一点儿错。在成为父母后,他们更

    是如此,表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情绪带给孩子不好

    的影响。

    然而,越是无法接纳自己,就越无法管理好情绪。人非圣贤,每

    个人都有情绪,情绪伴随着每个人、每件事、每个瞬间。只有接纳自己是一个有情绪的人,你才能轻松面对自己的情绪。

    曾经有一位家长跟我说:“我用尽全力爱我的孩子,想让童年时

    父母带给我的伤害不再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可是,当我情绪失控的

    时候,我发现,我对待孩子的方式竟然就是小时候我深恶痛绝的父母

    对待我的方式。当我对幼小的孩子说出那个‘滚’字的时候,我简直

    不敢相信这是我说的。之后的很多天,我都陷入一种自责和内疚的情

    绪里,觉得对不起孩子,也痛恨自己。”

    在这位家长看来,自己的父母是不被他接纳的,父母对待他的方

    式过于简单粗暴,给他的童年带来了阴影。他也不接纳自己,觉得自

    己是一个残缺的人,曾经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

    解决,无论怎样都没法做到完美。为人父母后,他把自己放在一个高

    高在上的位置上,觉得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必须是完美的,这样

    才能保持父母的威严。

    于是,他努力想在孩子面前树立这样一个形象。然而,情绪总是

    悄无声息地到来,在一瞬间就让他用尽千辛万苦建立起的形象轰然倒

    塌,并且周而复始,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我自己曾经也是如此。有一段时间,我怀疑自己不能做一个好老

    师和一个好妈妈。我给很多家长上课,教他们用不惩罚、不骄纵的方

    式养育孩子,教他们情绪管理和有效沟通的方法。但是,我一不顺心

    就会对孩子大喊大叫。冷静下来后,我感到特别沮丧。我给我的导师

    打电话,倒完一肚子苦水后,我说:“我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

    作,我没法做下去了,我自己都做不好,怎么能教别人呢?”

    导师听完后,问我:“你觉得我能胜任我的工作吗?”

    我回答:“您当然可以,您潜心研究儿童心理学40多年,是这个

    领域的泰斗!”导师说:“如果我告诉你我前几天还跟小孙子发了一顿脾气,你

    信不信?”

    我回答:“不信,我想象不出您发脾气的样子,您这么优雅的一

    位老太太,也会发脾气吗?”

    导师在电话里笑了:“我不是圣人,我也有情绪。你要记住,我

    们要拥有不完美的勇气,才能继续行走在通向完美的路上。如果你过

    于追求完美,就像现在这样,反而很容易就放弃成为更好的自己。情

    绪也是如此,如果你总是想着自己不能发脾气,你的脾气反而会越来

    越坏。”

    听完导师的话,我的心里释然很多。其实大部分时候,我都是这

    样教育两个孩子的,我能原谅他们所有的过错,并告诉他们:没关

    系,人都是不完美的,犯错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做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

    跟导师通完电话后不久,我又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了。发完脾

    气,我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内心有些沮丧。孩子走过来,跟我

    说:“妈妈,你是不是感觉不好,你需要一个拥抱吗?”我很诧异。

    以前我在发脾气的时候,向孩子请求过拥抱,没想到他学会了用这样

    的方式来安慰我。我张开怀抱,他抱着我,对我说:“妈妈,没关

    系,人都不是完美的,我知道你当时很生气,你不是故意要这样对我

    的。妈妈,我们一起来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孩子对我说的话,跟我曾经对他说的话如出一辙。我的眼泪瞬间

    流了下来。在孩子的眼里,我是一个好妈妈,只是因为接纳不了自

    己,所以才怀疑自己。孩子也在用他的智慧告诉我:父母也是不完美

    的,也可以有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发脾气。

    因为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所以我才会放下那些纠结、内疚、担

    心的情绪;才会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做出改变,才会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纠结于自己的那些情绪;也让我愿意去认真地生活,去照

    顾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张德芬说过一句话:我们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不要太把负面

    情绪和自己当回事。可惜很多人的做法却完全相反:不认真对待生

    活,太把自己和自己的情绪当回事。

    学习情绪管理,先从接纳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开始。等家

    长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知不觉就教会孩子如何管理他们的情

    绪。当一家人都知道情绪是怎么回事,大家就会生活在一个快乐温

    暖、充满希望的环境里。这样就算碰到挑战和困难,我们也知道先冷

    静下来,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观点

    压力来源于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每个人都生活在有压力的环境下,这种压力不仅是指我们看得

    见、感受得到的工作压力、精神压力,事实上,压力是一切期待与现

    实之间的差距。期待是指你认为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现实是指生活

    实际上是什么样子。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大,你的压力就越大。

    很多父母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压力和那么多烦恼,就是源于期望太

    大,与现实的距离太遥远。过多的压力与烦恼很容易导致情绪失控,父母的这些负面情绪,很可能直接发泄在孩子身上。

    我有一个朋友,在大家看来,她的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琴棋书

    画样样精通,性格安静,每次出门都是最省心的孩子。可是朋友却觉

    得孩子太内向,不敢跟人打招呼。她每次都要求孩子见到叔叔阿姨要

    大声问好,如果声音太小,就得重新来过。

    但妈妈越是这样,孩子的声音反而越来越小。她问我该怎么办?

    我告诉她,其实你的孩子已经是一个很懂礼貌的孩子了,虽然他的声音不够大,但是他懂得点头微笑,落落大方。

    所以,何不降低自己的要求呢?如果孩子无法做到大声问好,那

    么他点头微笑不也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吗?只要父母稍微降低一下要

    求,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也就没有那么多负面情绪了。

    朋友后来终于知道,原来在打招呼这件事上,孩子并没有错,她

    也不是在为孩子的缺点与不足感到生气,而是在为自己的要求而生

    气,是自己给自己带来了那么多烦恼。

    所以,当你感到压力太大时,不妨先降低期待,然后再慢慢地抬

    高现实,缩短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随着压力减小,情绪自然也会

    好起来。

    04 静下心来,让自己做一个学习者

    在当今社会,人们总是寻求快速解决之道。我们想让磨蹭的孩子

    快点儿写完作业,想让平淡多年的夫妻关系有质的飞跃,想让不爱看

    书的自己快点儿爱上看书……我们期待生活有一些改变。

    于是,我们跟孩子说,今天要解决你写作业磨蹭的事。然后,列

    好“一、二、三、四、五条”,要求孩子明天就正式开始执行。可是

    第二天,当发现孩子写作业的状态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时,我们

    又开始灰心丧气。

    我们跟另一半谈心:“生活太平淡了,自从孩子出生后,我们几

    年没有单独出去过二人世界了。你的心思从来不在家里,每次你想出

    去应酬就出去了,而我呢,每天下班后还要带孩子,这太不公平

    了。”

    我们给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计划每天在孩子睡着后看半小时书。

    可是等孩子睡着后,却只想躺在床上看手机,结果一看就是一个多小

    时,最后很累地睡去。于是,我们觉得,改变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可是你有没有发

    现,一方面,我们想要改变的背后,其实只是一个愿景、一个期望或

    一个梦想,而不是具体的计划,更没有长久的毅力与耐心。换句话

    说,其实你并没有静下心来,真正想去做点儿什么。如果你只有一个

    愿景,而没有付诸行动,那么这个愿景就如同泡沫。当事情没有达到

    你的期望,泡沫破碎时,你就很容易陷入抱怨、指责、越来越不满意

    的旋涡里,无法自拔。

    另一方面,有些人虽然付诸了行动,却走错了方向。例如,在很

    多夫妻关系里,都存在这样一种状态:婚姻里的问题都是对方的错,只要对方做出改变,我也一定会改变。于是,很多人想方设法去寻找

    改变对方的方法,最后却发现,不但对方没有改变,自己也活在一种

    受害者和无能为力的感觉当中。但如果改变是从自己开始的,关注于

    通过自己的改变带给对方和彼此的成长,那么只要一开始行动,就

    会有奇迹发生。

    有一对已经对婚姻失去希望的夫妻,生活在对彼此的抱怨与不满

    中,一方面,他们总是希望对方能够早点儿回家,好帮忙做些家务、带带孩子。另一方面,他们自己又希望回家后能够安静地休息一会

    儿,能够不被指责、不受冷落。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后来妻子决定

    先从自己开始改变。首先,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请了一个钟点工,帮她分担了部分家务。她发现,当她的身体不再处于疲惫状态时,丈

    夫晚一点儿回家对她来说不再是多么严重的事。其次,她不再通过指

    责的方式来要求丈夫早点儿回家,而是直接告诉丈夫她的感受和需

    求。尽管不是每次都成功,但是她意识到自己在进步,这让她感觉非

    常好。因为她看到了希望,有了希望,她就有信心把这种改变坚持下

    去。

    这样的改变就是有效的。然而,很多人生活在幻想中,他们在尝

    试了一件事情之后,如果觉得不管用,就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同样的

    事情,却期待得到不同的后果。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是不听呢?”事实上,是对方真的不听

    吗?还是自己一直在重复一种无效的模式?在这一点上,孩子比我们

    做得好,他们的方法是科学的。他们尝试一件事情时,如果这种方法

    不管用,就会去尝试别的方法。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发生改变,就要丢掉“继续做以前不管用的

    事情,如果坚持足够长时间就会见效”这样的幻想。正确的方法是不

    断地探索和学习,在不完美中追求进步。所以,我们不妨静下心来,花点儿时间,做一个学习者。

    我身边有很多家长,毕业后有了工作、家庭和孩子,达到了一种

    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与追求。他们希望有所改变,但又害怕改变,于是选择了安逸,享受生活的稳定与轻松。这本身并

    没有错,只是他们有很多人生的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

    尤其是四十岁左右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人生越来

    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越来越隔

    绝。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

    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

    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

    失方向。

    大多数人到了中年,会认为地图已经绘制好,虽然有些许瑕疵,但不影响自己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相处,于是他的观念就局限

    在那里,他的世界也局限在那里。只有极少数人能继续努力,他们不

    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变得不再忍耐与逃避,不

    再自我否定与攻击,而是开始接纳自己,开始进行内在的自我探索。当我们开始自我成长时,就不会再把责任推卸给他人,也不会把成

    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当我们开始自我接纳,就不再格外需要

    一个令人满意的爱人和孩子。当我们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后,就很

    容易处理好我们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

    一切的源头在自己,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正面管教工具

    细小步骤

    正面管教里,有一个很核心的理念,叫“Baby Step”——细小步

    骤,就像孩子刚学走路时一样,一小步一小步,很慢却稳步地向前

    走。在孩子小时候,我们愿意弯下腰来,陪着孩子小步小步慢慢地

    走。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他们还是用一贯的方

    式,慢慢地去感受、探索与尝试,直到找到合适的方法。然而,在这

    个过程中,家长却不再愿意弯下腰来耐心地陪伴与帮助孩子,而是希

    望他们能大踏步向前走,能大刀阔斧地解决问题。面对这些困难与家

    长给予的压力,很多孩子放弃了尝试,以至于连小步也不愿迈出了。

    过高的标准,过严的要求,其实是违背人类自然发展规律的。教

    育,就应该像小孩走路一样,一小步一小步地走,才会更加稳健,也才会让孩子持续地向前走。

    成人也是如此,培养一个习惯,学习某种技能,都是从一小步开

    始的。不因为看到别人都在看书、跑步,自己却做不到而烦恼,而是

    先把书拿出来,把跑鞋准备好。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已经向前迈

    出一步。

    细小步骤这个工具,就是要求我们把任务细化,让孩子体验成

    功。例如,学龄前儿童学写自己的名字时很吃力。我们可以这样将任

    务细化:◆示范正确的执笔方法。

    ◆一次写一个笔画,你写一笔,让孩子写一笔。

    ◆在写的过程中,教孩子技能。比如,写横的时候,要从左到右

    写;写竖的时候,要从上到下写。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替他们做。

    当孩子完成细小步骤时,就会放弃“我不行”的信念。

    对于不够自信的孩子,尤其需要家长把任务细化,让他们在小小

    的进步中获得成就感。比如,很多练琴的孩子,在练了一段时间之后

    会感到非常厌倦,部分原因是难度增大,导致一下子跟不上。这时,如果家长帮助孩子把当天的练习任务分成几部分,通过完成一个一个

    的小任务来让孩子体验成功,并鼓励孩子每一个进步的地方,孩子就

    会觉得备受鼓舞。

    当一个孩子能够常常体验成功,他的内心就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自

    信,而自信会让孩子做任何事情时都更容易成功。对于成人,也可以

    把那些想做的事变成实际的行动,把大目标分解成小任务,一次进步

    一点点。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走出了很远。

    耐心、毅力和爱,这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陪伴。

    05 掌控情绪,而不是让情绪主宰你

    说到改变,我们常常会感到无奈,觉得不是自己不愿意改变,而

    是有一万种理由告诉我们无法改变。这就如同情绪,不是我不想控

    制,而是我做不到,因为我实在太生气了,不得不发火。比如,对方

    都把汤洒在我身上了,我还能对他微笑吗?

    一旦我们一味地追究原因,仅仅想靠原因来解释某件事,就会陷

    入“决定论”里,认为我的现在甚至未来都是由过去的事情决定的,所以根本无法改变。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人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的,你之所

    以做一件事情,是因为你有某个目的。比如,你发脾气,有时只是因

    为你想发脾气,发脾气就是你的目的。

    约了朋友一起吃饭,她迟到了半小时,一坐下来就开始“吐

    槽”:“今天差点儿跟人吵一架。停车的时候,我刚想倒进去,后面

    那辆车一眨眼就把我的位置给占了!我明明打了转向灯,她就是故意

    抢位!我勃然大怒,下车跟她据理力争,没想到她一点儿也不觉得理

    亏,声音比我还大。

    我可不是好欺负的,我和她一直吵到停车场保安过来,调出录

    像,那女的才把车开出去。你知道,我平常都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的,但是昨天我感觉我愤怒的声音几乎传遍了整个停车场。你以前跟

    我说,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受他的目的指引的,你说,难道我的目的就

    是为了跟人吵一架吗?明明就是别人先惹怒我啊!”

    我没有回答,而是问她:“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当时根本无法抑制

    怒火,你发那么大的脾气,自己也觉得无能为力?”

    她说:“是的,我几乎是不假思索的,一下车声音自然就变大

    了,我自己也没想到。”

    我说:“我知道你的心情,但是我相信你只是大声喊叫,没有想

    过要动手去打对方吧?”

    朋友惊讶地看着我,抱着双肩说:“当然不会,尤其是下车后看

    到她长得比我高大,我就更不敢了,我肯定不会自讨苦吃。”

    我笑了,说:“所以,你看,其实你还是能控制情绪的。你下车

    后对她大声喊叫,其实是为了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你要用自己的怒

    火来震慑那个霸占你车位的人,使她做出让步。”

    朋友说:“这是什么怪理论,我哪有什么目的,就是因为生气才

    对她大声喊叫的。”我说:“其实你是不是也想过跟她讲道理,只是你觉得讲道理太

    麻烦,又觉得自己不能示弱,所以你还是大声呵斥了她,对吗?”

    朋友想了一下,说:“好像是那么回事,我当下确实有这么一个

    念头,我必须显得很强大,让对方知道我不是好惹的!跟先生吵架

    时,我也是如此,心里想的是一回事,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有时我

    本来是想跟他好好说话的,但话一到嘴边,就变得硬邦邦的,像带着

    刀子出来,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会说那样的话。”

    是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赢对方。所

    以,发怒的情绪,有时不过是你用来对付对方的手段。

    可以回忆一下我们的一些生活经历。有时我们会生气、沮丧、悲

    伤,甚至会生病,这些看上去都是很正常的情绪与行为,但有时我们

    会把身体或心里的感受扩大化,陷入这些情绪里出不来。有时是真的

    无能为力,有时却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比如想得到更多的关注,或

    者想让自己看起来很无能为力,然后就可以逃避做某些事情。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只是说我们可以抱着这样一份觉察去看待

    生活。这时你会发现,有些看起来无法改变的事情,其实只要我们改

    变一下内心的信念,问题就得到了解决。比如,如果你很容易悲伤,不妨问一问自己:我是真的很伤心,还是希望自己看起来很伤心,这

    样对方就可以多关注我?或许,不需要通过伤心的方式,我也可以让

    别人关注到我的需求。

    我们常常认为,面对情绪,自己无能为力,情绪一旦失控,就像

    洪水猛兽,仅靠一己之力是无法抵挡的。其实很多时候,情绪可收也

    可放,那个按钮就掌握在你的手里。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妈妈因为一件小事暴跳如

    雷,对你又打又骂,这时电话响了,好像是她的领导找她,妈妈画风

    突变,声音轻柔,满脸微笑。你心中窃喜,以为暴风雨终于过去了,结果妈妈打完电话一转身,却立刻切换到接电话前的状态,瞬间收起笑容,声音提高八度,继续对你破口大骂。似乎刚刚那段情景完全没

    有发生过。

    为什么我们可以对情绪切换自如呢?这说明情绪其实是可收可放

    的,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

    释放出来。这时候,我们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发脾气,只不过是为了

    用高声震慑住对方,让对方听自己的话而已。

    然而,我们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自己当下的情绪,而是被情绪牵着

    鼻子走,从而做出很多失去理智的行为。这时,我们的大脑盖子处于

    打开的状态,原始脑发挥着主导作用。

    可以做这样一个练习,当意识到大脑盖子打开的时候,试着去辨

    别一下当下的情绪:我现在是什么情绪,是生气?愤怒?沮丧?失

    望?还是其他的情绪?在这样的情绪下,我们通常会做出怎么样的举

    动?比如,当孩子无法解答你认为非常简单的数学题,你感觉到无比

    失望与生气时,你可能会大声呵斥孩子:“怎么回事?这道题我都给

    你讲过100遍了,怎么还是不会做?”

    然而,在这一刻,你不希望自己如此生气和失望,你希望自己比

    较平静、冷静或平和。所以,你可以这样做:理解孩子当下的心情,让他先休息一会儿,然后和他一起分析他不懂的地方。

    当我们有所觉察,愿意停下来,去辨别当下的情绪,知道自己真

    正想要什么,就可以朝着控制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控制的方向迈出一

    大步。不过,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练习与学习的过程,是需要一生都在

    学习的功课。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有名的“费斯汀格法则”:生活

    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90%则是由你对所发

    生的事情的反应所组成的。换句话说,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

    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所能掌控的。情绪,就是我们可以掌控的东西。只是我们需要经过长久的修

    炼,拥有了宽大的包容之心和深厚的人生智慧,就能在某一个时刻发

    挥它的作用。它可以给身边的人以安慰和鼓励,可以拨开云雾见到太

    阳,甚至可以拯救人的生命,让爱在我们身边丰富地流淌。

    正面管教工具

    有效运用感受

    在上文中,讲到一个辨别情绪的练习,这个练习分为3个步骤。

    第一步:请写出最近体验到的3种负面感受。今天(或最近),我

    感到: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第二步:选择其中一个感觉,请确定:“当我有这样的感受时,我通常会怎样做?”(错误的、不理智的做法)

    当我感到__________时,我通常会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请确定,我更希望有什么样的感觉,做什么会让我感觉

    更好?

    我更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那我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说明“辨别情绪练习”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我因为儿子把他的盘子扔在他的小房间里而感到愤怒;第二步:这时,我通常会大声命令他:离开椅子,别这么懒惰,把盘子拿到洗碗槽,并立刻把它们洗好;

    第三步:我更希望当时我是平静的,我可以告诉他我对他的期盼

    和他应负的责任,还可以这样问他:想个什么办法能帮你记得清理自

    己的脏盘子?

    这个练习,其实是在有效地运用我们的感受。很多时候,当我们

    的大脑盖子打开时,我们通常是直接做出行为反应,略过“感受”这

    一步的。其实,停下来思考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暂停,能够让

    我们停下来,把大脑盖子盖上,用理智脑来思考问题:我更希望我是

    什么感受,那我可以做什么?

    06 情绪管理三部曲——看见、暂停、表达

    让我们把岁月的镜头推到恋爱的年纪。都说恋爱中的人,连拌嘴

    也是甜蜜的。一个人说:“你不爱我了,你对我不好。”另一个

    说:“我哪里对你不好呀?”对方回答:“你自己想想吧。”请问:

    这样的拌嘴甜蜜吗?一个陷入自怜自艾的情绪里,一个觉得如履薄

    冰,对方的心思好难猜。

    再把镜头推到婚后的生活。丈夫下班回家,没有看正在厨房忙碌

    的妻子一眼,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看手机。妻子心里越想越委屈:以

    前谈恋爱的时候,他最爱打下手,现在眼里哪还有我。再看一眼客

    厅,丈夫把鞋子乱七八糟地甩在门口。于是,妻子怒火中烧,对着丈

    夫大喊:“看看你的鞋子!每次都这样,赶紧把它们摆好!”丈夫在

    心里嘟囔:辛苦了一天,好不容易回到家想休息一下,这个小小的要

    求都得不到满足。

    再来到孩子出生之后的生活。因为做作业的事情,父母和孩子陷

    入权力之争。妈妈说:“别玩了,快去写作业。”孩子回应:“妈

    妈,我玩完马上就去写作业。”半个小时过去了,孩子却纹丝不动。妈妈又去催,孩子慢吞吞地拿出作业本,东摸摸西摸摸,又半个小时

    过去了,妈妈发现作业本上只有几个字。此刻,妈妈所有的耐心都已

    经用完,对着孩子大吼:“为什么写个简单的作业对你来说却这么

    难?”孩子丢下笔,不知所措,什么也没听进去。

    无论是让对方去猜测你的情绪,还是把情绪压抑在心里,把自己

    逼进死胡同,抑或把情绪爆发出来,你都不是自己在主导情绪,而是

    被情绪所控制着。当我们被情绪所控制时,就会失去理智,对方那些

    不好的行为会被无限放大,甚至我们已经看不到对方,也看不到自

    己,更加忘了去思考: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我们在为什么而争吵?

    我为什么会被那么多负面的情绪与能量所包围?

    看见:情绪的源头在哪里

    看见,是一种觉察,也是一种智慧。当情绪失控的时候,是什么

    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恰恰是你所看见的现象。这些现象是:对方不爱

    我,对我不好,不理解我,把我的话当耳边风,总是跟我对着干……

    这些行为都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所以我们迅速给大脑发出指

    令,“啪”的一声,大脑里那个控制情绪的开关打开,于是情绪失控

    了。

    可是,我们坚信不疑的这些现象是真的吗?为什么对方的心里也

    充满了抱怨与委屈?到底是谁错了?怎样做才是公平的?我们发现,我们所追求的公平并不公平:我付出的越来越多,他做的越来越少;

    我为了孩子连工作都辞了,可是我越来越搞不定孩子……负面的情绪

    在那一刻迅速积攒,让你感觉如同掉下深渊,一直往下掉,你的手不

    断挥舞,想抓住一些东西,可它们都被折断,弄得你满手是伤……殊

    不知,其实你腰间一直绑着一根“安全带”,那个“安全带”不是别

    人给的,而是你自己的。只要你愿意抓紧它,就可以停止下坠。

    自己才是情绪的源头,一切看起来似乎是因人而起,实则是因自

    己而起。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你自己对这些事情的态度。你能否越过这些现象,看到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信念?能否调

    整自己,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能否做到先置身于事件之外,去冷静而理智地解决问题?要做到这些,我们需要先有一个积极的暂

    停。

    暂停:我才是自己的情绪教练

    在球类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教练做出一个手势——比赛暂停,队员们跑过来围成一圈,教练调整布局、鼓舞士气,再回去时,状态

    更新了!

    回到我们的情绪中,如果我们处于一种萎靡不振的状态,谁来鼓

    舞我们的士气,是跟你“斗争”的那个人吗?显然不可能。其实,教

    练正是我们自己,也只有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对自己喊“暂停”,需

    要给自己重新布局,需要为自己加油、打气。

    回到文章一开始的那些镜头中,如果丈夫对你的话充耳不闻,如

    果孩子的行为不断惹怒你,如果你感觉自己心跳加速,脸颊发热,你

    的感觉越来越不好,请在心里告诉自己:我需要暂停。你可以走到一

    个让你感觉更好的地方,做一次深呼吸,想一想:刚刚发生了什么?

    我的需求是什么?

    轻声地把你的需要说给自己听:“我需要证实老公还爱我,我需

    要得到老公的尊重,我需要孩子管理好自己写作业的时间……”然后

    你会发现,你的怒火消失了,你焕然一新。当你再次回到他们身边

    时,你发现你看见了他们,也看见了自己。

    表达:我需要你这样做

    面对自己强烈的情绪,不要隐忍,也不要爆发,而是清楚而具体

    地表达你的需求。

    “我之所以说你不爱我,是因为我需要你像以前那样对待我,经

    常陪我聊天,跟我一起做饭,一起收拾屋子。”“我知道你很累,回到家想无拘无束地放松一下,但是我需要你

    把鞋子摆好,因为我对家里的整洁很在意。”

    “妈妈希望你能先写完作业再去玩,这是我们之前就做好的约

    定,你能遵守我们的约定吗?”

    一样的目的,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效果却千差万别。懂得自己才

    是情绪的源头,明白情绪的爆发源于需求没被满足,清楚怎样具体地

    表达需求。这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没有纠结,也无须猜测,不用大动肝火,也不会大伤元气。

    正面管教工具

    积极暂停

    控制情绪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想控制情绪就

    立刻控制得住。有人觉得,控制情绪是在压抑自己,需要把它爆发出

    来,心里才痛快。但几乎每一个发过脾气的人最后都会后悔,希望发

    脾气的那几分钟没有发生就好了。

    一时的痛快,可能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很长时间的痛苦。积极暂停

    是帮助我们关上“大脑盖子”,进行情绪管理的有效方式。

    积极暂停是指当情绪不好,比如生气、伤心、沮丧等时,不沉浸

    在这些情绪里,而是想办法从这些情绪里跳出来,找到一种方式,或去一个让自己感觉安全的地方,让自己的感觉好起来。我们把这个

    地方称为“积极暂停角”。

    你可以跟孩子一起建一个积极暂停角,需要注意的是:

    ◆选择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先跟他解释积极暂停角的作用:“有

    时候我们会生气,这是很正常的。这时候我们需要一点儿时间来冷静

    下来。咱们来建个特殊的地方吧,不是惩罚你的地方,而是一个你喜欢的地方,你在那儿能冷静下来,能感觉更好。通常人们感觉更好

    时,才能做得更好。”

    ◆然后,可以鼓励孩子给这个地方取一个名字,并根据自己的喜

    好布置成他喜欢的样子,这个过程让孩子参与得越多越好。你会发

    现,孩子会想到很多有创意的名字,比如“热带雨林”“海洋王

    国”“冷静太空”“月亮船”等。他们也非常愿意动手去布置属于他

    们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使用积极暂停角,可以先从家长自己开始。当我们有负面情绪

    的时候,可以主动跟孩子说:“妈妈现在很生气,需要去积极暂停角

    待一会儿,我会在那里慢慢冷静下来,然后再跟你好好说话,我一会

    儿就回来。”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当孩子感觉到积极暂停

    角发生在父母身上的作用,以及带给自己的是更好的“待遇”,他也

    会去积极地使用。所以,家长可以率先做一个自己的积极暂停角,在

    使用时,一定要记得告诉孩子:“我一会儿就回来!”CHAPTER 02 亲子沟通,从无条件积极关

    注开始

    对孩子受伤的情感来说,父母的理解是治愈的良药。当孩子被理

    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对父母的爱就会更深。当他们感

    觉到深深的接纳与爱时,就更倾向于合作而非对抗,这时再来解决问

    题,就变得轻松很多。

    导读 无条件积极关注,打开与孩子的沟通之门

    父母与孩子之间,并不是“父母说话孩子听”这样的单向关系,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总是说得多听得少,却还希望孩子听话懂

    事,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真正双向的亲子沟通,需要父母具备说话

    的艺术,也懂得倾听的学问,给予孩子说话的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无论孩子调

    皮、哭闹还是发脾气,都应该不做任何负面评价和要求,无条件地接

    纳孩子,并给予他温暖。父母只有持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孩子,才能真

    正看见孩子,理解他的感受,看见他的需求,才能让沟通顺畅地发

    生。

    很多时候,父母觉得跟孩子的沟通有障碍,就是因为父母本身对

    孩子是不接纳的,他们带着很多固有的想法和评价去跟孩子沟通,无

    法接收到孩子发出的信息,无法体会孩子真实的想法,于是很轻易地

    就关闭了与孩子沟通的大门。

    01 用接纳的心态拥抱孩子的独一无二

    豆豆是一个比较安静的孩子,总是沉浸在他的小世界里自娱自

    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一直为他强大的内心而感到高兴。但上

    小学后,七八岁的孩子开始彰显个性,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越是开朗大方、多才多艺的孩子,越引人注目。在这样的环境下,豆豆开始审

    视自己。

    有一天,豆豆回家跟我说:“妈妈,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我

    们班上有的人会画国画,有的人的书法连老师都说比不上,还有的人

    每年都上电视台表演节目……”说这些的时候,他的眼里满是羡慕与

    失落。看得出来,他的内心有过不少挣扎。

    我坐在他身边,看着他的眼睛,听他说完后,对他说:“是的,妈妈看得出来你有些失落。你真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些孩子一样,是

    吗?”他点点头。我继续说:“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喜

    欢画画,有的孩子喜欢表演,而豆豆的阅读能力很强,游泳很厉害,踢球也很棒,不是吗?”“可是,这些老师和同学都看不到。每次班

    级表演节目,我什么都不会!”

    看着他妄自菲薄的样子,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在班上也是一个默默

    无闻的孩子。每次拿自己与那些万众瞩目的孩子一比,我就会感到很

    自卑。尽管爸爸妈妈也告诉我,不要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但我还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我觉得,自己应该跟他们一样,拥有那

    些闪亮的优点。

    当我为豆豆遇到同样的问题而一筹莫展时,4岁的弟弟小福捧着他

    的绘本走过来,这是一本“青蛙弗洛格系列”的《我就是我》。这个

    绘本似乎正是为此时的豆豆量身定做的,它强调每个人都不一样。野

    兔博学多才,小猪是个美食家,鸭子会飞,青蛙很羡慕它们的本领。

    于是,青蛙去学习认字,学做蛋糕,练习飞翔,然而都失败了。当他

    沮丧地走到河边,看着自己的倒影时,突然觉得很幸运,因为只有它

    才是一只青蛙,一只会“青蛙跳”的青蛙……当我把绘本念给豆豆听

    时,他终于笑了:“每个人都不一样呀!是的,别人都不是我!”

    豆豆终于接纳了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不再自卑和失落。不过,在面对和自己不一样的别人时,他又纠结了。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豆豆参加了一个校外的乐团。乐团里的孩

    子来自不同的学校,而且年龄相差很大。有一个男孩子名叫齐齐,跟

    豆豆一样大,特别喜欢出风头,言行举止中透着对其他孩子的不屑,让豆豆很反感。

    但没想到的是,齐齐却很喜欢跟豆豆玩。因为我和齐齐的妈妈成

    为朋友,两个男孩子也熟络起来,经常相约一起玩。可是,每次碰到

    要跟齐齐合作,比如踢球、打牌时,豆豆就不愿意跟齐齐成为队友。

    齐齐为此生气好几次,两个人闹得不欢而散。

    我问豆豆:“为什么你不愿意和齐齐成为队友呢?”豆豆

    说:“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没办法信任齐齐。”再问,他就背过头

    不理我。其实,从豆豆的眼神中,我看得出来他的内心也很纠结。

    不久,迪士尼电影《疯狂动物城》上映了,我带着豆豆去看。他

    为那只行动缓慢却名为“闪电”的树獭大笑,为兔警官朱迪的励志故

    事而感动,而最牵动他的心的却是兔子与狐狸的友谊。

    豆豆看到狐狸听了兔子关于肉食动物本身凶残的演讲而伤心离开

    的时候,他问我:“妈妈,你觉得兔子和狐狸谁更伤心?”我没有回

    答他,而是反问:“你觉得呢?”他想了想,说:“狐狸很失望,兔

    子一定很后悔。但是兔子也不是故意的,因为他们本身就不同。”

    突然,他问我:“妈妈,会不会有一天,齐齐也不理我了?”

    “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因为我的头脑里总是想着他很骄傲的样子。”

    原来豆豆一直对齐齐和自己不一样的性格而耿耿于怀。我问

    他:“你知道兔子和狐狸后来为什么成了最好的朋友和搭档吗?”

    他说:“因为兔子回去找了狐狸,并且抱在一起。”

    “那这个拥抱代表什么?”“是不是代表兔子努力不去想狐狸是一只狐狸的事实?”

    我告诉他:“兔子不是去忘记狐狸是一只狐狸,而是去接纳狐

    狸,去拥抱狐狸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你和齐齐也是如此,你也可以

    去拥抱齐齐身上跟你不一样的地方。每个人都不一样。”

    “就像妈妈以前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那每

    个人的性格里也有惹人喜欢和惹人讨厌的地方,对吗?”

    “是的,当我们愿意去接纳与拥抱这些差异,我们的生活就会变

    得更加简单和快乐。”

    《疯狂动物城》让豆豆哈哈大笑,也让他思考自己面临的难题。

    看完电影后,豆豆主动去约齐齐一起游泳、打牌。他对我说:“妈

    妈,其实所谓的难题都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如果能放下对别人的羡

    慕、讨厌或者偏见,更多地关注自己,心里就不会那么纠结了。”

    8岁的豆豆不是哲学家,但他的思考里总带着很多成人难以一下子

    悟到的道理。生活,真的处处是教育。

    正面管教工具

    倾听

    孩子放学回家后,可能会带回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本文中出

    现的一样。如果我只是一边做事,一边“嗯嗯啊啊”地敷衍孩子,瞬

    间转移话题,不听豆豆说,或是开始长篇大论,一味地给予评价、提

    出建议,那他一定不会跟我继续说下去。

    记得有一年出差,我见到一个10多年没见的女同学。之前我们在

    网上联系过,聊起当年的很多事情,感觉很美好。然而,那次见面

    后,我的感觉却有点儿糟糕。因为我每次兴致勃勃地说起一件事情时,她就会打断我,说:“嗯,我也是这样的!”“我跟你相

    反!”或者“我也认识一个这样的人……”

    那种总是被打断的感觉,让人很无奈、很生气,也让人失去继续

    聊下去的兴趣,连情绪也变得低落起来。所以,后来我也没有做一个

    很好的倾听者。

    其实,无论是朋友之间、夫妻之间,还是家长与孩子之间,都是

    如此。只有我们感觉到自己被倾听时,才会敞开心扉继续说下去,才

    肯去听从对方所说的话。然而,倾听看似简单,却是一件难以做到的

    事情,因为我们都习惯于敷衍、否定、评论、安慰、提建议等“不

    听”的行为。

    倾听别人,需要我们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

    方的感受,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请求,并给予反馈。

    那么,如何通过倾听来跟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呢?不妨试试以下

    的建议。

    ◆注意自己在倾听时是否有敷衍、打断、指责或说教等行为;

    ◆如果有,要有意识地改变这种行为,先从“倾听”开始;

    ◆停止说话,只听。可以问孩子这样的问题:“能给我举个例子

    吗?”“还有呢?”

    ◆当孩子说完后,问问他是否愿意听你说;

    ◆在分享了你的看法后,要关注于寻求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

    法。

    02 让孩子按照他本来的样子成长

    六一儿童节时,我带小哥儿俩去商场选礼物。出门前,我们开了

    一次家庭会议,豆豆和小福都通过了一项“决议”:选几样礼物都可以,但是每个人选的礼物总价不能超过400元。

    到了商场,豆豆在乐高玩具前停留了很久。他很喜欢一款409元的

    消防队模型积木,但犹豫了一下,他还是放弃了这款积木,选了一桶

    自由拼装积木和一盘跳棋,一共320元。

    而小福一进商场,就看中了一个小黄人套装,一共419元。他抱着

    这盒小黄人,不再看其他任何玩具,就等着哥哥选完后一起付款。我

    提醒他:“小福,你挑的礼物超过400元了。”他头一扭,把小黄人抱

    得更紧了,说:“我就要这个!”

    我和先生相互看了一眼。虽然小黄人只超过预定价格19元,但为

    了让小福学会遵守家庭约定,我们不肯让步。小福先是用耍赖的方式

    大叫:

    “我就要,我就要!”见这招没用,他又开始装可怜,说:“妈

    妈,我一个星期不吃冰激凌,可以吗?”我没有答应,他又生一计,转头问豆豆:“哥哥,你的玩具是多少钱?”豆豆回答:“320

    元。”“那咱俩的礼物加起来超过两个400元了吗?”豆豆老实地

    说:“没有。”小福马上提议:“那我们可以合买,然后一起玩!”

    “合买”的方案并不算违背之前的约定。于是,小福兴高采烈地

    抱着他的小黄人走出了商场。我替豆豆感到委屈,但他看上去并没有

    不高兴。

    很多时候,兄弟俩都是如此:小福总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

    么,而且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而豆豆对什么东西都看得

    很淡,即使很喜欢,也不会去争取。

    我一度很担心,像小福这样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做法,会不会伤及

    他人?像豆豆这样不懂得争取,会不会让自己太辛苦,错过很多机会

    呢?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干涉孩子们的选择。兄弟俩分享一盒巧

    克力时,小福总是能一眼看到最好吃的那些,把嘴巴塞满,手里也抓满,眼睛还盯着盒子不放。而豆豆根本不在乎自己能吃到多少巧克

    力,他拿着其中一颗用心地品尝。等到盒子里只剩下几颗巧克力时,小福已经做好“屯粮”的准备,而豆豆还在慢悠悠地吃着,表情非常

    享受,全然不知自己吃亏了。这时,我总是在一旁不停地提醒:“小

    福,你吃慢一点儿,分一颗给哥哥;豆豆,剩下的两颗给你,弟弟手

    里已经抓了4颗!”甚至我还会说:“小福,你不能拿走本来属于哥哥

    的巧克力;豆豆,你也要抢啊,你不抢,巧克力就都被弟弟拿走

    了……”

    于是,本来一直沉浸在美味世界里的豆豆突然醒悟过来,开始加

    入争抢的游戏。小福像“割肉”一般让出一颗巧克力,但很快又恢复

    本性,并且抢得更厉害,最后还是他胜利了。本来小哥儿俩相安无

    事,经过我的调解之后,豆豆觉得很沮丧,于是有意识地回避争斗;

    而小福却更享受和哥哥斗争的乐趣。

    为此我感到越来越焦虑,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不久之后,我们全家去美国游玩,在那里邂逅了一家人,他们家

    有两个女儿。听完她们的成长经历,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困扰突然解

    除了。

    这家的大女儿琳达,从小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无论是选择学

    校、专业,还是参加各种比赛,她都努力争取,也常常失败,但是她

    不在乎:“我努力争取过了,就不算失败。”因为敢选择、肯努力,她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最后考上了常青藤名校。

    小女儿瑞秋从小善解人意,很多时候她做事情都是为了满足大

    人,而不是满足自己。长大后,她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她换过专

    业,换过学校,还休过学,直到后来才发现自己喜欢摄影。于是,她

    不再读大学,而是凭借天赋和努力,成为《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

    师,日子过得自在舒服。琳达和瑞秋的妈妈对我说:“以前我也很担心姐妹俩,忍不住想

    干预她们。可最后,我还是决定让孩子按照原本的性格去成长。因为

    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性格没有好坏之分,而且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会

    怎样。不如带着一份好奇,等待她们去体验各自的人生吧。”

    我回望了一眼豆豆和小福,终于走出焦虑,知道该怎么对待他们

    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或许小福会感激自己曾经百分之一百地生

    活过、争取过;而豆豆会享受并受益于他那份简单与不争。我需要做

    的,就是接纳不同的他们,为他们设置界限,也给予他们自由,让

    他们按照本来的样子成长。

    正面管教工具

    信任

    我们常说,要给予孩子“爱与自由”,“爱”是指无条件的爱,无论孩子做得好与不好,我们都从心底去接受和理解他,像以前一样

    地去爱他;“自由”是指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不过多地打

    断、干预和约束他,而是让他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去建立规

    则,熟练技能,形成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慢

    慢地去摸索、体会,需要在错误中学习,而不是被包办、解救、说教

    或修复。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剥夺了孩子慢慢成长的机会,没有给他自

    由成长的空间,因为我们对孩子不信任,觉得他做不好,所以总想插

    手干预。当我们对孩子表达信任时,孩子会发展出对生活的勇气和对

    自己的信任。这一点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一个充满自信与勇气的孩

    子,能够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也能抵抗外界的压力,激发自己

    的内在潜能。如果父母从小就不相信孩子能做好,孩子成人后再去面

    对这些挑战时,就会变得束手无策。信任孩子,给他犯错的机会,这是孩子最健康的成长方式。当孩

    子面对挑战的时候,父母要先给他尝试的机会,对他说:“我相信你

    能解决。”这句简单的话,会让孩子感觉到无穷的力量。

    记得一次参加学习时,导师让每个人说一句对自己影响最大的

    话。有一半以上的人说,在他的成长经历中,有一个人对他说:“我

    相信你能行我相信你能做到我相信你能达到自己的目标。”看似简

    单的一句话,却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一开始我震撼于这句话所带来

    的能量,但是仔细一想,觉得这确实是一句非常鼓舞人心的话。

    孩子非常需要父母对他表达信任,信任会鼓励他勇敢地去探索,而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提高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他学会如何去

    面对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能接受失败,遇到挫折不

    知所措,并且不知道如何从失败中学习。信任会让孩子的心里滋生出

    强烈的安全感,具有良好安全感的孩子,不会轻易地怀疑与否定自

    己,而是敢于大胆地去尝试。

    当孩子失败、怀疑自己的时候,家长要认同他的感受,跟他

    说:“我知道你很沮丧,因为你刚刚没有做好,我也会这样。但是我

    信任你,我相信你能做到。”孩子听到这句话后,会正确地看待自

    己,正确地面对失败,并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发展起面对生活的勇气

    与信心。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孩子。

    03 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再“飞”一会儿

    跟大多数父母一样,从前的我认为,孩子的快乐和悲伤需要由我

    全权负责。每当看到他们受挫折、闹情绪,我就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

    儿什么,好让孩子开心起来。

    一天,我带豆豆去饭店吃饭,路过商场的冷柜时,看到里面琳琅

    满目的冰激凌,他走不动了,一定要先吃个冰激凌再去饭店吃晚饭。

    我们的位置离饭店很近,如果先吃冰激凌,待会儿怎么吃得下晚饭呢?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于是,豆豆使出了撒手锏:赖着不动,眼里噙满泪花,那表情让人看了心疼不已。

    豆豆可怜的样子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心:“啊,孩子又不开心了,我该做些什么才能让他开心起来呢?”于是,我蹲下来抱着他,开始

    我的“快乐拯救”三部曲。

    首先,给点儿阳光,好言安慰:“别哭了,妈妈答应你,吃过晚

    饭就给你吃冰激凌。”豆豆才不理我这一套,他大声反抗:“现在吃

    跟晚饭后吃不一样吗?我就想现在吃!”

    安慰无用,我又开动了第二步:说教大法。“当然不一样。先吃

    冰激凌,肚子里就没有位置装晚饭了,长期下去会营养不良的。晚饭

    后我们一边吃冰激凌一边聊天,多么美好、惬意的时光啊!”听我说

    完,豆豆更生气了:“那是你的美好时光,我的美好时光就是现在吃

    一个冰激凌!”他扒着栏杆,蹲在地上,大有冰激凌不到手就不走的

    架势。

    好小子,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跟“母后大人”耍赖,我只想快点

    儿解决这场拉锯战,索性用上了最后一招:贿赂。我说:“如果你能

    够忍到晚饭后吃冰激凌,周末就可以多玩半个小时游戏。”要知道,每个周末两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一直是他最珍视的时光。听说能一下

    子多玩半个小时,豆豆马上动心了。他站起来,假装很为难地

    说:“好吧!我勉为其难地答应你!”

    在饭桌上,他一边大口吃饭,一边一遍遍地跟我确认:“妈妈,周末真的可以让我多玩半个小时游戏吗?”看着他高兴的样子,我却

    开心不起来,我究竟是创造了快乐,还是牺牲了原则呢?用这种方式

    缓解孩子的情绪,真的是对的吗?

    果然,我很快就被自己“打脸”了。一天,我们又路过那个冰激

    凌店时,豆豆说:“妈妈,我今天饭后再吃冰激凌,周末可以多玩半个小时游戏吗?”我陷入了困惑,我做了那么多,就是教会孩子跟我

    讨价还价吗?

    后来,我跟我的导师——美国的一位临床心理学博士,谈起这个

    问题,他问我:“孩子用得着我们为他的快乐负责吗?那他自己的情

    绪呢?

    他什么时候开始接受这个会让他失落或愤怒的世界?”

    我恍然大悟,为孩子创造快乐并不意味着要回避情绪,我犯了几

    乎所有父母都会犯的错误——企图为孩子的痛苦代劳,向孩子的愤怒

    妥协,用尽各种办法去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而不是让孩子自己去体

    会进而消化负面情绪。这样处理的结果,跟我对待孩子吃冰激凌的事

    件一样——最后孩子并没有学会如何处理情绪,反而以为哭闹就能得

    到满足。那么,何不让孩子的负面情绪“飞”一会儿呢?

    一天早上,小福从起床开始就哭闹着不愿去上幼儿园。看着他不

    停地发脾气,我想起了导师的话,突然放下了心里那个“我必须让孩

    子开心”的信念,而是允许他不开心,允许他生气、烦躁。

    我平静地接纳了小福的情绪,没有给他讲道理,也没有竭尽所能

    地去解决问题。我只是把他抱到门口的椅子上,一边给他换鞋,一边

    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烦躁,但你需要去上学,这一点你无从选择。

    不过,你可以选择以什么方式去上学,高兴地去,或是生气地

    去。”然后,我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安静地在一旁自己穿鞋,准备出

    发。他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身体从一开始的对抗,变得放松下来。

    他想了一会儿,跟我说:“走吧,但我还是很生气,我要走到半路才

    会高兴起来。”

    我们走在路上,一直没有说话。突然,小福看到路边的一朵小

    花,说:“我要过去闻一下。”我看着他蹲下来,深深地吸气,又深

    深地吐出来,就问他:“花香不香?”他说:“其实我不是在闻花香,我是在深呼吸呢,好让自己不那么生气。”那一刻,我突然知

    道,孩子是可以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的。

    我和豆豆以前常常为“先写作业还是先玩”发生冲突,很多时候

    他虽然把作业写完了,但都是带着情绪写的,因此写得乱七八糟,好

    像是在为我完成任务。我看上去赢了,却在孩子长远的成长道路上输

    了。后来,对于豆豆写作业这件事,我不再反应强烈,豆豆也认识到

    自己无路可逃,渐渐开始养成习惯,尽管不愿意,却也能自己镇静下

    来,“为自己”写作业。

    孩子有负面情绪,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让孩子学会面对和

    处理自己的真实情绪,父母的关注点也会是当下,是事情本身。而父

    母的插手会让孩子逃避现实,让他们以为情绪是交换自由的捷径。接

    纳和允许孩子负面情绪的存在,让他们的负面情绪“飞”一会儿,孩

    子就会在消化情绪的过程中认清现实,这才是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温

    柔、最有益的事情。

    正面管教工具

    决定你将做什么

    在上文处理小福不愿上幼儿园的问题时,我使用的是正面管教工

    具——决定你将做什么。

    不说教,不命令,决定接下来你会做什么,然后告知孩子,并坚

    决地去执行。因为过多的说教或命令会引发权力之争,坚定地执行你

    的计划,避免让孩子一次又一次地试探你的底线。

    举个例子。你和孩子约定,出门之前要先收拾玩具,但他不收玩

    具就想出门。你们俩很可能陷入权力之争,你让他收,他却置之不

    理,你继续让他收,他还是不理,或者随便收一下就完事。几个来回之后,你发现,玩具没收好,孩子在哭,你在生气。你们俩就玩具这

    件事情“干了一仗”。

    “决定你将做什么”就是告诉孩子:收完玩具之后,我们才会出

    门。然后,你可以走开去做自己的事情,等他收好之后,你们才出

    门。

    同样地,针对孩子不写作业的问题,告诉他:你写完作业后,我

    会送你去好朋友家玩。“去好朋友家玩”,是你们之前约定好的事

    情。但是如果他的作业没有完成,就不能出门。

    有人可能会想,这是不是威胁呢?并不是。这是在向孩子表达你

    的态度,让他明白:收拾玩具和写作业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不会因

    为你不做而对你喋喋不休;我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情,如果你做好了,就过来找我,我们继续进行接下来的事。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父母需要和善而坚定地执行自己

    的计划,说到就要做到。这样,孩子才会相信:大人是遵守原则的,收玩具、写作业、上学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必须为自己负起这个责

    任。

    04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多米的好朋友小学毕业后搬到另一个城市,他的情绪一下子变得

    非常低落,有时还躲在房间里哭。妈妈不停地安慰他:“没事,你会

    找到新朋友的,你会好起来的!”有时,妈妈又忍不住生气:“你是

    男子汉,这样哭哭啼啼的,太没男子汉气概了!”

    每次听妈妈这么说,多米总是欲言又止,有时还会怨恨地瞪妈妈

    一眼,然后“砰”的关上房门,不想再听她多说。妈妈既心疼孩子,又觉得恨铁不成钢。她跟我聊起这件事情,看得出她对孩子性格上的

    担忧多过对孩子情绪上的担忧。我问她:“你觉得他的好朋友搬到其

    他城市这件事情严重吗?”朋友回答:“没什么严重的啊,升初中肯定会换一批朋友,以后

    他找到新朋友就好了。”

    我说:“就算你觉得这件事情没什么,也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感

    受。因为那一刻,他的难过是真的,他需要你理解他的感觉,同情他

    的遭遇,而并不仅仅是安慰他。当你诚恳地承认孩子的遭遇,说出他

    的失望时,他反而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

    她决定回家试试。一个小时后,她给我打来了电话。她说:“我

    仅仅是跟他说了两句话:‘你们以前每天形影不离,你现在一定很不

    习惯。你一定觉得很孤独,很想他。’孩子就抱着我哭起来,他跟我

    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说了很多他和好朋友之间的事情,然后他跟我

    说:‘妈妈,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好起来的。’”

    为什么只是接受孩子的情绪,母子之间的沟通就变得畅通很多?

    因为当孩子感觉到被接纳与理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安全感,从而就

    更愿意敞开心扉与家长做进一步的沟通,更愿意去考虑家长说的话。

    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当一件事情发生时,父母不要就事情的本身

    而是就孩子的情绪来回应孩子。不要总站在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对

    事情进行评价,或者趁此机会对孩子说教一番,甚至还要加上羞辱、指责。这样只会让孩子拒绝与你进一步沟通,增加对你的怨恨。而当

    你试图去理解孩子的情绪时,就会发现,其实那时的你是理智与冷静

    的,你对待这件事情的方式也是尊重与公平的。

    在游乐场,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孩子很生气地对父母

    说:

    “气死我了,他不仅抢走了我的玩具,还把我推倒在地上!”这

    时,不同的家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有的家长会质问孩子:“你是不

    是先抢了他的玩具?你总是爱惹是生非!”有的家长则生气地

    说:“你怎么这么啊,那你抢回来啊!”有的家长会进行说教:“他

    这样做不对,你不要学他,做好你自己就行!”有的家长则怀疑孩子:“怎么会这样,你把事情的经过再说一遍。”……但很少有人会

    去安慰孩子的情绪:“他抢你的玩具,还推你,你一定觉得很生

    气。”

    所以,接下来孩子更加生气,还多了一份委屈,和父母的沟通也

    无法进行下去。因为当孩子处于一种强烈的情绪中时,是听不进去任

    何话的,也不会接受任何批评或安慰。他们更希望父母了解他们的心

    里在想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而且在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只是透露了一点点,尤其是当他们

    年龄尚小时,还不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需要父母去猜测他

    们的愿望,并帮助他们表达出来。

    孩子从小就需要被理解,这种被理解的需要,远远大过成人眼中

    更美更好的东西。网上曾经有个广为流传的视频,说的是一个孩子的

    乌龟死了,他感到很伤心,爸爸走上前去,说:“不就一只乌龟吗?

    爸爸带你再买一只。”孩子继续哭:“不要,我就要原来那只。”爸

    爸说:“乌龟死了,就没法活过来了,这是自然规律。爸爸给你买一

    只一模一样的,一只不够,我们买两只。”可是,孩子哭得更厉害

    了。直到爸爸经“高人”指点,抱着孩子说:“你的乌龟死了,你一

    定很难过。”孩子突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说:“是的,它再也活不

    过来了,爸爸,我们去把它埋起来吧。”画面上,爸爸拉着孩子远去

    的背影充满了浓浓的爱。

    对孩子受伤的情感来说,父母的理解是治愈的良药。当孩子被理

    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对父母的爱就会更深。当他们感

    觉到深深的接纳与爱时,就更倾向于合作而非对抗,这时再来解决问

    题,就变得轻松很多。

    正面管教工具

    认同感受在我们小的时候,常常听到父母对我们说:“要勇敢,不要

    哭!”或者“这有什么好高兴的,不要骄傲!”我们不能有不好的情

    绪,因为这是“弱者”的表现;我们也不能让好的情绪过于强烈,否

    则就会乐极生悲。带着这样的观念,很多事情我们都做不好。

    等到我们为人父母后,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情绪的方式,基本上

    就是我们对待自己的情绪、对待孩子的情绪的方式。我们常常压抑自

    己的情绪,不敢自由地表达自己,也不允许孩子拥有负面情绪,于是

    竭尽所能地想帮助孩子跳过情绪的束缚,直接解决问题。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感受,是给予他们能量的开始。当他们相信,不管自己拥有哪种情绪都是正常的,他们就可以自由地做自己。

    所以,不要企图修复、解救或说服孩子放弃感受,而是让他自由

    地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孩子还小,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把他的

    情绪说出来。比如,你可以说:“我能看出来,你真的很伤心、很生

    气,也很沮丧。”然后,保持沉默,给孩子一些时间,相信他能处理

    好自己的情绪。

    你会发现,情绪得到理解与接纳的孩子,会在心底滋生出很大的

    力量,他们会主动去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

    同时,也更愿意敞开心扉,把更多的心里话说给你听——即自由地表

    达自己。

    认同孩子的感受,是父母和孩子无障碍沟通的开始。

    05 站在孩子的角度,给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每年暑假,我和先生都会带孩子到国外去游学、旅行。到了国

    外,你会发现,世界突然安静了,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在餐厅吃

    饭,不再像在国内一样,热热闹闹,人声鼎沸。这时,两个孩子的声

    音突然就变大了。他们聊到高兴处,突然就兴奋地大声叫出来;他们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开始连蹦带跳,或倒着走,把路沿当独木桥走,甚至还会爬石头、爬栏杆。

    我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像爸爸妈妈一样走路,过来牵着手,轻

    声一点儿说话……其实,我很想加上一句:我都说一百遍了,怎么还

    是不听!

    接下来,“不语言”几乎脱口而出:不要跑,不要爬,不要跳,不要叫,不要大声说话……

    但是,一点儿用都没有。一开始,他们还会停下来犹豫一下,后

    来他们干脆听不见我说的话。一种无助与沮丧涌上心头,我开始想:

    我自己还教别的家长怎么面对孩子的挑战呢,可我现在都不知道拿自

    己的孩子怎么办。想到这里,我的情绪几近失控,只要一点儿火苗就

    可以把我点燃。

    这样的情形,在我们抵达美国的前3天,几乎天天都会发生。

    第四天,我的时差差不多倒过来了,我们也结束了路上的奔波,在一个美丽的旅游小镇住下来。我的精神恢复了,一直紧绷着的神经

    似乎也终于放松下来。先生开始开会,我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在小镇闲

    逛。

    两个孩子拉着手走在我前面,不紧不慢。这是多么和谐的画面

    啊,我甚至忍不住想,如果多带一个小孩,我也是可以的!可是,思

    绪还没回过来,我就看见一个孩子开始跑起来,另一个快要跑到路

    边。我跑过去把他们拉回身边,跟他们说:“我们只是在路上看一

    看,走一走,慢一点儿!”两个孩子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妈

    妈,这里没什么好看的!我最讨厌逛街了!”

    我突然想起,我生的是两个男孩,且非“暖男”,他们天性就不

    爱逛街。我很享受在异国小镇的街头慢慢走的感觉,但他们并不喜

    欢,所以才希望能从无聊的走路中发掘出一点儿乐趣来。回想起前面3天,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车上,一下车,他们跑一

    跑、跳一跳,释放一下,是很正常的。平常在国内,大家都高几个分

    贝说话,他们高声说话也是正常的,没有想到,在国外标准突然就变

    得不一样了。

    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我突然就释然了。我的孩子,不是完美

    得不会让我“生气、沮丧、尴尬”的孩子,他们的行为,就是所有孩

    子都会有的典型行为,在路上走一走、跳一跳、爬一爬,这是他们的

    天性。他们不会每时每刻都按我的要求规规矩矩地走路,安安静静地

    吃饭。允许与接纳他们“不听话”的时刻,想一想他们行为背后可能

    的原因是什么,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故意跟我对着干,只是有时他们不会像大人一样恰到好处地控制自己(其实,大人很多

    时候也不会控制自己)。

    然而,要时刻记得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情。很多家长跟我说,看着孩子那么捣乱、那么不听话,没把他们骂

    一顿、打一顿已经够好了,还要我蹲下来,和颜悦色地去接纳他的情

    绪,这很难做到。

    是的,对于孩子的这些行为,如果你本身就是无法接受的,那自

    然很难去接纳孩子;如果你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那么只有在孩子

    表现好的时候,你才会接纳他,如果他有一些不符合你期望的行为,你就会讨厌这个孩子。

    或许你不承认你会讨厌自己的孩子,但是你所做出的指责、打

    骂、惩罚等行为,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不被爱的。当他有这种感受

    时,就会花更多的精力去证实这一点,而证实的方式往往正是那些不

    当行为。

    无条件地爱孩子,就是对孩子做到无条件地积极关注,无论孩子

    调皮、哭闹,还是发脾气,父母都应该不做任何负面评价和要求,都

    应该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并给予他温暖。只有持这样的态度对待孩子,我们才能真正看见孩子,理解他的感受,看见他的需求,而孩子

    也能在这样“天然”的环境中成就真实的自我。

    正面管教工具

    非语言信号

    在后来的旅途中,我们制订了一些约定,来保证我们玩得既开心

    又安全,并且尽量不发脾气。我跟他们说:“你们两个在路上乱跑的

    时候,我很担心,也很着急,我没办法同时照看好你们两个人。所

    以,我会忍不住大声对你们喊叫,请原谅。”没想到,两个孩子善解

    人意地说:“妈妈,其实你不用那么大声,你给我们一个手势就可以

    了,你这样大声,你自己很生气,我们也不想听。”

    于是,我们约定了几个手势。比如,他们乱跑的时候,我过去扶

    住他们的肩膀,不说话,他们就知道此刻需要停下来;他们大声说话

    的时候,我伸出手轻轻地往下压,他们就知道要降低音量。我没有多

    说话,他们反而更愿意听,因为当我愿意用手势代替命令或唠叨时,我的情绪是冷静的,而且孩子能够感觉到被尊重和信任,所以更加

    愿意去遵守。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语言”和“人

    生道理”:不许动,不许哭,不要跑来跑去,不要在上课的时候讲

    话……我们觉得这是为孩子好,可是孩子却觉得生气、烦躁、莫名其

    妙。

    非语言信号,不说一个字,反而比语言更“响亮”。比如,孩子

    一进门把鞋子乱甩在门口。你不用说话,微笑地指着需要被捡起的鞋

    子,孩子就会知道你是什么意思。再比如,当你和孩子经过一场“冲

    突”而感到沮丧时,试试把手放在胸口,表示“我爱你”,这样你们

    都会感觉好些。当然,这些非语言信号需要在之前就跟孩子约定好。很多小小孩

    喜欢在家长打电话时在一旁打扰,家长一次又一次地把孩子从身边支

    开,孩子又一次一次地跑过来,最后,家长很烦躁,孩子也感到很委

    屈。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跟孩子约定一个暗号:当妈妈打电

    话或跟人说话的时候,如果你想跟我说话,就给我做一个暗号,如果

    我能停下来,就赶紧过来找你;如果我有很重要的事情,暂时不能过

    来找你,我也回应给你这个暗号,表示我收到你的信息了,打完电话

    就会过来找你,请你等我一会儿。

    这个非语言信号,比起用语言或肢体动作不停地把孩子从你身边

    赶走,有效得多,它会化解你和孩子之间的冲突,让你们平静地相

    处。而且,如果这个非语言信号是你和孩子之间所特有的,别人都不

    知道是什么意思,孩子就会觉得非常自豪。

    06 适时捕捉孩子发出的信号

    家长大都明白亲子沟通的重要性,知道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倾听

    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亲子关系。但是沟通不是简单地和孩子进行

    语言的交流,还包括去接纳孩子的情绪,询问孩子的想法,然后再去

    解决问题。

    沟通存在于交流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细节,真正良好、有效的

    沟通,需要父母能够适时地感受和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并及时做

    出回应,尤其需要父母能够倾听孩子。

    然而,大多数时候,父母都不会留意孩子表达出的信息,因为他

    们的心总是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所占据。孩子从学校回到家,很委屈

    地告诉你:“妈妈,我很生气,我把齐齐当成最好的朋友,什么东西

    都跟他分享,但是他今天带了一本书,就是不给我看!我再也不跟他

    当好朋友了!”这时,妈妈的脑海里闪过无数画面,然后,这样的话

    脱口而出:“是不是你什么地方惹他生气了?”“明天我们带一本跟

    他换吧!”“你们还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有矛盾是很正常的。”我们觉得自己很理解孩子,觉得说这些话是为孩子好,是在帮他

    解决问题。可是,孩子却突然不说话了,他可能会变得更加生气,因

    为这些都不是他想听到的,他想传递给家长的信号,家长并没有捕捉

    到。

    孩子所发出信号的真实含义往往并不明显,家长需要对这些信息

    进行“解码”之后,才能理解它。比如,孩子看上去是在“抱怨”某

    件事的不公平,其实真正传达的信息是“我很委屈,我想倾诉,我想

    得到理解”,他并不一定需要安慰、建议、说教,甚至也不需要解决

    办法。而家长听完孩子的表述,往往就会来抚平他的负面情绪,帮助

    他解决问题。所以,当你用这些方式跟孩子进行沟通时,实际上就错

    失了彼此之间的连接,没有做到适时、有效的沟通。

    在上面的案例中,适时、有效的沟通,从孩子回家那一刻就应该

    开始。当孩子说话的时候,你可以拉着他的手,蹲下来,看着他的眼

    睛,体现出对他的关注,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然后,你放下脑

    海里已有的想法和判断,敞开心扉,全神贯注地去倾听和感受他,留

    意他表达的信息。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当时实际沟通的情形,而

    不是产生于早已存在的固有的心智模式。

    所以,有时候我们仅仅是在孩子跟我们沟通的时候拉着他的手,点点头,跟他说“嗯,你看上去确实很生气”或者用“还有呢”“可

    以告诉我更多吗”这样的方式给予反馈,可能孩子只是经过一番倾

    诉,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因为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重视和理解时,他

    就不再否定和怀疑自己,他的那些“小烦恼”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他

    的担心也会消失不见。孩子从“需求不被满足模式”,顺利过渡

    到“需求被满足模式”。

    事实上,像这样的循环,在孩子成长的每一天几乎都会发生。孩

    子从出生开始,就需要父母和他们进行积极的沟通,满足他们的需

    要。从孩子咿呀学语起,懂得如何养育孩子的父母,就会对他们报以微笑,并模仿孩子的声音,用这样的方式去回应他们,然后停顿一

    下,等待他们的回应。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在认真地听你说,我

    会回答你的,我知道这对你很重要,因为这能使你了解自己、重视自

    己,我很喜欢你现在的样子。”通过这样的信息反馈,父母和孩子之

    间就建立起连接,并且通过相互发送和接收对方的信号,感受到彼此

    融为一体,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是在这样的亲密沟通基础上逐渐建立起

    来的。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常常会错过孩子发出的信息,孩子的需

    求无法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不当行为。父母为此感到沮丧,常常以

    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孩子也滋生出更多的负面情绪,由此陷

    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这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场景:妈妈下班回到家里,孩子满怀热

    情地跑过来迎接她,经过一天的分离,孩子特别想跟妈妈重新取得连

    接。然而,这时的妈妈却想换掉职业装,洗个手,然后再投入到妈妈

    的角色中。所以,她只是飞快而随意地抱了一下孩子,就走到卧室换

    衣服去了。

    孩子没有体会妈妈的意思,他以为妈妈拒绝了他,开始哭起来,而且在等妈妈的过程中,他越哭越伤心,他的心里产生了很多想法,但是他并不知道那是什么,他很委屈,很失望,也很生妈妈的气。所

    以,当妈妈再次下班回来,满怀热情地来抱他的时候,他拒绝了妈

    妈,用手推开妈妈,大哭起来。这时,妈妈的心里突然变得非常失

    落,她本来收好了工作一天的疲惫,现在这种疲惫的感觉一下子又冒

    了出来,她严厉地对孩子说:“你再不停下来,我今天就不带你玩

    了。”

    一看妈妈对自己发火,孩子立刻感受到更大的分离感,他变得更

    加急躁,干脆躺在地上哭起来。这时,妈妈不再打算给孩子任何积极的关心,因为在她看来,孩子的行为很不对,她不想纵容这些“坏行

    为”。

    至此,母子之间的沟通完全失败,其原因就在于孩子最初的信息

    没有被妈妈适时地接收,孩子因为没有得到妈妈的理解而感到挫败,妈妈也因为孩子的消极对抗而感到恼怒和沮丧,本来一件很小的事

    情,现在变成了大问题。

    可见,亲子之间适时、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其实我们每一

    个人都在时刻观察着他人对我们所发出的信号的反应,孩子更是如

    此,他们往往是凭直觉对自己所观察到的事情做出判断,而这些判断

    往往是错误的。比如,在孩子看来,妈妈的一个转身,可能就是不爱

    他的标志。这时,后面的沟通就变得更加艰难。

    当亲子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分离和误解时,需要父母去修复这些

    问题,孩子也会逐渐明白,他们和父母之间的连接是可以修复的。通

    过适时的沟通和必要的关系修复,孩子就会慢慢地积累起积极的、与

    父母的内心紧密连接的感受,这对他们未来人际关系的建立非常重

    要,也能让他们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正面管教工具

    近距离倾听

    本章讲的第一个工具“倾听”,说的是当孩子说话的时候,家长

    不要敷衍、打断、指责、说教等,而是用心去倾听孩子,并做出回

    应。而“近距离倾听”,更多地是指父母要去感受孩子,感受你们在

    一起的那种感觉,让孩子感觉到你在他的身边给予他无声的陪伴,你

    们彼此之间心有连接。

    你可能还记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只要你坐在他看得见的角

    落,他一个人就会玩得很好,但是一旦你离开他的视线,他马上就会站起来,哼哼着要你回来或者跟你走,直到你又坐在他旁边,他又旁

    若无人地玩起来。

    孩子长大后,也是如此,也同样需要感受到父母在身边安静的陪

    伴与倾听。他不需要你有任何言语和动作,只要你在一旁安静地看着

    他,他就会觉得此刻的时光变得加倍地温馨与重要,他对手上的事情

    也会有加倍的兴趣。

    因此,所谓“近距离的倾听”,就是需要你腾出时间,安静地坐

    在孩子旁边。这时,孩子可能会问:“妈妈,你在干吗?”你可以这

    样回答:“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坐几分钟。”这样的回答,往往会让孩

    子感到自己无比地重要和被爱。

    如果每天都能有这样几分钟,你愿意为孩子停下所有的事情,就

    这样安静地与孩子待在一起,你会发现,很多烦心的事情似乎都消失

    不见了,你的心会慢慢地沉淀下来,你与孩子的心会因为每天有这样

    的连接而更加靠拢。你也能够更好地去倾听孩子,从而看到孩子真正

    的需求。CHAPTER 03 了解行为,看见孩子行为背

    后的需求

    我们对自己和孩子的行为了解得越多,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就会越

    有效。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因为感觉

    不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失望行为有更多的了解。家长应该明白,如果

    真的存在问题,了解原因,才能真正地对症下药。

    导读 孩子的行为,不过是冰山一角

    我们常常说自己从头到脚了解孩子,可是孩子却不觉得父母了解

    真实的他们。当孩子出现某一个行为时,我们常常会对此直接做出判

    断和反应,尽一切可能想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可是却发现,尽管我

    们“已经说过100次了”,孩子还是不听,甚至变本加厉。

    这就如同船在大海中航行,如果方向错了,你劲儿使得越大,就

    越偏离正确的方向。我们没有看到真实的孩子,没有了解孩子行为背

    后有着怎样的感受、信念与需求,只是凭借行为表面就做出判断并采

    取行动,这样的方向很有可能就是错误的。

    本章将通过学习“错误目的表”来了解孩子的行为,通过几条线

    索,来判断孩子的行为目的,然后根据这些行为目的去了解他们的真

    实想法,这样就能够确保我们始终航行在正确的航道上。

    01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惩罚越来越不管用

    我刚开始做家庭教育培训时,学员们经常这样“吐槽”:“家里

    人不同意我来学习,尤其是老人,他们觉得养孩子这件事还需要学习

    吗,孩子听话就好,不听话就打,就这么简单。”事实上,老人家说得也没错,在那个年代,有几个孩子不是被打

    大的呢?而且大多数孩子,打一顿之后立马变得老老实实,可

    以“乖”好多天。但现在,过去那样的“大好时光”似乎已经一去不

    返了。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父母的惩罚也越来越不管用。

    之所以会这样,其中一个原因,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

    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爸爸不再顺从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上司,妈妈不再对丈夫言听计从,学生不再唯师命是从……几乎所有的人都

    在积极地争取自己的权利。孩子没有从周围的榜样身上学会“听

    话”,他们也希望得到完全的尊严和平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再

    用惩罚的方式管教孩子,带来的后果就不再是顺从,而是愤恨、报

    复、反叛或退缩。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即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

    进心。我们不再需要孩子像过去那样为家庭的生计付出努力,相反,孩子被以爱的名义给予了太多东西,因此他们无须付出任何努力和投

    入,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很多父母都相信,好父母就应该保护

    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因此他们包揽了孩子遇到的一切困惑,对

    孩子进行过度保护,从而剥夺了孩子通过遭遇挫折、体验错误取得成

    功的机会。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没信心,因此便通过一

    系列不当行为来找寻自己的价值。这些不当行为,就是我们所说

    的“不听话”的行为。

    按照传统的教育方法,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的时候,父母的第一

    反应就是,这个行为是错的,我要去纠正它。很多时候,纠正就意味

    着惩罚,因为很多父母认为,只有惩罚,孩子才会吸取教训。然而,惩罚并没有让孩子吸取教训,他们的心思反而没有放在事情本身,而

    是放在如何逃避惩罚上面,或者他们因为这些严厉的责难与惩罚,产

    生了强烈的自卑情绪,认为自己就是父母眼中的坏孩子,从而更加对

    自己失去改变与进步的信心。还有一些孩子,他们会为此感到很愤

    恨:今天你们这么骂我打我,只是因为你们现在比我强大吗?这不公平,我不能再相信大人。甚至他们会想办法报复:这次你们赢了,下

    回我要扳回来!

    正面管教主张不惩罚、不娇纵地管教孩子。2008年,正面管教刚

    到中国时,很多人听到“管教”两字,第一反应都会联想到“惩

    罚”。惩罚事实上是很多家庭最常用的养育方式之一。因为家长相

    信,想要孩子变得更好,就必须让他们感觉更糟,通过责难、批评、惩罚等方式让孩子吸取教训,他们才能从中得到学习。然而,静下心

    来想想,作为成人,我们什么时候才会做得更出色呢?一定是你感觉

    自己被接受、被鼓励,感觉比较好的时候。

    “管教”一词的原意是教育、引导、追求真理与原则。想让孩子

    遵守原则,养成好习惯,一定要让孩子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这件事情的

    重要性,从而肯主动去遵从。而我们通常做的,是通过惩罚或奖励的

    方式,给予孩子外在的控制,这种方法看起来在当下有用,一旦这些

    外在的控制撤离,孩子又会恢复到老样子。

    正面管教主张,当孩子有不当行为的时候,不是通过孩子的行为

    表面去判断这个行为的对错,然后给出解决的办法,而是先了解孩子

    行为背后是什么感觉,隐藏着怎样的信念,孩子做这件事情的原因是

    什么。只有了解行为背后孩子的真正需求,才能帮助我们真正地解决

    问题,并且是以一种尊重、平等,不伤害、不惩罚孩子的方式来解决

    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通过不打不骂的方式也能让孩子听话。它做到了

    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它让我们看见孩子、理解孩子,并根据问题

    的原因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解决问题。

    正面管教观点

    惩罚造成的4个后果

    很多时候,惩罚只是在短时期内有效。有时,父母的一声呵斥就

    让孩子立马听话了,但是孩子的行为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它会换一种方式,换一个场景,接二连三地出现,并且会带来长期的负

    面效果,它们分别是:

    ◆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是我会扳回来的!”

    ◆反叛——“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照他们的要求

    去做。”

    ◆退缩——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自卑:“对,我是个坏孩子。”

    孩子通常不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遭受惩罚时内心所做出的决

    定,然而他们未来的行为正是建立在这些潜意识之上。比如,如果一

    个孩子在潜意识里认定自己是个“坏孩子”,他就会继续扮演“坏孩

    子”的角色,他要么会跟父母对着干,要么会变成一个讨好者,通过

    一些不当的方式去寻求父母的过度关注。

    正面管教不提倡任何形式的惩罚与娇纵,它关注长期的教育效

    果。它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

    为基石,让孩子在学会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培养各项能力。

    02 归属感与价值感是孩子追求的首要目标

    人们曾经认为,一岁前的孩子是不会思考的,他们无非就是发展

    一些生存技能,学习拿东西、说话,学习坐、爬、站等。大人照顾得

    好,他们就笑;照顾得不好,他们就哭。

    事实上,婴儿从出生起就开始思考了,他们通过如何看待自己和

    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来形成对自己的看法

    以及行事的方式。人所有的行为都是以目的为导向的,一个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

    上,他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归属感是孩子作为

    社会人最基本的需求,他需要感受到自己能够融入一个家庭或一个集

    体,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孩子从出生起就开始寻找答案:

    在这个家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成为其中

    的一员,并占有一席之地?

    或许你认为,很明显,孩子是家里最重要的人啊,全家大小都宠

    着他,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还需要去寻找自己的位置吗?但孩

    子并不一定这么想。他们有着世界上最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解释能力

    却很差,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凭理性的思考做出决定,而仅仅是凭

    着直觉做出决定。

    现在有很多二宝家庭,或者准备生二宝的家庭。很多父母发现,老二出生后,老大突然开始有了“倒退”行为:本来自理能力已经不

    错的老大,突然开始尿裤子,依赖奶瓶,喜欢哭闹,越来越黏妈妈。

    家里多了一个孩子,本来已经身心俱疲的父母,对于老大突然的“无

    理取闹”与“添乱”很难接受,他们生硬地把老大推开:“你是怎么

    回事?妈妈已经很忙了,你到一边儿玩去!”这样的做法对孩子来说

    是非常大的打击,孩子感到更加失望和沮丧。要知道,他之所以出现

    叛逆的行为,正是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

    从二宝被抱回家的那一刻起,他就一天到晚被妈妈抱在怀里,所

    有的人都围过去照顾他、欣赏他,赞美他可爱。看到这些,老大告诉

    自己:妈妈爱小宝宝胜过爱我,所以我也要学小宝宝那样吃奶瓶、哭

    闹、尿裤子,我也要黏着妈妈,我要重新获得自己在大人心中的特殊

    位置。他没有想到,他所采取的一系列举动却适得其反,父母对此感

    到无比沮丧和厌烦,他们不是充满爱意,张开怀抱,亲切地期待他,而是给予他批评与惩罚。孩子因此更加气馁,他的行为也变本加厉,大人更加烦躁……可想而知,家庭氛围会变得多么恐怖。如果父母能够看到孩子这些叛逆行为的背后,只是一个简单的信

    念——希望得到爸爸妈妈更多的关注和爱,就不会只是告诉孩

    子:“你大了,弟弟(妹妹)还小,需要更多的照顾。”而是真正用

    行动去爱孩子,比如,安排跟老大的特殊时光,每个月抽出一段时

    间,单独跟他待在一起,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给老大布置一

    些小任务,让他参与到照顾弟弟或妹妹的过程中,让他感觉自己也属

    于妈妈和弟弟(妹妹)这个“小团体”,感觉到自己被需要。这样,他的那些“不当行为”自然就会消失,家庭氛围也会变得温暖和睦。

    其实,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经历,就知道有所归属和感觉被爱对

    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当我们新到一个班级或新到一个单位时,我

    们最想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温暖的欢迎,宽容的接纳,不被排挤,不被孤立,有自己的位置。一旦有人做出一些不友善的行为,你就会

    觉得,对方可能讨厌我,我感觉很孤独,因此就会把大部分的精力都

    放在如何被人喜欢或者妄自菲薄上面,从而无法也不愿意为这个集体

    发挥自己的价值。

    价值感是每个人都非常需要的感觉。很多人看过东野圭吾的《解

    忧杂货店》,讲的是一位老人开了一家烦恼咨询的店所引发的故事。

    里面有一段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姐姐对弟弟说:

    爸爸现在整个人精神焕发,比起妈妈没过世时还要有活力,这样

    我总算放心了,暂时应该没问题了,你也去看看他吧,我包你会大吃

    一惊的。

    当一个老人找到自己的事情做,感受到自己在家庭或集体中的价

    值和重要性,并为之做出贡献后,无论对于老人自己、子女,还是对

    于整个家庭,都是一件值得宽慰和高兴的事情。但是很多老人退休以

    后,并不是那么容易继续发挥余热,这也是为什么老人带孩子会出现

    过度帮忙的现象,整个家庭也常常因此而变得矛盾重重。很多年轻的

    夫妻会因为隔代养育的问题而感到困扰,其实如果知道每个人都有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需求,我们对于老人过度帮忙的行为就会多一些

    理解与宽容,也能更加积极地寻找解决的方法。

    再回到孩子身上,很多时候,孩子被剥夺了追求和体现价值感的

    机会。这不仅仅是因为家里的老人过度代劳,很多父母本身也没有给

    予孩子足够的耐心与等待,没有让孩子去尝试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或者说,当孩子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做出一些很笨拙、很让人烦恼

    的行为时,家长会用批评打击的方式去制止孩子。这对孩子是一种很

    大的伤害。

    很多儿童文学与绘本故事里,都讲到孤独的、觉得自己没有用的

    孩子有着怎样的痛苦。这样的痛苦,是大人所不能理解的,大人往往

    通过“这有什么好害怕的”“就知道哭”等这样的话,粗暴地压制孩

    子。

    其实,越不可爱的孩子,往往是越需要爱的孩子,也越需要大人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越需要被看见和接纳。只有寻求到爱与价值感,他们才会停止家长眼中的不当行为,去发展自己的能力——比如,对

    个人能力的感知力,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对自己在

    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内省能力、沟通能力、判断能力,等

    等。否则,他就会消耗很大的能量去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而且往往

    是通过不恰当的方式,即大人所看到的不当行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正面管教观点

    解读私人逻辑

    “私人逻辑”是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的意

    思是说,我们出于个人生活经验以及对这些经验的认识而形成每个人

    的内在信念,我们在应用这些信念的时候往往是无意识的,或者会把

    这些个人信念视为普遍真理。比如,二宝家庭中失去关注的老大,形

    成了这样一种信念:“爸爸妈妈不爱我了。”这是他的生活经验告诉他的结论,它很真实,因为他多次认证了这个“事实”——他每次想

    去寻求关注的时候,父母都很烦躁地把他推开。

    每个人都以他自己的方式观察生活,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所

    观察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就像看同一幅画时,有的人看到的是花

    瓶,有的人看到的是深渊,因为每个人观察的角度和生活经验是不一

    样的。基于自己的观察,每个人会做出自己的诠释,形成自己的内在

    信念。

    当老大观察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二宝身上时,他会以自己的

    生活经验去诠释这件事情。基于这样的信念,他的行为方式很可能与

    他的目标背道而驰。“当我感觉到你们不爱我,我就从‘宝座’上被

    推了下来,现在我要想办法重新坐回‘宝座’……”于是,他开始黏

    妈妈,尿裤子,不再独立吃饭……没想到父母对此更加不耐烦,他不

    仅没有得到爱,反而受到了训斥和责骂。于是,孩子又开始形成新一

    轮的私人逻辑,并证实自己的信念千真万确——他们真的不再爱我

    了。

    了解“私人逻辑”的概念,一方面能够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不

    一样的,很多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源于私人逻辑不同,我们需要去拥抱

    和接纳这种差异;另一方面,也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行为,更

    加有效地养育和管教孩子。

    03 如何看待孩子的不当行为

    几乎每个小孩都经历过叛逆期,在此期间,他们不听话,喜欢跟

    大人对着干,让家长很头疼。因此,一说到孩子的叛逆行为,很多家

    长都会把它与不当行为等同起来,会在第一时间去纠正它,想让孩子

    学会正确的做法。可是,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孩子的叛逆行为并没有

    减少,有时反而会变本加厉。为什么会这样呢?事实上,孩子的叛逆行为并不都是不当行为。仔细观察后我们会

    发现,孩子出现的所谓不当行为,很多时候只是因为缺乏知识、意识

    或技能而出现的不熟练行为,以及与其年龄相称的发展适应性行为,或是因为失望、情绪失控而产生的行为而已。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拍着手,兴

    奋地朝着某个方向走去,却被一把抱回来,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继续挣脱大人的手想往前走,却再次被抱回来……最后,大人终于失

    去耐心,对着孩子的屁股狠狠打了几下,孩子伤心地大哭起来。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这样的行为就是不当行为。家长觉得孩子应

    该安安静静地待在大人身边,至少是在可以保护的范围内,而不是完

    全不管不顾地到处乱走,这样不仅让大人感觉很累,孩子自己也很危

    险。于是,他们不断地阻止孩子,直到最后失去耐心,“啪啪”打几

    下孩子,既是发泄愤怒,也是希望孩子从中得到教训。

    孩子挨打后,觉得又生气又委屈又困惑,他不知道自己错在哪

    里。因为对于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而言,走路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新鲜

    与自豪的事情,他发现自己不用借助别人就可以移动了,于是好奇地

    走向四周这个全新的世界,享受走路带来的成就感。当家长一次一次

    地把他抱回原地后,他意识到大人似乎不喜欢他这样,但是他没办法

    控制自己,他实在是太兴奋,太享受自由走动的过程了。所以,他继

    续不顾一切地向前走着。他没法清楚地告诉大人:“我只是觉得走路

    好玩,我想到处走走。”他所能做的,就是用大人看起来更加叛逆的

    行为来表达他的情绪与需求,他用力推开大人的手,大声哭叫,甚至

    就地打滚。大人看到这一场景,就更加断定:这个孩子太叛逆、太不

    听话了,我得继续教训他。由此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都觉得特别心碎,孩子那么小,那么需

    要理解和帮助,需要大人拉着他的手一起去探索世界,却被无情地制止、打断,并受到惩罚。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打击和伤害,而这

    样的伤害,却来自最爱的父母对自己的不了解。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多了解孩子每个年龄段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知道孩子的某些不当行为只是他们的一些适龄行为,并不是故意要跟

    你对着干。当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四处乱走时,请耐着自己的性子,在

    可以保护的范围内给予孩子最大的自由,让他勇敢地去探索,或者轻

    轻地拉着孩子的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跟着他走。必要的时候,你

    还可以当一个解说员,告诉他所到之处遇见的小花小草、小动物、人、故事……相比起因为不了解而强行阻止孩子,这是一幅多么温暖

    的画面。

    再比如,一个刚学会写字的孩子,总是把字写到格子外,作业本

    被他搞得一塌糊涂。这时,家长可能会发火:“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字要写小一点儿,不要太用力,看你,把纸都戳破了!”孩子在一旁

    觉得很委屈,他用尽全力想把字写好,可是他的肌肉协调能力还不是

    很强,把握不好力度,精细动作也还不够好,没法把字写进格子里。

    这时,孩子的行为并不是不当行为,而只是缺乏技能的行为。所

    以,家长需要做的,不是左问老师,右问朋友:孩子写不好字怎么

    办?而是应该耐下心来,花时间陪孩子慢慢练习写字的技能。

    曾经有一个家长向我咨询,说他的孩子一到吃饭时间就开始本能

    反应似的哼哼唧唧,找各种理由不吃饭。家长为此绞尽脑汁,想尽了

    各种办法,大家都建议“狠心让他饿肚子”,家长也尝试过,可还是

    没有用。

    这个孩子在其他时间都表现得很独立,一个人可以玩很久。唯独

    到了吃饭时间,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十分不配合。后来我了解到,孩

    子的父母平常非常忙,很少关注他,只有在吃饭时间,一家三口才坐

    到一起,父母会关心他吃得好不好,有没有吃饱。其实,孩子的心里有一个信念:如果我不好好吃饭,他们就会花

    更多的时间在我身上,因此就算饿肚子,我也不要好好吃饭。孩子也

    意识不到自己做出了这个决定,而这却成为他行为的目的。

    我给予这位家长的建议是,在吃饭之外的其他时间,多用心陪伴

    孩子。当孩子发现,自己不用耍小伎俩也能获得爸爸妈妈的关注时,就不会通过不吃饭的方式来获得爱和关注了。

    后来,家长向我反馈,他们跟孩子约定好每天都有专门陪他玩的

    时间,孩子明显开心了很多,吃饭的事情自然也得到了解决。可见,找到问题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只有这样,家长的管教才不会偏

    离方向。

    孩子的行为就像一座冰山,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行为的表面,只

    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而孩子行为背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有着怎

    样的信念,他们追寻的是怎样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却是隐藏在海面下

    更大的部分,是我们所看不到的。

    我们对自己以及孩子的行为了解得越多,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就会

    越有效。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因为感

    觉不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失望行为有更多的了解。家长应该明白,如

    果真的存在问题,了解原因,才能真正地对症下药。

    正面管教工具

    给予关注

    关注孩子, 意味着不仅要“ 关” —— 关心, 还

    要“注”——专注、注视。大部分家长能够做到无微不至地关心孩

    子,对他嘘寒问暖,照顾一切衣食住行,却很难做到去专注地了解与

    陪伴孩子。专注,要求父母放下正在做的事,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此

    时,他比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重要。可是,很多父母要么很少有时间

    陪孩子,要么当孩子过来找他们时,他们一边忙手里的事情,一边敷

    衍孩子。对于父母的反应,孩子要么兴致陡然降低,要么以更大

    的“动静”来吸引父母的关注。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与依赖

    会越来越小,他们慢慢地不再去找父母,有什么话也不跟父母说。而

    当父母突然反应过来,想去挽救的时候,孩子已然长大了。

    只是辛苦操劳地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并不是真正的关注,真正

    的关注是指,那一刻你的心跟孩子在一起,你不仅用眼神跟他交

    流,还能站在他的角度倾听他的心声,看见他的需求。

    有的家庭会安排和孩子的特殊时光,在那个时间里给予孩子全身

    心的陪伴,让孩子感觉到被爱与重视,这就是很好的关注。这样,孩

    子就不再需要通过不当行为来寻求关注了。比如本文案例中不爱吃饭

    的孩子,他宁肯不吃饭,也想让父母多关注他。父母只有满足了孩子

    寻求关注的需求,才能解决不吃饭的问题。因为当孩子感受不到归属

    感和价值感,感受不到爱时,任何科学的方法也起不到作用。

    有一句话说得好,时刻问一问自己:“当孩子走进房间时,你的

    眼睛是否亮了起来吗?”说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每次孩子们从外

    面回来时,一听到门铃声,我一定会跳起来,跑到门口,张开双臂迎

    接他们,而他们则会跑过来跳到我身上。我希望等孩子个子长得比我

    还高时,我们还可以如此兴奋地拥抱彼此。

    给予孩子关注,让孩子感到他的重要。这对于培养孩子的归属感

    与价值感,是无比重要的事。

    04 如何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

    透过孩子的行为,去辨别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情,需要父母去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整件事情的背景,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个体心理学大师德雷克斯在分析了上千个案例之后,得出这样一

    个结论:孩子行为的呈现方式虽然每次都不一样,但背后的想法无外

    乎有4种——寻求过度关注、挑战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当德雷克斯

    解释这4个行为目的时,人们常常会问:“你怎么能把孩子往这些框框

    里放呢?”

    德雷克斯回答:“不是我老把孩子往这些框里放,而是我在那里

    找到了他们。”这样一来,对于父母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就简

    单了很多。

    孩子无时无刻不在通过观察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自己

    来做出决定。然而,虽然他们的观察是极其敏锐的,判断却不一定准

    确。当一个孩子丧失信心,感受不到归属感与价值感的时候,他会为

    自己选择4个不恰当的行为目的中的一些,来恢复信心与勇气,找到被

    爱的感受与价值感。之所以说它们是不恰当的,是因为孩子的这些目

    的是建立在感觉不到被爱的基础上的,而事实上,几乎没有一个大人

    会否认自己不爱孩子。

    第一个不当行为目的:寻求过度关注

    当孩子错误地认为只有受人关注或有特殊优待时才会有归属感,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只有让别人为他忙得团团转时,才能显示他

    的重要性,他的行为目的就是为了寻求过度关注。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下班回家后,你正在厨房忙碌,3

    岁的孩子站在门口,不断地叫:“妈妈,你过来!”你一边炒菜,一

    边问:

    “什么事啊,宝贝?我能听到,你说吧!”可是孩子并不说有什

    么事,他继续叫:“妈妈,你过来!”于是,你放下手中的活儿,走

    到孩子身边,孩子说:“妈妈,陪我出去玩!”你抱了抱孩子,给他一副拼图,跟他说:“你先拼拼图,妈妈马上就好。”可是,你刚进

    厨房不到两分钟,孩子又开始喊了:“妈妈,你好了没有?快一点

    儿。”最后,你只好中断做饭,带着孩子出去玩。

    在这个情景中,孩子很明显是为了寻求妈妈更多的关注,所以他

    一开始并不是走近妈妈,而是叫妈妈过来。当妈妈放下手里的工作

    时,他就觉得自己胜利了。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并不快乐,他认为自

    己得不到关注的时候就没有价值感,没有家庭地位,他需要不断地确

    定自己是否重要。所以,当你注意到他时,他就停下来不再“烦

    你”,但很快他又会产生同样的潜意识疑问:妈妈到底爱我吗?在妈

    妈心中,我到底有多重要?于是,他故技重演,形成恶性循环。

    孩子的行为会带给妈妈一些不好的感觉。妈妈可能会觉得很烦

    躁,也很着急,因为她需要给全家人准备晚饭,而孩子却一次又一次

    地打断她;她也可能会感到愧疚,觉得自己总是没时间好好陪伴孩

    子。虽然这些感觉会让妈妈不好受,但这些对妈妈来说却非常宝贵,因为这可以作为辨别孩子行为目的的第一条线索:如果孩子的行为让

    你觉得心烦、恼怒、着急或内疚,那么孩子的行为目的很可能就是

    寻求过度关注。

    接下来,妈妈可以通过第二条线索再次确认,即当妈妈要求孩子

    停止其行为时,孩子的反应是怎样的。一般来说,他会暂停片刻,但

    很快又回到老样子,或者换一种方式继续打扰妈妈。

    通过这两条线索,妈妈就可以确认:孩子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寻求

    关注。当孩子寻求关注时,他真正想说的就是:“关注我,让我帮助

    你并参与到你的工作中,让我觉得自己有用。”

    因此,对于孩子寻求关注的行为,家长不能像训练小狗狗叼球一

    样,你丢一个球,把孩子支开一会儿,然后他很快跑回来,你又丢一

    个球把他支开。这样他是感觉不到关注的,而是觉得你在敷衍他,因

    此他会以更加夸张的方式来引起你的关注。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要完全放弃自己的需求,对孩子有求必

    应。如果这样做,你会发现,孩子没完没了地缠着你,而你的脑海里

    总是想着尚未完成的事,最后你很可能因为情绪爆发而前功尽弃。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有帮助地参与进来,让他觉得自己有用。如

    果你正在厨房忙碌,可以拿一些菜,让孩子帮你择菜;可以让他站在

    凳子上,和你一起洗碗;也可以让他帮你去阳台上的盆栽里摘一些小

    葱……只要你愿意,总会找到适合孩子的事情。

    只有在这些时候,孩子才真正感受到妈妈的关注,并且发挥了自

    己的作用。当他的归属感与价值感得到满足时,他的心里就有了很好

    的安全感,不会再没完没了地缠着你陪他玩耍。

    常常有家长说:“孩子太磨人,总是一刻也不能离开我,我走到

    哪儿,他就跟到哪儿,烦死人了。”也有家长说:“只要我陪在孩子

    旁边,他就会玩得很好,我一旦起身,尤其是接个电话什么的,他就

    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拉着我的手,跟我说‘妈妈,陪我玩’,而我

    明明才离开他几秒钟而已。”还有一些家长抱怨:“我工作很忙,到

    家很想休息一下,但一到家,孩子就撇开所有人,只要我一个人陪

    着。我要陪着他玩,给他洗澡、读绘本、讲故事,直到他睡着我才能

    闲下来,回家比上班还辛苦。”

    要知道,孩子不当行为的背后,一定有未被满足的需求,如果家

    长知道孩子的需求是得到关注,就要真心地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用心去陪伴孩子,和孩子做一些能促进心与心连接的事情,而不是

    进行“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形式上的陪伴。

    对于那些抱怨“回家比上班辛苦”的家长,建议你在进家门前先

    告诉自己:一会儿朝我扑过来的孩子,是思念妈妈一整天,无比需要

    妈妈的孩子,而不是那个会缠着我一个晚上不放手的孩子。“看

    见”是爱的前提,家长只有看见孩子内心的需求,才会真正地去爱孩子,去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让自己感觉到开心的同时,也让孩

    子感觉开心。

    孩子需要在爱与关注里成长,只有感觉到足够的关注,才不会通

    过不当行为去寻求过度关注。

    第二个不当行为目的:挑战权力

    当孩子认为“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你不对我发号施令,我才

    有归属感”时,他们就会挑战父母的权力,跟父母对着干。

    以下这个场景,对很多家长来说并不陌生。每天晚上8:30,妈妈

    和乐乐都会为了睡觉而发生冲突。4岁的乐乐对此非常娴熟。

    妈妈轻声对正在玩玩具的乐乐说:“乐乐,来,该睡觉了。”

    乐乐回答:“还没到时间呢,妈妈,我想再玩一会儿。”

    妈妈继续哄劝:“现在你该上床了。”

    “妈妈,我把这张画画完就去睡觉。”

    妈妈不满地大声说:“你必须现在就去睡觉,明天再画。”

    妈妈想把乐乐的东西拿走,乐乐开始尖叫,他把蜡笔抓过来,藏

    在身后。妈妈犹豫了一下,不想和他拉扯,就做出了让步:“好吧,把这张涂完马上就睡觉。”

    然而,乐乐涂画的速度却越来越慢,妈妈变得越来越不耐烦,她

    生气地说:“你这是在胡闹,快点儿画,赶快画完。”乐乐得意地回

    答:“妈妈,我要把它画得很漂亮,所以要很仔细才行。”

    妈妈继续不耐烦地等待,但她发现,画画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

    步,接下来乐乐还有更多推迟上床的理由: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

    上厕所……最后,妈妈终于忍不住,把乐乐狠狠地打了一顿。乐乐大

    声地尖叫、哭闹,家里其他人都聚拢过来,开始抱怨和指责。很可能爸爸和妈妈开始吵架,老人开始安慰乐乐。乐乐的脸上露出一丝察觉

    不到的得意:

    “这个场景就是我想要的,虽然我被打了,但是我觉得自己已经

    赢了!”

    这个孩子是在向妈妈挑战权力。为什么孩子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挑

    战妈妈的权力呢?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孩子的行为表达了他想做

    什么就要做什么。原本妈妈想强迫他就范,结果却一再妥协,这让他

    更加认为自己有权力,别人控制不了他。

    其实,当妈妈意识到孩子是在挑战自己权力的时候,可以采取的

    一种方法是退出权力之争。妈妈可以提前跟孩子约定:9点钟是你上床

    睡觉的时间,我会提前告诉你刷牙、洗脸,我和爸爸会在9点跟你亲吻

    道晚安。

    到了8点半,妈妈就应该提醒孩子去刷牙、洗脸,如果他不去,妈

    妈应该回去做自己的事情。9点一到,妈妈就抱起孩子,给他一个大大

    的充满爱的拥抱,跟他亲吻,道晚安。这个时候,孩子一定会挣扎,想大闹一场,父母不用理会,任他闹,只管做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当家长愿意从战争中退出,孩子就会觉得这样的战争没有了意

    义。当家长很清楚地告诉孩子,自己的界限在哪里,并且坚持做自己

    该做的事情,决不妥协时,孩子就不会再去挑战父母的底线。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的行为目的是挑战权力呢?也有两条判断的

    线索。第一条线索:看家长自己的感觉。当孩子挑战权力的时候,通

    常我们会感觉自己受到了威胁与挑战,会有被激怒与被击败的感觉。

    第二条线索:看孩子的行为回应。对于家长的管教,他们不会轻易就

    范,而是会变本加厉,继续表现出不当行为,并且可能进行言语上的

    顶撞。看到家长生气,他们就觉得自己赢了。有时,他们还会进行消

    极抵抗或“屈从”家长,但内心并不服气。如果孩子的行为目的是为了挑战权力,其实他心里真正想说的

    是:让我帮忙,给我选择,给我界限,让我自己做决定。

    很多家庭都跟孩子有过类似这样的约定:玩完玩具要收拾好再离

    开,如果开饭15分钟后还不过来吃,就意味着你主动放弃了这顿饭,那就只好等到下一顿再吃。可是,当孩子挑战权力的时候,家长常用

    的办法是:

    ◆命令:赶紧把玩具收起来,还有10分钟就吃饭了!

    ◆说教:不把玩具收好,你走路会绊倒的,而且以后要玩会找不

    到玩具。我们都约定好了,你怎么能不遵守呢?

    ◆威胁:不收好玩具,就不要来吃饭!以后我再也不给你买新玩

    具了!

    ◆妥协:好吧,你先去洗手,我来收。你这次超过20分钟才来吃

    饭,还是让你吃吧,下不为例啊!……

    使用这些方法的问题在于,家长没有给孩子设置清楚的界限,反

    而让孩子觉得:妈妈一会儿会帮我收,或者只要我再坚持一会儿,还

    是可以吃饭的。家长也没有给予孩子权力让他自己做决定。所以,孩

    子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去试探家长的底线,他享受这种胜利的乐趣,觉

    得只有这样,自己在这个家里才能感受到归属感与价值感。

    权力并不是什么坏东西,父母可以建设性地使用权力,而不是破

    坏性地使用它。最好的办法是从权力之争中退出来,给予孩子正面的

    权力,为他提供有限的选择。比如,你提醒孩子还有10分钟开饭,可

    以跟他说:你可以现在收拾玩具,然后帮妈妈一起摆碗筷;也可以再

    玩5分钟,收好玩具后直接过来吃饭,你自己做决定。孩子可能会说:

    我什么时候都不想收玩具。这时,你无须争辩,也无须妥协,去做自

    己的事情即可。孩子很可能会因为你的退出而失去斗争的乐趣。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给出明确的界限和合理的规定,并完全按

    照规定去执行。如果你们约定好收拾好玩具才能去吃饭,并且开饭后

    15分钟没有过来吃饭,这顿就不能再吃,家长就要言出必行,温和而

    坚定地用行动说明一切。界限感会给予孩子安全感,让他知道哪些事

    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做与不做分别有什么结果。否则,孩子

    就会觉得无所适从,一方面,他会不断地去试探家长的底线,去猜测

    妈妈今天是什么心情,或许自己可以侥幸过关;另一方面,家长

    的“阴晴不定”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困惑,他可能变得不相信大人,也不相信自己,从而更加感觉不到归属感与价值感。

    我曾经跟两个孩子做过上面的约定,有一次,豆豆过了20分钟才

    过来吃饭,我坚定地把他抱到一旁,他从一开始的大声哭闹,到最后

    安静下来,用了半个多小时。我知道,他是在试探我的底线,所以我

    没有让步,只是坐在他身旁,跟他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也很

    委屈,但这是我们的约定。我爱你,我很希望你没有错过这顿饭,但

    已经错过就不能再吃了。如果需要,我可以在这里陪你一会儿。”他

    拒绝我陪,自己去玩了。

    到临睡前,我不知道他是真饿,还是因为心理作用,他一定要吃

    东西。他一会儿很夸张地做出饿得难受的动作,一会儿又可怜地哀求

    我:“妈妈,我就吃一片奶酪,就一片,求求你了。”他的样子又可

    爱又可笑,但我还是忍住了,因为我觉得孩子少吃一顿并没有什么大

    不了的,却可以让他明白大人的界限在哪里。最后,我和他终

    于“熬”过了那个晚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再出现过不

    按时吃饭的情况。

    当然,如果孩子有挑战权力这个行为目的,就不会轻易放弃自己

    的权力。因此,很多时候并不是说几句好话,尝试几个新方法,这些

    挑战就会消失。家长要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并充分地信任孩子,让

    他们从错误中学习。很多时候,家长之所以一定要赢了孩子,就是担

    心孩子做不到,因此以爱的名义逼孩子就范或自己妥协。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孩子也有能力承受一定的挫折。比如,上文案例中提到

    的,少吃一顿饭,孩子完全可以挺过去。

    当家长做到这些时,孩子就会合理使用他的权力,并放弃“挑战

    权力,必须由我说了算”这个目的。事实上,建设性地使用权力,是

    孩子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第三个不当行为目的:报复

    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得不到归属感,觉得自己没人爱、没人疼,他

    就会想:我要让你受到同样的伤害。此时,他的行为目的就是报复。

    孩子试图通过寻求关注或挑战权力的方式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报复

    会使他们在没有获得归属感与价值感的经历中受到的伤害得到补偿。

    如果孩子的目的是报复,家长可能会感到自己受了伤害,会感到

    失望、难以置信甚至厌恶。你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那么多,那么爱

    他,为什么他却说出那么伤人的话,做出那么不顾后果的事情。父母

    的这些感受,是判断孩子行为目的的第一条线索。

    读初中的小林,跟朋友约好周六上午10点一起出去玩。时间快到

    了,他走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我出去玩了啊!”妈妈问:“作

    业写完了吗?”他一边往外走,一边说:“回来再写!”妈妈一把拉

    住他:“那怎么行,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小林着急地说:“我已

    经跟同学约好了,不去怎么能行?”妈妈坚决不同意:“现在学习这

    么紧张,只有写完作业才能出去放松一下。”还叫上爸爸,一起堵在

    门口。

    小林很生气,他恶狠狠地瞪了妈妈一眼,用力关上房门。他越想

    越觉得生气和委屈,就拿出作业本,打开门,当着父母的面把作业本

    撕碎并扔在地上,说:“作业,作业,除了作业和学习,你们在乎过

    我的感受吗?从明天起,我不上学了!”小林的举动令父母难以置

    信,愤怒的爸爸冲上去扇了小林一个耳光,并吼道:“我们这么做不

    是为你好吗?你自己去房间好好想一想,没有想清楚怎么回事就不要出来,也别想吃饭!”小林转身回到房间,又是一声沉重的关门声。

    一家三口都沉浸在伤心与痛苦的氛围中。

    在这个案例里,小林明显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因为父母没有顾

    及他的感受,他跟同学约好出去玩,结果却食言了。对于这个年龄段

    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所以,他用伤害自己也伤害

    他人的方式来进行报复。这时,父母如果能根据自己的感受与孩子的

    行为来推测孩子的行为目的,就能够知道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至

    于把事情闹大。

    小林撕作业本,并说自己不去上学的行为,显然是对父母的一种

    反击,而且是最为有力的反击。因为小林认为:父母越不想让我做什

    么,越担心我做什么,我越要做,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反击与伤害。所

    以,当孩子的目的是报复时,他们的回应是:反击,伤害他人,毁坏

    物件,以牙还牙。这可以作为判断孩子行为目的的第二条线索。

    而事实上,他心里真正想说的是:我受伤了,请在乎我的感受。

    然而,小林的父母并没有读懂他的内心感受,爸爸的那一记耳光,无

    疑是雪上加霜,让孩子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他们只在乎作业,不在

    乎我,我没人爱也没人疼,我受到了伤害,所以我也要伤害他们,这

    样我才会得到补偿。

    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矛盾的个体,他们一方面渴望自由独立,不

    想被束缚,在表面上讨厌被人照顾,假装很坚强;另一方面,他们

    的内心敏感脆弱,特别渴望爱、渴望被理解。

    所以,当孩子有报复的目的时,家长不要想着以惩罚的方式让孩

    子就范,而是要率先停止还击,从报复的循环中退出来,保持友善的

    态度,等待孩子冷静下来,猜测孩子是因为什么受到了伤害,表达对

    孩子的理解,认同孩子的感受,并为自己的行为道歉,补偿过失,修

    复彼此之间的关系。修复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这个案例中,家长该如何修复与

    孩子之间的关系呢?家长可以等双方都冷静下来后,对孩子说:“爸

    爸妈妈看得出来你很生气和难过,你跟同学约好出去玩,结果又不去

    了,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很抱歉我们当时没有想到这一点,更不

    应该一时冲动打你,你一定也觉得受到了伤害,我们可以坐下来谈谈

    吗?”

    孩子可能会缄口不言,也可能不会说得太多,这时家长可以用反

    射式倾听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无论孩子说什么,都要站在

    孩子的角度,让孩子重新建立起对你的信任感,让孩子明白你的爱与

    关心。

    “看来你很伤心,能告诉我更多一些吗?后来发生了什么?这件

    事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是的,如果是我,我也会有这种感觉,我们对你控制得太紧,让你感觉不到信任,其实你是可以安排好写作业的时间的。”

    “我们想让你明白,不管怎么样,我们都爱你、关心你,如果我

    们使用的一些方式不对,你不喜欢,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会改进

    的。”……

    当孩子感觉到爱,感觉到自己是有所归属与价值的,他就会停止

    报复,把精力放在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上来。

    报复是挑战权力的升级,如果孩子挑战权力的时候,父母一直用

    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就会导致孩子的报复行为。很多家长说,当孩

    子寻求关注、挑战权力的时候,我还能想到办法去应对,但当孩子在

    报复时,我却发现自己很难处理。这正是为什么家长的学习要趁早,越早了解孩子行为的密码,就越早知道如何正确地应对。

    第四个不当行为目的:自暴自弃当孩子觉得自己不可能有所归属,也不想别人对自己寄予任何希

    望,感到无助又无能,努力也徒劳时,他的行为目的就是自暴自弃。

    不像有的孩子说“我不会”是为了引起家长的关注,自暴自弃的

    孩子真的相信自己不会。你会发现,就算你用尽各种办法,他还是觉

    得自己不行,并希望你走开,不要管他。你很想帮助孩子,孩子的

    表现却让你倍感无能为力,你会因此而感到非常沮丧、无助甚至绝

    望。这些感觉可以作为第一条线索,帮助你判断孩子的行为目的是否

    是自暴自弃。

    第二条线索是看孩子的行为反应。自暴自弃的孩子,通常非常消

    极,他对父母的帮助毫无反应,也毫无改进,甚至更加退避。虽然如

    此,他心里真正想说的却是:不要放弃,请看到我微小的进步。虽然

    他的行为表现十分消极,并真的相信自己不够格,放弃似乎是自己唯

    一的选择,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真正放弃自己。

    7岁的贝贝练习钢琴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以前她信誓旦旦要学好

    钢琴,现在练琴却变成了全家人的噩梦。她每天都要为练琴哭一次,每次一坐到琴凳上,她就非常沮丧,希望妈妈能放过她,希望一个小

    时的练琴时间能快点儿过去。可是,妈妈却在一旁不停地催促和指

    责:“注意手的姿势,坐直一点儿,这里弹错了,又错了!怎么不弹

    了?”贝贝停下来,一言不发,她越发确定,自己真的很笨,无论怎

    么努力都弹不好钢琴。

    当孩子的行为目的是自暴自弃时,家长的指责与催促会让他更加

    消极、想逃避。像贝贝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无论是练琴、书法、绘画,还是写作业、体育运动、人际交往等,很多孩子就是非

    常笃定地相信自己做不好。

    一个朋友跟我说起她儿子的书写问题,因为孩子长期以来遭到老

    师和家长的否定,后来尽管尝试了很多办法,但孩子在书写方面几年

    来几乎没有进步。他从来不主动在作业本或卷子上写名字,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字是全班最差的,就算不写名字,老师一看他的字也知道是

    他的。

    我中学时有个朋友,偏科特别严重,数学成绩很差,我记得那时

    她常常跟我说:“我妈说我随她,没数学脑子,我一看到数学,脑子

    里就一片空白。”我至今记得她做数学题时的样子,呆坐在那里,半

    个小时都写不出一个字。

    还有个朋友跟我说,她小时候本来很喜欢跳舞,有一次参加学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5371KB,2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