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4306
关于新冠肺炎抗体与核酸.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7日
第1页
第8页
第20页
第24页
第32页

    参见附件(7430KB,32页)。

     无症状感染者是目前防疫的主要工作,无症状感染者排查起来相当的困难不易被发现,为大家带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出版的核酸及抗体结果书,让你更好了解疫情状况。

    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

    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但呼吸道等标本核酸检测或抗体检测呈阳性者。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确诊病例,因此不算新增感染病人。无症状感染者也能成为传染源,具有一定的传播风险,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武汉临床最关心的问题

    1:比例多大?传染性强不强?

    2:有没有传染性?

    3:三阴性携带者:是否存在?有没有风险?

    4:当前时局,比例多大?

    如何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

    一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

    二是在聚集性疫情调查中开展的主动检测。

    三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主动检测。

    四是对部分有境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员开展主动检测。

    无症状感染者具备传染性吗

    根据国家和部分省份开展的密切接触者监测数据,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存在二代病例续发,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个别由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聚集性疫情,有小样本量的研究显示无症状感染者呼吸道样本中的病毒载量与确诊病例没有太大差异。

    综合目前的监测和研究,无症状感染者存在传染性,但其传染期长短、传染性强弱、传播方式等尚需开展进一步科学研究。

    部分专家认为鉴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呼吸道标本能检出病原核酸,但由于无咳嗽、打喷嚏等临床症状,病原排出体外引起传播的机会较确诊病例相对少一些。

    世卫组织认为,“基于现有数据,新冠病毒主要是由已出现症状的患者传播的”,因此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不是主要的传播来源。

    关于新冠肺炎抗体与核酸截图

    WUHAN ASIA HEART HOSPITAL

    COVID-19疫情

    临床实验室作用思考之

    (如何理解核酸及抗体结果)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检验医学中心 张真路 张李涛

    范庆坤 颜新生3 2 1

    汇 报 提 纲

    能否帮助临床解决当下关切的问题!

    新冠肺炎病程

    与病毒核酸、抗体检测的关

    系

    c

    武汉当下时

    局临床最关

    心的问题

    近期“亚心”

    数据解读

    任何检测结果的判断不能脱离“临床背景”及“时局状况”病毒

    入侵 密切接触

    (发热,咳嗽,乏力等。

    CT相关表现)

    (无自我感知;无识别

    的症状与体征;温和的

    感冒症状;始终无症状)

    有症状感染

    无症状感染

    病毒自身的特性,感染途径、感染的病毒

    量,还有患者自身的免疫特性都有关系

    病毒没有激起患者的免疫反应就不会表

    现出“症状”

    各国内外存在差异,2月中旬中国比例约

    占1.6%.

    要高度关注

    核酸阳性者

    有传染性

    1

    实验室指标:

    WBC正常降

    低,淋巴细胞

    绝对值下降等

    重型、危重型

    IL-6等炎性因子,D-

    dimer等升高

    轻型、普通型

    恶化 死亡

    康 复

    老龄、基础疾病等

    1.新冠病毒病程的三个阶段潜伏期 前驱症状期 发病期治疗期 康复隔离期 恢复健康 健康

    传染性,危险 病毒已清除,安全

    1.

    2.

    根据以往经验,IgM为信使抗体,早期升高后渐转阴,IgG为保护性抗体,可长期存在。

    新冠病毒抗体的生成和存在规律尚不明确,且不同人之间差异明显。

    任何检测试剂均不可避免存在小概率的假阴性或假阳性,对可疑的抗体结果,建议1-2周后复查,观察动态。

    2.新冠病毒相关实验室结果解读 2020-3-16发布 检验医学中心

    要结合防

    控现状!3.Ct值变化趋势及抗体变化拟合示意图

    ·

    ·

    ·

    ·

    左图为40位新冠肺炎

    住院期间核酸连续监测

    Ct值变化趋势及抗体变

    化拟合示意图。

    Ct值指PCR扩增循环

    数,越小病毒载量越高。

    住院患者病毒载量随

    病程整体呈下降趋势

    中位排毒天数为21天

    (四分位值:18-25天)

    IgM下降提示向恢复期发展Tests

    NAT positive(n,%) NAT negative(n,%)

    Total(n,%)

    IgM+ IgG+

    270 61.0% 68 15.3% 338 76.3%

    IgM+ IgG-

    1 0.2% 2 0.5% 3 0.7%

    IgM- IgG+

    36 8.1% 13 2.9% 49 11.0%

    IgM- IgG-

    11 2.5% 42 9.5% 53 12.0%

    Total 318 71.8% 125 28.2% 443 100%

    Table 3. Combined distribution of Covid-19 (n=443) antibody and nucleic acid detection

    Note: NAT: Nucleic acid test, IgM+: IgM antibody positive, IgM-: IgM antibody negative, IgG+: IgG antibody

    positive, IgG-: IgG antibody negative.

    核酸+抗体“双把关”IgM的高低不重要,是否在下降可能更重要.

    不同个体的抗体结果无可比性(病毒抗体混合抗体谱,不同品牌试

    剂所选的检测抗体仅为其中1-2种,且类型不同)。IgM下降提示向恢复期发展不发病(隐性感染)

    发病 感染病毒

    病毒清除

    IgM

    IgG

    4.新冠病毒感染及转归示意图(核酸与抗体的关系)

    潜伏期2周

    轻型

    普通型

    重型危重型

    Time

    病毒载量

    病毒载量越高,重症比例越高。5.新冠核酸检测能力已显著进步,假阴性比例大幅下降。 当前试剂对疫情爆发期COVID-19的单次检出率可达90%,连续2次检出率可达99%

    ·

    ·

    各试剂厂家声明检测限大约在

    100~1000copiesml之间。

    通过数字PCR定量得出本院试剂在

    433copiesml以上可100%检出,极低载

    量(80~120copies)的检出率66%。

    ·

    ·

    ·

    影响核酸检测灵敏度最大的两个因素:采样、试剂。

    采样问题:反复培训沟通,已得到极大的改善。

    试剂问题:厂家基于临床数据不断优化。同时,对多

    家试剂进行的比较。 因此,核酸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

    性已较前期有了很大的改善。6.核酸抗体联合检测

    ·

    ·

    发病早期(7天前),核酸检测的敏感性高于抗体检测,原因是抗体产生需要

    时间,而早期病毒载量较高。

    发病后期,抗体检测更敏感,原因是后期病毒载量低或清除,导致核酸无法

    检出,而抗体的检出率可达95%~100%。但抗体检测受更多因素干扰,应重视

    假阳性。

    亚心所用试剂对PCR确诊的COVID-19患者

    敏感性 特异性

    单IgM 88.7% 99.8%

    单IgG 94.1% 99.6%

    IgG+IgM 97.5% 99.1%中央防疫领导小组已经明确提出,各地尤其是重点疫区,要通

    过核酸及血清抗体检测进行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其中,通过核酸检测可以发现无症状感染者;通过抗体检测可以反映

    人群的免疫水平;两者结合可以对病毒规律和疫情走向有一个

    科学的评估,对于疫情防控有着深远意义。

    7.核酸和抗体检测对疫区的疫情防控意义深远4.1 报告无

    症状感染者武汉当下时局临床最关心的问题1.关于无症状感染者关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途径无症状感染者被漏检,成为传染源的概率

    无症状感染者发生率:1.6%

    核酸漏检可能性:<25%

    武汉地区个人被感染的可能性: 5‰(5万9百万)

    症状感染者感染漏检率:1.6%25%=4‰(我院约5‰)。

    被无症状感染者感染的风险:<5‰ 5‰=2.510万

    中国,每年因车祸死亡的风险约:10.410万。2.新冠“复阳者”—核酸间断阳性者

    ·

    ·

    2月份由中南医院医生首先报道,随后多家医院收紧了出院标准,并设置康复隔离点,延

    长隔离期。目前确诊患者的复阳问题是否还存在,缺少数据。

    截至4月,亚总已出院人群中目前未监测到“核酸间断阳性者”。潜在传染概率<110000.

    ·

    ·

    ·

    ·

    ·

    武汉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复阳”也可能是体内检测出病毒片段或者死病毒,“这不代表患者尚未治愈或病情

    反复。” 目前已知的复阳患者很少有症状,“复发”是极少数。患者出院后应做好防护,戴口罩,注意卫生习惯,家人

    也做好防护,以降低传染的可能性。复阳患者体内可能残留病毒,但量不多,传染力也低一些,出院后到指定地点

    医学隔离14天,会进一步降低传染性。

    武汉亚心医院陶凉:相当一部分“复阳”患者实则是采样、或核酸检测误差引起的“假阴性”或者“假阳性”,此外,患者

    体内病毒未完全清除,出院后免疫力下降,都可能导致“复阳”。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发现,复阳患者的共性之一是,出院时肺部好转、基本正常,但免疫系统

    被病毒侵害后未完全恢复,淋巴细胞的数量、绝对值等比正常水平低20%-30%,导致病毒“又起来了”。

    2月25日,在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粤平提到,从技术上,很难区分

    复阳患者体内是活病毒还是死病毒。不过他们的密切接触者全是阴性。这说明,复阳患者暂未出现传染现象。

    复阳现象的病理机制尚不清,复阳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还需研究论证。3.潜在新发病例

    · 近期仅1例确诊病例,潜在新发病例受复工、人员

    流动、社区管控等影响,难以预估。<1100004. “三阴性”携带者:

    ·

    ·

    ·

    ·

    ·

    抗体阴性、核酸阴性、症状阴性者,携带病毒成为

    传染源的概率:2.5%0.251.6%0.5%=51千万

    感染病毒且不产生抗体的比例可能性:2.5%

    感染且单次核酸未检出可能性:<25%

    感染且无症状可能性:1.6%

    武汉人群个体被感染的可能性:0.5%(5万9百万)三、近期“亚心”数据解读1.亚总住院及门诊患者核酸检测阳性率变化趋势

    ·

    ·

    ·

    2020年3月20日至2020年4月4日:

    两院门急诊住院及普通体检共检测

    核酸5567人次,其中阳性5例,可疑

    3例,阳性率0.09%

    5例门诊核酸阳性的病例中,1例未

    查抗体,其余4例均为单IgG阳性。

    亚总检测抗体3342人次,其中IgG

    阳性713例,IgM202例

    阳性检出率已走近于“0”2.亚心入院行新冠筛查患者结果 2.亚心入院行新冠筛查患者结果2.亚心亚总1840名员工体检抗体结果

    任一抗体阳性:133位(7.2%)。

    166名(含133位抗体阳性者)员工中第一次

    核酸阳性10人,另有2人可疑,占总人数7%。

    12名阳性员工中10人隔日复测结果阴性。

    84例

    17例

    32例

    1707例

    初步流调显示:70%以上的医务人员感染为院内群聚传播(同事间传播); 初步流调显示:70%以上的医务人员感染为院内群聚传播(同事间传播);

    95%以上发生在疫情初期,无防护阶段。采用有效防护者均未发生感染。 95%以上发生在疫情初期,无防护阶段。采用有效防护者均未发生感染。核酸检测阴性

    IgG - IgM -

    IgM 弱+

    IgG +

    IgM + IgG -

    IgG -

    感染急性期,核酸结果假阴性,结合临床。

    偶见于干扰导致的检测假阳性;

    干扰导致的检测结果假阳性;

    或初次感染载量极低并处于早期,结合临床。

    IgM -

    提示既往感染,病毒已清除,处于恢复期或已康复,IgG可在体内长期存在,结合CT排除。

    IgM + IgG +

    提示近期感染,核酸结果假阴性,结合临床;

    或处于恢复期,IgM尚未消失。

    无感染者(绝大多数属此类);

    或感染潜伏期,需询问接触史(30天无暴露,可排除)。

    核酸检测阳性

    感染“窗口期”,体内未产生抗体;

    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免疫缺陷性疾病导致不产生抗体。 IgG - IgM -

    IgG +

    IgM + IgG -

    IgM -

    IgM + IgG +

    感染早期,IgM可以症状3-5天开始产生。

    感染中晚期且病毒尚未清除。

    感染症状期,或感染活跃期;

    或再次复发感染。

    不产生抗体的无症状携带者且核酸漏

    检,防范“三阴携带者”。(理论上存

    在)<<110000。

    排除假阳性者,按高风险处理,上

    报院感,结合近期接触史和临床表

    现,复查核酸。防范“新发病例”。

    低概率。<110000

    主要防范“核酸间断阳性者”

    结合近期接触史和临床表现,有问

    题者,复检核酸。低概率

    <110000

    主要防范“无症状感染者”。核酸阳

    性,无论抗体是何模式,均上报院

    感,按高风险处理。可多次复检核

    酸。估测约:5‰

    3.解读 3.解读 3.解读IgM IgG Chest CT RT -

    PCR 症状

    - - 正常 - -

    - + 吸收正常 -+ -

    -+ + 吸收 间断

    +

    -

    + + 特征影 + 有

    不

    明

    不

    明 - + -

    武汉当前时局下 武汉当前时局下

    接诊患者成为潜在传染源的可能性 接诊患者成为潜在传染源的可能性

    “三阴性”携带者

    11千万大家并不担心确诊者,而是担心未知和不确定。提 请 思 考Thank you!

    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还有很多未知数!

    受限于数据来源和证据质量,本PPT内容仅供参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7430KB,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