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4130
爱情笔记.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30日
第1页
第10页
第12页
第24页
第39页
第159页

    参见附件(4054KB,201页)。

     爱情笔记是阿兰·德波顿写的关于恋爱记录的书籍,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飞机上与女友相识,随之交往的恋爱细节,包含了对心理和哲学的思考和感悟。

    内容介绍

    这是一部逼使理性与感性、细腻生动的恋爱过程全记录。

    其间,才子德波顿细述一段情缘中的邂逅、迷恋、平凡中的幸福、熟悉后的倦怠、女友移情别恋、挽回无望、自杀、醒悟,以至一段情完全成为过去。他认真思辩自己的感觉,忠实记下与女友交往中的各个细节,特别是心理和哲学层面的思考,文字生动、处处机锋,不仅有极大的阅读乐趣,阅毕更令人回味无穷。

    来吧,想爱、正在爱、曾经爱过的读者诸君,来看看“我”谈的那场恋爱是怎么回事。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一位不乏米兰·昆德拉的批评深度,深具罗兰·巴特尔的解构气质;但,比昆德拉有更立体的爱情思维,比巴特尔更熨贴恋人的爱情神经,激活人们全新的阅读体验。 本书是一部融合理性与感性,细腻生动的恋爱过程的全记录。忠实记下与女友交往中的各个细节,特别是心理和哲学层面的思考 ,文字生动,处处机锋,不仅有极大的阅读乐趣,阅毕更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信息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诉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章节目录

    一 爱情宿命论

    二 理想化

    三 诱惑的潜台词

    四 真 实

    五 灵与肉

    六 马克斯

    七 不和谐的音符

    八 爱情与自由

    九 美 丽

    十 爱的表白

    十一 她有什么好?

    十二 怀疑与信念

    十三 亲 密

    十四 “我”的确认

    十五 情感的周期波动

    十六 惧怕幸福

    十七 挛 缩

    十八 爱情恐怖主义

    十九 超越善与恶

    二十 心理宿命论

    二十一 自 杀

    二十二 基督情结

    二十三 省 略

    二十四 爱情的经验

    情爱如斯-译后记

    爱情笔记截图

    目录

    封面

    我的作品在中国

    导读

    一 爱情宿命论

    二 理想化

    三 诱惑的潜台词

    四 真 实

    五 灵与肉

    六 马克斯

    七 不和谐的音符

    八 爱情与自由

    九 美 丽

    十 爱的表白

    十一 她有什么好?

    十二 怀疑与信念

    十三 亲 密

    十四 “我”的确认

    十五 情感的周期波动

    十六 惧怕幸福

    十七 挛 缩

    十八 爱情恐怖主义十九 超越善与恶

    二十 心理宿命论

    二十一 自 杀

    二十二 基督情结

    二十三 省 略

    二十四 爱情的经验

    情爱如斯-译后记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

    我的作品在中国

    阿兰·德波顿

    我很清楚地记得我的首度中国之行。抵达北京时是2004年5月的一个清晨,我的几位

    中国编辑亲自前往机场迎接,随身带着我所有作品的中文版。从机场前往市区的路

    上,我的编辑向我解释,对于将我的作品引进中国市场她真是既充满期待又有些担

    心。她说,要想让中国读者接受一个全新的欧洲作家的作品真的很难,除非是那些

    教你如何取得商业成功或是如何操作电脑软件的书。不过,我的中国编辑也充满信

    心。因为中国读书界自有一群严肃的读者,他们渴望读到内容深刻、发人深省的优

    秀作品。结果,我的中国之行就演变成一连串的图书推广活动:接受采访、在媒体

    上露面以及在书店里朗读和签售。虽说大家事先都有过各式各样的疑虑,不过好消

    息还是接踵而至:我的作品确实在中国卖出去了。《拥抱逝水年华》——一本描写

    以晦涩著称的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书竟然卖了两万册!

    写书的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人搞不懂为什么他的大著地球人没有人手一册;另一

    种人则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竟然有人肯巴巴地花钱买他的书而且认真读过。我属

    于后一个阵营,所以对于我的书竟然能在中国赢得这么多读者,我深怀感激。我有

    个网站(www.alaindebotton.com),我每天都能看到中国读者的留言,他们想跟

    我交流几句,想表达他们对我作品的喜爱。写作是桩难上加难的营生,可是拥有这么热心的中国读者,感觉确实容易了很多。

    返观我已经出版的几本书,我有时仍不免有些犯嘀咕:我到底属于哪一类作家-究竟

    是什么将这些只言片语连缀到一起,成为一本完整的书。从一开始写作,我就缺乏

    一个明确的定位。在明确知道我想成为哪一类作家之前我只知道我不可能成为哪一

    类作家。我知道我不是诗人,我也知道我不是个真正的小说家(我讲不来故事,我“发明”不了人物)。而且我知道我也做不来学者,因为我不想墨守那一整套学

    术规范。

    后来,我终于发现了自觉正好适合自己的定位:随笔作家。据我个人的理解,所谓

    随笔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

    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如果一位随笔作家来写一本有关爱的书,他也许会对爱

    的历史和心理稍作探究,不过他最终必须得用一种个人化的调子来写,使读者读起

    来就像跟朋友娓娓谈心。这种朋友般的阅读感受对我而言非常重要:我希望我的书

    读起来就像跟朋友谈心,不想拿大学问的帽子来充门面、唬人。

    初习写作,我还认识到我喜欢写得尽可能简单朴素。这当然也挺冒险的,因为虽说

    你是刻意写得朴素,可难免也会冒乏味和幼稚之讥。不过我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

    现,要想附庸风雅、假充聪明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儿了,你只需故作高深,让人

    弄不懂你就成。如果有本书我看不懂,也许就意味着作者比我更聪明-这是我们作为

    读者都未能免俗的一种普遍的受虐欲心理。我则宁肯抵挡住这种诱惑,用日常生活

    中的语言来写作,因为我讨论的主题本身就是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恋爱、旅行、身份焦虑、美与丑以及分离与死亡的经验等等。

    除了要写让人看得懂的书之外,我还立志要写在某些方面能对人有所助益的书。有

    一种观念认为好书就不该(没义务)对人有任何用处,为艺术而艺术嘛-并非为了实际的进步或是事业的成功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我也认同这种观念。为了完全改变

    自己而去啃那些严肃的书籍确实愚不可及,不过,我也认为,抱定为了更好地理解

    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环境的目的去读书,是至关重要的。最好的书能清楚地阐明你长

    久以来一直心有所感,却从来没办法明白表达出来的那些东西。

    恋爱和阅读之间或许真有某种重要的关联,两者提供的乐趣差堪比拟,我们感到的

    某种关联感或许就是基于这个根源。有些书跟我们交流的方式与我们的爱人同等热

    烈,而且更加诚实可靠。这些书能有效地防止我们因自觉并不完全属于人类大家族

    而滋生的伤感情绪:我们觉得孑然孤立,谁都不理解我们。我们身上那些更加隐秘

    的侧面-诸如我们的困惑、我们的愠怒、我们的罪恶感-有时竟然在某一书页上跟我

    们撞个正着,一种自我认同感于是油然而生。那位作者用确切的文字描述了一种我

    们原以为只有我们自己才有所会心的情境,一时间,我们就像两个早早地去赴约吃

    饭的爱人,兴奋不已地发现两人间竟有这么多的共同点(陶醉之下,只能嚼几口眼

    前的开胃小食,哪有心思再去吃什么正餐),我们也会把书暂时放下,带点乖张地

    微笑着盯着书脊不放,仿佛在说,“何等幸运,邂逅此君。”

    马塞尔·普鲁斯特曾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他说,“事实上,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

    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作者将其提供给读者,以便于他

    发现如果没有这本书的帮助他就发现不了的东西。”不过,书的价值还不止于描绘

    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习见的那些情感和人物,好书对我们各种感情的描绘远胜过我

    们自己的体会,它处理的感知和认识虽确属我们所有,却又是我们根本无力予以明

    确表达的:它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我读书时总抱着非常个人的理由:为了帮我更好地生活而读书。我十五六岁时开始

    认真地读书,当时最喜欢读的就是爱情故事。我把书中的人物都想象成我的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活人:我读得如饥似渴,又感同身受。这足可以解释文学何以能够为失

    恋的人儿带来纾解和慰藉。在文艺作品中认出我们自己,可以使我们换一种达观的

    态度看待我们自身的困境,因为我们可以学着站在普世的高度看问题,这正是作家

    们为了创作而采取的立场。

    学着读书-写作又何尝不是-也就等于接受这样一个现实:我们的个性并非如我们乐

    于想象的那般密不透风,我们自以为只归我们独有的很多东西其实根本没那么私密-

    当然并不是说它们就是客观超然的,像你在快餐店里招呼侍应生那么不带感情色

    彩,而是说它们其实都是人类所共有的东西。我们在发现自己并非如此孤立的同时

    也要付点代价:我们也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般与众不同。

    我自己在读书时总是很自私:我不想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我读书是为了学习,是

    为了成为一个更好、更有自知之明、更多才多艺的人。我几乎从来都不为了“取

    乐”而读书。

    我希望这能有助于解释我为什么写了这些书-写这些书是期望它们能有助于我们更好

    地理解我们人类的处境。中国竟然也有些读者愿意跟随我探索的旅程,幸何如哉!

    2008年10月于伦敦

    (冯涛译)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

    导读德波顿

    ——一个好读好看的作家

    谈瀛洲

    一

    德波顿小说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不像小说。

    一个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在一次英国航空公司的航班上,结识了他的邻座,一个年

    轻的女平面设计师(典型的城市白领工作,又带一点艺术的味道)。当他们在机场的

    海关出口处分手的时候,建筑师已经爱上了平面设计师!

    他约了她在国家美术馆一起看画,然后又约了她吃晚饭,然后他们就上了床。第二

    天早晨,克洛艾(那个女平面设计师的名字)为他准备了丰盛的早餐,而他却因为没

    有他爱吃的草莓酱而与她发生口角。两人在几天后重归于好。

    然后,他又因为克洛艾买了一双他认为非常丑陋的鞋子(“木屐式的坡形鞋底,跟部

    急剧升到一把匕首那么高,但宽度又宽似平底鞋的鞋面。高高的后帮用一根装饰着

    蝴蝶结和星星的结实带子围拢,有点儿洛可可式的纤巧繁琐”)而与她发生激烈的争

    吵。当然,他们最后又言归于好。

    然后,他们逐渐对对方习以为常,不再注意在对方眼中保持良好的形象(“克洛艾会

    躺在床上一边看书,一边把手指伸进鼻孔,掏出点什么,在指间捏成又干又硬的小

    团,然后整个儿吞下去”)。

    最后,克洛艾移情别恋,爱上了建筑师(书中始终没有出现这位叙事者的名字)的同事-一个有才华的美国设计师。在从巴黎(他带克洛艾去那里度假,以挽回克洛艾正

    在失去的对他的爱情)回伦敦的又一次英国航空公司的航班上,克洛艾告诉了他这个

    消息。

    他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消沉,期间曾一度试图自杀,结果误吞了大把的维生素C泡腾

    片。

    在小说结束时,他去参加一次晚会而结识了蕾切尔。她接受了跟他下周共进晚餐的

    邀请。

    这,便几乎是《爱情笔记》(Essays in Love)这部书的全部情节了。谁要是告诉我

    凭这点平庸的材料,就能写成一部翻成中文有十五万字的长篇小说,而且还能够畅

    销,那是打死我也不会信的。

    但问题是《爱情笔记》并非一部以叙事的精彩引人入胜的小说,而是一部哲理小

    说。事件的平庸,结局的可以预料,也许更显示出作者用它们来引发出精妙的哲理

    思考的功力。比如在英国航空公司的航班上的邂逅(在英国人的生活中,这也许是件

    再平常不过的事),就引发出了叙事者关于“爱情宿命论”的思考:当我们身陷爱情

    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所爱的对象是如此特殊,以致我们认为冥冥之中一定有一种神

    奇的力量,安排我们的相遇。

    而其实,叙事者用一本正经的概率计算(正是在这种地方,德波顿显示出他的冷面滑

    稽)证明,售票处的计算机把“他”和克洛艾安排在这天早晨的同一趟航班上相邻而

    坐的概率为15840.82。在小说写作中引入概率计算,这也是我首次见到。

    因此,情人之邂逅,完全出于偶然,并没有什么命定的因素在那里;可是人总喜欢

    自欺欺人,认为是命中注定;而当爱情消失时,又把原先有关姻缘注定的种种胡思乱想忘于脑后。

    正因为“爱情宿命论”的毫无根据可言,德波顿的主人公得出了这样一个令人“难

    以置信的论断:我们先有爱的需要,然后再爱一个特定的人”。这对浪漫爱情显然

    是一大打击。

    二

    我觉得,谈论爱情的文字之多,与人类对产生爱情的过程的无知,形成鲜明的对

    比。或者说,正因为爱情的产生是一件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才会产生如此之多的关

    于爱情的话语。

    爱情的产生,无疑与荷尔蒙有无可否认的关系。也就是说,爱情首先是一种化学现

    象。儿童也会产生关于爱情的想象(他们关于爱情的观念,多半是得之于故事、卡

    通、电影、电视),但只停留于此,并无付诸实践的欲望。只有到了青春期,当与性

    爱有关的荷尔蒙开始大量分泌时,人们才发生爱情的强烈体验。

    但如果爱情仅仅是一种化学现象,那么人与动物之间不是没有区别了吗?德波顿发

    现,我们之所以爱上某个特定的人,还因为我们在对方身上发现了某种楚楚动人的

    东西(“她身着蓝色衬衫,膝盖上放着一件灰色羊毛开衫,肩头瘦削,显得弱不禁

    风”;她经常就是这个样子,“脸上看去永远凄楚欲泪,眼神中有一种担忧,似乎

    有人要告诉她一个不幸的消息”)。

    这就牵涉到爱情与美的关系了。我们之所以爱某人,是因为她(他)美丽动人。但这

    美丽动人,是否有客观标准?换句话说,究竟是某人美丽动人,我们才爱她(他),还是我们爱某人,所以觉得她(他)美丽动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德波顿回到了柏拉图与康德-在西方的美学传统中要讨论这个问

    题,似乎不得不回到这两位哲学家那里去-柏拉图认为,我们之所以认为一个人美,是因为她(他)在某些地方符合美的理念。也就是说,在某个地方(尽管我们不知道那

    是哪里)存在着美的客观标准。而康德则认为,“美的判断是一个‘决定性的基础只

    能是主观的’判断”,也就是说,我们看一个人是否觉得美,完全取决于我们看她

    (他)的主观方式。

    德波顿显然同意康德的意见。用一句中国的老生常谈来说,那就是“情人眼里出西

    施”。这就造成了一个“自我确认的循环”:我爱某人,因为我觉得她(他)美;我

    觉得她(他)美,因为我爱她(他)。这更说明了爱情的毫无道理。

    读完这部书,我们发现,也许爱情与哲学并不互相排斥;甚至可以说,哲学即起源

    于对爱情的思索。德波顿反复提到的柏拉图,他的《对话录》中的《斐德若篇》和

    《会饮篇》这两篇最精妙的文字,即是对爱情的讨论。理念这个概念是柏拉图哲学

    的基石,它的提出,可以说正是为了解释爱情这一现象。既然柏拉图是西方哲学的

    源头,也许可以说西方哲学即起源于对爱情的思索吧。其实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

    阴、阳,又何尝不是起源于对男女之爱的考察与体认呢?

    三

    德波顿的这部小说与其说是一个故事,不如说更多的是思索。他对爱情的各个阶

    段、多个方面作了半认真、半开玩笑的分析。因此,它不是作用于我们的情感,而

    是作用于我们的智力。因此,德波顿是一个以机智为主的作家。他是博学的,但并

    不掉书袋,他以他的聪明与幽默,而不是以他讲故事的能力,来娱乐我们。

    这,是德波顿迄今为止出版的《爱情笔记》(Essays in Love,1993)、《爱上浪漫》(The Romantic Movement,1994)、《亲吻与诉说》(Kiss and Tell,1995)这三部小说的共同特点。

    《爱上浪漫》(The Romantic Movement: Sex, Shopping and the Novel)一书

    在许多方面和《爱情笔记》很相似,也许太相似了。它原来的英文题目直译的话是

    《浪漫主义运动》,如果不是它的副题“性,购物与小说”的话,读者简直会以为

    是一部文学史著作。《爱情笔记》一书的英文题目Essays in Love(美国版为On

    Love)其实也不像小说,而是像一部论著,直译的话可译成《论爱情》。从题目来

    看,德波顿原来写的就是一种介于小说与非小说之间的东西。

    《爱上浪漫》叙述的也是一对城市白领的爱情故事,但故事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

    德波顿对他们的所作所为的分析,在这过程中他旁征博引,涉及卢梭、笛卡尔、福

    楼拜、黑格尔、马克思、柏拉图、赫拉克利特等作家和哲学家关于爱情的论述。

    《亲吻与诉说》则是一部伪装成传记的小说,其中有索引,还有家庭照片,但其实

    与前面两书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也是以年轻的城市白领之间的爱情为主题的。它的

    主要内容也不是情节,而是对人的个性及传记作家的任务的思考。在这过程中他涉

    及文学史上著名的传记作家如利顿·斯特拉奇(Lytton Strachey,《维多利亚女王

    传》的作者)、詹姆斯·鲍斯威尔(James Boswell,《约翰生传》的作者)和乔治·佩

    因特(George Painter,《普鲁斯特传》的作者)等关于传记写作的论述。

    这部书是由一个情人来为他的爱人作的传:这一点并非偶然。德波顿想说明的是:

    只有当我们对某人发生了情感,我们才会产生出了解她(他)的兴趣。传主和传记作

    家的关系也是如此:后者总是多少对前者有一些喜好,才会花费精力去写作她(他)

    的传记。四

    在1997年,德波顿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非小说作品《拥抱逝水年华》(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

    其实,小说与非小说的分类,对德波顿而言全无意义。这不过是为了方便书店(现在

    还有网站)把他的作品归入一个特定的部门而已。他的小说里面,本来就有许多“非

    小说”的写法;而他的非小说里面,又有许多小说的成分。但总的来说,他的小说

    更像非小说。

    他的非小说比小说更成功,当然我说的不仅仅是在销量上,也包括在艺术上。他的

    《拥抱逝水年华》一开始就在英、美都是畅销书;后来的《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2000)和《旅行的艺术》(The Art of Travel)

    也是。我觉得,在写作非小说的时候,德波顿显然更少羁绊,文笔更自由挥洒。

    德波顿1969年出生于一个巨富之家,父亲是一个瑞士的银行家。他的名字很古怪,一方面因为那个“de”而带有贵族味,另一方面他的姓“Bottom”又因发音很接近

    英文里的“屁股”(bottom)而显得十分滑稽。他在苏黎世长大,一直到8岁的时候

    被送往英国读书。他进的是英国的贵族学校哈罗公学,大学读的是剑桥。“他身上

    有一股欧洲特权阶级的臭味,”一个作家这样评论他说。(注:见

    http:www.alaindebotton.comreviewsproust_eveningstandard.htm)

    他现年只有35岁,却已写了7部书。他的第一部书《爱情笔记》,是在他23岁时出版

    的。能写而又博学的作家是不多的,即便在英国也是如此。

    德波顿也许并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太想取悦读者了。但是,他的作品好读好

    看,并能给我们以一定启示,这就够了。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

    一 爱情宿命论

    1.恋爱时,我们最向往缘分天定。然而,多数时候我们不得不与无法理解我们灵魂

    的人同榻共枕。如果我们相信(与这个理智时代的所有准则相反),终有一天,命运

    会安排我们与梦中情人相会;或者有些迷信地幻想:冥冥之中有一个正是我们无尽

    思念的人,难道我们不该得到理解和原宥?也许我们的祈祷永无回应,也许彼此的

    心灵永难沟通,如果上天对我们还有些许怜悯,难道我们不能期盼在一次邂逅中与

    心仪的王子或公主不期而遇?难道我们不能暂时摆脱理性的责难,仅仅把这当作是

    爱情的一次无可避免的缘分天定?

    2.十二月初的一个上午,十点左右,我坐在英国航空公司喷气式飞机的经济舱里,从巴黎回伦敦,全无体验爱情或是邂逅故事的心理准备。飞机刚刚飞越诺曼底海岸

    的上空,冬天的云层散开退去,下面是一览无遗的碧蓝海水。我百无聊赖,心绪不

    宁,随手拿起一本航空杂志,漫无目的地读着上面假日旅店和机场服务设施的介

    绍。飞机尾部引擎的微微颤动、机舱里宁静的灰暗色调以及乘务员甜甜的微笑令人

    心情略觉惬意。一位乘务员推着饮料和点心从走道上过来了。尽管我不饿也不渴,但在这飞机上,我产生了想吃点东西的感觉。

    3.我左边的乘客也许有些不适,她取下耳机,仔细研究起面前椅袋里的安全指示

    卡。卡片上介绍了理想的坠机状态:乘客平静地软着陆在地面或水面,女士们脱掉

    高跟鞋,小孩熟练地给防护衣充气,机身尚未破损,汽油也奇迹般的没有燃烧。4.“如果飞机出事,我们都会死掉,这些可笑的安全指示有什么用?”她自言自语

    道。

    “这样或许能使人们感觉安全一些,”作为惟一的听众,我回答说。

    “说真的,这倒是不错的死法,快速,特别是当飞机坠地时正好坐在前排。我有一

    个叔叔就死于空难。你认识的人有没有那样死的?”

    没有,但我没来得及回答,因为有位乘务员过来(她不知道她的乘客们这会儿正对航

    空公司的职业道德产生了怀疑)给我们送午餐了。我要了一杯橙汁,正准备把一盘三

    明治挡回去时,我旁边的这位旅伴小声地说:“拿着,给我吃,我很饿。”

    5.她留着栗色短发,后颈露了出来,水灵清澈、如绿潭一般的大眼睛回避着我的目

    光。她身着蓝色衬衫,膝盖上放着一件灰色羊毛开衫,肩头瘦削,显得弱不禁风,从参差不齐的指甲看得出她经常啃手指头。

    “我真的没抢你的午饭?”

    “一点都没有。”

    “不好意思,我还没有自我介绍呢,我叫克洛艾,”她一边说,一边从扶手上伸过

    手来与我握了一下,稍显得有些正式,但令人心动。

    接着,我和克洛艾各自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克洛艾说她是到巴黎参加一个交易会回

    来。她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从去年开始在索霍区的一家时尚杂志社做平面设计。

    她出生在约克郡,但小时候就搬到威尔特郡去了,现在(二十三岁)独自住在伊斯灵

    顿的一套公寓里。6.“但愿他们没有把我的行李弄丢,”当飞机开始降落在希斯罗机场时,克洛艾

    说,“你会有类似的担心吗?”

    “没有,不过我倒是碰上过这种事,已经两次了,一次在纽约,一次在法兰克

    福。”

    “唉,我一点也不愿意出行,”克洛艾叹了口气,咬着食指尖,“更讨厌回来,我

    真是有归来恐惧症。每次离开一段时间,我就总担心家里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要么水管破了,要么工作丢了,或仙人掌死了。”

    “你养仙人掌?”

    “有好几盆呢,已经养了一段时间了。我知道有人说这属于阴茎崇拜,不过我曾在

    亚利桑那过了一个冬天,是在那儿迷上仙人掌的。你养宠物吗?”

    “养过金鱼。”

    “后来呢?”

    “那还是几年前的事,我和当时的女友住在一起。有一天她关掉了鱼缸里的通气

    管,鱼都死了,我想她多半是出于妒忌。”

    7.我们天马行空地闲聊,微妙地捕捉彼此的性情,犹如漫步在蜿蜒崎岖的山间小

    径,轻掠淡远山色。直到飞机轮胎落地,引擎反向转动,飞机滑向航站楼,准备将

    乘客卸在拥挤的入境大厅。当取好行李,通过海关检查时,我已经爱上了克洛艾!

    8.惟有生命走到尽头,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爱之所在。但是与克洛艾相识不久,我

    就似乎找到了爱的归宿。审视自己所有可感知的情感,和这情感可能的接受者,我无从确定为何突然之间对克洛艾产生的竟然是爱情。我不知晓这生成过程的内在动

    力,而且也只能借人生的阅历来确证这些感受。我惟一能交代的就是在我回到伦敦

    后过了几天,克洛艾和我共度了一个下午的时光。接着,在圣诞节前的几个星期

    里,我们总是一起在伦敦西区的餐馆共进晚餐,然后去她的房间做爱,欢度良宵。

    好像这一切既是最陌生却又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她和家人一起过圣诞节,我和朋

    友去了苏格兰,但我们却每天都要跟对方通电话,有时一天竟达五次之多。并不是

    特意要说点什么,只是因为我们都感到自己从未与人这样交流过,以前都在奉行中

    庸之道,在自欺欺人,只是到现在这一刻,我们才最终领悟了另一个人,也才最终

    为对方所领悟。等待(本质上是对救世主的等待)终于结束了。我意识到,她就是我

    痴痴寻找了一生的女子,一个符合我梦想的精灵。她的微笑、她的双眸、她的幽

    默、她的阅读品味、她的焦虑、她的智慧,她所有的一切都与我的理想完全吻合。

    9.我感觉我们是如此地天造地设(她不仅将我的话语补充完整,她还使我的生命不再

    残缺),以至我不能认为邂逅克洛艾只是一次偶然的巧合。我失去了带着无情的怀疑

    论-虽然有人认为它是必要的-来思考命定这个问题的能力。这不是所谓的迷信,克

    洛艾和我找到诸多的细节,不管多么微不足道,来证实我们直觉的感受:我们注定

    为彼此而生。我们都出生在双数年份的同一个月的午夜前后(她是在晚上十一点四十

    五分,我是在凌晨一点十五分);我们都学过竖笛;都在学校排演过《仲夏夜之梦》

    (她演海伦娜,我演忒修斯);我们左脚脚趾上都有两颗大大的斑点;同一个后臼齿

    上都有条裂缝;我们都会在阳光下打喷嚏;都喜欢用餐刀挑出番茄酱;甚至我们的

    书架上都有同一个版本的《安娜·卡列尼娜》(牛津出的老版本)。也许不过是细枝末

    节,但凡此种种的一致,难道还不足以让信徒们建立起一种新的宗教吗?

    10.我们让存在得以升华,获得意义;我们赋予时间本身并不具有的情节性。克洛艾

    和我把飞机上的相遇神化为爱神阿弗洛狄忒的安排,充满古典和神秘气息,是爱情故事的第一场第一幕。自我们降临凡尘,宇宙中就有一位伟大的神灵在微妙地改变

    我们的运行轨道,终使我们能于这一天邂逅在巴黎至伦敦的班机上。一切于我们已

    经如愿成真,所以我们可以忽略那没有发生的无数故事,忽略因为错过飞机或忘了

    电话号码而未曾得以书写的浪漫。就如历史学家一样,坚守既成的事实,就必然万

    无一失,不必在乎每一个片段都可能出现的偶然性,也不用正视自己扮演着自己的

    黑格尔和施本格勒,错误地编织起宏大的历史叙事。我们摇身变成叙述者(紧跟既成

    的事实),把飞机上的邂逅美化为天意的安排,为我们的命运找到难以置信的因果联

    系。我们这样做实在是过于神秘主义,或者(仁慈点说)过于文学粉饰。

    11.我们本应更理性地看待此事。克洛艾和我都不是经常来往于巴黎和伦敦,此次旅

    行也都不在各自原本的计划当中。克洛艾在最后一刻被她的杂志社派去巴黎,因为

    副主编恰巧病了。而我之所以去,则是由于在波尔多的建筑任务碰巧早早完成,才

    使我有足够的时间到巴黎,在姐姐那儿逗留几天。在我们计划回英国那天,两国的

    航空公司从戴高乐机场到希斯罗机场共有六趟九点至午时的航班。虽然我们都打算

    在十二月六日下午早些时候回到伦敦,但都是在最后一分钟才确定到底乘哪架班

    机。这样,从六号拂晓算起,我们乘坐同一次班机(不一定是相邻座位)的数学概率

    就是三十六分之一。

    12.克洛艾后来告诉我说,她本来打算乘坐十点半的法航班机,但由于退房时包里的

    一瓶洗发香波漏了,不得不重新装包,耗去了宝贵的十分钟。当旅店打好账单,用

    信用卡结完账,再为她叫来一辆出租车时,已经九点十五分,要搭上十点半的法航

    班机已经很赶。当她总算通过维耶特门附近拥堵的交通到达机场时,那架航班已经

    停止登机了。因为不想再等下一趟,于是她就去了英国航空公司候机楼,买了十点

    四十五分飞往伦敦的机票。我(因为种种私人原因),乘坐的也正好是那架航班。13.接着,售票处的计算机是如此地造化弄人,把克洛艾安排在位于机翼边的15A

    座,而我则在旁边的15B座(见图1.1)。当我们开始谈论那张安全指示卡时,完全没

    有想到两人对话的可能性其实极其微小。我们都不可能乘坐头等舱,在有一百九十

    一个座位的经济舱里,克洛艾被安排坐15A,而我,极可能是出于偶然,被安排坐

    15B。从理论上说,克洛艾和我相邻而坐的可能性(虽然我们相互交谈的机率无从算

    起)是11017847,也就是1162.245。

    图1.1 英国航空公司波音767

    14.但这个数字只是基于当巴黎和伦敦之间只有一趟航班时,我和克洛艾互为邻座的

    可能性。而实际巴黎和伦敦之间有六趟航班,并且我俩都曾在这六趟之间犹豫不

    决,到最后一刻才选择了这一班,所以这个可能性必须乘以三十六分之一的机会。

    这样,克洛艾和我在十二月份的一个早上,乘坐英国航空公司的波音飞机飞越英吉

    利海峡时邂逅的最终可能性为15840.82。

    (可能性=136→11017847

    =1162.245→1162.245×36

    =15840.82)

    15.然而一切还是发生了。以上的计算远没有让我们信服理性的论证,只是支持了对

    我们相爱的神秘诠释。如果事物演变成现实的可能性小而又小,但仍然实实在在发生了,那么给予它一个宿命的解释又何错之有?抛掷硬币那种百分之五十的可能

    性,不足以让我相信上帝操纵论,但是面对克洛艾和我所涉的这种小而又小的可能

    性,即相遇的概率只有15840.82,这除了是命运的安排,再无其他可能。它让我

    们执着地去思量,这场改变我们生活的邂逅,其发生背后那巨大的不可能性。一定有

    人在(三万英尺的高空)摆弄我们的命运。

    16.对于偶然事件,人们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解释。哲学的观点坚持奥卡姆剃刀原

    则,只着眼于主要原因,认为事物背后的诱因不能复杂化,除了认可严格吻合的因

    果关系,避免夸大出更多的原因,也就是说,要探究事物发生的最直接原因。就我

    们的情况而言,应探究的是克洛艾和我被安排在同一架飞机上相邻而坐的可能性,而不是火星和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或浪漫宿命的故事情节。然而神秘主义观点会

    情不自禁用更为宽泛的理论来解释事件。一面镜子落下墙来,碎成千万片,缘何如

    此?又有怎样的含义?于哲学家而言,不过是一点微震,或是遵循物理法则的某种

    力量(根据一个可以计算的概率)正好使其落下而已。然而在神秘主义者看来,这面

    破碎的镜子却含义无穷,可能至少是七年厄运的标志,是神对上千个罪孽降下的报

    应,是上千个惩罚的预示。

    17.上帝一百年前就已死去,如今这个世界,是计算机而不是神谕在预测未来。爱情

    宿命论在危险地转向神秘主义。我认为克洛艾和我是命中注定要在一架飞机上相

    遇,为的是而后的相爱,这表明,我尚停留在通过查看杯中的茶叶渣或观察水晶球

    来占卜命运的阶段。如果上帝不掷骰子,他或她肯定无法与命定的爱人相会。

    18.然而,迷失在爱情中的我们提议说,某些事情之所以发生,是因其不可避免,借

    此来化解偶然性带来的全部恐惧,从而给我们乱糟糟的生活以持续下去的目标和方

    向,这是可以理解的。虽然骰子会摇出不同的数,我们却执意要摇到那表明终有一天我们会相爱的必要数字方肯罢休。尽管客观地说,我们的相遇是那么偶然,以至

    几无可能,但我们还是不得不相信,与我们践约者的不期而遇,早已被写在从天空

    中缓缓打开的卷轴之上。因此,那一刻(不管到现在还是怎样的悄无声息)最终会把

    那个被选中的人儿呈现给我们。趋于将事物视为命运的安排会有怎样的后果?也许

    只会走向它的反面,对偶然性产生焦虑,害怕生活中的细微感觉只是我们自己的想

    象,根本不存在什么卷轴(从而也没有预定的命运等在那儿),除了我们主观附会,发生什么或不发生什么(在飞机上邂逅或不邂逅某个人儿)并没有任何意义。简而言

    之,这焦虑就是,根本没有上帝在安排我们的故事,于是我们的爱情也没有上帝来

    给予保证。

    19.爱情宿命论无疑是一个神话或一种幻觉,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将之斥为胡言乱语。

    神话除却主要信息也许还有重要的含义,我们没有必要为了知道希腊诸神关于人类

    思想的深刻论断而去笃信他们。如果认为克洛艾和我命中注定会相遇,当然荒谬可

    笑,但是如果我们已经把发生的许多事情视为了命运的安排,也理应得到谅解。在

    我们天真的信念里,我们只是不想让自己产生这种想法:如果航空公司的计算机没

    有将我们的座位安排在一起,我们同样也会相爱。当爱情是如此牢牢依附于爱人的

    独一无二时,这种想法绝无生存的空间。当我爱上的是她的眼睛、她点烟的动作、她接吻的方式、她听电话的样子和她盘弄头发的姿势时,我怎么可能想象克洛艾在

    我生命中的位置能够被他人取代?

    20.因为这爱情宿命论,我们便不用考虑那个不可理解的论断:人们总是先有爱的需

    要,然后再去爱一个特定的人;我们选择的伴侣必定在相遇的人当中,如果给予不

    同的范围,不同的航班,不同的时间或事件,那么我爱上的人可能不是克洛艾-既然

    我已经爱上了她,我便不会再作如此思量。我的问题在于,将注定去爱和注定爱上

    一位特定的人混作一团,错误地认为,于我,不可避免的,不是爱,而是克洛艾。21.但是对于故事开端的宿命论诠释,至少证实了一件事,那就是我爱上了克洛艾。

    待我觉得两人陌路相识或是擦肩而过的时刻,最终不过是一个偶然,只有

    15840.82的可能性时,也就是我不再觉得必定要与她共度人生,从而也不再爱她

    的时刻。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

    二 理想化

    1.“洞悉他人不难,但于己无益,”艾利亚斯·卡内蒂说,意指我们挑他人的过错再

    容易不过,但于己毫无意义。正是因为出于瞬间的念头,人们没有透视对方的心

    灵,甚至为此付出蒙蔽自己的代价才因此而相爱。如果玩世不恭和爱情位于对立的

    两端,那么有时候我们是用相爱来逃避自己耽于其中、从而遭其弱化的玩世不恭。

    每一例一见钟情中都有对爱人品质的故意夸张。这种夸张的赞美使我们只会把精力

    倾注在一张特定的脸上,这张脸承载着我们草率而神奇的信念,不致使理想破灭。

    2.我和克洛艾在海关出口处的人群中走散了,后来又在行李提取处找到了她。她正

    使劲推着一辆总往右扭的手推车,但是从巴黎来的行李的传送带在大厅左边很远

    处。我的车灵活自如,所以我便推过去让给她用,但她拒绝了,说不管车多不听

    话,既然推到手上都应该对它忠实,还说飞行之后做点运动也有好处。我们推着这

    辆往右扭的车拐来拐去(经过卡拉奇航班的行李提取处),走到巴黎航班行李的传送

    带那儿。那儿已经挤满了人,自从在戴高乐机场登机后,这些面孔不由得都有些眼

    熟了。第一批行李开始滚落到有联结缝的橡胶垫子上。一张张面孔焦急地注视着传送带,寻找自己的行李。

    3.“你有没有被海关扣留过?”克洛艾问我。

    “没有,你呢?”

    “也没有,不过我曾假供认过一次。一个纳粹似的关员问我有没有东西要申报,我

    说有,其实我没带任何违反规定的物品。”

    “那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不知道,我当时有一种罪恶感。我一直有这种可怕的倾向,想承认一些自己没做

    的事。我总有些怪念头,总想向警察坦白一些自己根本没有犯过的罪行。”

    4.“顺便提一句,不要根据我的行李箱来判断我这个人。”我们在张望着等行李的

    时候,克洛艾对我说。其他的人已经幸运地拿到了。“我是上飞机前的最后一刻在

    雷恩街的一家破店里买的,丑得很。”

    “待会看过我的你再说吧,我可连个借口都没有。这包我用了五年多了。”

    “帮个忙好吗?我去一趟盥洗室,帮忙留意一下我的手推车,我一会儿就回来。

    哦,如果你看到一个粉红色的手提箱,有鲜绿色手柄,那就是我的。”

    5.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克洛艾穿过大厅,朝我走回来。她脸上现出难受的表情,略

    有些焦虑不安。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她的常态。她的脸上看去永远凄楚欲泪,眼神

    中有一种担忧,似乎有人要告诉她一个不幸的消息。她的这种气质令人忍不住想要

    抚慰她,给她安全感(或只是伸手让她握住)。

    “行李还没过来?”她问道。“没有,我的也没有,不过还有很多人在等呢。至少还要五分钟,不要那么急

    嘛。”

    “还真难等,”克洛艾露出微笑,低下头看着脚。

    6.我骤然觉察到爱的降临,就在她开始讲起一个她自认为会是漫长而乏味的故事(间

    接因为雅典航班的行李传送带就在我们旁边)后降临了。故事说的是她和她哥哥夏天

    在罗得岛度假的事。克洛艾讲述时,我看着她的手摆弄着米色羊毛外套的腰带(食指

    上有些斑点),意识到(好像这是最不证自明的事实)自己爱上她了。我情不自禁地认

    为,无论她如何拙于言辞、语句不全,或者总有些焦虑不安,对于耳环的品位可能

    也不够高,她都是那样的令人倾慕。这是完全理想化的一刻,产生于一种无可理喻

    的幼稚的感情,就如同产生于她外套的优雅、我的飞行时差综合征、我早餐所吃的

    东西,以及在第四航站楼行李区与她彻底展露的美丽截然不同的压抑气氛一样。

    7.岛上挤满了游客,但我们租了摩托车和……克洛艾的假日故事沉闷无趣,但沉闷无

    趣不再是一个评判标准。我不再依据日常谈话约定俗成的逻辑看待它;我也不再从

    话语中找出智性的感悟或诗化的真谛。她说了什么无关紧要,紧要的是她正在说-我

    想从中发现她所说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无缺。我乐意倾听她说的每一个趣闻(有一个

    卖鲜橄榄的店子……);喜爱她讲的每一个笑话,即使讲丢了其中的妙语;欣赏她发

    表的每一点见解,即使头绪纷乱。因为这彻底的寄情克洛艾,我乐意不再自我专

    注,而是用心体会她的每一点脾性,分享她的每一段记忆,探索她童年时代的生活

    历程,了解她喜欢的所有事物,知晓她害怕和痛恨的东西-所有这些也许早已存在于

    她身心之中,却在瞬息之间变得那么神奇迷人。

    8.行李终于来了,在我的行李后面只隔着几个箱子,就是她的。我们把行李搬上手

    推车,从绿色通道走出去。9.一个人对他人的美化可以达到可怕的程度,甚至连自己都无法忍受-因为自己都无

    法忍受……我必定已经意识到,其实克洛艾不过是一个平常人(包含这个词所有的字

    面意义),但是我不愿正视,因为旅行和生活的所有压力,我理应得到谅解。每一例

    相爱都是(借用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话)“希望”压倒“自知之明”的伟大胜利。我

    们跌入爱河,祈望不要在心上人身上发现我们自己的劣根-胆怯、脆弱、懒惰、无

    信、妥协忍让、粗鲁愚蠢。我们给心上人戴上爱的饰环,认为心上人能够超越我们

    自己犯下的一切错误,从而可亲可爱。我们从心上人的内心找到自己并不曾有的完

    美,盼望通过与心爱之人的结合,即可保有(不顾心知肚明的所有反面证据)对人类

    的一种岌岌可危的信念。

    10.为何心知肚明却不能阻止我跌入爱河?因为我的欲望毫无逻辑、天真幼稚,无法

    阻止我对她的信念。我知道有一种空虚,浪漫的幻想可以填补;我知道有一种喜

    悦,来自于发现他人值得倾慕。早在遇见克洛艾之前,我肯定早有必要去从另一张

    脸上找到一种完美,一种我在自己身上从未发现过的完美。

    11.“可以检查你的包吗,先生?”海关官员询问我,“你有什么东西需要申报吗,比如酒类,香烟,枪支……”

    就如天才王尔德一样,我想要说的是“只有我的爱需要申报”。但是我的爱不是罪

    过,至少眼下还不是。

    “要我等你吗?”克洛艾问我。

    “你是和那位女士一起的?”那个海关官员问道。

    我担心有些冒昧,就说不是,但又问克洛艾是不是可以在另一边等我。12.爱情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和独特性改造着我们的需求。我对海关例行公事的不耐

    烦,暗示着克洛艾已经成为我欲望之所在,而几小时前我还不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

    个人儿。这不同于饥饿感,饥饿是逐渐出现的,是根据时间的推移产生的需要,在

    开饭时周期性到来。我感到如果在大厅另一边找不到她,我就活不下去了-为那天上

    午十一点半时才踏进我生命的人而死。

    13.如果爱情生发得过于迅速,也许是因为对爱的向往催生了爱人的生成,需要促成

    了结果。先是想要爱某一个人(大体来看是无意识的),心上人的出现只是第二步-我

    们对爱情的渴望铸就了心上人的特征,我们对爱情的期盼唤来心上人的出现。(但是

    我们诚实的一面不会让欺骗永远继续。总会有这样的时刻,我们怀疑心中构想的爱

    人是否真实存在-或他们是否只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一个幻影,用以防止爱的缺失必然

    带来的崩溃。)

    14.克洛艾在那边等我,但我们只在一起待了一会儿,就又分别了。她当初从伦敦出

    发时把车泊在停车场,我则必须乘出租车去办公室拿文件-这是一个双方都倍感为难

    的时刻,不知是否要把故事继续下去。

    “我会打电话给你,”我随口说道,“我们可以一起去买一些箱包。”

    “这主意不错,”克洛艾说,“你知道我的电话号码吗?”

    “我想我已经记住了,写在你的行李标签上呢。”

    “你倒挺会打探,希望你没记错,很高兴认识你,”克洛艾说着,朝我伸出一只

    手。

    “祝你的仙人掌好运,”我看着她走向电梯,在她身后喊道。那辆手推车还是一直往右扭。

    15.坐在回市区的出租车上,我感到莫名的失落和忧伤。这真的就是爱情吗?仅共度

    了一个上午就说是爱,会被认为是浪漫的幻想和语义的错误。然而只有在不了解所

    爱之人时,我们才会跌入爱河,最初的行动必然建立在茫无所知的基础上。所以,面对如此多的忧虑,既有心理学的,也有认识论的,如果我仍然将其称之为爱,这

    也许来自这样一种认知,即这个词永远都无法精确地使用。既然爱不是地点,不是

    颜色,也不是化学品,而是所有这三者甚至更多,或并非这三者甚至更少,那么当

    谈到爱的时候,人们为什么不可以如己所愿地畅所欲言,各行其是?难道这个问题

    还局限在学术领域的对与错?是真爱?抑或是一时的沉迷?如果不是时间(时间也是

    自欺的),谁又能断定?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

    三 诱惑的潜台词

    1.对于坠入情网的人们而言,恋人的任何言行举止似乎都有了潜台词。每一点微笑

    的意蕴、每一个词语的含义都如一条小路,通向即使没有一万二千个,至少也有十

    二个。日常生活中(即没有爱情的生活)可以按其表面意义理解的姿势和话语,现在

    却要穷尽词典可能有的所有释义。至少对倾慕者而言,所有的疑虑都归结到一个中

    心问题,如同罪人惊惶地等待判决一般:她他喜欢我吗?

    2.随后的日子里,我对克洛艾的思念总是萦绕心头,无法抑止。这是莫名的思念,惟一能够理解的解释就在于所思念之人本身(从而回应了蒙田对于他和拉博埃西的友

    谊所作的阐述;因为她是她,我是我)。尽管国王十字路口附近的办公室工程设计工

    作压力很大,然而思绪还是任性地、不可抗拒地漂移到她那里。我得把这仰慕的对

    象予以限制。尽管思念不是我工作日程的一部分,(客观地说)没有任何乐趣,缺少

    发展变化,没有意义,只是纯粹的渴望,但她总是侵入我的意识之中,干扰我办理

    要紧事务。这些以克洛艾为内容的思绪就是:啊,她多么好;如果能……该多好啊。

    其他则是一些定格的意象:

    [1] 克洛艾靠在机窗边的身姿

    [2] 她水灵的绿色眼眸

    [3] 她轻啮下唇的牙齿

    [4] 她说“那很奇怪”时的口音

    [5] 她打哈欠时脖颈的偏斜

    [6] 她两个门齿之间的缝隙

    [7] 她握手的姿态

    3.她的电话号码的数字组合已经不幸被我忘得一干二净(记忆更愿意重复克洛艾的下

    唇),如果当时意识能够专注于它们该多好啊。号码是

    (071)

    60791876097187

    6017987

    6907187

    6107987

    6709817

    6877187

    中的哪一个呢?

    4.第一个电话没有回应我的欲望,反而传达了痴情的风险。6097187打到的不是心

    上人的住所,而是离北街不远的一个殡仪馆-起初并不知道,直至一场乱七八糟的交

    谈之后,我才弄清那儿也有一个职员叫克洛艾。她被叫来接听电话,花了好几分钟

    试图把我的名字对号入座(最终还是把我当作曾咨询过丧葬事宜的顾客)。我挂上了

    电话,面色潮红,衣衫湿透,简直半死不活了。

    5.第二天,当我终于拨对了克洛艾的电话时,正在上班的她似乎也将我忘到了九霄

    云外(把我忘到哪儿去了?我无法想象)。

    “我这里情况糟透了,请你等一下好吗?”她用秘书小姐的口吻对我说。

    我拿着听筒,心里很不是滋味。纵使我曾幻想我们之间如何亲密,然而回到现实空

    间,我们只是陌生人。我的渴望粗鲁地越出了范围,侵入克洛艾的工作时间,它并

    不受欢迎。“喂,对不起,”她回到电话那头,说道,“我现在确实没时间。我们正在准备一

    期增刊,明天要出版。我到时候给你回电话好吗?等事情消停下来,我会尽量在家

    或办公室里给你打电话,好吗?”

    6.心上人不给我打电话,电话成了她魔手中的一件刑具。故事的发生与否为打电话

    的人所操纵,接听者失去了叙说的主动性,只能在电话打来时跟随、回应。电话将

    我置于被动的角色。从电话交流的传统性别习惯来看,我像是等待电话的女性,克

    洛艾则成了拨打电话的男性。这迫使我时刻准备接听她的电话,因此我的行动被赋

    予了难以忍受的目的论色彩。电话机的塑料外壳、易用的拨号键、色彩的设计,所

    有这些都显示不出隐藏在它的神秘之下的残酷,也缺少它将于何时获得生命(我也如

    此)的线索。

    7.我宁愿自己选择了书信传情。当她一周后打来电话时,我已经把要说的话排练了

    太多次,以至一时语塞。我毫无准备,光着身子从浴室走出来,用棉球擦着耳孔,同时还留心着浴室里的流水。我跑到卧室里的电话旁。除非烂熟于胸而且已经演练

    过,否则我的言语永远如同初稿一般。我的话音夹杂了一点紧张,一点兴奋,还有

    一点愠怒。如果换作写信,我也许可以熟练地把这一切给消除掉。但是电话没有文

    字处理程序,说话者只有一次机会。

    “很高兴你打来电话,”我笨笨地说,“一起吃顿午饭或晚餐吧,或做点别的什么

    你感兴趣的。”在说第二个“或”的时候,我的声音都哑了。这语句本可以如演讲

    一般无懈可击,创作者(那些人无法将要说的话付诸笔端)本可以周密详实,语法精

    确。然而现在创作者没了,只剩下一个结结巴巴的说话人,错漏百出、词汇贫乏、嗓音嘶哑。

    8.“这个星期我真的没空和你一起吃午饭。”“噢,晚餐怎么样?”

    “晚餐?让我瞧瞧,嗯,哦(停顿),我正在这儿看我的日程簿,你看,好像也没

    空。”

    “你简直比首相还要忙。”

    “对不起,事情烦透了。要不这样吧,下午你有空吗?就今天下午,我们可以在我

    的办公室会面,然后到国家美术馆逛一逛,或随便你,去公园或别的什么地方。”

    9.我被克洛艾吸引了。在这吸引中,自始至终都有令我迷惑不解的问题,她的每句

    话和每个动作中不可言说的潜台词都让我耗尽心神。当我们从她在贝福德大街的办

    公室去鸽子广场时,她在想些什么?所有的迹象都是恼人的模棱两可。一方面,克

    洛艾非常乐意在这个下午与一位男士参观美术馆,这位男士和她只是一周前在飞机

    上有过一面之缘;另一方面,她的行为举止无不表明,这不过是一次关于艺术和建

    筑的理性探讨。也许这只是友谊,只是女人对男人的一种充满母性、无关性爱的关

    系。克洛艾每一个姿势的意蕴都悬浮在纯真和诱惑之间,满含令人疯狂的意义。她

    明了我对她的渴望吗?她渴望得到我吗?她的话尾以及笑容背后有挑逗的痕迹,我

    探察得准确吗?或者我只是在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这张无辜的面容?

    10.每年的这个时候,美术馆里总是人群熙攘,因此我们等待了一会儿才把外套存放

    在衣帽间,走上楼梯。我们从意大利早期艺术看起,尽管我的思绪(我的脑袋一片空

    白,我的思绪不得不自己寻找方向)并不在画上。在《处女·儿童·圣徒》前,克洛艾

    说她一直对西纽雷利的画很感兴趣。我便谎称自己非常喜爱安东内洛的《基督受

    难》,因为这样说似乎很合时宜。她若有所思地看着,沉浸在画中,全然忘却了展

    厅里的喧哗和人群来往。我在她身后几步远的地方跟着,努力想把精神集中到画上,但我无法领会它们的生动,只有从“克洛艾欣赏着油画”这样的情境,我才能

    了然它们的蕴涵。油画艺术通过克洛艾的生命,才在我眼中获得意义。

    11.后来在第二个意大利展室时(1500—1600),人群更拥挤了。我们一度挨得很

    近,我的手都触摸到她的手了。她没有退缩回去,我也没有。以至有那么一刻(我们

    目不转睛地看着对面的画)我感觉克洛艾的皮肤似乎裹住了我的身体。我融化在一种

    兴奋中,沉浸在一种激动里。然而因为未经她的许可,这兴奋并非光明磊落,这激

    动也只属于窥淫癖。而她直直地盯着别处-尽管她也许并非全然不知。对面是一幅布

    龙齐诺的《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丘比特吻着他的母亲维纳斯,维纳斯偷偷地

    拿走他的一支箭,美掩住了爱,象征性地解除了小爱神的威力。

    12.这时克洛艾移开手,转过身来说:“我喜欢背景中的那些小人物,那些山林水泽

    边的小仙女、生气的众神和无名的小角色。你懂所有这些象征手法吗?”

    “不太懂,只知道那是维纳斯和丘比特。”

    “我甚至连那都不知道,你比我强多了。我要是多读些古代神话就好了,”她接着

    说,“我总是对自己说,要多读一些,却从来不抽时间去付诸行动。不过,我倒有

    些喜欢看那些看不懂的东西,就只单纯地看。”

    她又转过脸去看画,她的手又一次拂过我的手。

    13.她的举动多少都在暗示点什么。这是一个空白的领域,你可以随意赋予它从欲望

    到单纯几乎任何一种意图。这是一个微妙的象征(比布龙齐诺的画更微妙,更少有形

    文本的证明)吗,允许我(有如画中的丘比特)有一天探过身去亲吻她,或并没有什么

    含义,不过是疲倦的手臂肌肉无意识的痉挛?14.一旦开始寻找互相吸引的种种迹象,心上人的每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会被视为饱

    含深意。我找到的迹象越多,发现里面的含义越丰富。克洛艾身体的每一个动作,似乎都含有喜欢我的潜在证据-她拉直裙子的方式(我们穿过北欧早期绘画展室时);

    或她在凡·爱克的《乔瓦尼·阿诺费尼的婚礼》旁的咳嗽;或把目录递给我,用手支着

    头休息。当我靠近听她说话时,同样发现这里是线索的宝藏-她说她累了,让我们找

    张凳子休息一下,我从她的话语中解读出某种挑逗,我的解读有误吗?

    15.我们坐了下来,克洛艾伸伸腿,黑色长袜里面的腿向下逐渐变细,线条优美,没

    入一双平底鞋中。我无法用合适的词汇来描绘她的姿势-如果在地铁中某个女人的腿

    这样拂过我的腿,我不会有任何别的想法-理解一个意思并不贴近其本质的姿势是多

    么困难啊,只能通过前后联系,通过解读者(我是一个多么有偏向的解读者啊)来赋

    予它含义。对面挂着克拉纳赫的《丘比特向维纳斯申诉》,这北方的维纳斯高深莫

    测地俯视着我们,不知欲偷蜜糖的丘比特正可怜兮兮地被蜜蜂叮咬。爱神的手指被

    蜇伤了。画中充满象征。

    16.是欲望使我成为一个侦探,一个不懈的线索搜寻者。如果我少一点这情感的折

    磨,就不会注意那些线索;是欲望使我成为一个浪漫的偏执狂,要从一切事物中解

    读出意义来;是欲望将我变成一个符号解码员,一个地貌风景的释义者(因而是一个

    潜在的感情误置的受害人)。然而无论我怎样迫不及待,所有问题都有高深莫测的撩

    人魔力。这模棱两可不是灵魂的拯救,就是地狱的惩罚,需要我们守候一生,方能

    分清。我期待得越久,就越希望我期待的人儿尊贵高尚、非凡无比、完美无缺、值

    得期待。正是进展受到搁置,才增加了值得期待的内容,这是即时就得到满足的兴

    奋所不能给予的。如果克洛艾一下子就亮出底牌,游戏将失去魅力。无论我多么恼

    怒进展的搁置,我还是明白,事情需要保持不予言说的状态。最具有魅力的不是那

    些立刻就允许我们亲吻(我们很快会感到无趣)或永远不让我们亲吻的人儿(我们很快会忘记他们),而是那些忸怩地牵引着我们在这两极间期待的精灵。

    17.维纳斯想要喝点什么,所以她和丘比特向楼梯走去。在咖啡厅里,克洛艾拿了一

    个托盘,沿着铁围栏向前推。

    “你要茶吗?”她问着我。

    “要,让我来。”

    “别这样,我来。”

    “我请你。”

    “哎呀,谢谢,八十便士不会让我破产。”

    我们挑了一张可以俯视鸽子广场的桌子坐下。圣诞树上的灯光给城市的景色笼罩了

    一层不和谐的节日气氛。我们开始谈起艺术,而后又谈到艺术家,然后要了第二杯

    茶和一块点心,接着又谈起美,从美又谈到爱,这时我们不再转移话题。

    “我不知道,”克洛艾说,“你信不信这世界存在永恒的真爱?”

    “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认为世上存在一种可以客观验证的‘真

    爱’是很傻的。要把激情和爱情、迷恋和爱恋或不管什么事物区分开来都是很困难

    的,因为一切取决于你所处的立场。”

    “有道理。(停顿)你不觉得这个点心很难吃吗?真不该买。”

    “是你要买的。”

    “我知道。回到前面你问我的问题上吧,(克洛艾用手拂弄一下头发)严格地说浪漫是不是不合时代了?我是说,如果你直截了当地问别人这个问题,多数人肯定会回

    答是。但这不一定是真的,人们只是把它当作抵制自己真实欲望的策略。他们对浪

    漫有几分信,然而却装作不相信,直到有一天他们必须得相信,或被允许相信。我

    想如果可能的话,大多数人都愿意完全丢掉自己的玩世不恭,很多人只是永远没有

    机会而已。”

    18.我不理会她话语的表层意义,而是探究她的话外之音。她真正的意思没有直接表

    达出来,我在破译,而不是在倾听。我们谈论着爱情,我的维纳斯随意地搅动着已

    经冷却的茶水。但这次交谈对我们两人意味着什么?她所说的那些“多数人”指的

    是谁?我是那个能驱散她那份玩世不恭的男人吗?这场关于爱的交谈表明两个参与

    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又一次,我毫无线索。彼此小心翼翼,不让话语涉及自己。我

    们抽象地谈论着爱情,无视有待解决的不是弄清爱自身的本质,而是更急迫的问

    题,即,我们于对方而言,现在(以及将来)到底是什么关系。

    19.或者,这只是一个可笑的想法?除了吃去一半的胡萝卜蛋糕和两杯茶以外,桌上

    真的什么也没有?是不是克洛艾正像她所希望的那样抽象,表达的正是她真实的想

    法?这是不是与挑逗的第一法则-所言非所指-截然相反?当丘比特是一个如此有偏

    向的释义者时,当他所期望能成真的梦想是那么明显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是多么

    困难啊!他是不是在强加给克洛艾一份只有他自己才感受到的情感?他凭着我渴望

    得到你这一想法,错误地得出相应的想法:你渴望得到我,是不是犯了那古老的错

    误?

    20.我们参照别人来定位自己。克洛艾有个工作伙伴总是爱上不适合自己的人,爱的

    信使在玩弄这位感情的牺牲品。

    “我是说,为什么她要与一个比她笨三千倍的人待在一起,哪怕是一分钟。他甚至对她一点都不好。我跟她说过,那个人与她交往根本就是为了性。如果她的目的也

    是如此,那倒也无所谓。但显然她不是这样,因此她简直把两个人的生活都搞得一

    团糟。”

    “听起来很可怕。”

    “是呀,真让人难过。一个人得选择双方平等对待、彼此同等付出的关系-而不是一

    个只愿及时行乐,另一个人想要真正的爱情。没有平衡,认不清自己,或不明确自

    己想从生活中获得什么,或什么都不搞清楚,我想这就是痛苦的源泉。”

    21.我们尝试着给自己定位,猜测心上人给予我们的定义,我们以最拐弯抹角的方式

    行事。我们询问对方“一个人想从爱情中获得什么呢?”-这“一个人”体现了言语

    的微妙回避,避免涉及自己。尽管这种方式可能被当作游戏,却既重要又有用。这

    些疑虑、这种不加定论(是不是?)存在一定的逻辑性。即便克洛艾有一天会表示

    说“是”,这种先经Z再从A到B的过程也比直接的表达更为有利。它把冒犯一个不情

    愿的对象的风险减到最少,使心甘情愿的对象放松下来,更为舒缓地进入共同的渴

    望之中。那句伟大的表白“我喜欢你”所存在的危险,可以通过补上一句“但我并

    不想让你直截了当地知道……”来减少。

    22.我们进入了一场游戏,这游戏允许我们随时全身而退。它的主要规则就是,在进

    行过程中必须不留游戏的痕迹,两位参与者必须全然忘却游戏的存在。我们运用语

    言的普通词汇,赋予它们新的意义,拓展了符号和普通意义之间的张力:

    代码 “人们对爱应该少一些玩世不恭”= 信息 “为了我你放弃玩世不恭吧”

    这种类似战争中使用的密码使我们能够想谈就谈,不必担忧自己或对方的欲望不被

    回应而遭受羞辱。如果纳粹指挥官突然闯进屋来,盟国情报员可以轻松地宣称他们只是在播送莎士比亚的作品,而不是在传输最敏感的文件(我渴望得到你)-因为克洛

    艾和我实际交谈的内容并没有将我们直接牵涉其中。如果诱惑的信号非常微弱,以

    至可以被否认(轻轻拂一下手或凝视的时间过长),那么谁能说我们甚至是在谈论诱

    惑?

    23.这是最好的方式;无论何时,对于两个通过语言进行漫长而又危险的跋涉去彼此

    了解的人来说,只有这种方式才会减少他们所冒的巨大风险:袒露自己的欲望,又

    目睹它惨遭拒绝。

    24.时间已经过了五点半了,克洛艾的办公室现在已经下班。于是我问她晚上是否真

    的没空和我一起吃饭。她笑了,瞥了一下窗外,一辆巴士开过圣马丁教堂,然后她

    回过头来盯着烟灰缸,说:“是的,谢谢,确实不行。”就在我开始绝望的时候,她的脸羞红了。

    25.正因为羞涩最适于人们用来应对自己面对诱惑时的模棱两可,所以经常被援引解

    释欲望之所以缺少明显表征的原因。面对心上人模棱两可的信号,没有什么比把这

    不予应允理解为羞涩-渴望在心,但口难开-更好的解释了。羞涩暴露了一个耽于幻

    想的心灵,因为谁的行为举止中又总有羞涩的痕迹呢?仅只借由对方的脸红、默不

    出声或是局促不安的笑声确认它的存在,从而希望对方羞涩的诱惑者就永不会失

    望,这是傻子都会使用的简单方法。它可以让信号由无到有,能够将否定变为肯

    定,它甚至表明,易于羞涩的人比自信的人的欲望更为强烈,其强烈程度可以通过

    表情的难易程度来验证。

    26.“天哪,我忘了重要的事情,”克洛艾说,从而给她的脸红以另外一个解

    释,“我今天下午应该给印刷商打电话的。该死,我简直不相信我竟然忘了。我都

    昏头了。”仰慕者表示了同情。

    “至于晚饭,你看,我们得另找一个时间了。我很乐意,真的。但现在确实不行,让我再看看记事本,明天给你电话,我保证。也许周末之前我们就能见面了。”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

    四 真 实

    1.我们自信能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征服我们最不在意的人,但欲望中包含的郑重成

    分阻止了爱情游戏所需要的漫不经心,而且从心上人身上发现的完美所产生的吸引

    力,又会引发我们的自卑感,这些真是爱情中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我对克洛艾的

    爱恋意味着我不再能看到自身的价值。在她身边,我会是谁?她同意去吃晚饭,打

    扮得那么优雅(“这样穿行吗?”她在车上问,“但愿不错,因为我都换了五套衣服

    了”),更不用说还会愿意回答我一些毫无价值的话语(如果我的舌头还能转动的

    话),这些于我而言,难道不是最大的荣耀?

    2.那是在星期五的晚上,克洛艾和我坐在一家名叫危险的关系的餐馆角落的一张桌

    子旁。这是一家新开的法国餐馆,位于富尔汉街的尽头。再没有其他地方比这儿的

    环境更能衬托克洛艾的美丽:枝形吊灯的柔和灯影映在她的脸上,墙壁的淡绿色正

    如她淡绿色的眼眸。我似乎被坐在桌子对面的天使惊呆了,发现(就在一阵热烈的交

    谈之后的几分钟)自己失去了一切思考或表达的能力,只能默不作声地瞧着浆过的白

    色台布,机械地啜饮着一只很大的高脚杯里面冒泡的水。3.因为感知到自卑,我需要获得一种自己本身并不具有的个性:一种为了吸引对方

    而去迎合心上人的需求的自我。爱情是不是在谴责我失去了自我?也许不是永久地

    失去,但是,严格说来,至少在眼下这个阶段确实如此。意欲吸引她的想法使我不

    断向自己发问:什么可以吸引她?而不是:什么吸引我?我会问:她怎样看待我的

    领带?而不是:我认为自己的领带怎么样?爱情迫使我以心上人的眼光来观察自

    己。不是问:我是谁?而是问:对于她来说,我是谁?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我的自

    我不但束手无策,而且毫无信心,失去主见。

    4.失去主见不一定就是可耻的欺骗或夸示。它只是在预先考虑克洛艾可能想要的每

    一样东西,以便我可以迎合对方的兴趣。

    “想喝点酒吗?”我问她。

    “不知道,你呢?”她反过来问我。

    “如果你想喝一点,我真的不在意,”我答道。

    “随便你,你要什么都行,”她继续说。

    “我也随便。”

    “好。”

    “那我们是要还是不要?”

    “嗯,我想我不要,”克洛艾大胆地说。

    “听你的,我也不想要什么,”我赞同说。“那我们就不要酒吧,”她作出决定。

    “完全可以,我们就喝水。”

    5.尽管保持真实的自我需要一个先决条件,即,能够不受他人的影响而获得稳定的

    个性,但那个夜晚还是让自我不再真实,而是根据克洛艾的喜好来自我定位、自我

    调整。她对男人的期待是什么?我应该根据什么品味和取向来调整自己的表现?如

    果认为保持真实的自我是个人道德的基本标准,那么爱的诱惑让我在道德考验中一

    败涂地。克洛艾头顶上方的广告招牌上陈列着一排排的酒,看上去味道不错。我为

    什么要掩饰自己想要喝的真实想法?因为与克洛艾只想喝矿泉水的要求相比,如果

    我选择酒,那么我的选择似乎会显得很不恰当,而且粗俗。为了迎合她,我分裂成

    两半,一半是真实的(想要喝酒)自我,一半是虚假的(想要喝水)自我。

    6.第一道菜来了。菜肴摆放得极其精致,就像地道的法国花园那样一丝不苟。

    “太美了,简直不忍心吃它,”克洛艾说(我亦有同感),“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

    煎金枪鱼。”

    我们开始用餐,惟一的响声是刀叉碰到瓷餐具的声音。似乎没什么要说的:这么久

    以来,克洛艾是我唯一的念想,但此刻,这念想又如何能与她分享?沉默是致命的

    指责。与毫无魅力的人共处时,沉默暗示对方令人厌烦;面对仰慕不已的对象时,沉默不语会让你相信,正是你自己了无意趣。

    7.沉默和笨拙也许可以得到谅解,可当作心怀仰慕的证据。一个人完全可以收放自

    如地吸引自己毫不在意的人,而最笨拙的人则可被认为是最真诚的,拙于言辞反而

    可以证明其真情实意(如果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在小说《危险的关系》里,梅

    特伊侯爵夫人写信给瓦尔蒙子爵,指出子爵的失误:他的情书过于完美无缺,过于逻辑严谨,不像真爱之士的心声。胸怀真爱的人,思绪凌乱,无法雕饰华丽的辞

    藻。语言在爱情面前无法自制,错误百出,因而欲望往往言辞朴拙(但那一刻我多么

    情愿把我的语塞换作瓦尔蒙子爵的辞采)。

    8.既然想要吸引克洛艾,那么关键在于对她要有更多的了解。如果尚不知该采纳哪

    种虚假的自我,我又怎能抛弃真正的自我?但这实非易事,了解一个人需要长久的

    体察和破译,从万千言语和动作中梳理出完整的性格。不幸的是,其所必需的耐心

    和睿智却不为我这焦虑不安、情迷昏沉的头脑所有。我如同一个持简化论的社会心

    理学家一样行事,急于将人置于简单的定义之中,却不愿像小说家一样,用细腻的

    手法去捕捉人类天性中的多种质素。用完第一道菜,我慌乱地问了几个笨拙的、 采

    访式的问题: 你喜欢读什么书?(“乔伊斯、亨利·詹姆斯,如果有时间,还看一看

    《时尚》杂志。”)你喜欢你的工作吗?(“你不认为世上所有的工作都令人讨

    厌?”)如果随便你挑,你会住到哪个国家去?(“这儿就挺好,只要不用换电吹风

    的插头,住哪儿我都行。”)周末你喜欢做什么?(“周六看电影,周日买点巧克

    力,对付晚上情绪低落。”)

    9.在这些笨拙的问题后面(每问一个,我就似乎更不了解她一些),我迫不及待地想

    提出一个最直接的问题:“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而“我应该做一个怎样的

    人?”)但是这样直接的提问注定会一败涂地,我越是直截了当地追问,就越偏离我

    的目标;我只能知道她喜欢看什么报纸、听什么音乐,却不能明白她会是“一个怎

    样的人”-一个使“我”消除自我的提示者,如果有人需要它的话。

    10.克洛艾不愿谈及自己。也许她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有些谦逊羞怯,惯于自我贬低。

    每当谈话涉及这个主题时,克洛艾总是用最严厉的词贬抑自己。她不再称自己

    为“我”或“克洛艾”,而是“像我这样的废人”或“极度神经质的奥菲莉亚奖得主”。她这样做反而增添了吸引力,因为这种称呼似乎不是自哀自怜之人遮遮掩掩

    地诉求,也不属于“我太蠢了不,你一点也不蠢”之类让人恍然大悟的自我贬低。

    11.她的童年缺少欢乐,但她淡然处之(“我痛恨童年的戏剧表演,因为那里面的约

    伯看起来总像是有点昏昏欲睡”)。她出生于一个经济条件良好的家庭,父亲(“自

    他出生之日起就麻烦不断”)是大学老师,一位法律教授,母亲(克莱尔)曾一度经营

    过花店。克洛艾在家里排行居中,上下各有一个备受宠爱、完美无缺的男孩。她八

    岁生日刚过,她哥哥就患白血病死了,父母的悲痛转化为对女儿的恼怒:她在学校

    成绩很差,在家脾气又不好,居然能顽固地活下来,而他们的宝贝儿子却不能。她

    在负罪感中长大,为所发生的不幸自责,但她母亲却并未设法来缓解她的痛苦。母

    亲喜欢挑剔别人的致命弱点,并且紧追不放-所以克洛艾永远被拿来跟死去的哥哥比

    较,指责她在学校里成绩是如何不好,她是多么不善交际,她的朋友是多么不体面

    (都不是与事实特别相符的批评,然而每批评一次,就似乎真实了几分)。克洛艾转

    而向父亲寻求亲情,但父亲感情封闭的程度,就如他对自己的法律知识的毫不保留

    一样。所以他非但不能给予她所需要的父爱,相反,他会迂腐地向她卖弄法律知

    识,直到克洛艾长大,由失望转为愤怒。克洛艾公开反对他以及他主张的一切(幸亏

    我当初没选择法律行业)。

    12.在用餐的过程中,克洛艾只是略微提及了过去的男友:一个在意大利干摩托车修

    理,曾经对她很不好;另一个因为携带毒品被关进监狱,他们也就此结束,她曾为

    他怀孕;还有一个是伦敦大学的精神分析学家(“你不要像弗洛伊德那样认为他代表

    着我的恋父情结,不要以为我不会与他上床”);再一个是兰德罗弗汽车公司的试车

    员(“直到现在我都说不清为什么会看上他,我想是我喜欢听他的伯明翰口音”)。

    但是她没有详细地描述这些人,因此我需要在脑海里不断地调整她理想男人的模

    样。在谈论中她既有赞扬又有批评,从而使我手忙脚乱地不断修改我理应表现的自我。她似乎一会儿称许感情脆弱,转而又会诅咒它,赞同精神独立;她上一分钟把

    忠诚誉为最高贵的品质,在下一秒又会认为外遇合理,因为婚姻更虚伪。

    13.她的观点是那么纷繁复杂,以至我有点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我应该释放自己的哪

    些个性?我怎样才能不与她生分,同时不显出令人讨厌的枯燥乏味?我们吃着一道

    道菜(年轻的瓦尔蒙感到一道道的障碍)。我发现自己试着提出一点想法,过后不久

    就会微妙地加以修正,使之与她的想法一致。克洛艾的每个问题都让人心惊胆战,因为答案不知不觉会包含有触怒她的内容。主菜(我点的是鸭,她点的是鳟鱼)是一

    块布满地雷的沼泽地-我认为两个人应该互相保持独立吗?我的童年时代苦涩吗?我

    曾经真爱过吗?感觉怎样?我是比较感性的还是理性的?上次选举我投了谁的票?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我认为女人没男人情绪稳定吗?

    14.为了避免自己的观点会疏远持异见之人,我的回答没有一点独创性。我只是根据

    自己对克洛艾的判断来调整自己的答案。如果她喜欢坚强的男人,我就装得坚强;

    如果她喜欢风帆冲浪,我就是一个风帆冲浪运动员;如果她讨厌下棋,我也就与象

    棋势不两立。在我看来,她对情人的看法可比作是紧身的套装,而我认为真实的自

    我却很肥胖,所以,那整个晚上似乎都是一个胖男人在努力想让一套太小的衣服显

    得合身。我得拼命把多余的赘肉塞进不合身的衣服里,紧缩腰身,屏住呼吸,防止

    衣料撕裂。如果我的动作不如往常反应自如,那么一点都不奇怪,一个被过瘦衣服

    缠身的胖男人如何能反应自如?他太害怕衣服裂开,不得不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屏住呼吸,祷告上天保佑这个夜晚不出大祸,平安度过。爱情已让我瘫痪。

    15.克洛艾面对的却是一个不同的难题。到吃甜点的时候了,尽管只能挑选一种,她

    却期望有更多的选择。

    “你要哪种,巧克力的还是卡拉梅尔糖的?”她问我(额头上出现不安的痕迹),“或者你要一种,我要一种,然后我们一起分。”

    我对这两种都不感兴趣,因为当时消化不良,不过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此。

    “我喜欢吃巧克力,你不喜欢吗?”克洛艾问我,“我不能理解那些不喜欢巧克力

    的人。有一次我和一个男的出去玩,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那个罗伯特,我一直感觉跟

    他在一起不舒服,但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后来我知道了,是因为他不喜欢吃巧克

    力。我是说,他不只是不爱吃,简直是厌恶它。你用棒子逼着他,他都不会碰一

    下。这种想法实在与我的习惯大相径庭,你说是吧。很显然,自那以后,我们只能

    分手。”

    “既然这样,我们两种甜点都要,互相分着吃。不过你更喜欢吃哪种?”

    “我无所谓。”克洛艾在说谎。

    “真的?如果你真的无所谓,我就要巧克力,我简直太想吃了。你看见那下边的双

    层巧克力蛋糕了吗?我就点那个,看上去好像含有很多巧克力。”

    “你这样就不对了,”克洛艾咬着下嘴唇,表情半是期待,半是羞愧,“不过,为

    什么不这样呢?这样好。生命太短暂了。”

    16.然而我又一次撒谎了(我开始听见厨房里公鸡的叫声)。我一直都对巧克力有些过

    敏,但是眼下这情形,让我已经确凿地认定,对于巧克力的热爱是与克洛艾和谐相

    处的首要标准,我又如何还能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17.然而,我的谎言却适得其反,因为这对我的口味和习惯的假设,必然比克洛艾的

    口味和习惯缺少存在的合理性,而克洛艾肯定会被任何有悖于她的分歧所冒犯。我

    也许应该为自己和巧克力编造一个动人的故事(“我最喜欢吃巧克力了,但是医生会诊小组警告我说,如果我还吃,就会把命都丢掉。自此我已经戒了三年了”),借此

    我也许能得到克洛艾的许多同情-但太冒险了。

    18.我的谎言尽管无可避免,也令我羞愧难当,但它倒给了我启示,让我分清两种不

    同类型的谎言,为了逃避而说谎和为了被爱而说谎。出于吸引他人的谎言迥异于其

    他谎言。如果我向警察谎报我的车速,这谎言的动机非常直接:为了逃避罚款或逮

    捕。但是为了被爱而说谎,则包含了更有违常情的假设:如果我不说谎,我就不会

    被爱。这是一种态度,认为要富有魅力就得消除所有个性(因此也可能会事与愿

    违),认为真正的自我不可避免地会与心上人的完美发生冲突(因而配不上心上人的

    完美)。

    19.我说谎了,但是克洛艾就会因此更喜欢我了吗?她会伸过手来握住我的手,或建

    议说我们回家,不吃甜点了吗?肯定不会,由于卡拉梅尔糖的味道不好,她对我坚

    持要巧克力的行为表示了一定的失望,并且不假思索地加了一句:嗜好巧克力的人

    最终会与厌食巧克力的人一样有麻烦。

    20.吸引是一种表演行为,是从自发的行为向符合观众要求的行为的转变。但是,就

    如演员必须了解观众的期望一样,吸引者必须知道心上人想要听的是什么-因此,如

    果有确凿的理由反对为了被爱而撒谎,那么演员将不知道什么才能打动他或她的观

    众。表演行为惟一正当的理由是其具有实效性,而不出于本能。但是考虑到克洛艾

    性格的复杂,以及模仿行为的引诱力效果难测,所以不论我是诚实还是本能地行

    事,我吸引克洛艾的机会都不可能很大。看来,失去自我只是使我在性格和观点方

    面翻起滑稽的筋斗。

    21.目标的实现,往往是因为偶然性,而非来自事先算计。这是一个令充满实证主义

    和理性主义精神的吸引者沮丧的消息,吸引者相信,通过足够的细心观察和完全科学的研究,就能够发现相爱的法则。吸引者开始行动,希望找到爱情之钩,把心上

    人钩入彀中-一种微笑、一个观点,或拿餐叉的一种姿势……不幸的是,尽管人人都

    有爱情之钩,但如果在吸引对方时碰巧奏效,更多的也是出于偶然,而非通过算

    计。克洛艾究竟做了什么使我爱上她?我爱她向侍者要黄油时令人赞美的姿态,我

    爱她认可我对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一书的价值的看法。

    22.爱情之钩显然不符合一切逻辑的因果法则,而具有一种极其独特的品性。有时我

    会碰到一些女性有意吸引我,但她们积极的手段最终却无法让我成为裙下之臣。我

    容易因了一些全不相干或完全偶然的因素萌生爱意,但那个吸引我的人却对此全然

    无知,不加以利用这富有价值的资本。曾经有一次,我爱上一个上唇微微有些绒毛

    的女人。换作平常我会感到很厌恶,但这次我却奇迹般被迷倒。她亲切的微笑、金

    色的长发或是聪慧的谈吐都不及这个特征更能激发我强烈的情感。当我与朋友谈起

    自己对她的迷恋时,我努力表明是由于她身上拥有一种不可言传的“气质”-但是我

    无法否认,事实上我只是爱上她毛茸茸的上唇。后来当我再一次看见她时,肯定是

    谁建议她用了电烫除毛,她上唇的绒毛不见了,(尽管她有许多好的品质)我的热情

    也很快随之消退。

    23.我们回伊斯灵顿时,尤斯顿路的交通依然拥挤。我早就想好要送克洛艾回家,但

    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吻别,还是不吻别)沉重地压在心头。从诱惑的某些方面来说,演员要冒着失去观众的危险。诱惑方可以通过模仿行为来迎合,但是这个游戏最终

    需要对方定义成败,甚至在进行中得冒着心上人生疏我们的危险。一个吻将会改变

    一切,两个人皮肤的接触必然会不可逆转地改变我们交往的进程,结束谈话语义迷

    离的阶段,承认潜台词。然而,当我们到达利物浦街23A号门前时,因为害怕错误地

    解读了她的意图,我认为提议去喝一杯富有寓意的咖啡的时机还没有到来。24.但是在吃完这样一顿紧张而富含巧克力的晚餐之后,我的肚子突然有了一种截然

    相反的需求,我不得不请求进到她家里去。我跟着克洛艾上楼,进入起居室,直奔

    卫生间。几分钟后,我出来了,想法没有改变。一个男人经过深思熟虑,找到所有

    理由,决定克制还是上策,让几个星期以来的狂热幻想埋在心底。我拿起外套,对

    心爱的人说,今晚我过得非常愉快,希望很快再见到她,圣诞假期后就给她打电

    话。满意于如此沉稳的告别,我吻了她的两颊,祝她晚安,随即转身欲离开她的住

    所。

    25.面对此时的情形,幸运的是,克洛艾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她抓住我领带的末

    梢,阻止了航班的离去。她把我拉回房间,双手环拥着我,定定地看着我的眼睛,先前说起巧克力时忍住的笑这时方才露出,她轻声呢喃:“你知道,我们都不是小

    孩。”

    26.随着这句话,她的唇落在我的唇上,我们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长久最美好的亲

    吻。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

    五 灵与肉

    1.鲜有事物能如思索一般与性爱相对立。性爱是肉体的产物,它无须思索,只求狂

    欢,直截了当,从理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肉体的欲望得到彻底的满足。与它相

    比,思索显得病态满面,病态地要求恢复秩序,是心灵不能屈从于肉欲洪流的标志。对我来说,做爱时还在思索,这违背了交合的基本法则。我甚至无力为肉体堕

    落前的无思维保留一块领地,我犯下了罪过。然而,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2.这是最甜美的吻,包含了对吻的所有梦想。我们更用力地挤压,双唇分开,然后

    又贴近吮吸,无声地表达渴望。我的双唇有时滑离,拂过克洛艾的脸庞、鬓角、耳

    廓,轻轻地揉擦抹拭,温柔地试探进袭。我们的皮肤发散出独特的芳香。她更紧贴

    我的身体,我们的双腿绞在一起,在眩晕中我们互相搂抱着跌进沙发,发出笑声。

    3.如果说有什么能够打断这伊甸园的欢乐,那就是心灵,或者更明确地说,是思索-

    思索着这一切对我来说多么奇异:躺在克洛艾的起居室里,双唇触摩她的双唇,双

    手抚过她的身体,感受她肉体的温热。毕竟这模糊的境地、这热烈的亲吻来得过于

    突兀,如此出乎预料,以至我的心灵还不想退出,不想让肉体彻底放纵。对这个接

    吻而非接吻本身的思索,使我的心神几乎游离克洛艾。

    4.我禁不住在想,几小时之前,这个女人的身体还是完全不可窥视的禁区(只是从她

    衬衣的线条和裙子的轮廓展露一点),现在却要展示给我她最隐秘的部分,而且是远

    在(因为我们都正好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她展示灵魂中最隐秘的部分之前。尽管我们

    已经详尽地交流过,然而我感到白天的克洛艾和夜晚的克洛艾并不一致;我抚弄她

    的私处所体现的亲密,与我对她大半生活的无所知晓并不相称。但是这些想法与我

    们无法喘息的肉体互相交织,似乎粗鲁无礼地违背了欲望法则;似乎带来了一种令

    人不太愉快的客观性;似乎在屋子里还有一个第三者在观望,在审视,也许甚至在

    评判。

    5.“等一下,”当我解开她的衬衣时,克洛艾说,“我去把窗帘拉起来,我可不想

    整条街都看到我们。或者要不到卧室里去吧,那里更宽敞些。”我们从窄小的沙发中挣脱出来,穿过暗暗的走道,进入克洛艾的卧室。一张白色的

    大床摆在当中,上面高高地堆着垫子,摞着报纸、书本和一个电话机。

    “对不起,乱糟糟的,”克洛艾说,“公寓的其他地方只是给别人看,我真正的生

    活在这儿。”

    在所有这些堆积物上面摆放着一个动物玩具。

    “来见一下格皮-我的最爱,”克洛艾说着,递给我一头灰色皮毛的大象,这大象的

    脸上没有露出一丝嫉妒。

    6.克洛艾在清理床铺时,她和我都感觉到一种奇特的尴尬,肉体一分钟之前的热切

    渴望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一片沉寂。这沉寂表明我们是那么不习惯自己的赤身裸

    体。

    7.因此,当克洛艾和我在白色的大床上互相脱去衣服,借着小小的床头灯的光线,第一次看着对方赤裸的身体时,都试图显得自然而不拘束,就如亚当和夏娃在堕落

    前那般。我的手在克洛艾裙子下游移,她愉快而轻松地解开我的裤子,好像注视彼

    此截然不同的迷人私处并不令我们感到奇怪。我们进入心灵让位给肉体的时刻,进

    入心灵必须消除一切思想、只留激情的时刻,进入没有判断、只有情欲的时刻。

    8.然而,如果还有什么可能妨碍我们这缺少思索的激情,那就是我们无处不在的笨

    拙。两人一起倒在床上,我笨手笨脚地剥不下克洛艾的内裤(一部分缠在她膝盖

    上),她怎么也解不开我衬衣的扣子-但是我们都克制着不去引导对方,甚至忍住不

    笑,而用最热切、充满极度渴望的眼神注视着彼此,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切具有潜

    在的滑稽的一面。我们半裸着坐在床沿上,红着脸,就像犯了错误的学生。是笨拙

    的举动让克洛艾和我意识到,这一切既幽默又希奇古怪。9.回想彼时,我们在床上的笨拙举动显得很滑稽,活像闹剧。然而就动作本身而

    言,它则是一场小小的灾难,并不受欢迎,妨碍了炽热拥抱的直接顺畅。激情做爱

    的神话认为,肉体的交合应该避免微小的阻碍,例如手镯卡住、腿部痉挛,或是在

    努力达到兴奋的顶点时弄疼了对方。分开缠绕的头发或肢体只会让理智不可避免地

    惊扰欲望。

    10.如果心灵一贯受到谴责,那是因为它拒绝退出非理智的领域。卧室里的哲学家与

    夜总会里的哲学家一样荒谬滑稽。在这两种境况中,肉体都占主导地位,而且极其

    敏感,心灵则成了无言的器官,漠不相关的判断。思索的背信弃义在于它的幽然独

    处-“如果有什么事你不能对我述说,”心上人说,“有什么事情你需要独立思考,那么你还真正把我放在心上吗?”正是对思索带来的距离感和超然的仇恨销蚀了理

    智的光辉,这理智不只是恋人的对头,也是国家、事业和阶级斗争的敌人。

    11.传统的二元论认为,思想家和恋爱者处于事物对立的两端。思想家思索爱情,而

    恋爱者则单纯地去爱。当我的手指和嘴唇抚过克洛艾的身体时,我没有思索任何严

    肃的问题,因为担心我的思索会干扰了克洛艾。思索寓含着判断(我们都那么偏执,以至会做出否定的判断),所以在卧室里时,当赤身裸体令我们的脆弱暴露无遗时,我们总是心存疑虑。集中在私处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动作上的情绪反应,意

    味着所有评价性判断的痕迹都必须消除。因此,呻吟掩盖了情人们的思索之声,这

    呻吟确证了一个信息:我太激动了,以至不能再思索。我亲吻,所以我没有思索-这

    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谎言,肉体的交合在它的掩盖下进行。卧室成为隐秘的空间,身

    处其间的情人们心照不宣地同意,不去提示对方那个令人恐惧的念头:我们都是赤

    裸的。

    12.人类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本领:自身能够离析为二,能够一边行动,一边做自己行动的观者-从这个分裂中,反省出现了。但是,过分的自我意识其缺点在于,不能将

    分裂开来的观看者和实施者融合到一起,不能一边参与,一边忘记自己的参与。就

    好比卡通片中的人物高高兴兴地冲出了悬崖边,却还在空中奔跑,直到发现自己脚

    下一片虚空,才摔落下来跌死。与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相比,无自我意识的人是多么

    幸运啊。他们没有主观客观的分裂,没有被镜子映现的感觉,没有第三只眼睛无休

    止地发问、评价,或仅只是注视着那个核心的自我(正吻着克洛艾的耳廓)在蠢蠢而

    动。

    13.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十九世纪时的一个纯洁的年轻女子。在她结婚那天,妈妈警

    告她说:“今晚,你的丈夫将会像疯了一样,但是你会发现,早晨到来时他已经恢

    复正常。”思索之所以令人愠怒,正是因为它标志着当他人喘息不止之时,自己得

    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陷入必要的疯狂。

    14.当我们处于马斯特斯和约翰逊所谓的高潮期时,克洛艾仰头看着我,问道:“苏

    格拉底,你在想什么?”

    “什么都没想。”我回答说。

    “胡说,我能从你眼中看到,你笑什么?”

    “听我说,没有什么,或什么都有,万事万物。你、这个夜晚、我们最终睡在这

    儿,这一切让人感觉多么奇怪又多么舒服。”

    “奇怪?”

    “不知道,是啊,感觉奇怪,我想我对事物有幼稚的自我意识。”

    克洛艾笑了。“什么东西那么好笑?”

    “转过来一下。”

    “干吗?”

    “你转过来就是了。”

    在房间的一边,一面大镜子挂在一个五斗柜上方,镜子的角度正好使克洛艾可以从

    中看见我们两人互相缠绕着躺在床上。克洛艾一直在看着镜子里面的我们吗?

    “对不起,我本来应该告诉你,只是我不想说,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夜晚,我怕你吓

    坏了。不过你看一下,快感会倍增的。”

    15.克洛艾把我拉到她身上,分开双腿,我们又开始舒缓地动起来。我朝房间那边看

    去,看到镜中的两个人缠绕在床单和互相的手臂中做爱。过了一会儿,我才意识到

    那就是克洛艾和我。我们的动作在镜子里和现实中最初有些不一致,观看者和实施

    者不能合二为一,这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差异,而非自我意识偶尔所暗示的主体和客

    体之间会带来严重损害的距离。镜子把克洛艾和我的动作客观化,在这之中传达给

    我一种刺激:我们既是交欢的实施者,又是交欢的观看者。一个男人(他的伴侣此刻

    将腿放在他的肩头上)和一个女人做爱的情欲画面构成了,受到这种激发,灵与肉融

    为一体。

    16.心灵永远不能离开肉体。认为灵与肉可以互为独立的想法是幼稚的。因为思索并

    不总是只意味着判断(或不去感受),思索还给人留下自己的空间,琢磨他人、产生

    共鸣、将自己带到肉体之外的地方,成为他人的肉体,感受他人的快感,体会他人

    的冲动,和他人共赴高潮,为他人达到兴奋顶点。没有心灵,肉体只能思索自己和自身的快感,于是也就不能携手共至巫山之巅,不能觉察他人的情欲线路。一个人

    必须要去思索那些自己没有感受到的东西。正是心灵带来了和谐一致,造成了脉

    动。如果让肉体任意行事,那么就只会一边是意乱情迷的丈夫,另一边是惊恐的圣

    洁处女。

    17.在克洛艾和我似乎只是被欲望支使的同时,做爱其实还是一个控制和调整的复杂

    过程。用技巧和理智努力使高潮同时到来,肉体的放纵体现在高潮之中,这二者之

    间的难于调和也许显得具有讽刺意味,但只有现代的观点才认为做爱仅只是肉体、因而也是本能的满足。

    18.有一个矛盾玷污了关于本能的思想:本能(如同黑格尔所谓的密涅瓦的猫头鹰)的

    神话只有当本能不再存在时才会到来,它体现了对原始主义的怀念和对失去的能量

    升华了的哀悼。在一个对自然的冲动着迷的非自然的世界里,性学家呼吁高潮,以

    重新确认人类与现在较可接受的狂野之间的联系,但是除了留下无效的武断语句,他们一无所获。(《性的愉悦》这个快感法西斯主义的不朽文本曾庄重地、语调愉快

    地向读者建议:

    “为了准备活动和高潮的到来,手掌平放在阴户上摩动,中指按在阴唇之间,指尖

    在阴道中来回抽动,掌心近腕端处紧压阴阜,这也许是最佳的方法。”)

    19.克洛艾和我倾情进行的节律抽动很快到达了顶点。大量的分泌液润滑着我们的爱

    具,我们的头发汗湿了,在极度的快感中,我们情智迷乱地凝望着彼此,灵与肉此

    时合二为一(故作正经之徒们却一直不懈地想析一为二),就如死亡时的合二为一一

    般。这是一个没有时间的空间,压缩同时又膨胀,千变万化,形态万千,是世间的

    极致,所有语句和法则都无法描述;被压抑的言辞迸发成尖叫,意思不明,无关政

    治,毫无禁忌,只属于转瞬即逝的领域。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

    六 马克斯

    1.当我们从单恋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爱恋的人(一个天使),想象和他们厮守在人间天

    堂的无限幸福时,我们易于忽视一个重大的危险:如果他们开始回应我们的爱,那

    么他们的吸引力也许很快就褪色消逝。我们之所以去爱,是因为希望借心上人的完

    美-美丽、聪慧、诙谐-来逃避我们自身的弱点-丑陋、愚蠢、呆滞。但是如果这样一

    个完人有一天决定来回爱我们,那么又将是怎样的情形?我们只能有些震惊-品位如

    此之低,竟然看上我们,他们怎么可能如我们希望的那样完美?如果为了爱,我们

    必须相信心上人在某些方面胜过我们,那么他们同样以爱回应我们难道不是一件残

    酷的背谬之事吗?我们被引向这样的疑问:她他真的那么完美吗?她他怎么可能

    会爱上我这样的人呢?

    2.对于人类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再也找不到比第二天早晨更丰富的研究案例

    了。但是,克洛艾迷迷糊糊醒来之后还有其他的事要先做:她在隔壁的浴室里冲洗

    头发,我醒来听到水冲击瓷砖的声音。躺在床上,我把自己裹入尚保存着她的形体

    状的床单里,浸没在她的气息中。这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十二月的第一缕阳光透

    过窗帘,射进房间。我打量着这屋子,是查看者,也是偷窥者;是爱恋者,也是被

    爱恋者的人类学家,为她所展示的每一点修养而神魂颠倒。我蜷曲着身体,躺在她

    的卧房里、她的床铺上、她的被单下,瞧着这些构成她日常生活的物品,盯着她每

    天清晨醒来时面对的四壁、她的闹钟、一袋阿司匹林、床头柜上的手表和耳环,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特权。爱意就是通过兴趣及迷恋来证实其存在的,感兴趣于克洛艾

    拥有的一切,迷恋于我发现的一种无限丰富、每天都有巧手在创造奇迹的生活中的

    诸多实物标志。在一个角落,有一个嫩黄色的收音机,一幅马蒂斯的油画靠在一把

    椅子边,她昨晚穿的衣服挂在镜子旁的壁橱里。五斗橱上有一叠平装书,旁边是她

    的手袋、钥匙,一瓶矿泉水和那只格皮象。爱屋及乌,我迷恋上她拥有的一切,所

    有这些看上去都那么完美、趣味高雅,与平常从商店里买来的迥然相异(尽管不久前

    我曾在牛津大街看到过一模一样的收音机)。这些都是隔壁浴室里正在洗发的美人鱼

    的化身和情欲的替代物,成为我恋物的对象。

    3.“你一直在试穿我的内裤吗?”过了一会儿,克洛艾裹着蓬松的浴巾,头上包着

    一条毛巾从浴室里走出来,问道,“在干吗呢?现在该起床了,我得收拾床铺

    了。”

    我叹着气,“嗬嗬啊啊”地边打哈欠边从床上起来。

    “我要去准备早餐,你干吗不利用这个时间冲个澡?壁橱里有干净毛巾。来,亲我

    一下。”

    4.浴室是另一个奇妙未知的世界,满是瓶罐、洗液、药剂、香水,是她身体的圣

    殿,我的参观成了水淋淋的朝觐。我一边冲洗头发,一边像只土狼一样在水花下嚎

    歌。擦干身体后,又用克洛艾拿给我的新牙刷刷牙。十五分钟后当我回到卧室时,她已经去准备早餐了,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窗帘也拉开了。

    5.克洛艾做的不只是吐司,她简直准备了一顿早宴。一篮羊角面包、橙汁、一罐新

    煮的咖啡、鸡蛋、吐司,桌子中央还摆放了一大盆红黄相间的鲜花。

    6.“你太了不起了,”我说,“我冲澡穿衣这一会儿你就把这些都弄好了。”“因为我不像你那么懒。来吃吧,别让东西都冷了。”

    “你真好。”

    “废话。”

    “你可别顺杆儿爬。我可不是每天早上都饭来张口,”我说着,用手臂揽过她的

    腰。

    她没有转过身来,而是把我的手放在她的手里紧攥了一会儿。

    “别臭美了,我又不是专门为你做的,我每个周末都这样吃。”

    我知道她在说谎。她一向为自己模仿浪漫而不显得多愁善感、讲究实际但又心境淡

    泊感到自豪。然而在她的内心深处,却完全相反,她是理想主义者,爱梦想,愿付

    出,深深地着迷于被她口头上斥为感伤多情的一切。

    7.从这美好而缠绵的早餐中,我意识到一些也许再明显不过但又出乎我的预料、让

    我深感复杂的事情-克洛艾开始对我产生了我很早就对她怀有的那种感觉。客观地

    说,这想法并没有什么异乎寻常之处,但当我倾心于她时,我几乎完全忽视了自己

    的爱会得到回应的可能性。这并非令我不高兴,我只是不曾考虑过这一点,我关注

    的是去爱而非被爱。如果说我注重的是前者,那么也许是因为被爱在两者中总是更

    为复杂。丘比特箭的发射比接收更容易,给予比接受更轻松。

    8.就是这接受的困难导致了我在早餐时候的情绪波动。尽管羊角面包是地道的法国

    风味,咖啡也芳香无二,然而负载在它们之上的关注和深情却让我心乱如麻。昨夜

    克洛艾已向我敞开了她的胴体,而今晨她又向我打开了她的厨房,但是我却有挥之

    不去的心神不宁(这甚至到了恼怒的边缘),甚至产生了一个模糊不清的念头:“我凭什么得到这些?”

    9.只有当人们知道自己是另一个人的所爱时,才会既欣喜若狂又惊恐不安。如果完

    全没有认识到自己值得爱恋,那么接受他人爱情时的感受,与被授予了巨大的荣誉

    却不知这荣誉的凭借没什么两样。无论我怎样深爱着克洛艾,她对我的关爱还是让

    我有些心慌意乱。有人把这视为是对自己长久以来的疑虑不定的一种首肯-他们生来

    就值得爱恋。然而于那些缺少信心的人而言,他们则不敢轻信这爱的垂青。由于自

    己错误地向这一类人献了殷情-准备早餐,所以不幸的情人们就得承受这殷勤招致的

    责难。

    10.争论的内容只是借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争论带来的不适。我们的争论从草莓

    酱开始。

    “有没有草莓酱?”我边问克洛艾,边在堆得满满的桌子上找。

    “没有,不过有木莓酱,行吗?”

    “不太喜欢。”

    “噢,还有黑莓酱。”

    “我讨厌黑莓酱,你喜欢?”

    “是呀,为什么不喜欢?”

    “太难吃了。难道没有像样的果酱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桌子上有五瓶果酱,恰好没有草莓的。”“我知道。”

    “为什么你那么苛求呢?”

    “因为我讨厌早餐没有像样的果酱。”

    “但是这些挺好呀,只不过正好没有你要的。”

    “商店远不远?”

    “干什么?”

    “我去买点儿来。”

    “看在上帝的分上,坐下来吧,如果你现在去,这些东西都会冷的。”

    “我非去不可。”

    “为什么?如果吃的都冷了怎么办?”

    “因为我要果酱,这就是原因。”

    “你什么毛病?”

    “没有,怎么啦?”

    “你简直可笑。”

    “我才不呢。”

    “你就是可笑。”“我只是想要果酱。”

    “你怎么就这么讨厌?我为你准备了这么多吃的,可你所做的却是对果酱吹毛求

    疵。如果你真的想要你的果酱,就滚出去,到别人那里去吃吧。”

    11.一阵寂静,克洛艾的眼睛黯淡了。她突然站起来走进卧室,砰的一声关上门。我

    坐在桌边,听见她好像哭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白痴,竟然伤害这个令我痴迷的

    女人。

    12.没有回应的爱情也许痛苦难耐,但却是一种安全的痛苦,因为它只会伤及自身而

    无害于他人,是自我导致的个人痛苦,甘苦交织。但是一旦爱情得到回应,那么人

    们就必须准备放弃仅仅是被动地受到伤害,而承担起去伤害自己的责任。

    13.但是责任可能成为最大的负担。我因为伤害了克洛艾而对自己产生的厌恶,瞬息

    之间转化为对她的反感。我恨她为我做的一切,恨她轻易相信我,恨她允许我令她

    难过。她给我她的牙刷,为我做早饭,以及在卧室里开始像孩子一样的哭泣,突然

    之间似乎显得过于多愁善感,几乎令人生厌。我恨她使我还有我的情绪产生了这种

    敏感,我的心头充满了因为自己敏感这个缺陷而想惩罚她的念头。

    14.是什么使我成为这样一个怪物?是因为我一直属于马克斯那号人。

    15.马克斯曾演绎过一个经典笑话,他笑话自己不会加入那些愿接纳他这种人为会员

    的俱乐部。这是一个既适合俱乐部会员,又适合爱情游戏的真理。马克斯主义者的

    可笑之处,在于其荒唐的矛盾性:

    我怎么会既希望加入俱乐部,但当希望实现时又不想加入了呢?同样,我怎么会既希望克洛艾爱我,但当她爱我时我又恼怒至极呢?

    16.也许是因为有一种爱情源于一种念头,即,希望通过爱的结盟,和美丽而强大的

    上帝、俱乐部、她他的结盟,使我们能够摆脱自己的弱点。但是一旦我们得到爱的

    回报(如果上帝回应我们的祷告,如果成为俱乐部的会员),我们则被迫回头审视自

    己,并进一步审视对方那些曾经让我们生发爱意的美好之处。也许我们寻找的根本

    不是爱,只是一个值得我们信赖的人,然而如果我们爱的人转而信赖我们,我们又

    怎可再继续信赖他们?

    17.我不知克洛艾有何理由把我这样的坏蛋作为她情感生活的中心。如果她对我有一

    点爱意,难道不仅仅是因为她错误地理解了我?这是典型的马克斯主义者的思想:

    渴望爱情,但又不可能接受爱情,因为害怕当心上人真实的自我显露出来时,接踵

    而来的将是失望-一个通常早已产生(也许早在父母怀中之时)但会继续投射到将来的

    失望。马克斯主义者感到他们的中心自我是那样的无法接受,以至亲密一定会暴露

    出其骗子的真实身份。因此,如果爱肯定会随之消失,为什么还要接受爱的恩惠

    呢?如果你现在爱我,那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完整的我,马克斯主义者认为,但如

    果你没有看到完整的我,而我却还要努力习惯你的爱直到你看到的那一天,那真是

    疯了。

    18.由于这些原因,正统的马克斯主义者的结合,建立在感情不平等交换的基础之

    上,并且依靠这个基础维持下去。尽管从无回报的爱情的立场看,他们希望看到自

    己的爱得到回应,但马克斯主义者潜意识中宁愿他们的梦想停留在想象的领域,宁愿自己的爱只为人所知即可,宁愿心上人不要过于频繁地打来电话,或宁愿大多数

    时候不能得到心上人的感情,这与他们的价值观一致-凭什么他人给予的评价要高于

    自我评价?如果心上人碰巧认为他们相当不错(与他们上床、对他们微笑以及为他们

    做早饭),那么马克斯主义者第一个冲动可能就是打破这田园诗般的情境,不是因为

    它让人讨厌,而是因为自己不值得拥有。只有当心上人把他多少看作是微不足道的

    人时,这个马克斯主义者才能继续把心上人看作几乎是他的一切。对心上人来说,一旦开始去爱,他们就将不幸地与坏蛋联系到一起,会直接玷污他们的完美。如果

    克洛艾与我上床、对我很好,从而让我降低了对她的尊重,那么不也可能是因为她

    在此过程中受到了我的传染,危险地亲近了一个马克斯主义者。

    19.我经常在他人身上看到马克斯主义在发挥其影响。十六岁时,我爱上了一个十五

    岁的女孩。她既是学校排球队的队长,长得很漂亮,又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斯主义分

    子。

    “如果哪个男人说他将在九点钟打电话给我,”有次在学校餐厅里我给她买了一杯

    橙汁,她边喝边告诉我,“并且真的在九点钟打了,那么我会拒绝接听电话。他那

    么急切地盼着什么?我只喜欢那种让我等待的人,如果九点半打过来,我就愿意为

    他做一切。”

    那个年龄的我对她的马克斯主义可能已经有了一种直觉的领会,因为我至今还记得

    自己当时使劲装出毫不在意她的一切言行。几周后我的奖赏来了,我们第一次接吻

    了。但是尽管她美丽迷人(以及她对爱情技巧的熟练不亚于她排球技术的高超),我

    们的关系并没有持续下去。我发现总得找理由晚一些打电话真是令人讨厌。

    20.几年后,我认识了另一个女孩,她(像一个坚定的马克斯主义者)认为男人想要得

    到她的爱,就应该在某种程度上与她针锋相对。一天早晨,在和她到公园散步之前,我穿上了一件特别让人讨厌的铁蓝色旧套衫。

    “有一点可以肯定,你这样子我不会和你一起出去的,”索菲亚看着我走下楼梯,叫道,“如果你认为我会和穿这种套衫的人在一起,那你真是开玩笑。”

    “索菲亚,我穿什么衣服有什么要紧?我们只是到公园里散步,”我虽然嘴上这么

    说,但还是有些害怕她是当真的。

    “我不管去哪儿,我跟你说,除非你把衣服换了,否则我不会和你去公园的。”

    但是我倔脾气来了,就是不按照她说的去做,和她激烈地争论着,最后我还是穿着

    那件令她讨厌的衣服,和她去了皇家医院公园。到公园门口时,一直有些愠怒的索

    菲亚突然打破僵局,挽起我的胳膊,吻了我一下,她的话也许可以让我们认识到马

    克斯主义的本质,“别担心,我不气你,我喜欢你坚持穿这件讨厌的旧衣服。如果

    你照我说的去做,我会认为你过于软弱。”

    21.因此,马克斯主义分子的诉求自相矛盾,“拒绝我,那么我就爱你。不要准时打

    电话给我,那么我就吻你。不要和我上床,那么我就崇拜你。”如果在园艺领域对

    之进行阐述,那么马克斯主义就是一个情结:对面的草坪总是更绿。我们站在自家

    的园子里,却贪婪地盯着邻居家的绿地(或克洛艾的美目或她梳头的方式)。并非邻

    居家的草坪确实比我们自己的更翠绿茂盛(也即克洛艾的眼睛并非必定比旁人的更

    美,或同样的梳子并非不能梳理出同样的效果),草坪之所以显得更绿,让人喜爱,只是因为它不为我们所有,而是属于邻居,没有沾染上我。

    22.但是如果邻居突然之间爱上我们,向市政会申请拆除两家中间的围墙,又会有怎

    样的结局?这难道不会威胁我们对草坪的妒忌?邻居家的草坪难道不会逐渐失去吸

    引力,看上去如我们自己的一样枯萎破败?也许我们寻找的不一定是更绿的草坪,而是并非为我们拥有从而可以赞赏的草坪(不论它的好坏)。

    23.被人爱恋使人们意识到,他人与自己有一样的需要,当初正是因为这种需要,我

    们才会去爱。如果我们什么都不缺乏,那么就不会有爱的生成。但矛盾的是,他人

    也有同样的需要,这令我们恼怒无比。本希望在另一个人身上找到答案,结果发现

    他们面临同样的难题。我们意识到他们也需要一个偶像,我们明了心上人不能逃脱

    与我们类似的无助感。为了承担起拯救和被拯救的双重责任,我们被迫不再幼稚被

    动地躲藏在上帝般的赞赏和崇拜中。

    24.阿尔伯特·加缪说,我们爱上别人是因为从外部看,他们是那么完整如一,肉体

    是完整的,情感是“统一”的,而我们主观感觉自己是那样的涣散和迷惘。我们缺

    乏思路清晰的表述能力、稳定的个性、坚定的方向、明确的主旨,因而幻想他人具

    备这些品质。我对克洛艾的爱慕中不正包含着这种幻想吗?从外部看(床笫之欢以

    前),她有很好的自控能力,拥有明确而稳定的性格(见图6.1);但是肌肤之亲后,她在我眼中则脆弱不堪、易于崩溃、精神涣散、内心贫乏。这不正是尼采学说中的

    自我吗?因此也是鲍伯·狄伦在泪水流淌下来时欢唱“(今夜)别为我心碎”的回声。图6.1

    25.对马克斯主义分子来说,非平衡是行为的准则,于是,被爱之人必须给马克斯主

    义分子恰当的平衡,在过分软弱和过分独立之间保持平衡。克洛艾的泪水使我惊

    愕,因为它们无意中提醒了我自己对她的敏感。我惧怕自己不能摆脱对他人的依

    赖,同样,我也指责克洛艾逃脱不了这种依赖。然而,无论脆弱存在怎样的问题,当我见识了那些用傲慢的冷漠否定自己需要爱人的女人时,我知道独立同样是个问

    题。克洛艾有一个艰难的任务:为了让我有所依赖,她不能太脆弱;为了否定我的

    脆弱,她又不能太独立。

    26.西方思想中有一个悠久而阴森的传统,这个传统认为爱最终只能被认为是一种无

    法得到回应的东西,是一种倾慕,是马克斯主义分子的行事,看到爱情得到回报的

    可能越渺茫,欲望就越旺盛。根据这个观点,爱只是一个方向,不是一个地点,达

    到目的,拥有被爱之人(在床上或以其他方式得到)后则会自行销蚀。十二世纪普罗

    旺斯行吟诗人的所有的诗歌主题都是基于性爱的延迟,诗人反复倾吐濒临绝望的男

    子的幽怨,因为他们已经多次被自己爱慕的女人拒绝。四个世纪之后,蒙田对于爱

    的产生发表了同样的观点, 他宣称: “爱, 只是对那些逃离我们身边的人的疯狂渴求。”-这个观点得到阿纳多尔·法朗士的极大响应:“爱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是

    不合乎习惯的。”司汤达相信,只有在害怕失去心上人的基础上,爱才会产生。丹

    尼斯·德·罗杰蒙特认为:“最难得到的人是你最喜欢的人,也是最容易增强你激情的

    人。”而罗兰·巴特则把欲望仅视为是对无法企及的事物的渴求。

    27.根据这个观点,情人们除了徘徊于渴望和烦恼两极之间,别无他途。爱情没有中

    间地带,只是一种方向,它所渴望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爱情达到目的之后,它也随之销蚀;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它也随之湮灭。克洛艾和我会危险地陷于这马

    克斯主义的螺旋运动中,一方爱意加浓使另一方爱意消减,直到爱螺旋状地消亡。

    28.一个更愉快的解决办法出现了。我怀着对早餐的歉疚回到家中,满脸羞愧,充满

    歉意,准备尽一切努力赢回克洛艾。这并不容易(她起初挂断我的电话,后来又问我

    说,我对待与自己有了肌肤之亲的女人,是不是像一个“既渺小又土气的小流

    氓”),但是经过道歉、羞辱,笑脸和眼泪,那天下午,罗密欧与朱丽叶终于和好

    了,在国家电影院的黑暗中痴情地手握着手,看着四点半的电影《爱情与死神》。

    结局终于是幸福的,至少眼下是。

    29.在绝大多数的男女关系中,通常都会有马克斯主义的思维(当爱明显得到回应

    时),这种思维的解决得借助自我喜爱和自我痛恨之间的平衡。如果自我痛恨占了上

    风,那么接受爱的一方就会断言心上人(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适合自己(因为和坏东

    西有了联系);如果自我喜爱占了上风,那么双方都会接受这样一种看法:爱得到回

    应不是因为心上人低贱,而是自己原本值得爱恋。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七 不和谐的音符

    1.早在与心上人熟识之前,我们的心中也许充满了那样一种奇特的感觉,感觉我们

    早已相识。彼此似乎曾邂逅于某时某地,也许在前生前世里,抑或是梦行神游中。

    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阿里斯托芬把这熟悉的感觉解释为,心上人是我们失去

    很久的“另一半”,我们曾与其血肉相连。起初,人类都是雌雄同体,两背两胁,四只手,四条腿,一个脑袋上有两张脸,面对相反的方向。这些雌雄同体人威力强

    大、无比骄傲,以致宙斯不得不将他们一分为二,一半是男,一半是女-从那时起,每个男人和每个女人就一直在期盼与那本属于他们的另一半合二为一。

    2.克洛艾没有和我共度圣诞,但是在新年返回伦敦后,只要有可能,我们就分分秒

    秒厮守在一起,多半躺在我们的床上,更多是依偎在彼此的臂弯里。夹在工作之间

    (当等待令人难受时,电话就成了呼叫对方的操纵缆)的我们过着典型的二十世纪后

    期城市的浪漫生活。室外的活动,诸如公园里的漫步、书屋中的流连、餐馆内的美

    食,都令生活趣味盎然。最初几周,就如重新发现了原本同体人的另一半,在那么

    多不同的问题上,我们都和谐一致,以致我们不得不认为,尽管没有明显的分割痕

    迹,我们曾经定然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

    3.当哲学家设想乌托邦时,他们很少将之想象成一个集差别于一体的熔炉,而认为

    这些假想的社会更多的是建立在思想相似、性质类同、有共同的目标和预想的基础

    之上。正是这些一致使得与克洛艾的厮守充满吸引力。在经历了性情方面没完没

    了、不可调和的差别之后,我终于发现了一个人,她的笑话我无须词典就能懂得;

    她的观点与我的神奇般的接近,她的爱与恨就是我的爱与恨。和她在一起,我屡次

    发现自己在说:“太巧了,我正要说想做谈同样的一件事情……”4.爱情的批评家怀疑个性的融合,怀疑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能够完全消除,从而合二

    为一。这怀疑的根源在于一种感觉,即接受相似比承认差异容易(相似的方面不必要

    找出来);在没有相反的证据时,我们总是找到自己知道的,而非不知道或恐惧的东

    西。我们相爱乃是因为缺少互相了解,而用渴望填补了无知。然而,就像批评家指

    出的那样,时间将会告诉我们,让人类个体彼此分离独立的身体表皮,代表的不仅

    是肉体的界痕,而且是更深层次的心理差异,想要超越则是愚蠢的行为。

    5.因此,就成熟的爱情而言,人们不会在第一眼就跌入爱河,只有当弄清水的深

    浅,才会跳入其中;只有在互相交流了以往的经历,交流了政治、艺术、科学的观

    点,以及晚餐的喜好之后,两人才能决定是否相亲相爱,这是一个在互相理解和肯

    定的基础之上的决定,而非想象中的共鸣与吸引。对成熟的爱情来说,只有真正地

    了解了对方,才会让爱有孳生的机会。真正的爱情(恰恰总是诞生在我们知道之前)

    与常情背道而驰,不断增加的了解,既可能是一种吸引力,又可能是一种障碍-因为

    它可能使乌托邦与现实发生危险的冲突。

    6.记得是在三月中旬的一天,当克洛艾向我展示她新买的一双鞋时,我意识到,无

    论我们之间存在多少令人兴奋的相似点,克洛艾也许并不是宙斯残酷地从我身上分

    割开来的那一半。作出这样的结论可能有些学究式的迂腐,但是鞋子是美学的重要

    象征,从广义心理学的角度说,也是差别存在的重要标志。我经常发现,身体的某

    些部位和某些穿着相对于另一些部位和穿着更能反映一个人:比如鞋子相对于套

    衫、拇指相对于肘弯、内衣相对于罩衫、脚踝相对于肩膀。

    7.克洛艾的鞋子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客观地说,没有(但是谁又会客观地去

    爱?)。鞋子是星期六的上午克洛艾在国王大道的一家商店里买来,准备穿着和我去

    赴那天晚上的一个派对。我理解设计师尝试融合高跟鞋和平跟鞋特点的意图:木屐式的坡形鞋底,跟部急剧升到一把匕首那么高,但宽度又宽似平底鞋的鞋面。高高

    的后帮用一根装饰着蝴蝶结和星星的结实带子围拢,有点儿洛可可式的纤巧繁琐。

    这鞋子制作精巧,造型完美,属于当下流行的一种-然而也正是我讨厌的一种。

    8.“难道你不喜欢?”克洛艾满怀对新鞋子的兴奋,夸张地说,“我要每天都穿,你不觉得它们美极了?”

    尽管我爱她,但那根可以将这双鞋子变成我的爱物的魔棒却失去了魔力。

    “我跟你说,我恨不得买下整个商店,那儿的东西都太好了,你应该见过他们那儿

    的靴子。”

    在我看来,这是一双最难看的鞋子,但是看到克洛艾(在这之前我和她几乎在所有的

    事情上意见一致)如此狂喜,我震惊了。我心目中的她,也就是阿里斯托芬所说的是

    我另一半的她,应该并不具有这种特别的热情。买鞋子时的克洛艾在想什么?我被

    这个问题困扰。我质问自己:“她怎么可能同时喜欢这双鞋子和我这样一个人?”

    9.克洛艾对鞋子的选择给了我一个不幸的提示:她有自己的权利(超越融合的幻

    想),她的趣味并不总和我的保持一致。无论我们在一些方面是多么融洽,但这融洽

    不会无边无际。它提醒我们,因为在找到令人欣喜的共性时也要面临危险的分歧,所以了解一个人并不总像一般认为的那样,是产生共鸣的、愉快的过程。注视着克

    洛艾的鞋子,我的心头掠过一个一闪即逝的愿望:她的某些方面我还是不要知道的

    好,以免它们与我想象中的美丽形象-几乎从第一眼看见她就树立起来了-不能一

    致。

    10.波德莱尔写过一篇散文诗,说一个男子和他准备去爱的一个女子在巴黎逛了一

    天。因为彼此在诸多方面的意见都和谐一致,夜晚来临之际,他确信找到了一个可以与他灵魂结合的完美对象。这时他们渴了,于是走进大街拐角处新开的一家富丽

    堂皇的咖啡馆。坐在咖啡馆里,那个男子看见外面走来了一家人,属于贫穷的工人

    阶层。他们透过咖啡厅的橱窗玻璃,盯着里面优雅的客人、耀眼的白色墙壁以及金

    质的装饰品。这些可怜的穷人对于里面的富贵和美丽充满了惊奇,令那位男子心生

    同情,并为自己的特权地位感到羞愧。他回过头来看着心上人,希望从她的眼中看

    到自己的想法。但是那位他准备与之灵魂结合的女士却厉声说,她忍受不了这些眼

    睛睁得大大的穷鬼,要他告诉老板把他们立刻赶走。在每一个爱情故事中不是都有

    这样的时刻吗?寻找反映自己思想的眼睛,结果却(悲喜剧)完全相反-对于阶级斗争

    或一双鞋子都莫不如此。

    11.也许确实如此,我们最容易爱上的人,是那些除了从他们脸上看到的、言谈中听

    来的之外再很少吐露自己的人。在想象中,一个人可以是无比的温顺,无尽的值得

    爱恋。如果想要适宜地梦想,那么就没有什么比为自己书写的爱情故事更浪漫的

    了。一次漫长的火车旅行,凝望一个注视着窗外的魅力十足的人儿-一个完美的爱情

    故事,当特洛伊罗斯或克瑞西达回看车厢,和邻座开始无聊的谈话或令人恶心地用

    肮脏的手帕揩鼻涕时,便宣告结束了。

    12.伴着对心上人的更多了解随之而来的失望,如同起初谱写了一支完美的交响曲,而后又在音乐厅里倾听一个完整的交响乐队演奏这支曲子。尽管我们听到很多构想

    在演奏中实现了,但仍然注意到一些细微之处不如我们所愿。小提琴手是不是有些

    走调?笛子是不是有些滞后?打击乐声是不是有些过大?我们第一眼爱上的人就如

    自己谱写的交响乐那么完美。他们不存在对鞋子品味或文学偏好的冲突,就如未经

    排演的交响乐不存在走调的小提琴或滞后的笛声一样。然而一旦狂想曲在音乐厅里

    演奏,那漂浮在我们意识之中的天使就会坠落到现实之中,暴露出他们自己也是物

    质化的人类,具有自己(常常是愚蠢的)精神和肉体的丰满历史-我们知道他们用哪种牙膏、怎样剪脚趾甲、喜欢听贝多芬不喜欢听巴赫、习惯用铅笔而不是钢笔。

    13.克洛艾的鞋子只是在我们认识初期,从内心的幻想到外部的真实这过渡时期(如

    果能如此乐观地说)发现的不和谐的音符之一。和她日复一日地生活,我好像在让自

    己适应异国的生活,离开了本国的传统和历史,成为异国生活的牺牲品,偶尔会对

    外国的事物畏惧,而且憎恨。这意味着地理和文化的错位,迫使我们度过一个独自

    生活和共同生活两种习惯的暴露时期,例如,克洛艾偶尔有深夜去夜总会的热情,而我有看先锋电影的爱好,这都要面临与对方习以为常的夜间活动习惯或看电影的

    喜好发生冲突的风险。

    14.在主要问题上(国度、性别、阶级、职业),我们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差别,差别更

    多是产生于品位和观点等细小的方面。为什么克洛艾要把通心粉多煮那要命的几分

    钟?为什么我非要坚持戴现在这副眼镜?为什么她每天早晨必须要在卧室里做健身

    操?为什么我每天都要有八小时的睡眠?为什么她不能多花一些时间听歌剧?为什

    么我不能多花一些时间看琼尼·米切尔?为什么她那么讨厌吃海鲜?谁又能解释我为

    什么不喜欢花和园艺,或她为什么反对水上旅行?她怎么会事事笃信上帝(至少在第

    一例癌症出现之后不该再坚持)?我又怎么会事事只注重事实?

    15.人类学家告诉我们,群体总是先于个体出现,必须通过前者,即国家、种族、世

    系,或是家庭,才能理解后者。克洛艾对她的家庭没有多少好感,但是当她父母邀

    请我们去他们在马尔博罗附近的家中共度周日时,我乞求她接受邀请。“你会发现

    你讨厌那里,”她说,“不过如果你真的想去,那就去吧。你至少可以理解一下我

    一生都在努力摆脱的东西。”

    16.尽管她希望独立,但观察处于家庭氛围中的克洛艾有助于我理解她的某些方面,也有助于理解我们之间差别的根源。格拉莱德橡树村的一切表明,克洛艾出生在一个世界(几乎是一个银河系),而我出生在另一个世界。起居室摆放着仿奇彭代尔式

    家具;红褐色的地毯已经褪色了;布满灰尘的书柜上是特罗洛普的小说;两边墙上

    挂着斯塔布斯式的画;三只滴着涎液的狗在起居室和花园之间跑来跑去;墙角长着

    一棵枝叶繁茂的植物。克洛艾的母亲穿着一件有不少破洞的紫色厚套衫,一条印着

    花的宽松裙子,长长的花白头发没有编扎,披在肩后。她的身上简直能找到根根稻

    草。一种乡村特有的冷淡随着她一遍遍地忘记我的名字(她富有想象力地把我当作另

    一个人)而显得更加强烈。我在心里比较着克洛艾的母亲和我母亲的不同,她们折射

    出迥然相异的两个世界。无论克洛艾怎样想脱离这一切,进入大城市,实现自己的

    价值,找到自己的朋友,她的家庭仍然代表了她拥有的一些遗传和历史传统。我注

    意到两代人之间有一些共同之处:她母亲做土豆的方法与克洛艾一样,碾碎大蒜放

    进黄油洒上海盐;母亲与女儿一样热衷于绘画艺术,爱看周日报纸上的相同内容。

    父亲喜欢闲逛,女儿同样喜欢。克洛艾经常在周末拉着我到汉普斯泰德希斯转一

    圈,声言新鲜空气有益健康,也许她父亲曾经也这么说过。

    17.一切都是那么奇异,那么新鲜。她成长的家园描绘出她全部的过去,我一直无缘

    领略的过去,而我为了理解她必须仔细体察。吃饭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克洛艾和

    她父母在就家庭事务的各个方面进行提问—回答:保险公司支付了祖母的医疗费没

    有?水箱修了没有?卡罗琳接到房地产公司的信没有?露丝真的要到美国去念书

    吗?谁读过莎拉姨妈的小说?亨利真的要和杰米玛结婚吗?(所有这些人物都先于我

    进入克洛艾的生活,-而且也许在我离开克洛艾之后,他们仍然处于家庭的紧密联系

    之中。)

    18.克洛艾的父母对她的看法与我的感觉分歧很大,这不禁引起我的好奇心。在我看

    来,克洛艾既乐于助人,又慷慨大方;而她家人却认为她有些专横霸道、苛求任

    性。小时候的她是一个小独裁者,父母给她起了一个诨名-鲍帕多索小姐,这是一本儿童书中的女主人公的名字。我所了解的克洛艾冷静地看待金钱和自己的职业;父

    亲却说他的女儿“不谙世事”,母亲则笑话她“制服了所有的男友”。我与她家庭

    成员相左的看法,使我不由自主地加深对克洛艾的理解,理解我们相遇之前她的全

    部生活。

    19.下午克洛艾领我参观了整栋房子。她把我带到楼顶上的房间里,她叔叔曾经告诉

    她说屋里的钢琴中住着一个鬼,所以小时候她一直害怕去那儿。我们去看了她从前

    的卧室,她母亲现在把它当作自己的工作室。她指着天窗说,每当悲伤的时候,她

    就和她的格皮象从那儿躲到阁楼上去。后来我们又去花园散步,在一个斜坡下面有

    一棵树,上面有撞击的痕迹,那是有一次她激将她哥哥,说他不敢放开手刹,才让

    车给撞坏的。她指给我看邻居家的房子。以前一到夏天,她总是把那家种的草莓摘

    得精光,还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吻过房主的儿子。

    20.下午晚些时候,我和她父亲在花园里散了一会儿步。他是一个老学究,三十年的

    家庭生活使他对婚姻有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

    “我知道我女儿和你互相爱慕。我不是爱情专家,但是我有些话要告诉你。我认

    为,最终来看,与谁结婚并不重要。如果你最初爱他们,可能你并不会一直爱到最

    后。而你如果一开始讨厌他们,那么也总有机会让你最终改变想法。”

    21.那天晚上在回伦敦的列车上,我感到精疲力竭,忧虑我们彼此早期生活的差异。

    当克洛艾过去生活的诸多情节和场景萦绕在我脑海时,她在我们相识之前的生活和

    习惯显得可怕而又稀奇古怪。但它们就像她鼻子的形状或眼睛的颜色一样,属于她

    的一部分。我感到一种原始的怀旧,怀念熟悉的环境,意识到每一例交往中都有必

    须经历的混乱-一个全新的人有待去认识、适应,同时把自己展示给对方。想到我从

    克洛艾身上发现的所有差别,想到一直以来她是一个人而我是另一个人,想到我们的世界观会有不可调和的地方,我的心里掠过片刻的担忧。望着车窗外威尔特郡的

    乡村,我产生了一种迷路孩童的渴望,渴望一个我完全熟悉的人,我了解这个人家

    庭的癖好,了解她的父母,也熟知她的过去。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

    八 爱情与自由

    1.如果让我再回到克洛艾的鞋子上来,应该提及一下的是,鞋子事件并不以我持否

    定态度的个人分析而告终。我承认经过我们认识后第二次最激烈的争吵,经过泪

    水、伤害、吼叫,以及右脚的那只鞋砸破一块窗玻璃落在登巴尔街的人行道上后,一切才宣告结束。撇开其中情节剧一般的紧张气氛,这鞋子事件还包含了让人产生

    兴趣的哲理,因为它标志着一个个人生活的选择,其激烈程度不亚于政治生活中的

    选择:爱情与自由的选择。

    2.这种选择常常因为乐观地把这两个概念等同而被忽略,一个概念被视为另一个的

    缩影。但是如果将两者联系到一起,却又是不合情理的结合,因为不可能既谈情说

    爱又拥有自由;而如果能够拥有自由,又并不总能得到爱情。我们满可以质问,除

    了公开的敌意,为什么恋人之间的刻薄言辞不能得到容忍(或甚至认为是可以理解

    的)?同样,由鞋子引申到国家,我们会发出类似的疑问:为什么那些没有社会意识

    或公民意识的国家让人民隔绝分散,而不是安居乐业?为什么那些把社会意识、爱、兄弟情谊挂在嘴边的国家总是以大批大批地屠杀人民告终?3.“那么,你喜欢这鞋子吗?”克洛艾又问了一次。

    “坦白地说,不喜欢。”

    “为什么?”

    “我不喜欢这种样子,穿上了像一只鹈鹕。”

    “真的?但是我觉得很雅致。”

    “不见得。”

    “就是这样,你看鞋跟,还有蝴蝶结,漂亮极了。”

    “你很难找到与你看法一致的人。”

    “那是因为你根本不懂什么是时尚。”

    “也许我不懂,但是当我看到一双难看的鞋子时,我会知道那叫难看。”

    “这双鞋子不难看。”

    “承认吧,克洛艾,确实很难看。”

    “你只是妒忌我买了一双新鞋。”

    “我只是告诉你我的感觉。我真的认为它不适合今晚的派对。”

    “很适合,因此我才非要买不可。”

    “那就穿上吧。”“我现在怎么能穿?”

    “为什么你又不穿呢?”

    “因为你刚才说我穿上了像一只鹈鹕。”

    “确实如此。”

    “那你想让我像一只鹈鹕一样去参加一个派对?”

    “没那个意思,我只是想告诉你鞋有多丑。”

    “那好,你为什么要向我说这些呢?”

    “因为我很在乎你。你买了一双难看的鞋子,必须有人来告诉你。不过我怎么想有

    什么关系?”

    “因为我想要你也喜欢。我买它们,是希望你也觉得好,而现在你却说我穿上了像

    个怪物。为什么我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合你意?”

    “喂,别这么说我,你知道不是这样嘛。”

    “就是这样,你甚至不喜欢我的鞋。”

    “但是除此之外,我几乎喜欢你的一切。”

    “那么你又为什么不能不奚落这鞋子?”

    “因为你适合穿更好的。”

    4.读者可以略过整个情节剧。这段对话足以预示,片刻之后,像突如其来的风暴一样,克洛艾脾气大发,把那惹祸的鞋子脱下一只(拉开架势以让我看到),我迅速蹲

    下身(也许是荒谬地)躲避飞来的炮弹,鞋子砸穿我身后的玻璃,飞落在街上。

    5.我们的争吵充满爱情与自由的悖论。克洛艾的鞋子如何又有什么关系?她身上还

    有其他诸多方面的优点,我却宁愿破坏我们的爱情也要紧盯住这一点不放?为什么

    我就不能像对待一位朋友那样善意地向她撒谎?我惟一的理由就是,我爱她。她是

    我理想中人-除了这双鞋子-因此我被迫指出这一点小小的瑕疵,而对朋友,我从来

    不会(他们离我所谓的理想中人相去甚远。而友谊的理想中人,我还没考虑过这种概

    念)这么做。因为我爱她,所以我直言不讳-这是我惟一的辩词。

    6.我们有时更多理想主义地去想象,以为浪漫的爱情几近基督之爱,是一种胸怀宽

    广的情感,这情感宣布:无论你怎样,我都爱你。这是一种无条件的爱,没有界

    限,欣赏每一只最蹩脚的鞋子,它是接纳的体现。但是爱人之间的争吵又提醒我

    们,基督的爱并非床笫之间的爱情,它似乎更适用于普遍,而不是个别;更适合于

    所有男人对所有女人的爱;更适合于两个听不到互相嘲笑的邻居之间的爱。

    7.浪漫的爱情不可能如处女一般纯洁,它使用特殊的身体语言,具有惟一性而非普

    遍性。爱上邻居A是因为他或她有一种笑容或雀斑或笑声或观点或脚踝不为邻居B所

    有。耶稣拒绝为爱指明标准,从而避开了这个棘手的问题,也避开了这过程中爱的

    残酷。因为有了标准,爱情就给打上了痛苦的烙印。当我们企图将邻居A变成邻居

    B,或将邻居B变成结婚前我们想象中完美的B时,鞋子开始飞来,离婚申请也被提

    出。就是在想象中的完美和岁月剥蚀出来的真实之间,我们将逐渐失去耐心,苛求

    完美,直至最终忍无可忍。

    8.尽管这并不总是装玻璃工人的事,但非自由主义永远都不是片面的。我曾做过成

    百上千的事把克洛艾惹怒:为什么我总是喜怒无常?为什么我执意要穿那件看上去像穿了一个世纪一样旧的外套?为什么我睡觉时总是把羽绒被蹬下床?为什么我把

    索尔·贝娄看成那么伟大的作家?为什么我还学不会泊车,不能把车整个儿停在车道

    里?为什么我经常将脚跷在床上?所有这些都与《新约全书》所说的爱相去甚远;

    《新约全书》中的爱从来不会对一双丑陋的鞋子、对牙齿间的菜叶说三道四;也不

    会因为她对《卷发遇劫记》作者的固执而且错误的观点品头论足。然而所有这些都

    构成了家庭中的古拉格,已经设定好他们应该怎样,每天都想把对方拖进这个框框

    之中。如果把理想和现实想象成两个部分重叠的圆圈,那么这月牙形的部分就是我

    们试图通过争论使两个圆圈重叠成一个,从而得以消灭的差别。(见图8.1)图8.1

    9.如此行事的理由何在?不过是所有的父母、军队里的将军、芝加哥的学院派经济

    学家在使他人苦恼之前惯用的甜言蜜语-我在乎你,所以我会使你心烦意乱;我敬重

    心中那个完美的你,因此我会伤害到你。

    10.克洛艾和我之间的争论从来都不是朋友式地进行的。朋友之间因为礼貌和客气,建立了一层无形的保护膜,这膜,即身体的生疏,阻止了敌意的产生。但是克洛艾

    和我已经肌肤相亲:一起睡觉、一起沐浴、观看彼此刷牙以及共同为感伤缠绵的电

    影流泪,故而我们之间的那一层隔膜被撕掉了。于是我们不仅得以相爱,还可以演

    绎相爱的对立面:吵架辱骂。我们把结识对方等同于一种拥有和许可:我了解你,所以我拥有你。在我们相爱的进程中,肉体交合之后,礼貌客气(朋友间的友谊)就

    止步了,就此而言,第二天早餐时爆发的第一次争吵并非巧合。

    11.保护膜被撕去后,曾经垄断的物品开始在自由市场里交换了,以前正常地(宽厚

    地)保留在自我批评领域的想法现在表达出来,制造了紧张的关系。用弗洛伊德的话

    说,我们不仅自身有“超我—自我”的冲突(见图8.2),两人之间也同样如此。当

    交叉点仅仅是自我A和自我B时,就产生了爱;当超我A和自我B发生冲突时,鞋子开

    始飞出窗外。图8.2

    12.忍无可忍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非观念;其二,不能让他人生活在暗昧之中的

    想法。一天晚上,当克洛艾和我开始争论起埃里克·侯麦的电影时(她腻味那些电影,我则爱看),我们忘了侯麦的电影既可以好,又可以不好,这完全取决于各人的看

    法。争论逐渐演变为逼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没有意识到异见存在的合理性。

    同样,虽然我憎恶克洛艾的鞋子,但我并没有想到:尽管自己不喜欢,但鞋子并非

    生来就让人讨厌。

    13.当个人的判断被推广,使其为女友或男友(或者整个国家的公民)接受之时,当我

    认为这很不错成为我认为这对你来说也很不错时,这种从个人观点扩展到众人共识

    的举动实乃一件专横之事。在有些事情上,克洛艾和我各自相信自己的看法,而由

    于这种相信,我们以为自己可以命令对方同意我们在所有的方面都正确无误。专横

    地声言这就是爱情,是迫使对方(假装是出于爱)放弃自己爱看的电影或自己喜欢的

    鞋子,去接受一个(充其量)只是假冒成普遍真理的个人判断。14.政治与爱情似乎没有相干之处,然而我们从法国大革命和法西斯主义血迹斑斑的

    历史中可以看到同样的一厢情愿,同样的理想模式与存在分歧的现实相对而立,从

    而如月牙形所代表的差异一样,让人们产生厌烦(刽子手的厌烦)。法国大革命最先

    提出(给出所有的选择,只是为了一次洗劫),政府不仅要统治人民,而且要爱他

    们;人民大概也要同样接受政府的统治,并且爱政府,否则就要被送上断头台。从

    那时起,一厢情愿的政治就开始了其不光彩的历史。革命的初期,从心理学上看,极其类似于爱情关系-强求合一,相信两人国家的无所不能,要求抛却先前的自

    我,消解自我的界限,渴望不再有秘密(对对立面的担忧很快使情人胡思乱想或建

    立起秘密警察)。

    15.如果爱情和一厢情愿的政治其开头都是同样的美好,那么结局也许会是一样的血

    淋淋。难道我们还不熟识以专横告终的爱情?以同样的专横,统治者坚定地宣称他

    们心怀国家的真正利益,但结果不也是以合法化地杀戮那些坚持异议的人而告终

    吗?如此看来,爱情是一种信念(还有许多其他的内容),是非自由的,因为信念从

    来避免不了向持异议者和异端发泄自己的挫折感。换一种说法,一旦你对某事产生

    了信念(祖国、马列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信念的强大力量必然会自动地消灭其他

    的选择。

    16.鞋子事件之后过了几天,我到报摊买报纸和牛奶。摊主保罗先生告诉我说牛奶卖

    完了,如果我愿意等一会儿,他就到贮藏室拿一箱来。望着保罗先生向铺子后面走

    去,我注意到他穿着一双灰色的厚袜子和褐色的皮凉鞋。袜子和鞋子都奇丑无比,然而奇怪的是,我却无动于衷。为什么当我看到克洛艾的鞋子时就不能同样如此?

    为什么我不能友好地对待我爱的这个女子,就像我对待每天卖给我牛奶的报摊摊主

    一样?17.政治学说中长期有这种愿望:用顾客和报摊摊主的亲切关系代替屠夫和牛羊的杀

    戮关系。为什么统治者不能客气地对待人民,容忍凉鞋、异见和分歧?自由主义思

    想家的答案则是:只有当统治者不再奢谈是出于爱而统治其人民,转而关注降低利

    率和火车准点时,友好的关系才有可能出现。

    18.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于1859年发表的《论自由》,是提倡不以爱的名义制约人民

    的自由主义经典之作,他毫不含糊地要求政府(无论有多好的意图)不要干涉人民,不要逼迫他们换鞋子、读某些书、清除耳垢或是剔清牙齿,从此非暴力政治找到了

    最伟大的辩护者。穆勒认为,尽管古代的联邦(不是指罗伯斯比尔的法国)觉得自己

    有权力对“每一个公民的身心需合乎法则保持浓厚的兴趣”,但现代政府却应尽可

    能退后,让人民各行其是。如同爱情中被烦扰的一方请求仅给予一个空间一样,穆

    勒呼吁政府不要干涉人民:

    只要不妄图褫夺他人之自由,或妨碍他人对自由之求索,吾侪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

    己的好尚即得以名之为自由。……自由之义,在于防止强权势力对于违反自己意愿的

    文明社会成员的妨害。强权势力自身之偏好,不论是物质方面还是道德方面,皆非

    侵犯他人之理由。

    19.穆勒的呼吁听起来是那么合理,难道我们不能把这些原则运用于个人生活中?然

    而如果将之运用于二人世界,那么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观点似乎失去了精彩之处,必然产生一些徒有虚名的婚姻:爱情早被蒸发,夫妻分床而睡,只是上班前在厨房

    碰见时才偶尔说上几句话。当他们一起吃完晚餐的肉馅土豆泥饼,或在凌晨三点品

    尝感情失败的苦涩之时,两人早已放弃互相理解的希望,替代以建立在克制住的争

    执和彬彬有礼基础之上的不冷不热的友谊。

    20.我们又回到爱情和自由的选择上来了,后者看上去只存在于疏远的,或者冷漠出现的关系当中。报摊主的凉鞋不使我恼怒,是因为我不在乎他,我只希望从他那儿

    买报纸和牛奶,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我不会希望向他袒露心迹或在他的肩头哭

    泣,所以对于他的穿戴,我不会冒昧地说三道四。但是如果我爱上了保罗先生,我

    真的还能继续对他的凉鞋这样安之若素?或者是否总有一天(出于爱)我会清清喉

    咙,建议他换一双?

    21.如果我和克洛艾的关系永远达不到恐怖统治的程度,也许是因为我们能够缓和爱

    情和自由的选择,这缓和的法宝就是幽默感。幽默感很少为恋爱关系所有,几乎更

    不为一厢情愿的政治家(波尔布特、罗伯斯庇尔)所具备,幽默感能使(如果能够那么

    广泛的话)政府和夫妻从忍无可忍中解脱出来。

    22.革命家和情人似乎都十分倾向于严肃认真。难以想象与斯大林或与少年维特开个

    玩笑会是怎样的情景-尽管区别难以避免,但两人似乎都极其紧张而认真。缺乏欢笑

    的能力,就是无法认可事物的相对性、社会和人际关系与生俱来的矛盾性、欲望的

    复杂性和冲突性,也无法知道必须接受心上人永远学不会泊车,或洗不干净浴缸或

    改不去对琼尼·米切尔的偏好-而你仍然爱着他们。

    23.如果克洛艾和我能够超越我们之间的一些差别,那是因为在看到彼此性格不投合

    时,我们能够用个玩笑来将其解决。我没法不讨厌她的鞋子,而她却继续喜欢,我

    一如往日地爱她,但(窗户修好后)我们至少为那次事件找到了开玩笑的余地。每当

    争论激烈起来时,一个会威胁说要把自己“扔出窗外”,另一个听后总是能报之以

    笑,从而化解了恼怒。我的驾驶技术无法提高,却赢得了“阿兰·普罗斯”的名字。

    我觉得克洛艾偶尔殉难者似的旅行令人厌烦,但是当我能把她当作“圣女贞德”而

    听从她时,心情就好多了。幽默意味着无须直接的冲突,你就可以轻轻越过一件恼

    人之事,目成心许,无须明言就做出了一个评判(“通过这个笑话,我想让你知道我讨厌X,而不必对你直说-你的笑声说明你接受这个评判”)。

    24.当两人不再能把差异化解成玩笑,那么这就是他们停止相爱(或至少不再为爱的

    维系做出较大的努力)的信号。幽默标示出产生在理想和现实的差异之上的恼怒:每

    一个玩笑背后,都是一次对差异甚至是失望的警醒,但这已经是无害的差异-因此能

    够顺利前行,而不必大动干戈。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

    九 美 丽

    1.是美丽引发了爱情,还是爱情创造了美丽?是因为克洛艾美丽我才爱她,还是因

    为我爱她她才美丽?在茫茫人海之中,我们(凝视着正在打电话或躺在我们对面沐浴

    的心上人)也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特定的一张脸、一片唇、一弯鼻、一轮

    耳会满足我们的欲望?为什么她脖子的曲线、颜靥的酒窝正好符合我们对于完美的

    标准?每一位心上人都能使我们得到美丽的不同诠释,都能圆满地重释我们各自的

    情爱美学,其方式既新颖别致,又富有个性,有如她他们脸上的风景一般。

    2.如果马西略·费奇诺把爱定义为“对美的欲望”,那么克洛艾是怎样满足了我的欲

    望?克洛艾自己说,没法满足。我费尽口舌也不能说服她,她一点都不丑。她执意

    认为,自己的鼻子太小、嘴巴太大、下颌死板、耳朵太圆、眼睛不够绿、头发不飘

    洒、胸太小、脚太大、手太宽、腕太细。她会无限向往地盯着《ELLE》和《时尚》

    杂志里的一张张脸宣称,从她的长相来看,说上帝公平简直就是胡言乱语。3.克洛艾相信美丽可以根据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而她自己完全不符合这个标

    准。尽管克洛艾并不承认,但她已经坚定地与柏拉图的美丽观站到了一起。这是她

    和世界时尚杂志的编辑们都接受的一种美学观念,这观念会令人每天坐在镜子前时

    产生一种自我厌弃的感觉。根据柏拉图和《时尚》编辑的观点,美丽存在一种完美

    的形式,是身体各部分均衡的结合,普通人的身体或多或少有点接近。柏拉图说,任何被认为是美丽的东西都部分具有美的基本形式,因此肯定展示了普遍的特征。

    从一个美丽的女子身上,可以发现美丽包含数学的基本原理,是一种天生的均衡,比古代神庙建筑中发现的不会少。在柏拉图看来,杂志封面上的脸像更接近于完美

    的形式(克洛艾正为此而崇拜不已。我还记得她坐在床上一边晾头发,一边翻杂志,扭动着脸部肌肉,夸张地模仿模特们轻松自在的姿势)。克洛艾为自己的鼻子与厚薄

    不一的嘴唇不搭配感到遗憾。她的鼻子很小,嘴唇过厚,这意味着她的脸的中心部

    位产生了柏拉图所谓的不和谐。柏拉图曾说,只有各个部分均衡的搭配才能创造一

    种动态的静止和自在的完满,这正是一般人所缺少的。如果柏拉图说只有“尺寸(计

    量)和比例(对称)的适宜才能组成美丽和卓越”,那么克洛艾的脸肯定既不美丽也不

    卓越。

    4.除了脸部的不和谐,克洛艾发现自己身体的其他部分更不匀称。虽然共浴时我乐

    于欣赏洗液泡沫流过她腹部和腿部的曲线,但每当克洛艾在镜子中看见自己的身材

    时,总是说“某个部位不匀称”-尽管我从来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匀称的。莱昂·巴蒂斯

    塔·阿尔贝蒂也许对此更在行一些,因为在他看来,雕塑家应该明了,美的体形有一

    些固定的比例,将身体分解为六百个单位就可以发现这些比例,从而找到各部分之

    间的理想距离。在《论雕塑》一书中,阿尔贝蒂将美丽限定为“无论主体如何呈

    现,所有部分依照这样的连接比例和谐地组装,分毫不爽,增一分太多、减一分嫌

    少,任何改变则使其破坏”。但是在克洛艾看来,几乎她身形的任何部位都被增了一分、减了一分或被修改,就此而言,她完整地保存了上帝馈赠给她的一切不完

    美。

    5.但是柏拉图和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不论他们计算得多么准确)的美学理论中显

    然忽视了一些东西,因为在我看来,克洛艾美丽无比。我说不出到底是什么如此吸

    引我,是喜欢她绿色的眼眸、黑色的头发、饱满的嘴唇?我不知道,因为言辞不能

    描述为何一个人有吸引力而另一个人却没有。我可以说是由于她鼻梁上的雀斑或她

    脖子的曲线,但是这又怎能说服那些不觉得她有魅力的人呢?美丽毕竟不是可以通

    过说服别人来接受的啊。美丽不是数学公式,不可以得出一个无可置疑的结论。关

    于男人和女人魅力的争论,类似于艺术史家试图说明为什么一幅画优于另一幅画的

    争论。是凡·高的画更优秀、还是一幅高更的画更高明呢?惟一的比较办法就是通过

    语言描述作品(“高更《南方的海》里的天空展示感情奔放的天才……”逊于“凡·高

    运用蓝色达到的瓦格纳式的深度……”),或通过绘画技巧和材料来阐释(“凡·高后

    期作品的表现主义感觉……”“高更那些塞尚式的直线……”)。然而在解释为何一

    幅作品能感动我们,令我们感受到美的真谛时,它们又能起到什么真正的作用?如

    果说画家历来就不屑于艺术史家跟随其后的评论,那么与其说这是出于反向的势

    利,还不如说是出于一种感觉,即绘画的语言(美丽的语言)无法用人类的话语来表

    达。

    6.因此我能够描述的不是美丽,而只是我自己对克洛艾外表的一种主观感受。我不

    能说要建立一个具有普遍效验的美学理论,只能指出我的欲望最终的归宿,同时允

    许他人认为克洛艾并非十全十美。于是我不得不反对柏拉图的美丽有客观标准的论

    点,而同意康德的说法(表达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即美的判断是一个“决定

    性的基础只能是主观的”判断。7.康德的美学观认为,身体的比例最终并不像欣赏身体的主观方式那么重要,否则

    我们怎么解释,对于同一个人,为何有人看来美丽动人,而有人则认为丑陋不堪?

    美丽在于观者,这个现象可比作是著名的缪勒—莱尔幻像(见图9.1),由于两端的

    箭头方向不同,两根相同长度的直线看起来却长短各异。如果把长度比作美丽,那

    么我注视克洛艾时的情形,就像指向直线末端的箭头一样,使得克洛艾的脸看起来

    与众不同,比那些客观地看几乎是同一张脸的人显得更为美丽(直线更长)。我的爱

    就像放在同一根直线两端的箭头,它产生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印象,不论其多么不真

    实。

    图9.1 缪勒—莱尔幻像

    8.司汤达曾经给美丽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美丽即“幸福的允诺”,这与柏拉图所

    谓的部分与部分之间完美和谐的刻板观点实在大异其趣。克洛艾也许不能被认为是

    完美无缺,但是她依然美丽。是她的美丽令我感到幸福,还是她令我感到幸福才美

    丽?这是一个自我确认的循环:当克洛艾令我感到幸福时,她是美丽的;她是美丽

    的,这又令我感到幸福。

    9.我被吸引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非建立在欲望的明确目标之上,同样也不是建立

    在克洛艾的众多特征-从柏拉图的观点来看,也许并非完美的特征-之上。在克洛艾

    面部不美丽的特征之中,其他人不会多看上一眼的特征之中,我找到了自己渴望看

    到的东西,这令我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例如,我并不认为她两颗门齿之间的缝隙(见图9.2)不好看,不符合完美的排列,恰恰相反,我觉得它独特无比,是最值得爱

    慕的完美牙齿。我不仅不对牙齿间的缝隙漠然处之,相反,我十分欣赏。

    图9.2

    10.我欣赏自己的秘密,崇拜自己欲望的与众不同,以及无人知晓克洛艾的牙齿在我

    眼中的意义。在柏拉图的信仰者们看来,克洛艾也许并不美丽,甚至会有人认为她

    很丑,但是在她的美丽之中有些东西并不为那些所谓的柏拉图式的完美脸庞所有。

    在丑陋和经典式完美之间的地带,是可以找到美丽的。一个让上千艘船只下了水的

    斜坡从建筑学上看并不一定正规,也许很不牢靠,就像在两种颜色之间旋转的物体

    一样,只要不停下来,将会产生第三种颜色。完美有一种专横的味道,也有一种枯

    竭的感觉,它甚至否定在创造完美的过程中观者的作用,它用明确的教条武断地发

    表评价。真正的美丽并不可测量,因为美丽是流动变化的。美丽只有从某些角度才

    为人所见,而并非所有的角度,并非永远都能看见。美丽危险地隐现在丑陋之间,有被人视为丑陋的可能。美丽并没有恰当地符合比例的数学原则,美丽产生吸引力

    的地方正是可能使自己显得丑陋的地方。美丽也许需要承受与丑陋共存的风险。

    11.普鲁斯特曾经说过,绝代佳人不该给人们留下想象的空间。也许是因为克洛艾牙

    齿的缝隙留给我想象的余地,所以才那么富有吸引力。我的想象力被她齿间的缝隙

    激发了:合上,分开,要我的舌头伸入。缝隙使我能够重新安排克洛艾的牙齿,她的美丽是断裂的,可以创造性地重新组合。因为她的脸既有美的体现又有丑的特

    征,于是我的想象被赋予责任,需要去保持这不稳定的美。因为这种美和丑的模棱

    两可,克洛艾的脸可比作是维特根斯坦的“鸭—兔”图(见图9.3),同一幅图中包

    含了鸭子和兔子两种形象,就如同从克洛艾的身上可以看到两张脸孔。

    图9.3 维特根斯坦的“鸭—兔”图

    12.维特根斯坦的例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观者的态度:如果想找的是一只鸭,那就会

    找到一只鸭;如果想找的是一只兔,那么同样会出现一只兔。两副图像都可以找到

    根据,关键是观者的倾向和意念。当然是爱使我把克洛艾想象成美丽的人(而非鸭

    子)。我觉得这种爱更为纯真,因为它不是产生于一张按明显确凿的比例分配的脸

    蛋。《时尚》的编辑也许不愿意把克洛艾的照片登在他们的杂志上,然而,滑稽的是,这反而增强了我的渴望,因为这似乎证实了我一直想从克洛艾身上找到的她的

    与众不同之处。发现一个完全符合比例的人的“美丽”又怎么算得上富有创造性?

    要在牙缝之间发现美丽必然需要更大的努力、更多的普鲁斯特式的想象。我不是从

    显眼处出发寻找克洛艾的美丽,而是从别人看不到的特征中发现她的动人之处:我

    已经领悟了她的灵魂,于是觉得她的脸庞生动无比。

    13.这种看似不同于希腊雕塑的美丽存在一种危险:过于依赖观者。一旦想象力决定

    从牙缝间移开,岂不就是找一个好的牙科医生的时候了?如果美丽存在于观者眼

    中,那么一旦观者的目光转向别处,又会是怎样的情景?但也许那就是克洛艾一切

    魅力的所在。主观的美学理论使观者真是必不可少啊。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

    电子书下载!!!

    十 爱的表白

    1.五月中旬,克洛艾庆祝了她的二十四岁生日。这之前她一直暗示自己喜欢皮卡迪

    利街一家商店卖的红色套衫,所以头天晚上,我就在下班时买了一件,用蓝色的纸

    包起来,系上粉红色的蝴蝶结。但是当我准备再送一张卡片时,握着笔的我突然意

    识到,自己还从来没对克洛艾说过我爱她。

    2.言爱也许并不会让人意外(特别是和一件红色套衫一起),然而我还从未向克洛艾

    明言,这却是有些非同寻常。套衫可以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爱情信号,但

    是我们还得用语言将爱情表达出来。我们关系的核心-由爱这个词组成-似乎有些说不出口,或是不值得说,或是太重要,以致还没来得及构想好。

    3.克洛艾不曾对我言爱,这比较容易理解,她一贯对语言持怀疑态度。“祸从口

    出,”她曾经这样说,就如麻烦会被语言创造一样,爱情也会被语言破坏。我记得

    她曾讲过一件往事。十二岁时,父母送她参加一个青年团体举办的假期野营。在那

    里,她疯狂地爱上了一个同龄的男孩。在无数次的害羞和犹豫不决之后,他们终于

    一起到湖边散步了。走到一片浓荫掩映的堤边时,那个男孩让她坐下。片刻之后,他握起她汗湿的手。这是第一次有男孩握她的手,她感到无比高兴,迫不及待地告

    诉他(用一个十二岁女孩的全部诚挚),他是“她遇见的最美好的人儿”。但是她真

    不应该这样说呵!第二天,她发现她的话传遍了整个营地,她傻傻的诚挚表白被人

    重复,嘲笑她经不起诱惑。她因为轻言而经历了一次背叛,亲密的语言成为众人的

    笑柄。从此她对话语失去了信心,只相信身体和行动。

    4.克洛艾习惯性地抵触玫瑰谎言,对于表白也许只是付之一笑。这并非因为她不愿

    意听,而是任何构想好的话语,似乎都接近陈词滥调,过于直露。并不是克洛艾不

    易动感情,她只是对自己的感情太谨慎,不愿用那些陈旧的社交语言(通过中介的

    爱)表白。尽管她对我一往情深,但奇怪的是,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起。

    5.我握着笔,仍然不知该在生日卡上(封面是一只正在吹蜡烛的长颈鹿)写点什么。

    我觉得,不论她心里怎样抗拒,在她生日之际(充满了对诞生的荒唐尊敬),我需要

    用语言确认我们之间的关系。我努力想象她会怎样处理我送的这个包裹,不是红套

    衫,而是爱情表白的语言包裹。我想象她是独自一人,是在去上班的地铁中,或是

    在浴室里,或是在街上,轻松自在地把它打开,想弄明白那个爱她的男人送给她这

    样一件奇怪的礼物的意图。

    6.表白远远难于平常的交流。如果我告诉克洛艾,说我胃疼或我有一辆红色的车或我有一个开满黄水仙的花园,我料想她一定懂我的意思。当然,我想象中开满黄水

    仙的花园也许与她的想象有细小的分别,但是两个想象至少大致相同。语言会跨越

    我们之间的差异,就如信件安全地送到目的地一样,成为传达意义的可靠信使。但

    是我眼下正挖空心思书写的卡片无法担保有这样的可靠性。示爱的词语属于语言中

    最模棱两可的词汇,因为它们的所指缺乏稳定的含义。心路旅人已经归来,想尽力

    再现他们的见闻,但是语言缺少地理的定界,没有固定的纬度,只是一只稀有、从

    未确定种类的花蝴蝶。

    7.对同一个单词的理解也许存在分歧,但是这分歧没有学术论争的价值,而对于那

    些只愿直抒心曲的情人却极其重要。我们可以彼此宣称徜徉爱河,但各自心中爱的

    内容却可能大相径庭。用言辞表达爱就如用一台有故障的发报机发送密码情报,总

    是不能确定怎样才能被收到(但是还得要发送,就像蒲公英抛洒出数不清的种子,只

    能有一部分繁殖生长起来;随意而乐观地发出一个电报-相信邮政局吧)。

    8.我必须消除语言的差异。我费尽力气填满筛网,其中之意她能理解吗?当我的爱

    传送到她那儿时还能剩下多少?我们可以用似乎为我们共有的一种语言交谈,但届

    时却又发现词汇的含义千差万别。我们经常在同一个夜晚,躺在同一张床上,看着

    同一本书,后来却发现感动我们的部分各不相同,对我们来说,这书已成为两本不

    同的书。因此,难道在一条爱情线上不会发生同样的分歧吗?

    图10.1

    9.但是这些言辞并非出自我手,已有太多的人先于我使用过,我出生时就被语言重重包围(尽管这不是我的生日)。也并非是我自己发明了语言的局限性-使用既有的语

    言,会带来问题,同时也带来便利,便利是因为几个世纪以来有一些共用的语言被

    分配用于表达爱情。尽管克洛艾和我对彼此的感觉也许并不一致,但我们都是很好

    的学生,知道爱情不是仇恨,知道好莱坞明星喝下马提尼酒讨论酒名时所表达的意

    思。

    10.我们的爱情观浸染于爱的社会染缸。当我在白日梦中见到克洛艾时,我的梦必然

    伴随着既柔软又如卡拉梅尔糖般甜蜜的一百零一种方式的拥抱。我不仅是在爱着克

    洛艾,我同时也在参加一个社交仪式。当我坐在车里听着最新流行歌曲的歌词时,我的爱不正在毫不费力地融入歌星那高昂的歌声吗?不正是从他意味深长的歌词

    中,我发现了克洛艾吗?

    难道这不美妙

    拥你在我怀抱

    爱着你,宝贝?

    拥你在我怀抱

    喔耶,爱着你,宝贝?

    11.爱无法自我释义,总是从我们庆祝生日的习俗中得到诠释。没有其他人提示我答

    案,我如何知晓自己对克洛艾的感情就是爱情?我从汽车收音机的歌曲中所辨识出

    来的一切,并不意味着是对我爱克洛艾这一事实的自发理解。如果我让自己相信我

    在爱,这岂不只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特定文化时代-寻求和崇拜无处不在的夸张心情-

    的结果?于我而言,岂不是社会,而非任何个人的原始感情需求,成了激发爱情的因素?如果回到以前的文化和时代里,难道我不会受到教诲去忽视自己对克洛艾的

    感情(如同我现在受到教诲去忽视穿长筒袜的冲动,或无视别人发出的决斗的挑

    战)?

    12.拉罗什富科说过这样一句格言:“如果没有听说过爱情,有些人永远不会坠入情

    网。”难道历史没有证明他的正确吗?我预定带克洛艾去卡拉登的一家中国餐馆,但考虑到中国文化中很少有爱情表白的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4054KB,2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