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3005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4日
第1页
第7页
第15页
第28页
第38页
第146页

    参见附件(1552KB,264页)。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是作家尹建莉写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主要讲述了保卫孩子纯真童年的重要性,净化育儿观念,注重细节的教育,以及家长完善自身的方法。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内容提要

    这是尹建莉的第二部家庭教育着作,在内容方面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并列。本书仍采用案例写作的手法,案例主角扩展为更多的孩子,展示了前一本书尚未涉及的另一部分儿童教育生活。

    本书*的特点是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作者依据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以学者的严谨和妈妈的亲和,对大家面临的种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并指出教育面临的种种误区,同时为读者提供出许多可操作的方法。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作者信息

    尹建莉,着名家庭教育专家,经典教育着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家庭教育着作里程碑式的作品,严肃性与通俗化结合,专业性与趣味性相融,呈现了最完美的中西合璧的教育理念,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被誉为像哲学一样深刻,像工具书一样实用,像小说一样好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带来了中国家庭教育的革命,被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出版,目前中外版本总发行量已近600万册。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章节目录

    第一章保卫蚀真童年

    第二章渔化直儿观念

    第三章回归自然养直

    第四章赢在教育组道

    第五章完善家长自身

    第六章绕开宣传陷阱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截图

    目 录

    序言 两个书名,两个教育发现

    前言 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第一章 保卫纯真童年

    第二章 净化育儿观念

    第三章 回归自然养育

    第四章 赢在教育细节

    第五章 完善家长自身

    第六章 绕开宣传陷阱

    后记

    最简单的路径,抵达最丰富的可能

    主要参考文献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序言 两个书名,两个教育发现

    朱旭东

    几年前,尹建莉拿来她的第一部家教书稿《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传达的有心无

    痕的教育理念已让我略有惊讶。现在又读到她的第二部书稿,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教育的美

    丽和质朴,再次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她的第一本书已获得很好的社会反响,从这部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来看,尹建莉的研究和写作又上了一个台阶。

    在这本书中,她的角色从家长完全进入到研究者的身份中,写作更进一步地从个体经

    验进入到群体经验,从经验理性进入到学术理性,从个案思考进入到对更广泛社会教育问

    题的关注。尹建莉在自己的专业上一直不断成长,同时又引导着广大家长进入专业成长的

    轨道,这种引导力在本书中呈现得更为突出。

    本书的每篇文章各自独立,整本书却浑然一体,因为其内部始终有一个非常清晰的逻

    辑框架。这个框架不是文字结构上的教条,而是遵循了发现问题(problem)、提出问题

    (question)、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一个科学认知的规律。她深入地观察生活,敏锐

    地发现问题,勇敢地剖析问题,并且积极地给出建议,这样的思考路线和专业素养贯穿始

    终。

    尹建莉的这本书和她的前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主要落脚点在家庭教育上,两

    部作品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教育学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空白,弥补了政策和学院理论无法对个

    体教育生活形成细节关怀的不足。

    一个儿童的成长,任务很多,如认知与情感的发育,道德与公民性的成长,个性与社

    会性的协调,健康与安全意识,艺术与审美品位,兴趣与学业平衡等等。这些需要家庭和

    学校两方面合力完成。儿童的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发育主要经由家庭来实现,社会性和认

    知发展等方面则主要通过学校来完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相辅相成。比如一个孩

    子,他在学校哪怕仅仅是和同学打一场篮球,除了表面上的碰撞和冲突,更多地领略到的

    是竞争、合作、角色、关心、帮助、接纳等意识,这些体验是家庭教育难以孤立地给予

    的。

    教育要发展儿童的个性。个性不是孤僻,是在遵循社会普遍规则、准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越是个性越应该具有融合性、社会性,大家因为不一样才会在一起,由

    个性组成的群体,才是丰富的,才会和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力而为,才能塑造出优

    秀的人才。

    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到这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两个书名概括出两条教育真

    理,对当下很多人的认识来说,犹如新发现。虽然从书稿中也看到了尹建莉在面对种种教

    育问题时,有纠结和烦恼,但相信她对教育的热情始终饱满,希望她在今后的研究和写作

    中继续有佳作诞生,为家庭教育的研究拓展出更宽的路子。

    2014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前言 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尹建莉

    小时候听过一个“手端银碗讨饭吃”的故事。说的是有三位父亲经常到庙里为儿子祈

    福,天长日久感动了菩萨。有一天他们同时被菩萨请去,允许他们从众多的宝物中每人挑

    一样,回去送给儿子。第一位父亲挑了一只镶嵌着宝石的银碗,第二位父亲挑了一辆包满

    黄金的马车,第三位父亲挑了一副铁铸的弓箭。

    得了银碗的儿子每天热衷于吃喝,得了金马车的儿子喜欢在街市上招摇,得了弓箭的

    儿子整天在山野间狩猎。多年后,三位父亲去世,爱吃喝的儿子坐吃山空,把碗上的宝石

    抠下来变卖完,最后不得不手端银碗讨饭。爱招摇的儿子失去了招摇的资本,每天从金马

    车上剥一小片金子,换点粮食辛苦度日。会打猎的儿子练就了一身狩猎好功夫,经常扛着

    猎物回来,一家人有酒有肉有穿有吃,一辈子不发愁。

    这个朴素的民间故事寓意是深刻的:作为父母,如果我们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

    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给孩子留下一些生产性的、可持续性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

    一生负责。

    时代发展到今天,什么是我们能送给孩子、可保障他们一生幸福健康的最可靠的宝物

    呢?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这几样东西最重要。

    第一件宝物是“阅读”。阅读不但可以塑造一个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他的心理品

    质。因为任何一部书,只要它是一本好书,往往充满真善美的情怀,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

    化的影响。

    第二件宝物是“自由”。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给孩

    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

    觉的人。

    第三件宝物是“良好表率”。给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

    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和孩子如何相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你能教给

    孩子的,全写在这里面了。孩子和孩子是一样的,又是不一样的。家长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健全地发展自己。教

    育家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

    更重要的老师。

    不过,教育的匪夷所思之处,或者说和其他事情最大的区别,就是目的和结果的背

    离。很多家长的愿望和努力,不但没转化成生产力,反而变成了破坏力,这样令人痛心的

    例子比比皆是。无数相似的儿童,每天会有千万种不同的生活细节;而当下关于教育的新

    概念、新名词越来越多,使很多家长反而不知所措——所有这些情况,让不少家长感叹,教育孩子这件事好难好复杂。

    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曾说过,“物理是最简单的科学”。教育学亦如此,最美的

    教育最简单。教育不是一堆技术指标、专业术语和硬邦邦的言行,教育有其精美的内在秩

    序,即教育原理。把握到原理,就是把握到教育的万能钥匙,可以打开无数症结之锁。这

    对每个家长来说,其实都不是难事。家长和家长的差别,经常不是身份、地位或文化程度

    的差别,而是教育理念决定的手段的差别。手段的不同,区分出你给孩子的到底是银碗、金马车还是一副良弓。

    本书是我的第二部家教作品,较前一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本书感性描述略少,理性分析较多,仍采用案例写作的方式,同时继续坚持雅俗共赏的风格。每篇文章的切入

    口或核心案例往往很小,大家都司空见惯,陈述的道理却比较大,但这种“大”往往是归于

    简洁,而不是繁复。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简化教育这件事,让所有的家长都能意

    识到,原来美好的教育是简单的,自己也可以成为教育专家。

    书中有不少观点会对某些流行的认识形成冲击,所有观点都是我经过审慎的思考后写

    下。因为每一篇孤立的文章都篇幅有限,不可能对所涉及观点进行全方位的铺陈。所以如

    果你在读某篇文章时,觉得作者说话有失偏颇、解释不足,或不易理解,请不要急,这一

    篇中没能尽情阐释的东西,可能在另一篇中有比较详尽的论述。本书有着统一的逻辑和价

    值观,它的一切论点都建立在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经典永不过时,而人性总是

    相通的。一切教育如地球上的陆地,表面看各板块距离很远,有大洋相隔,其实大海下面

    它们全部是相连的。只有深入地看,才能联系地看、简单地看。

    我自己有一个阅读经验,一本有深度的书必须读几遍,才能理解得透彻。在这里我也

    把这个经验分享给本书的各位读者,分享的意识也是来源于很多阅读过我的第一部家教著

    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者的反馈。他们说,读我这本书时,会经历以下不同的阶

    段。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第一遍,认可作者的观点,也羡慕作者能做得那么好。但觉得自己遇到的情况和作者

    遇到的不一样。并且作者的做法太细腻,感觉自己学不来。放下书后,遇到事情还是不知

    道该怎么处理。

    第二遍,会发现前一次阅读原来很粗略,尽管每个字都读过,却忽略了很多重要信

    息。直到再次阅读,才发现不少迷惑的事情原来书中是有答案的。而且新的阅读会让自己

    透过故事开始领略背后的教育原理,对于自己如何做,开始心中有数了。

    第三遍,发现许多不同的故事背后运用的原理其实是相同或相通的,归纳起来也很简

    单。这其实就是有了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时再遇到什么事,就会不知不觉地把一些原理运

    用到孩子身上,效果也立即能显现。

    这里说到的“三遍”,不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次数,因为家长的阅读基础和认知基础不一

    样,因人而异吧。总之,阅读的次数和获得的教育水准及信心肯定是成正比的。希望大家

    在读过本书后,最终都会说:教育孩子原来好简单啊!这就是对我的最大的肯定与赞美。

    我的这本书主要是写给家长的,它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大家接受并感觉受益,一方面取

    决于我的努力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读者,取决于你的接纳程度。这本书虽然由我写

    成,但要实现它的社会价值,却需要由亲爱的读者和我共同完成。世间万事常讲一

    个“缘”字,我的书如果让我们双方有缘,那是我们彼此的福分,除了珍惜,唯有向上苍感

    恩。

    不是会生孩子就会做父母,在当代,做个好家长必须要学习,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

    自己。一个人没办法选择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父母。无论

    你置身都市还是乡村,是贫穷还是富有,是高官还是平民,你都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给孩

    子——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和谐的有用的人,这是每位父母都有能力送给孩子的最宝贵的

    财富,是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2014年7月1日第一章 保卫纯真童年

    1 给孩子一面涂鸦墙

    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未来活得更正确、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的认知基础反而很薄,在未来的生活

    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辨识世界、适应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无趣和谨小

    慎微中,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堕落中。

    画画是儿童的一种天性,到处乱画几乎是一种必然。

    我女儿圆圆在2岁左右发现了笔的奇妙后,就兴致勃勃地往她所有能接触到的东西上

    乱画。奇怪的小人儿和线条开始是落在童话书上,然后就上了我和他爸爸的书、日记本及

    我们的影集。我们当然也给她白纸,让她尽量画在纸上,但她似乎不愿受此约束。既然管

    不了,我们就一般不管她,实在不能让她乱画的东西,就放起来,不让她接触到。她后来

    还往家具上画,我们告诉她不可以这样,并赶快把家具擦干净了,有的擦不干净,也不会

    因此责骂她。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换个想法,把她的破坏看成是可爱的创作,想着等她长

    大了,如果这些家具还用着,正好可以让她看到她小时候多么淘气。

    后来,圆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画在墙上发生了兴趣,开始我们有些心疼白白的墙

    壁被她画得乱七八糟,就在墙上贴了很大的白纸,告诉她画在白纸上。但很快发现她真正

    的兴趣除了在“画画”上,更是在“画在墙上”。这个小家伙表面听我们的话,背地里总是偷

    偷越出纸界,在墙上落下笔墨,仿佛是一种挑衅。

    意识到她的兴趣后,我们赶快修正自己的想法,不但没批评她,反而饶有兴致地欣赏

    她在墙面上的“创作”,我还故意对她爸爸说,难怪古人要画壁画,原来画在墙面上的东西

    和画在纸上的感觉确实不一样。圆圆看我们不在意她的破坏行为,又往墙上画了几次,就

    不再有兴趣了。而我们的心态放平了,确实也越来越能看出她的涂鸦之美了。

    到她小学一年级时,我们换了一个新房子,很精心地装修过,雪白的墙壁似乎又刺激

    了圆圆的绘画兴趣,搬到新家时,她表示很想在这上面画些什么。我和她爸爸就决定空出

    大大的一面墙,不摆放家具,专门给她涂鸦。圆圆一听高兴极了,立即拿出一盒彩笔创作

    起来。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因为我们一直以来很听她的话,所以已是小学生的圆圆也学会了“听话”,我们要求她

    只画在这一面墙上,不要乱画到别处,她答应了,也能做到。当时她有几个同学喜欢放学

    后来我家玩一会儿,小姑娘们第一次来我家看到涂鸦墙时,总是很吃惊。当她们知道自己

    也可以像圆圆那样随意往这面墙上画或往上粘贴东西时,更是惊喜,往往会立即行动起

    来。

    到圆圆小学毕业时,这面墙已是非常丰富了。不少到我家的人看到这面墙都觉得有点

    不可思议,精心装修的房子,怎么舍得让孩子把一面墙弄成那样子?我总是开玩笑回答

    说,这是一堵艺术墙啊,多好看!

    我说的是真心话,我越来越意识到,儿童都是绘画天才,也是创意天才。在他们拿着

    一支笔恣意涂画时,其实是在启动自己的艺术才华。我经常在端详一些儿童画时心生感

    动,那种真诚、朴素和表达上的自由洒脱,是任何人教不出来、任何技巧难以到达的境

    界。如果你真的能用心去看一幅孩子的画,就一定不会把孩子在墙面上的创作看成破坏。

    我由衷地喜欢家中这面墙,摆一组家具或挂两张字画难道就能比圆圆和小朋友们画上去的

    公主、王子或不知所云的线条、各种颜色的贴纸更美更动人吗?

    一面墙的光洁值多少钱?即使你不喜欢孩子乱涂乱画,也可以“忍痛割爱”,把这份自

    由和快乐送给孩子,过几年把墙重新修整一下不就行了。而孩子回报你的,往往是无法以

    价钱衡量的才华和丰沛的情感。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我的答案是:想象力不用培养,不限制就是培

    养。在教育上,并非家长做得越多越好,有时恰恰相反。尤其在培养孩子想象力方面,我

    认为“少就是多”是一条黄金法则。

    因为成人常常受制于经验和常识的束缚,自己如果不是想象力丰富的人,在培养孩子

    想象力方面其实非常有限。卖菜的小贩可以称出一筐土豆的重量,但他不相信有人会称出

    地球的重量,他的常识中,称重只有一杆秤。家长不要以自己的有限,来理解和指导一个

    有无限可能的孩子。如果你想培养一个能算出地球重量的人,最好不要把他的思维早早地

    固定到秤杆上。减少干涉,才能给孩子留下开阔的思考空间。

    儿童本身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果他在生活中很少遇到这个不许动、那个不能那样做

    之类的限制,并且他早早地接触了书籍,能从书籍这扇窗中望出去,看到现实以外的世

    界,那么想象力就可以得到正常发展。大约在圆圆四五岁时,我给她买了一套《恐龙》,通过那套书圆圆了解到,恐龙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曾是地球的主宰,后来因故灭绝,现

    在只能在博物馆看到它们的化石。圆圆有一天又翻看这本书,突然问我,“妈妈,以后是不是就该有本《人》书了?”我乍一听,愣了一下,然后就明白了。是啊,现在人是地球

    主宰,谁能保证亿万年后,“人”不是另一种文明生物谈论到的遥远的“恐龙”呢?

    有人说过,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我十分相信这句话,只有在一个自由的灵魂中,才

    能产生真正的自我思考,才能产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力量,必须在幼儿期萌发、茁

    壮,否则就会萎缩。

    圆圆大约4岁时,有一天在茶几上摆弄一根鞋带,她把鞋带中间绕个大圆,两头在圆

    的两侧直垂下来,像一个梳着直披肩发的头像,她说这是妈妈。我一看,真的很像,表示

    出惊喜。她接着用这根鞋带摆出了蝴蝶结、小豆苗、大蟒蛇、蜜蜂、剪子、带把的气球等

    等,甚至摆出了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圆圆,都十分传神。因为当时只有胶片相机,不舍得

    浪费胶片,我就找张纸,把她摆出来的造型都画下来。后来,几乎所有看到这张纸的人都

    会为圆圆的造型能力惊叹。这当然首先是圆圆的天赋所在,但我们作为家长,至少没有压

    抑和破坏她这份天赋。

    几乎每个孩子都带着某种天赋和偏好出生,“给孩子一面涂鸦墙”,并非倡导孩子满家

    乱画,这里想强调的是:不要阻止孩子的创造力和好奇心,给他一些“搞破坏”的机会,它

    价值千金。家长为此付出的不过是一点时间、一点金钱和一点耐心。假如孩子在自己家中

    活得缩手缩脚,经常为一些无心之过遭到责骂,家庭就没有为他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墙面可以修旧如新,损失的钱可以赚回来,孩子的爱好和创造力掐灭了,可能永远无法重

    新燃烧。

    检验你的孩子在家中是否获得了尊重和自由,家庭是否为他提供了一个放飞想象的空

    间,这里有一道简单的自我测验题:当孩子不小心闯了祸,如打了杯子或碰翻电脑,他的

    第一个反应是为那损坏的东西而难过,出现内疚情绪,还是急于看你的脸色,出现辩解的

    行为?

    有位家长说她很用心教育孩子,可是2岁的孩子特别不听话,总是什么都要乱动,不

    让动就大哭,她每天为此和孩子发生好多次冲突,感觉很抓狂。

    也许这位家长理想中的孩子应该除了玩具什么都不乱动,要动也会提前征求家长意

    见。天下有这样的孩子吗?如果她知道我女儿圆圆小时候不仅是什么都喜欢动一动,还经

    常搞破坏,是否会大吃一惊?

    大约也是圆圆两岁多的时候,有一天只有我和她在家。我当时忙着干自己的事,圆圆

    似乎在我的梳妆台那边玩,感觉她很安静,就没去关照她。过一会儿,忽然听见圆圆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说“呀,不好吃”。跑过去一看,发现她两只小手、脸蛋上都是白白的东西。我吓了一跳,马上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我刚买的一瓶面霜,全被这小家伙抓出来,抹到脸上、镜子

    上,而且嘴里也有!可能是我的样子把圆圆吓着了,她脸上一瞬间浮起害怕的表情。我赶

    快笑着对她说:“没事,别动,妈妈给你拍张照片!”抓起手边相机给她拍了照,然后开始

    清理。我先用白纱布擦她嘴里的油,一边擦一边问她:“宝宝是不是闻着这个很香,以为

    很好吃,就吃了一口?”她点头。我问她好吃吗,她摇摇头说不好。我笑笑,对她说,嗯,这个不是吃的东西,不好吃,也不能吃,只能往脸上搽。然后又告诉她,再香的东

    西,如果不是吃的,都不能往嘴里放。圆圆忽闪着眼睛,在认真听我的话,看样子她听懂

    了。

    我一边给她洗脸洗手,一边又对她说:“你把油搽到脸上是对的,不过搽得太多了,你有没有注意到妈妈每天给自己和小圆圆用搽脸油时,都是只用一点点?”我给她用毛巾

    擦干净脸和小手后,从她的儿童霜中沾一点油出来,让圆圆看看手指上的量,然后涂到她

    的脸蛋上。一边涂一边告诉她,每次洗过脸,用这一点点就够了,不需要太多。圆圆乖乖

    地让我涂油,听我给她讲这些,很配合很满意的样子,洗过脸后,蹦蹦跳跳玩去了,以后

    再也没破坏过我的任何一瓶面霜。

    后来,我的一位邻居看到我给圆圆拍的那张照片,听完我讲的故事后,感叹地

    说:“你真是好脾气,要是我,得骂她一顿。一瓶油就这样被她糟蹋了!”邻居的想法可能

    有一定代表性,不过我觉得遇到这类事情发不发火,和“脾气”无关,其实和对事情的认识

    有关。

    如果家长看到这种“破坏”的潜在价值,知道孩子的自尊比一瓶面霜更重要,知道一次

    大胆的尝试能让孩子获得一种常识和探索的兴趣,就会知道一瓶面霜被孩子破坏了,有可

    能比它搽到脸上更有价值——这样想的话,心中还会有不快,还会发脾气吗?

    “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规范和监督,其实,“放纵”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形式消极、意

    义却积极的教育。在这种“纵容”下,孩子可能损坏一些东西,可能制造更多家务,甚至可

    能受点小伤,而这正是走在受教育的轨道上。

    “规矩”固然是社会生活的必需,人们常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但是,在儿童教育

    中,则是“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不要急于给孩子立规矩,尤其在他们认识世界的初期。有人说“规矩是用来打破的”,这句话用在儿童教育上是再恰当不过。儿童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探索的欲望充满体内

    的每个细胞,而且,他们不知道行为的边界,所以常常会做出格的事或闯祸。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期,家长要以正面心态面对孩子的种种“坏行为”,只要不危险,不妨碍他人利益,都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

    有的孩子甚至对某种“坏东西”表现出偏好,这种情况下,家长也要尽量满足孩子的愿

    望,不跟孩子拧巴。其实,在孩子那里,一切东西都是纯洁的、有趣的,“好坏”之别其实

    常常是成人的一种偏见。家长要正确评估一件事的可行性,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

    体验,不要简单否定,不要强硬地限制,更不要轻易进行道德的或善恶的评价,哪怕这件

    事看起来非同寻常。

    在我女儿圆圆不到两岁时,我假期带她回我父母家,她姥爷和姥姥每天中午要喝两小

    杯酒,圆圆看到了,也咿咿呀呀地叫着要喝,我就用筷子蘸一点给她尝尝。小孩子刚刚开

    始认识世界,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我基本上都会满足她。圆圆第一天尝过后,第二天还想

    尝,我照样给她尝一筷头。她姥爷喝的是高度白酒,小家伙居然一点不嫌呛,把筷头咂吧

    得有滋有味的。我在父母家住了一个月,圆圆天天都和姥爷一起“品”一点点酒,热情不

    减,看到酒瓶拿上饭桌就兴奋。对此我从未表现出异样,总是平和以对,既不制止也不怂

    恿。

    不担心她会形成酒瘾,我相信,除了毒品,物品本身都是中性的,自身并没有道德倾

    向。酒是天使还是魔鬼,带给生命的是享受还是堕落,取决于一个人内心有何种接纳基

    础。一杯酒,不过是一杯气味有些浓烈的饮料,没有决定一个人品格面貌那么大的力量。

    那个最后死于酒精中毒的人,如果世界上没有酒这种东西,也会有别的东西让他沉溺其

    中。“瘾”是一种心病,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得这种病。

    家长都希望孩子有良好的道德和习惯,但道德或习惯的教育不能仅仅以“限制”来实

    现,它应该是以“榜样”和“信任”来实现。我的家族也许有好酒的遗传,我父亲和母亲酒量

    很好,酒品也好,我家的孩子都对酒有好感,但没有一个酒鬼,没有一人因酒生事。我二

    哥像圆圆一样,自小对酒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喜爱,父亲也经常给他尝一点点,他同样一直

    品学兼优,是县里的高考状元,在后来的工作中也一直出色。而且他很早就对酒失去兴

    趣,现在除了亲友聚会有度地喝一点,平时是不会喝的。

    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是提倡给孩子喝酒,想说的是,在任何事情上,只要家长自己做出

    了好榜样,而且信任孩子,不总以狐疑的眼光打量孩子,孩子没有为某件事长期和家长处

    于拉锯战中,那么孩子不会对一种内涵不深的东西有太长久的兴趣的,而且他也是乐意听

    家长的意见的。

    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未来活得更正确、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的认知基础反而很薄,在未来的生活

    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辨识世界、适应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无趣和谨小

    慎微中,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堕落中。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

    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①如果家长急于以一种成人世界的思维和

    标准来限制、规范孩子,很容易压抑孩子的正面激情,使他们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停止生

    长,乃至萎缩;压抑感还容易刺激出负面情绪,让孩子出现逆反或是自我封闭症状。有的

    家庭,甚至孩子把沙发巾弄皱了都要遭到训斥。一个表面上纤尘不染、井井有条的家,维

    护它的代价是孩子失去了自在和放松的生活。20年后,整洁的家中坐一个规规矩矩、毫无

    创造力、没有自我调整和选择、判断能力的人——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几乎所有人在培养孩子的目标方面都是一致的,但在方法上却大相径庭。有太多的家

    长或老师表现出行为与目标的分裂,这些分裂表现为:一边赞美着创造力,一边刻意培养

    谨小慎微的人;一边欣赏着宽容,一边对孩子苛求挑剔;一边呼吁着要尊重孩子,一边执

    行棍棒或羞辱教育。

    近年来国人喜欢探讨的一个话题是,为什么中国本土没有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人们

    总喜欢把板子打到中国的学校教育上。学校教育固然有其弊端,但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

    处处受限,不能做一点点反常规的事,不能有一点点出格行为,创造力和探索意识被处处

    压抑,早早萎缩,如何能指望学校培养出爱因斯坦呢?

    “给孩子一面涂鸦墙”,这是一种教育理念,目的并非把孩子都培养成艺术家或科学

    家,也不是怂恿孩子干出格的事或干坏事,而是尽可能让孩子有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理

    解孩子的尝试需求,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尝试机会,给他们一份自信快乐的思维方式,使

    他们的天赋和潜能在日后成长中充分发挥出来。

    2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

    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

    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这样的观点如同一个悖论,可能挑战了人们的习惯。

    一直以来,我们的习惯是崇尚竞争,犹如崇尚美德一样;而且很多人认为竞争意识要从小培养,如同美德需要从小培养一样。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这一误区的出现有两

    个主要原因,一是过分高估了“竞争”的正面意义,二是没明白童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人生并非完全不需要竞争,我们不否认竞争给人们带来的成就感,能推动社会进步。

    但竞争一定要守住两个度,一个是心理程度,一个是年龄向度。前者说的是“适度”的竞争

    是好的,不要“失度”;后者说的是并非任何年龄的人都适宜参加竞争,老人和孩子的生活

    中就不该有竞争。因为他们是弱势人群,体内能量本身就很少,竞争消耗能量,于老人来

    说会加速枯萎,于孩子来说会影响其正常成长。

    老人竞争一直不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儿童竞争却愈演愈烈。希望孩子未来有出

    息,能在社会竞争中胜出,这个目标本身没错,就像少年怀有理想从来没有错一样。但如

    果认为孩子的竞争意识要从小培养,在孩子年幼时就推动他参与竞争,这就错了。

    童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年龄段,有自己独特的任务。小孩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的正常过

    程,是一个由“小动物”向“人”进化的历程,即“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历史。初生婴儿

    和一头刚出生的小牛犊一样无知,体力上比小牛犊更柔弱,从童年走向成年的时间也比小

    牛要长得多。这是大自然的精心安排,它要为每一种有巨大潜能的生命,留出足够的积蓄

    能量的时间。就像麦苗从小绿芽过渡到麦穗硕壮需要时间和阳光雨露一样,孩子的成长也

    需要较为漫长的岁月以及严格的、不可逾越的顺序。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

    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

    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成年人的责任则是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助推力——即

    我们常说的要给孩子良好的启蒙教育,呵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

    子有幸福感——这些教育学上恒定的真理,正是发掘儿童内在潜力、成全他未来竞争力的

    最简单最重要的手段。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看不到这些简单教育要素中深藏的力量,却更愿意把精力花在

    一些眼前的竞争事务上。其理由是,社会需要竞争,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不能

    不说,这看似长远的想法,实际上是短见。

    有这样心理的家长,往往自己的攀比心比较重,喜欢给孩子灌输一些弱肉强食的道

    理,喜欢计较一些可量化的外部得失,如会背的唐诗比别人多几首,是否上了重点校,成

    绩排名如何,获得了多少种证书,等等,不仅引导孩子和他人比,更推动孩子和自己较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劲,较少关心孩子内在的感受。表面看来这些家长站得高,其实并没有看得很远。

    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力量就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

    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孩子内心变得越来越羸弱。

    我曾收到这样一封信,写信的是一个二年级小学生的家长,信是这样写的:昨天,我

    儿子放学回家,晚上做作业时还好好的,一会儿拿出了一张试卷就开始掉眼泪,我以为没

    考好,瞄了一眼分数,是99分,我问是怎么回事,他就问:“妈妈,我数学一考就是100

    分,语文考试怎么老考不了100分呢?”说着就开始哭了。我用您的方法告诉他,你自己把

    试卷订正完,如果全对了,还是100分。可他含着眼泪说,可是在老师那里不是100分,老

    师今天让我们反省为什么没得100分。我告诉儿子,没得100分没关系,重要的是学过的东

    西有没有掌握。孩子点头好像明白了,但做作业时还是伤心,情绪不高,注意力也不能集

    中在作业上,显得心不在焉。我想请教尹老师,如何才能引导孩子面对考试时有个好的心

    态?

    虽然信件只是孤立地陈述了一个生活小片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一个孤立事

    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才上二年级的小男孩为了一分之差而流泪,背后要多少相

    关事件才会孵化出这个结果呢?老师要孩子“反省为什么没得100分”,这真是疯了,家长

    又在多大程度上推波助澜了呢?虽然这封信中家长开导孩子的话说得不错,但从孩子的反

    应可以看出,他并不相信家长的话。孩子像雷达一样,能准确感觉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

    只是为了开导孩子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孩子是会听出来的,他不但不相信,反而会更难

    过。沿着这样的心理轨迹一直走下去,十年、二十年后,这个小男孩会是个有竞争力的人

    吗?

    我们常用“格局”来评判一个人的发展潜力。有的人你会感觉他身上有宏大气场,体内

    蕴蓄着蓬勃的能量,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我们会说他“格局大”。有的人则心胸狭隘,或

    有小聪明小心眼小钻营,凡事很用心却很无力,内涵让人一眼望到底,我们会判断他“格

    局小”。

    我认识一位年轻人,他的微博大约只发两类内容,不是励志就是抱怨和骂人,情绪总

    在两极上惴惴不安。他的父母都是当年经过艰苦奋斗,从农村走出来的,在事业上小有成

    就。年轻人遗传了父母的智商,小时候很聪明,父母对其寄予厚望,一直不停地给他励

    志,要他处处胜出,孩子达不到,父母就不停地失望,不停地对他训诫……现在孩子成年

    了,对自己不满意,总想做出个样子给父母看,又力不从心,集合不起体内的能量,只能

    在励志和咒骂中纠结着过日子。如果童年的生活总处于斤斤计较中,大格局从何而来呢?

    不能不说,现在的童年生态环境太差了,成人把自己的焦虑过多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即使有“拼爹”这一说,压力实际上最终都落在孩子身上,太多的孩子过早地被赋予竞争的

    责任,背负了攀比的重担。

    我曾收到一封这样的家长来信,说他为了给孩子择到一个市级重点幼儿园,倾尽全

    力,想了很多办法,找了一些关系,同时,因为幼儿园要用考试选拔孩子,为了在选拔中

    能有好的表现,家长早就做了准备,教孩子学了不少东西。但最后却没能被这家幼儿园录

    取,只好选了一个普通幼儿园。得知这一消息后,年仅3岁的孩子居然号啕大哭,并在接

    下来的日子,只要一提上幼儿园,就伤心不已,对于上普通幼儿园非常排斥。眼看着入园

    的时间快到了,孩子表现得还是很抗拒,家长给我写信要咨询的是,怎么给孩子做思想工

    作才能让孩子愉快入园呢?

    我无法给出答案,因为“给年仅3岁的孩子做思想工作”是在头痛医脚。孩子们在不适

    宜竞争的年龄,被卷入无节制的竞争中;在尚不具备抗挫折的年龄,被成年人搞得心理失

    衡,这怎么能用一番说教解决呢?就像不可能通过说动听的话让一个饥饿的人不再需要食

    物,我们也不可能通过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解决他正常生命秩序被扰乱的困惑。

    让幼小的孩子去竞争,不是给孩子助力,只是给他使绊子。在竞争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

    很少有赢家。

    早早地把孩子推入竞争的洪流,除了上面提及的削弱孩子内在的力量,让他变得羸弱

    无力,还有以下几方面损害。

    第一种损害是会破坏孩子的合作能力。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合作能力正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合作能力的内涵是友善、诚

    实、宽容等,所以培养孩子的竞争力,首先要培养好品行,打下合作的基础。可现在的情

    况是,当孩子开始上学时,他们对竞争的准备远较对合作的准备充足。几乎是从幼儿园开

    始,儿童的一切活动都是以竞争为目的,哪怕玩耍,最后也不是以快乐而是以得名次为目

    的。这种持续不断的竞争训练,使得孩子们很少有机会去学习合作,只是学会了比和争,学会了防范。比如很多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不愿意给其他同学讲一道题,生怕别人学会

    了,把自己比下去。更多的孩子在竞争中产生挫败感,首先不满意自己,产生自卑,然后

    不满意他人,敌视他人。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有位家长忧心忡忡地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儿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每天给作业、考

    试、纪律等方面“表现好”的学生发放小红花,定期评比谁得小红花多,多的人受表扬,少

    的人挨批评。老师还要把这些情况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给每个家长,这又大大地激起了大家

    的攀比心。而他的儿子总是得小红花太少,弄得他在别的家长面前抬不起头,就经常批评

    儿子。结果最近老师找他告状,说他儿子居然偷同学的小红花,还数次向老师打别的同学

    的小报告,尤其是得小红花数比他多的同学,明显嫉妒这些同学。

    英国教育家尼尔说过,“所有的奖品、分数和考试都会妨碍正常性格的发展。”②社会

    心理学研究也证实,竞争是挫折的重要来源之一,痛苦和挫折常常引起敌意。所以,并不

    是这个孩子的品行出了问题,显然孩子是被一步步逼到这里的。

    教育家杜威提出,学校的首要职责应该是为儿童提供一个简化的环境,以排除社会环

    境中丑陋现象对儿童的影响。③我们当下的现实却是,学校经常花样翻新地制造着评比,并不考虑这些评比设计的合理性。例如有一所小学,分早中晚三次对孩子们进行评比,评

    比等级分为五级,从“最可爱的人”到“最不可爱的人”。想想看,一个孩子,很有可能从早

    上的“最不可爱的人”变成晚上“最可爱的人”,并且经常在各个级别间来来回回地变。

    孩子还是那个孩子,评价却一会儿把他抬到天上,一会儿把他贬到地下。在这样的评

    价中,孩子的内心能不乱吗?他的道德能不被损坏吗?有的孩子学会了表演,有的自我认

    知被搞乱,有的变得满不在乎……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没有机会发展诚实、友善和宽容,成年后,如何能要求他具有合作的品行?没有合作能力的人,竞争力又有几何呢?

    第二种损坏是会培养出病态的奋斗者。

    有些孩子确实能被训练得很有“竞争意识”,从小表现出极度的争强好胜,但它的副作

    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孩子早早停止自然人的发育,小脚穿大鞋地努力让自己适应各

    种社会标准。这种扭曲是以消灭天性为代价的,他被训练得在生活的各种选项中,会不假

    思索地弃绝内在的愿望,只以社会评价作为价值判断。例如有位小学生,他为了不丢掉副

    班长的职务,每节课都坐得笔挺,蚊子落到胳膊上,都不肯去打一下,生怕给老师留下不

    好的印象,宁可让蚊子叮一个大包。这个孩子可能会得到老师的赏识,但这种反天性的行

    为肯定会在生命中留下硬伤,病灶不一定在什么地方暴露出来。社会心理学研究发

    现,“自我活动能力是有限的。努力自我控制的人——强迫自己吃胡萝卜而不是巧克力,或压抑被禁止的思想——随后在遇到无解的难题时,会更快放弃。有意的自我控制会耗尽

    我们有限的意志力储备。”④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人,即使他们在某些时段获得了世俗意义的成功,但紧绷绷的精神始终处于险象环生的境地。比如有些过度“吃苦耐劳”的人,他们甚至

    把“苦”和“劳”当作生命意义本身,把生活中任何一丁点享乐都看作罪过。也有不少“成功

    人士”,我们发现他并不快乐,总是活在焦虑和紧张中,甚至有些人自杀了;或者有些人

    最终放弃了曾经最看重的名利,心态归零,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生命似乎绕了远道,才进入正途。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极端的功利主义者和一个妄想中的精神病人,其心理机能

    是一样的,他们都无法和世界建立正常连接,以一种病态的方式存在着。竞争的后果往往

    不是打败别人,而是击倒自己。这和哲学家弗洛姆的观点相映衬:懒惰与过度的勤奋并不

    对立,它们是人的全面功能受到干扰的两种症状。在神经病患者中,我们常看到他的主要

    症状是没有工作能力;而在过度勤奋者身上,我们看到其主要症状是缺乏轻松的享乐和休

    息的能力。过度勤奋不是懒惰的对立面,而是它的补充。它们都是人内在的和谐遭到破坏

    的一个后果。⑤

    第三种副作用是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长久的、超过承受力的压力首先会在情绪上积淀毒素,影响做事效率和品质。而情绪

    上的毒素太多了,又会影响到生理健康。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发育当中,太大的

    精神压力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心理,也会影响到生理发育。已有研究发现,压力或睡眠不足

    会影响儿童脑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身高,也有可能表现在机体其他方面,比如

    皮肤病。英国教育家尼尔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发现,“我从未在一个快乐少年的脸上发

    现过暗疮。”⑥哲学家弗洛姆也发现,我们的身体对幸福与不幸福的反应,统统比我们的

    意识对它的感受更明显。身体比心理更不易受蒙骗。⑦这和中国传统医学讲的“七情”对五

    脏六腑的理论也是吻合的。

    事实上现在很多人已察觉到社会竞争心理对孩子的伤害,希望还孩子一个童年,希望

    孩子愉快轻松地成长。但不少人只能在孩子尚小,尤其还没上学时会这样想。一旦孩子上

    了学,面对学校各种各样的奖励及排名,尤其是老师经常通过手机短信群发给家长们的信

    息——几乎都是各种评价的通报——很多人开始无法淡定了,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对孩子的

    要求,开始一边抱怨孩子压力太大,一边配合学校给孩子施压。理由是,现在教育就这

    样,不能不竞争,我们也没办法。有的人甚至搬出精子和卵子结合也是竞争的结果这样一

    个理论,来证明人类的竞争必须是从头开始的。

    没错,生命的诞生固然是一场竞争的结果,一个精子为什么可以战胜几亿个精子捷足

    先登,并不是因为它有竞争意识,而是因为它强悍,它不需要在意别的小蝌蚪游得是否比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它快,它只管自己尽情游,就成了赢家。一个人想要在江湖上立足,必须先远离江湖,躲

    进深山,无打扰地修炼,练好内功,才有笑傲江湖的本钱。培养竞争力的奥秘正在这里。

    所以,不要抱怨大环境,先解决小环境的问题,小环境好了,大环境自然就好了。解

    除竞争压力,制度当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靠意识来解决。成人自己要反思竞争的尺

    度和意义,成人淡定了,孩子才能淡定。

    我认识一位电视台编导,她的儿子正上小学四年级。有一天她给我打电话,说她儿子

    今天放学回家告诉她,学校举办了奥数选拔赛,所有同学都参加,卷子上的题好难。她问

    儿子会做几道题,孩子轻松调皮地回答:“一道都不会。”这句话不但没让她生气,反而隐

    隐地感到一种欣慰。她说,以前自己太计较孩子的考试成绩以及在学校的其他排名,这让

    她和孩子都感觉很累。她也一度简单地把这种困扰归咎于社会竞争、学校和老师。后来她

    慢慢意识到自己这种受害者心理很是可笑,其实主要是自己的焦虑和虚荣心作怪。放下这

    些,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学校还是那个学校,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以前孩子考试不好

    的话根本不敢跟家长说,现在却能用如此坦然的口气告诉她“一道都不会”,她形容她当时

    的感觉,不亚于听到孩子说“全都会做”。

    亚当.斯密说过,人生中的不幸与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过度高估各种处境间的差

    别。贪心过度高估贫穷与富裕之间的差别,野心过度高估私人职位与公共职位间的差别,虚荣心过度高估默默无闻与声名远播间的差别……没错,有一些境状也许比其他境状更值

    得我们偏爱,但没有什么境状值得人们用太过激烈的方式去追求。如果不是出于审慎的态

    度,不顾正义法则,一个执意改变境状的人,等于是在玩所有危险游戏中最没有胜算的那

    种,并且把全部家当都押在几乎不可能赢的赌局上。⑧

    生活中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具体的对手,是“虚荣”和“恐惧”。在本已险象环生的人生

    中,虚荣是一种自残行为。可以说,哪里有虚荣,哪里就有自我伤害。有些人命运不济,与其说是运气差,不如说是虚荣作梗。放下虚荣,就能减少消耗,节约生命成本;克服恐

    惧,就会降低贪婪,享受生活之从容。“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当下乃至未来,人们比拼的不是“竞争意识”,而是来自更高层面上的价值判断、创新

    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等。这正是俗话所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一

    个弱小而又有无限潜力的孩子,与其着力培养其“竞争意识”,不如专心培养他的良好品

    格。每一种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对世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好品格本身就是竞争

    力。

    设想一个孩子如果体质好,心理健康,有求知欲,开朗友善,自信平和,那么即使他从未听说过“竞争”这回事,在未来的人生中,有什么样的竞争会打败他呢?

    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可谓典型的“成功”人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

    曾经历种种挫败,却一直坚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说:“一流高手眼睛里面没有

    对手,所以我经常说我没有对手,原因是我心中没有对手。心中有敌,天下皆为你敌人;

    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这句话道出了他的成功秘诀。

    放下竞争意识,才是拿起竞争能力。这正是老子说的“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也

    就是本文要表达的“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3 习惯的对立面也是习惯

    儿童的“马虎”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学习、生活中最不值得一提的小问题,是他

    们走向精细必不可少的提示。成年人如果不曾忘记自己也曾幼小过,就不应该忘记自己也

    曾马虎过,回头想想自己的成长,到底是严苛的责难让我们立即变得细致,还是宽容和时

    间帮助我们慢慢完善?

    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说某乡镇来了一位江湖医生,称其专治罗锅,百分之百能把驼

    背弄直了,不直不要钱。有家人的儿子自小驼背严重,带来医治。江湖医生的工具是两扇

    门板,方法是把病人夹在门板中间,再找两个大汉在上面用力一压——病人的背确实直

    了,不过气也断了。病人亲属不答应,要告官府,江湖医生辩解说,他只管治罗锅,不管

    断不断气。

    没有人认为这样荒诞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真会发生,事实上,夸张的寓言在现实生活

    里从不缺少照猫画虎的对应,就像“皇帝的新衣”古今中外一直上演着一样,“门板治罗

    锅”也处处发生着,尤其在教育中。用不管不顾的错误方法来强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就是典型的一种。

    有一对父母,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非常重要,所以从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开

    始,就对作业的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必须整洁、正确。妈妈天天细心检查孩子的

    作业,做错的当然毫无疑问要重做,写得不规范的字也必须重写。为了提高女儿写作业的

    认真度,妈妈规定每天检查出的错误不能超过规定数,如果超过了规定数,或因反复改正

    致橡皮把纸擦破了,就把这一页撕了重写。为此,孩子没少哭过,父母则绝不退让,甚至

    为此动手打过孩子。

    在父母的严格管理下,孩子写作业的好习惯养成了,所有作业本不但整齐干净,而且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几乎没有一点错误,全部是红色对勾,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甚至被当作范例,让全班同

    学传阅。到后来,即使妈妈不检查,孩子自己也不允许作业有错,如果觉得哪页没写好,会主动把它撕掉重写。为减少返工,孩子在写的时候总是非常认真,所以很慢,一个小时

    的作业经常要写两个小时,因此几乎没时间玩耍,也没时间阅读。

    女孩上初中后,学习难度增加,作业也多起来,而且,由于她一直以来只注意作业在

    书面上的整洁与否,不习惯思考,所以面对一些较复杂的作业,不知所措,没有能力应

    对。这种情况下,女孩经常写作业到晚上十二点以后,睡眠严重不足,心理上也越来越焦

    虑。最令孩子痛苦的是考试,卷子上经常有不会做的题,而且因为写字慢,经常发生因做

    不完卷子而丢分的情况,考试排名急速下滑。

    一个在作业上都不允许自己有错的孩子,怎么能接受成绩排名每况愈下呢?女孩开始

    变得厌学,发脾气,妈妈这时才意识到孩子养成的“认真习惯”是个问题,开始劝孩子不必

    把作业写那么整齐,可以凌乱点,可以有错,不会做的就别做了。但孩子在整个小学期间

    形成的习惯已根深蒂固,并不是自己想改就能改的,只要发现作业有错,就难以接受,甚

    至表现出恐慌。心理问题反映在生理方面,年仅12岁的孩子开始严重失眠,每到周一早

    上,分外焦虑,甚至发生过几次晕厥,经常请病假,后又出现暴饮暴食和厌食症交替的现

    象,和父母的冲突也越来越严重。

    勉强读完初一,从初二开始,孩子断断续续休学。父母一直试图通过找家教补课、给

    孩子讲道理等方式解决问题,都无济于事。到初三时,功课压力更大,女孩彻底崩溃,无

    法再到学校。父母带她去医院看心理科,被诊断为抑郁症,跑好多医院进行治疗,毫无起

    色,状态越来越差。现在女孩把自己完全封闭在家里,不和父母说话,也不和外界交流,只能做最简单的手工,像智障儿童一样简单地生活着。

    这对父母,打死也不会承认自己是那个可笑的江湖医生。确实,表面看来,他们和江

    湖医生没一点相似。终极目的不一样,责任感不一样,对对象投注的感情不一样,无私程

    度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以简单粗暴的手段去实现一件需要精细处理的

    事,在最糟糕的结果出现之前,他们在意的,或者说有能力注意到的都是自己热衷的目

    标,而毫不在意方法的正确与否,不注意手中所操控对象的痛苦及承受力。所以得到的结

    果也有共性:取得了一个短暂的、表面看来令人满意的效果,却永久地损害了一个人。

    培养孩子的“学习好习惯”和“生活好习惯”,树这样一个目标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但如

    何培养、在培养中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却是件需要去用心用力思考的事。下面对一种典

    型现状进行分析。现在有很多家长或教师为了培养孩子在学习上认真的好习惯,都会这样对孩子说:在

    考试上,我可以原谅你因为不会做题而丢分,不能原谅你因为马虎而丢分——相比单纯向

    孩子要成绩的家长,这样说话的父母似乎在教育意识上上了个台阶,他们知道,在学习

    上,好习惯胜过好成绩,而“认真”是个好习惯,所以向孩子提出不许马虎的要求。但这样

    一种培养“好习惯”的做法和上面一种没有本质差异,貌似合理,都属于门板治罗锅的范

    畴。

    孩子考试丢分,不外乎两种原因:不会做或不小心做错了。按家长这样的要求来评判

    这两种丢分情况,没学会倒是比学会更好——如果一次考试不足以让人想明白这个问题,我们把这种情况放大了来看——假设两个孩子,张三和李四,一直是同班同学,在整个学

    期或整个学年甚至在整个中小学期间的每门课上,张三只能会学70%的知识,但可以百分

    之百把它落实到卷面上,李四学会了90%的内容,因为马虎,总让成绩打些折扣,每次得

    分和张三差不多。那么请持有这样逻辑的家长诚实回答一个问题:在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你宁愿你的孩子是那个学到70%知识的张三,还是那个学到90%的李四?

    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这样的反驳:这样的假设不存在,一个孩子只要养成认真的态

    度,他眼下可能有些知识学不会,但从长远来看,一定会胜过那个聪明但不够认真的孩

    子,他不可能总是只能学会70%——此言有理,同时也说明,你的终极目的并非意在培养

    一个知识量比别人少的孩子,而是要培养一个有认真习惯、能把学业做到最佳程度的孩

    子。即你真正想要的,不是张三在知识量上的不足,而是他能做到的“效益最大化”,你心

    底有一种确信,只要坚持不允许孩子马虎,他就能做到既“学得会”又“考得好”,最终,认

    真的张三一定会超过马虎的李四。

    那么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就是,不许马虎的要求有利于达成这样的目标吗?

    心理学和生活常识早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做某件事的精细程度和熟练程度有关,粗糙

    和失误是万事开始阶段的必然,只有经历过失误,并在失误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越做越

    精准。

    儿童由于年幼和背景知识不足,各种“过失”行为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只要环境正常,孩子都会慢慢成熟起来,越做越好。正如学走路,开始跌跌撞撞,却完全不需要人为解

    决。不把这看作是问题,它就不是问题,把这看成是问题,才会制造出问题。如果家长不

    体恤孩子的幼小,孩子每摔倒一次,家长总批评为不小心,表示出不满,这就会给孩子带

    来扰乱和困惑,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延宕他的成长。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生长的

    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⑨所以他认为,儿童写作业,做错也是一种作业设计要素。这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并不是因为错误是件好事,而是因为如果太热心选择不准有发生错误机会的材料和工具,就会限制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的判断力减至最小,使他们在能力的获得上收效甚微。

    ⑩

    所以,西方教育学特别强调要给孩子“试误”的机会,这也正是中国人常说的“失败是

    成功之母”。

    功课学习更是件需要精细处理的事,需要动用智力、兴趣、毅力和情感等共同协作完

    成,单一的“认真”不存在,也不可能完成这样复杂的事件。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上总因为

    马虎而挨批评,他就会自动进行调整。

    首先,由于人的注意力有限,儿童的注意范围更狭窄,能量十分有限,如果把注意力

    投注在对错问题上,对思考和探索就无暇顾及。而注意力如何分配,也是一种习惯养成。

    久而久之,不出错的习惯可能培养出来了,不善思考、缺少探究兴趣的习惯也培养出来

    了,一个人坐监狱时间再长也不会习惯坐监狱,如果说他已习惯了在监狱中,打开铁门也

    不迈出去,只能说明他的希望和心智已被摧毁,他已是体力和思想的双重衰竭者,像前面

    提到的女孩子一样。

    其次,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一个孩子不断接收到“你可以笨,但不可以错”的信

    息,且一再地因为马虎挨批评,他会在潜意识里自动降低自己的智力水平,让自己真的不

    会,以逃避失误带来的指责。这种逃避的后果,不但阻碍了他的智力发展,同时也降低了

    自我认同感。孩子原本是喜欢自己聪明的,感觉自己聪明能给一个人带来自信。对自己智

    力上的信任和对学业的兴趣,是保证孩子在学习上投注感情和毅力的重要前提,没有这种

    信任和兴趣,想要获得杰出的知识成就是不可能的。只为不出错而获得的荣誉非常肤浅,无法给予孩子长久的自信,也无法让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真正的兴趣。

    第三,经常批评孩子马虎,是一种贴标签行为,会给孩子一种负面强化,让他觉得自

    己就是个“粗心大意”的人,这种自我心理暗示十分强大,会影响到他的行为表达,真的变

    得越来越粗糙,这又会招致家长越来越多的批评。尽管出于家长的压力,孩子会屡屡保证

    以后不马虎,但在潜意识中会反抗这种要求,产生情绪上的逆反。在不良自我暗示和反抗

    情绪中,他会变得更马虎,甚至破罐破摔,把马虎固化为自己的一种特点,直至完全丧失

    自我修正的力量。

    一个在学习上没养成思考习惯和探究兴趣、不自信或一直马虎的孩子,你能指望他学

    业出众吗?儿童的“马虎”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学习、生活中最不值得一提的小问题,是他

    们走向精细必不可少的提示。山路本身不是顶峰,想要到达顶峰,山路上的跋涉一步都不

    能省略。一个孩子,只要心理正常,都有自我完善的能力。成年人如果不曾忘记自己也曾

    幼小过,就不应该忘记自己也曾马虎过,回头想想自己的成长,到底是严苛的责难让我们

    立即变得细致,还是宽容和时间帮助我们慢慢完善?我们说某人具有某方面天才,只是意

    味着他有这方面潜能,并非一出手就能达到完美,所谓“出手不凡”也必须有相关经验的积

    累,儿童则更需要这种积累。

    教育家杜威认为,习惯的养成是由于我们天性所原有的可塑性。儿童的可塑性完全不

    同于泥巴或蜡的可塑性,它并不是因受外来压力就改变形式的一种能力。儿童的可塑性必

    须以他自身从前经验为发酵剂,经验中的成功或失败作为一种成长训练,催化了儿童改变

    自己行为的力量。没有这种力量,获得习惯是不可能的。?

    当然,有的孩子确实表现出一以贯之的马虎,这应该和天性有关。孩子与孩子间确实

    有差异,不同的表现背后有不同的原因,天赋和训练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因素。它是由不得

    孩子自己决定的,也不需要用人力进行过分的改造。孩子原本该是个天才的画家,你却一

    直训练他把数学题做到最好,到头来很可能他数学学得很平庸,绘画天才也没了,这到底

    是教育的成功还是失败?不成熟的生物都有很强的调适能力,不成熟的儿童当然可以适应

    家长不许马虎的要求,但这种习惯是以消灭正常天性为代价。

    把培养习惯做成强制习惯,常常反映着成年人缺少对儿童的体恤之心。这种不体恤,在教育中随处可见。

    比如有些家长,他们很在意上幼儿园的孩子能不能做到上课时乖乖坐着不动,认真听

    老师讲课。他们并不在意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了多少“知识”,在意的是孩子能不能养成上课

    认真听讲和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并认为这种“好习惯”如果在幼儿园没养成,以后上小学、中学就很难纠正过来。也有家长不希望孩子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要求在某个时

    间段只能玩一种玩具或看一本书,以期培养“专注”或“爱钻研”的好习惯。

    天知道这些奇怪的逻辑是怎么推导出来的,种种对“习惯”的浅薄认识和培养,不过是

    胡乱作为,只能给孩子带来扰乱和压力,破坏孩子正常心理秩序。不但让孩子的童年在紧

    张和压抑中度过,还给他们埋下一生的心理的健康隐患。

    我曾听一位找我咨询的家长谈到她小时候的生活,她妈妈是医生,有洁癖,家里收拾

    得一尘不染,甚至床罩都铺得一丝不苟,有棱有角。母亲严格培养三个孩子的卫生习惯,她记忆中母亲总是不停地说两句话,“别动那个,脏!”“洗手去!”她和姐姐弟弟偶然玩得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高兴,不小心靠一下床,把床单弄皱一点点,也会遭到妈妈的训斥。找我咨询的这位家长

    其实是为她已经读高中的儿子的问题来的,她看起来是个非常精明强干的人,听起来事业

    干得不错,整个人收拾得很有品位,应该属于那种活得很好的人群。但她觉得她的人生很

    失败,抱怨老公和儿子,认为这失败是他们带给她的。从她的陈述和表现中我可以明确地

    看到,她的痛苦和焦虑,都和她的童年生活有关,是母亲的严格带给她的后遗症。她的母

    亲眼里只有整洁,没有孩子;只看到物理秩序,看不见人的情绪。在这种影响中长大的

    她,把这种习惯照搬到了自己的生活中,不仅对自己要求严苛,还一心要改造老公的坏习

    惯,培养儿子的好习惯,到头来却发现每个人都活得又累又不幸福。从她的陈述中我听

    到,她的姐姐和弟弟成年后的家庭生活都不太幸福,姐姐离婚,弟弟和配偶及孩子的关系

    也很紧张,生活得很不幸福。

    “心智习惯总要形成,不论其是好是坏。”?习惯的培养如果不是首先基于接纳,而是

    首先急于改造,损害几乎是必然的。因为人不是物,人是有灵性的,一个人就是一个完整

    的世界,潜藏着无比丰富的独特性。遵循规则的开发和建设会让其焕发生机,不尊重其天

    性的胡乱开采只能导致生态失衡。

    总之,习惯无处不在,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没有一种习惯会孤立存在,习惯的对

    立面也是习惯。门板治罗锅的短视行为在教育中最应该避免。好习惯的养成,首先是理解

    的问题,然后才是培养的问题。

    4 “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

    家长们经常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让,归因为独生子女问题,或是“溺爱”问题。

    其实根本原因是家长们对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没必要的介入,或不得当的介入,一方

    面会把孩子间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没给孩子留出学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机会,第三个坏处是容易让孩子遇点小冲突就觉得是个大事,反而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

    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互相发生点小矛盾小摩擦很正常,家长不必把这看成是问

    题,不必马上出面干涉,更不必因此而生气。

    不严重的情况下,假装没看见,把矛盾留给孩子们自己解决;较严重时,简单地拉开

    即可,不必计较自己的孩子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道理可以简单讲一下,不讲也行,关键

    要保持友好轻松的态度。这看似有些不作为,却正是培养儿童健康人际关系的最基本、最

    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

    我把这种方法总结为“三不原则”: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我女儿圆圆4岁前的固定玩伴是婷婷和小哲,都是女孩,出生时间差不多,且在同一

    层楼住着。三个小家伙总是东家进西家出地在一起玩。婷婷和圆圆性格比较温柔,小哲比

    较急躁,常常在抢东西时占上风,发生冲突时就会狠咬对方一口。我记得有两次圆圆去小

    哲家玩,突然哭着跑回来,说小哲咬她了,胳膊上有明显的牙印。

    我总是看看她的小胳膊,笑着对她说:“哦,又打架了。”然后轻轻地吹吹她被咬的地

    方,问她:“不痛了吧?”她如果说还痛,我就再吹吹,或轻轻地吻吻,妈妈的吻是最好的

    止痛剂。她如果说不痛了,我会愉快地说,好,不痛了,那就再找小哲玩去吧。

    我的态度对圆圆的影响十分明显,她往往是泪痕未干,情绪就完好如初,马上返身又

    去找小哲了。偶尔会表现出持续的情绪,说不想去找小哲,要自己在家玩。我也笑笑

    说:“好,那就在家玩吧”,随她的便。她多半坚持不了十分钟,就又想找小哲,或是小哲

    自己就跑过来了,两人很快又玩得热火朝天。

    事实上,婷婷也常被小哲打哭,或者圆圆和婷婷有时会倚仗比小哲个子高力气大,情

    急之下会把小哲推倒,惹得小哲大哭。我们几个家长持有的态度差不多,当然我们都会告

    诉孩子要和小朋友好好玩,不要打架不要抢东西,也尽量用引导的方式化解她们的矛盾。

    同时,对孩子之间的打架吵架,我们都坦然平和,一笑了之,没有谁会在这里算计自己的

    孩子是不是吃亏了,或是抱怨别人的孩子如何等。所以三个孩子一直在一起玩得非常愉

    快。

    家长的这种态度,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即发生冲突是件很正常的事,不用在意,过

    去就过去了,无所谓谁对谁错,该怎样相处还怎样相处——这样一种心理的建立非常重

    要,是儿童能正常地发展人际关系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是豁达、友善的生长土壤。

    事实上孩子们确实很快就学会了协调,闹意见的次数越来越少。圆圆4岁时,我们迁

    居烟台,小哲也随后和父母迁到青岛。烟台、青岛离得不远,两个小家伙隔几个月就要见

    次面,在我印象中,从那时起,她们不管在一起玩几天,再也没闹过意见,总是那么快乐

    默契,每次分别都哭得泪水涟涟,迫不及待地期待着下一次见面。这份友谊一直持续到现

    在她们长大成人。

    “三不原则”看似消极,意义却非常积极,它的主要功能是避免了成人破坏性的参与,而且它内含一种信念:儿童有能力自己解决相关问题。

    这个信念的确立非常必要,它是科学儿童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迁移到其他问题的解

    决上。没有这个信念,“三不原则”就失去了支撑的力量。很多家长在开始接触到这个原则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时,总是将信将疑,一旦在生活中尝试验证,绝大多数人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对儿

    童的能力也会就此有新的认识。

    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邻里小朋友的相处,在双胞胎或多子女家庭,以及幼儿园或小学

    里,都照样管用,因为天下的孩子都一样。

    有一对双胞胎兄弟,经常为抢东西或其他事情打架。妈妈开始的处理办法是问清楚打

    架的缘由,判断谁做得不对,就打谁的手,或者关小黑屋,并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惩罚他。

    但小哥俩的矛盾并没有因此减少,随着年龄增长,反而越来越多,一天无数次地哭喊着来

    找妈妈评理,这让妈妈非常抓狂,经常发脾气。而且两个小家伙都越来越会推诿责任了,有时甚至为了把过错推到对方身上而说谎。

    这位妈妈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办法肯定是有问题的,但一时又不知该如何办,于是

    来找我咨询,然后将信将疑地带着“三不原则”回去了。

    过了几个月,我收到她的一封邮件,说咨询的当天傍晚,她正在厨房做饭,听到两个

    小家伙又在客厅为什么事声嘶力竭地争执起来,然后按惯例一起哭着来厨房找妈妈评理。

    当时她正要按惯例处理时,突然想到我说的“三不原则”,于是改变主意,一边不停手地做

    饭,一边轻松笑着对两个小家伙说,哈,又打架啊,以后打架别找妈妈了,你们自己的事

    自己解决吧,妈妈忙,没时间管你们。

    两个小家伙没想到妈妈今天会是这种态度,一瞬间愣了,然后就在厨房吵闹扭打起

    来,并大哭,都做出委屈万分的样子,边打边看妈妈,等着妈妈站出来评理。妈妈停下手

    中的活,笑着用温和的语气对他们说:“厨房太小了,打架伸不开手脚,想打就去客厅打

    吧。”说完把两个小家伙送到客厅,自己回厨房继续做饭。她刚回厨房还在担心,别真打

    出问题来。没想到孩子们的冲突好像也跟着自己离开了客厅,两个小家伙居然没有继续接

    着吵闹,且很快就听到了他们的嬉笑声,妈妈这才把悬着的心放下。

    接下来的日子,这位妈妈总是采用这种办法对待两个孩子的冲突,令她感到神奇的

    是,小哥俩真的相处得越来越好,学会了协调,也开始懂得互相谦让,现在已基本上不再

    找她告状。令她头痛了好几年的问题,就这样轻松地解决了。

    家长们经常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让,归因为独生子女问题,或是“溺爱”问题。

    其实根本原因是家长们对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很多家长见不得孩子们闹矛盾。孩子间

    一发生点什么事,家长马上出面,似乎不出面就没尽到责任,也担心别人说自己不好好管

    教孩子。没必要的介入,或不得当的介入,一方面会把孩子间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没给孩子留出学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机会,第三个坏处是容易让孩子遇点小冲突就觉

    得是个大事,反而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

    有一个5岁的小男孩,周末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舅舅和舅妈也带着自己3岁的儿子过

    来,两个小家伙见面后都分外开心。玩了一会儿,5岁的孩子突然把3岁的弟弟抱起来,想

    要走几步,可由于他力气太小,一下摔倒了,弟弟的头磕在沙发扶手上,大哭起来,5岁

    的孩子一下子不知所措,羞愧地向大家看去。舅妈过来一看,孩子头上被磕出一个小包,大惊失色地叫起来。5岁孩子的妈妈见自己的孩子闯祸了,非常不好意思,担心弟媳不高

    兴,立即沉下脸批评孩子,要孩子给弟弟道歉,跟弟弟说对不起。

    5岁的孩子可能因为害怕,也可能觉得委屈,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任凭妈妈怎么

    说,都不吱声。姥姥看这情况,沉不住气了,也过来给孩子讲道理,要求他给弟弟道歉。

    舅妈一边安慰自己的孩子,一边用暗示的口气说,小哥哥不是故意撞弟弟的,让小哥

    哥给道个歉,宝宝就不哭了。3岁的孩子听大家都这样说,就一直哭个不停,似乎也在等

    着小哥哥道歉。

    5岁的孩子在一伙人的逼迫下,终于招架不住,低低地说声“对不起”。姥姥嫌孩子声

    音太低,说没听清楚,鼓励孩子“大声点,再说一遍,好孩子就要勇敢承认错误!”孩子不

    说,大家就又鼓励他再大声说一次。孩子终于提高声音又说一句“对不起”。话音刚落,大

    家正要松口气时,孩子“哇”一声哭起来,开始发脾气,乱踢乱打妈妈,拉着妈妈要离开姥

    姥家。

    让我们体会一下5岁孩子的心情。

    他和弟弟玩得愉快,情不自禁地抱起弟弟,一定是出于一种好的愿望,或是表示对弟

    弟的喜爱,也可能是想要展示一下做哥哥的强壮,甚至是想获得大家的某种赞赏,结果却

    是闯了祸,可以想象孩子当时多么尴尬,多么没面子,且多么担心。假如这时家里人能换

    一种方法来处理,给孩子一个台阶下,效果一定不一样。

    比如态度轻松地对弟弟说:“小哥哥是想试试能不能抱得动你,不小心摔倒了。没

    事,让妈妈给吹一吹,一会儿就不痛了。”或者故意转移一下弟弟的注意力,对哭泣的弟

    弟说:“小哥哥刚才可能是没抱好,摔倒了。要么再让小哥哥抱一下,这次小心点,看能

    不能抱得动你。”我相信经家长这样一说,小弟弟会很快忘记自己的痛,不再哭泣,很乐

    意配合。小哥哥这时也一定愿意更小心地去抱弟弟,以免摔倒。这时大家可以顺便告诉小

    哥哥,以后想抱弟弟的话,远离茶几桌子等硬物,那样即使摔倒了,也不会碰伤。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当然也有这种可能,这时小弟弟不愿意再让小哥哥抱,或小哥哥不想再抱小弟弟,大

    家同样可以理解地说,“嗯,宝贝真懂事,是担心再摔倒吧。你们现在确实太小了,可能

    抱不动,过几年再抱吧,再长三年,估计哥哥就能抱得动弟弟了,说不定弟弟也能抱得动

    哥哥了。”相信家长的话说到这里,全家人的感觉都很轻松,孩子也绝无再计较的可能。

    有人担心,如果当时不要求5岁的孩子道歉,是不是他以后会变成一个没有教养的

    人,做了错事也不懂得内疚?

    这种担心完全没必要,这就又涉及我们前面提到的信念问题:儿童有能力自己解决相

    关问题——只要他们成长中获得过友善和尊重,只要他目睹过得体的礼貌和修养,他就得

    到了这样的滋养。反之,成年人如果对孩子的一点无心之过不能表现出体恤,大惊小怪,上纲上线,逼迫孩子说“对不起”,这样才会损害孩子的友爱心。

    试想孩子在众人胁迫下,勉强说出“对不起”三个字之后,他的内心更善意了还是刻薄

    了?他对弟弟的好感到底是增强了还是被削弱了?他从此以后变得更理性了还是更情绪化

    了?这样一种处理方式,伤害的其实是两个孩子。那个3岁的孩子虽然得到了一句道歉,内心深处是否也被埋进了一些得理不饶人的俗念?

    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家长当然可以建议5岁的孩子给弟弟道歉,轻松的气氛下,孩子多半是愿意表示歉意的,如果不愿意,家长先代孩子表示道歉,给孩子做个示范。然

    后告诉两个孩子“好,没事了,你俩再玩去吧”。这件事情到这里结束,那么不光5岁的孩

    子挽回了面子,从这件事中得到了教训和做事的分寸感,也学到了宽容、乐观,3岁的孩

    子也同样能学到这些东西。

    儿童的世界非常单纯,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是成年人强加的,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

    把孩子间的冲突关系看成是“犯错误”,尤其是看成欺负和被欺负的关系。现在很多家长会

    对孩子说:我们不欺负别人,但也绝不让别人欺负。或直接告诉孩子:你不要主动打别

    人,如果别人打你,你必须要还手。甚至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自我保护,会对孩子

    说:如果你在外面挨了打,不还手,回家我就打你。

    这样一种教导,可能让孩子学会不吃亏,但人生很长,“不吃亏”到底是一道护身符,还是一种隐患?发生在成年人世界中的无数事实已让我们看到,从不吃亏的人或报复心重

    的人,反而活在十面埋伏的危险中。

    比如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女朋友和他分手后,另找一个男朋友,他就去把人家杀

    死,然后再自杀。这样一种行为,表面上出于爱,实际是出于恨。狭隘的复仇心理让他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毁灭一个让他有吃亏感的人。

    大部分“不吃亏”的人虽然可以活得一生平安无事,但“不吃亏”真的为他赢来更多的幸

    福了吗?

    我曾遇到一件事。我女儿上幼儿园时,有一天我去接她,带她在幼儿园院子里玩滑梯

    时,突然听到旁边一位妈妈叫起来,原来她发现儿子胳膊上有一块青,上面有牙印,看来

    是被哪个小朋友咬了。这位妈妈马上声色俱厉地问孩子“谁咬的?”正在高兴地玩着的男孩

    被妈妈的语气吓着了,一下子哭起来。这位妈妈又大声询问孩子“这是怎么回事,谁咬

    的?”边说边用眼睛向周围的孩子看去,好像每个孩子都有嫌疑。小男孩不回答,立即拉

    着妈妈的手就要走,边哭边说:“我不玩了,咱们回家吧,回家吧。”这位妈妈却不依不饶

    地拉着孩子去找园长,要问个究竟。

    看着这位母亲一脸怒气地拉着孩子往园长办公室走去,我心里真替她的孩子难过。相

    比孩子的纯美和自尊,这位妈妈的行为多么粗俗不堪。她不光在丢孩子的脸,也在破坏孩

    子的人际关系。她这样做,与其说是出于爱孩子,不如说是出于计较和报复。事实上她最

    爱的不是孩子,而是“不吃亏”的感觉。她这样处理,只是让自己的感觉好一些,却已经让

    孩子“吃亏”了。

    中国传统智慧“吃亏是福”被无数人奉为一种生存哲学。它强调的不是忍气吞声,而是

    以豁达之心看待世事。所以它不是来自压抑,而是来自气度和容量。可是,如果一个孩子

    从小被教导不吃亏,怎么指望他能在成年后体悟出“吃亏是福”的深意,怎么能有“退一步

    海阔天空”的胸襟?

    当然没必要走极端。

    有些家长深谙吃亏是福的道理,也希望培养孩子无私的品格,遇到孩子和别的小朋友

    抢东西时,总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出让,这种做法也不对,也是走极端了。

    因为自私是人的天性,就像卢梭说的那样:我们原始的情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

    所有的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保持自身的生存和自身的幸福。所以,第一个正义感不

    是产生于我们怎样对别人,而是产生于别人怎样对我们。一般的教育方法有一个错误就

    是:首先对孩子们只讲他们的责任,而从来不谈他们的权利,所以开头就颠倒了。?

    幼儿尚未建立合作的概念,自己的玩具不让别的小朋友玩,或抢别人的玩具,这都是

    正常表现。强迫孩子出让自己的利益,这种做法并不能培养孩子的大度精神,反而强化他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的紧张感。如果一个孩子感觉别人总是侵犯他的私人领空,干涉他的事情,他会变得特别

    警惕,表现得更自私。

    孩子间的矛盾,无非起源于抢玩具,或打闹间没分寸感,不小心碰痛了对方等。成人

    对待这些小矛盾的态度,比告诉孩子如何做更重要,影响更大。要用最道德的态度来对待

    孩子,但不要用很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孩子。天生不会和人相处的孩子其实不多,只要成

    人减少干涉,他们多半能进行自我协调。

    “三不原则”的核心内涵是两点:第一给孩子做出好榜样,第二营造豁达和善意的环

    境。两者要的都是家长自身的修养。

    比如有一位家长,他想培养儿子的男子汉气,就对儿子说:“如果你跟小朋友发生了

    冲突,无论谁对谁错,你都不许当着对手哭,因为那样的话,你的对手会很得意,下回还

    会那样。”这样的家长可能自以为棋高一着,却是既错误地挑拨着孩子们的关系,还非人

    性地压抑孩子的正常情绪表达。这样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男子汉,只能教唆出一个压抑的

    小心眼。而根本原因,就在于家长把发生冲突的小朋友看成“对手”,自己就是以一个小心

    眼儿的态度来对待孩子间的冲突的。

    古汉语把心胸狭隘的人称为“器小者”,认为“庸猥之徒,器小志近”。如果家长总以自

    己错误的标准和判断任意践踏孩子单纯的世界,孩子的人际交往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未

    来也难成大器。

    曾有一位单身母亲向我咨询,她说4岁的女儿很喜欢去幼儿园,但在和小朋友玩耍

    时,总是扮演边缘角色,受别人的支使,还总是受气。比如抢某件东西,抢不过别人时,就不会再抢,转而玩别的东西去了。有时别的小朋友打了她,泪痕还没干,人家过来找

    她,她就马上高兴地又去和人家玩,全然忘了刚才被打的事情。这位母亲觉得孩子太懦

    弱,没有自尊,为此她给孩子讲过道理,也狠狠地教训过女儿多次,却总是没效果,孩子

    似乎越来越胆小了。她将此归因为孩子在单亲家庭中成长,因缺少父亲的关爱和保护而自

    卑。所以她的问题是,如何给孩子做心理辅导,是不是需要马上给孩子找个父亲?

    寻找同伴并迎合同伴,这是孩子正常天性的表达。在和小朋友发生冲突时,孩子能根

    据具体情况,主动退让,并且能通过转移注意力自我化解情绪;在小朋友得罪她后,不计

    前嫌,快速进行情绪代谢,重新投入友好的玩耍中。所有这一切,都是孩子在用天性中的

    纯洁、豁达和自爱,努力发展自己的人际协调能力。这是一种潜能,这种潜能几乎深藏在

    每个儿童体内,只要没有错误的外力干涉,他们都可以在未来的成长中把握好各种交往的

    分寸。家长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其实都是她自己心理的投射。她的自卑感和斤斤计较,让她

    无法完成人际关系的协调,这种不协调性甚至可能影响了她的婚姻关系。她下意识的自我

    保护,就是让自己远离他人,拒绝交往。现在又不由自主地拽着女儿往这个方向走。

    我询问了这位家长童年的一些情况,她也是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中,她对自己幼时状

    况的描述和对女儿现在情况的描述如出一辙,而她自己在陈述中也突然发现,自己对女儿

    的态度、方法简直就是当年母亲对待她的翻版——到这里,她是开始触摸到问题的根源

    了,这才是改变的开端。

    孩子天性各不相同,不要指望孩子在人际交往上的表现恰好符合你的理想。他可能是

    强势的,也可能是柔弱的;可能是狡黠的,也可能是厚道的。这些特征并不代表他将来就

    是怎样一个人。只要他在和同伴玩耍时是快乐的、内心是纯净的,就是好的。良好的同伴

    关系本身就是成长的营养品,能让孩子的心理得到滋养,成长得健康。

    当下还有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一些人由于自身的不如意或眼界太低,经常给年幼的

    孩子灌输社会是险恶的、人心是无常的等等这类负面观念,让孩子从人生初始,就对家门

    以外的世界不抱有信任和好感。这不但降低了孩子在人际交往上的坦荡,也束缚了他接纳

    世界的心胸,甚至会培养出反社会人格。

    对世界怀有美好的信任,和具有基本的安全防范常识并不冲突。家长应该把人际交往

    中各种潜在的危险告诉孩子,比如周围的人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媒体上报道了什么相关内

    容,就事论事地跟孩子谈谈,让孩子增加些常识。生活本来就是有悲有喜,有常规有意

    外。知道世界有灰暗,不等于要把世界看得灰暗;知道世界是光明的,也不等于毫无防范

    心理。这是你对社会应该有的态度,也是教育孩子应拿出的示范。

    正面教育永远是最可靠的办法,正如避免得流感,应通过平时强壮肌体来预防,而不

    能采用一出家门就戴防毒面具的办法。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表现出一匹骏马的飘

    逸,就不要从小教唆他以一只刺猬的姿态活着。

    最后要强调的是,“三不原则”的成功运用,必须是三条戒律同时执行,才能有效。很

    多家长在执行这一原则时,容易注意到不介入和不怕吃亏,却往往忽略自己的脾气,动辄

    打骂孩子,那么这一方法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原因是家长自己给孩子做了一个不体谅、不宽容、不友好、爱发脾气的坏榜样。这也是需要家长特别注意的。成人心中有馨香,才

    能对儿童形成宜人的熏陶。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5 自由的人才是自觉的人

    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当

    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

    我非常喜欢一位家长讲给我的这件事,也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这个故事。

    她的孩子大约三四岁,很爱吃糖。妈妈害怕孩子吃糖太多会有龋齿,也担心会发胖,就严格控制数量,规定孩子每天只能吃两块。孩子经常是一醒来就迫不及待地要妈妈拿糖

    给他,而且经常在吃完当天限额的两块后,觉得不够,缠磨着妈妈想得到更多。家长坚持

    原则,一块都不多给,并把糖筒放到高处,不让孩子够着。

    可是有一天,家长发现了问题。糖筒里的糖在急速减少,再仔细观察一下,发现放糖

    筒的柜子前多了一个凳子,糖筒也挪了位,心里就明白了。这个小家伙,尽管聪明,但“做贼”的智商还处在大猩猩的水平上——在搬了凳子爬上柜子偷偷拿糖后,不懂得消灭

    证据。这个发现让家长大吃一惊。本意是要孩子少吃糖,学会自我控制。可这样看来,孩

    子不但没少吃糖,还多吃了;自控力不仅没有发展出来,还多了一个弄虚作假的坏毛病。

    这位家长没有马上去批评孩子,而是开始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管理,认识到自己必须得

    改变一下方式方法了,于是跟孩子谈了一次话。她没有揭穿孩子偷糖这个事,而是很真诚

    地给孩子道歉说,你这么爱吃糖,可妈妈每天总是忘记主动拿糖给你吃,宝宝就得天天追

    着妈妈要糖,这样不好。以后这样吧,宝宝自己管糖筒,想什么时间吃糖,就自己去拿,好不好?孩子一听,当然高兴,说好。

    妈妈又对孩子说,糖筒你自己管着,不过妈妈还是不希望你多吃,多吃糖的坏处已经

    给你讲过,所以你还是每天吃两块,好吗?孩子说好。于是妈妈信任地把糖筒交给孩子,孩子既兴奋又吃惊,这可是妈妈以前摸都不敢让他摸的东西啊!

    妈妈打开糖筒看看说,糖不太多了,我们一起数一下还有多少块,还能吃几天。和孩

    子一起数了,还有20块糖。妈妈说,这些糖还够你吃10天,到时候妈妈就买新的回来。然

    后放心地把糖筒交给孩子。过了几天,妈妈悄悄去数糖筒里的糖,发现孩子真的一块都没

    有多吃。

    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家长只是改变了一下方法,就达到好几种教育效果。第一控制

    了孩子的吃糖数量,第二发展了孩子的自控力,第三防止了孩子撒谎和弄虚作假的行为。

    表面看来,不过是一句话、一个方法的改变。背后却是教育思路的完全更改——家长由监督者和控制者角色中退出,把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的权力。而这种权

    力的下放,必然会唤起孩子内心的自尊感和责任感,就像一勺糖放进一杯纯净的清水中必

    然会使水变甜一样——家长前后两种做法,有本质差异,是教育和反教育的区别,那么孩

    子在这件事上就会前后判若两人。

    有什么比信任更能表达对一个人的尊重呢?被尊重是人的天性,而不信任是不尊重的

    典型表现。

    一个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自我控制。一个不被信任、总是被当

    小偷一样提防的孩子,很难发展出诚信、自尊的品质。家长把管理糖筒的权力从自己手上

    移交到孩子手上,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小事件,却是一项教育大事件,它告诉孩

    子,你不必是家长的“臣民”,你是自己的主人。

    也许有人会说,糖筒这个例子,家长的办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她的孩子比较乖,懂

    得配合。如果是我家的孩子,把糖筒给他,让他自己管,一天就能把20块糖吃完——这种

    情况我相信是有的,同时我也相信,一个小孩子,如果他不信守自己的诺言,如此没有自

    尊,一定事出有因。可以肯定的是,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的,自尊是与生俱来的。自尊感匮

    乏的孩子,不是天生缺少自尊心,而是他的自尊心已在前面的生活中被严重磨损了,家长

    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就是损坏的外因。

    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位家长会承认自己不尊重孩子,即使在教育问题上做得非常糟糕

    的家长,他在理念上也认同尊重孩子,并且认为自己是尊重孩子的。只不过,他们的行为

    和理念发生了背离。

    其理念和行为的背离,源于两方面意识的匮乏:第一缺少“尊重”的心理基础,即信

    任;第二是没找到实现“尊重”的路径,不知道能带他走上这条途径的,是一块意想不到的

    路标:自由。

    自由——在教育上,这个词的重要性无可取代;但在生活中,最容易丢失的,也是这

    个词!卢梭曾为此叹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尤其在当下中国,由于我们多年来热衷于讲纪律,讲严格,所以“自由”对于很多人来

    说还是个陌生词。尤其在教育上,人们错把控制当成教育,却不知每一种控制,都是一条

    或粗或细的绳索,天天往孩子身上缠绕,导致孩子心理功能失调。被捆绑的孩子,他们最

    终变得心理失序,懦弱胆小,逆反暴躁,谎话连篇,刻板狭隘,等等,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症状。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有位家长给我写信,说自己以前是个“穿西装的野人”,对孩子管得太严厉,看了我的

    书后,感到后悔。可她现在有一个着急的问题,不知该怎么办。她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尿

    急了居然不敢跟老师说,尿了几次裤子。老师和妈妈跟她说了好多次,告诉她尿急了可以

    自己去卫生间,不必跟老师说,孩子才敢去卫生间。可是,去了卫生间后,居然不懂得自

    己回来,一定要老师喊才会回来,否则一直在卫生间待着。从录像看,她一天都难得笑几

    次,没人找她就呆呆地坐着。家长不明白孩子这是怎么了?

    这位家长自己在信中其实已经把原因说明白了,她一直对孩子管得太严,严厉教育像

    一把刀子,肯定会让孩子受伤。家长可以在一夜之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扔下刀子,但孩子身上的伤不会在一夜之间痊愈,它需要时间,而且有可能落下疤痕。

    儿童成长中的每件小事,几乎都可以在自由或不自由的感受中,成为或好或坏的教育

    事件。持续性的错误教育总是有代价的,没有哪种一再发生的过失会不留下痕迹。

    很多人担心,给孩子自由,会不会养成他不听话、不守规则的坏毛病?这个担心没有

    必要。事实是,如果家长平时很少限制孩子的自由,那么遇到个别真正危险的东西或不可

    为的事情,你告诉孩子不要去动,孩子会很听话的。凡不听话的孩子,是因为他平时听了

    太多的“不许”,他对这个词已产生“心理抗体”了。

    蒙台梭利认为,让孩子服从成人的意志,这是成人犯了最大最可耻的错误。这会产生

    一种后果,即儿童的胆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失去自由,不能成

    人。”

    有位家长把他给儿子订的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发给我,请我看看哪里出了问题。他

    说儿子正在读初三,不好好学习,每天的时间安排得乱七八糟的。父母曾为他做过无数的

    计划,最后基本上都泡汤了。而这一次的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是他和儿子商量着做

    的,孩子也保证说要按计划做事,实际上却一天都没认真执行。

    孤立地看这位家长发来的计划表,确实合理。学习、练琴、运动、上网等等,内容丰

    富,时间精确,松紧有致。但再完美的计划都需要孩子自己来执行,如果一直以来,孩

    子“完美计划”都由家长所定,并在家长的督促下执行计划,那么他就不可能生长出真正的

    计划能力和执行力,他内心生长最多的是服从和逆反,以及无力感。所以,如果家长只在

    计划的完美与否上打转转,不给孩子自由决断的机会,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那么

    完美计划将永远是一纸空文。

    自然科学的发现很容易被人接受和传承,确立的东西一般不会遭受反驳。但社会科学常识却时时需要回到原点,经由每个时代、每个个体去重新认识。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中

    外先哲把“自由”奉为王冠上的珠宝;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中,它经常是个陌生词。

    在我女儿圆圆四五岁时,我给她讲了有关空气的知识,并且用塑料袋、气球和玻璃杯

    等做实验,让她知道有“空气”这样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重要东西包围着她,这让她感觉空

    气非常神奇。有一天她双手做环抱状,腆着肚子问奶奶:“奶奶,你看我抱着什么?”奶奶

    猜测西瓜、脸盆、篮球等,都不是。最后她告诉奶奶,抱着空气——空气是无形的、不可

    或缺的,自由也是——就像圆圆的奶奶想不到这个答案一样,有太多的人在思考教育时,从来想不到“自由”。所以很多人在分析一些问题时,动不动就社会、政策、学校、家庭、个体,等等,表面看头头是道,既宏大又全面,却都隔靴搔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事实上,“自由”就在每一个和孩子相处的细节中,这个宏大的命题,需要我们从点滴

    去实现。

    有位家长写信向我咨询,说他的2岁的孩子想玩电视遥控器,家长不给她玩,因为她

    总把遥控器扔鱼缸里,问我怎么办,难道这也可以给孩子自由吗?

    家长虽然只是孤立地陈述了孩子的“恶行”,但可以推测这背后一定另有情节。应该是

    孩子最初想玩遥控器,家长不让玩,耐不住孩子哭闹,才不情愿地给她了;也有可能本来

    家长是允许孩子玩的,但没想到某一天孩子拿着遥控器时忽然心生“创意”,就把它扔进了

    鱼缸,引得家长严厉责骂孩子,并且再不许她动遥控器,待孩子又想玩时,家长就限制,然后又最终敌不过孩子的哭闹,又无可奈何地给了。总之,家长和孩子之间,肯定因为玩

    与不玩遥控器有一个拉锯战,孩子的负面情绪被刺激起来了,否则孩子不会对一个遥控器

    有那样长久而浓厚的兴趣。

    我的建议是,先满足孩子,不再在这件事上和孩子纠缠,让她去扔,不但不批评,还

    和她一起玩这个游戏,一直玩到她腻歪。一个遥控器没多少钱,旧的被水浸坏了,再买个

    新的,哪怕十个八个的,也没多少钱,全当教育投资。况且孩子根本不可能有兴趣去破坏

    十个八个,应该是玩坏两三个,她就没兴趣了。

    我女儿圆圆小时候几乎玩遍了所有遇到的东西,她刚懂点事时就非常有“创意”:把自

    己的小尿盆戴到头上,说是帽子;把爸爸的绘图尺当剑,到处乱砍;把盘子里油腻腻的鱼

    尾巴抓起来贴到脸上,说她长胡子了。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一岁半时,突然把一碗正

    用手抓着吃的面条端起来扣头上,汤汤水水流了一身,面条从头顶耷拉下来,她兴奋地指

    着脑门上的面条说“头发!”……可想而知她给我带来多少麻烦,当然我们有时也很烦,她

    的“创意”不知给我和她爸爸增加了多少家务活,但我们基本上都能正面看待这些事情,从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不跟孩子发脾气。

    对于不能给她玩的刀和打火机等,我也不会简单生硬地拒绝,而是拿着刀去切肉给她

    看,告诉她刀能把手指割破了,只有等她长大了,才能用刀;还用打火机点燃报纸和布条

    给她看,告诉她,如果玩火,有可能会把家里的东西点燃,我们的整个房子就都变成盆里

    灰烬那个样子了,她可爱的布娃娃也会变成那样,所以也不能玩火。因为我们平时很少限

    制她,所以她非常听话,对于不让动的刀、火、电源插座等躲得远远的。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除了刀具、打火机等个别危险物品,其他东西几乎都可以让孩

    子去接触。重要的是家长多费些精力,看护好孩子。只是制定规则,简单地限制孩子,表

    面看很用心,事实上这样虽然最简单,却是教育懒惰行为。谁不知道在一个弱小者面前发

    号施令最容易?

    有位家长说她的2岁的女儿很不听话,不让动什么偏要动。比如她家阳台上放着一根

    用来挑动晾晒在高处衣服的“Y”形长杆,孩子偶然看到这东西,很感兴趣。家长担心那个

    分叉的头会扎着孩子,就不让她玩。可孩子总是不听话,为此大哭不已,而且总是想偷偷

    溜到阳台上玩那个杆子。

    其实,家长稍微想一下就可以知道,这根杆子伤害孩子的可能性很小,况且孩子有一

    种本能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家长在旁边看护好了,完全可以把这杆子交给孩子,让她玩个

    痛快。家长应该特别注意孩子的安全,但这不应该成为限制孩子自由活动的理由。确实,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很多东西都有潜在的危险,如筷子、汤勺、铅笔、塑料袋等。保护

    孩子安全最好的办法,不是限制他接触到这些东西,而是需要家长尽到引导和监护责任,告诉孩子如何安全地玩,并在旁边看管好孩子。

    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很小的时候要玩筷子,我妈妈并不拒绝,但她告诉我不可以把筷子

    头含在嘴里走路,那样很危险。她把筷子横过来让我咬住中间,说这是“小鸟含柴”,她还

    逗我高兴,让我每次玩筷子都记得小鸟含柴。我的母亲没学过教育心理学,却有很多这样

    的办法,她凭一个母亲的爱心,让她的孩子快乐而安全地成长。

    如果认识不到自由的价值,思维就会表现得懒惰,方法就会简单到只是严加控制,一

    种控制行不通,仅仅是换一种控制方式。看到一位网友留言,他说,考察三年发现,自由

    是需要花钱的。当地幼儿园,凡讲纪律的每月2000元,凡讲自由的每月4000元——这宛如

    一个笑话,“自由”竟是要花大价钱买的。一种理念,当人们意识到它的价值,常常是愿意

    为此买单的。而办学者如果意识到给孩子“自由”是件多么重要的事,那么思维就自然会活

    跃起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产生出无穷无尽的方法。孩子和孩子虽然不一样,但教育的法则却是一样的。卢梭说过,只要把自由的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不断地得出各种

    教育的法则。?给孩子自由确实比管束更难,但理解透了,其实就会变得简单。

    在教育中,自由就是空气,看不到摸不着。你可以不去关注它,甚至可以不承认它,但绝不能缺少它。没有自由就没有教育,一个人,必须首先是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

    自觉的人——自由不是信马由缰,自由是一种可以舒展的空间,是一种能够托举的力量,它让孩子有能力去选择,并且有能力抵抗生活中的一切虚假和脆弱。

    6 反自然的往往是有问题的

    关于胎教

    关于母乳喂养

    关于月嫂

    关于纸尿裤

    关于婴儿车

    关于幼儿说话

    自古以来,妇女在怀孕初期的几个月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有的

    人就想改变它。上世纪中期,德国一家制药公司生产出一种用于治疗孕妇呕吐、失眠等妊

    娠反应的药品,俗称“反应停”,当时被宣传为对孕妇无任何毒副作用。该药品除了在德国

    (西德)被广泛使用,在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也风靡一时。结果其后几年间,这些药品使

    用国家新出生的婴儿大量出现严重先天畸形,典型症状为四肢残缺短小,整个人的形状像

    海豹。“海豹肢症”后来被证实和怀孕期间服用“反应停”有直接关系,这一惨痛事件被称

    为“反应停事件”。

    重提这段历史是想说,自然法则是简单的、美的,也是庄严的,一切对自然法则的违

    逆,都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惩罚。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越来越远离自然,对童年越来越生疏,所以家长们在养育孩子中,越来越依赖技术和产品。虽然主观上都是

    想做得更好,想给孩子更多,客观上却可能给孩子的发育或发展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反应停事件”是一个极致,非常容易被发现和中止,而生活中有太多的细节,因其平

    常而容易被忽略。本文就当前人们在育儿问题上的一些普遍的反自然做法给予分析,提醒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年轻一代家长在育儿中尽量回归自然,使育儿这件事更接近自然,趋于简单和美好。

    关于胎教

    胎儿和母亲是完整的一体,相当于母体的一个器官,一切需要都必须依母体为介质来

    转化吸纳。犹如胎儿需要的营养必须首先吃进孕妇嘴里,由母体输送给胎儿,不能用针管

    打进子宫里一样,“胎教”的落脚点也应该在孕妇的情绪和感觉上,而不是采用某种物理手

    段,跨过母体,直接给肚里的胎儿递去点什么。

    例如,为培养孩子的音乐天赋,有人对着肚子放音乐,以期肚中的宝宝能听到,并且

    所选乐曲都是“高雅音乐”,或儿童音乐。如果孕妇本人喜欢这些,那应该不错;如果孕妇

    不喜欢这些,甚至有些烦,她真正想听的是流行歌曲,那么流行歌曲才是最佳的胎教教

    材。并且,这音乐是要放给孕妇听,而不是直接放给肚里的孩子听。曾有媒体报道孕妇整

    天把录音机放到肚子上,声音开得大大的,结果损坏了胎儿的听力。现在市场上还有胎教

    儿歌,要孕妈妈每天读给肚里的孩子听。如果孕妈妈时间充裕,也喜欢这些,读一读倒也

    无妨。否则,不如把它们暂时搁置起来,待孩子出生后再说。在孩子未出生时,妈妈自己

    读一些优秀的图书,看一些好的演出,参观一些高水平展览,应该是更正确的选择。

    胎教的影响是由情绪作为纽带产生的。凡让母亲愉悦的东西就是好的,就适宜用来做

    胎教,否则就是无效的或负面效果的。比如从理论上说,看一场美术展览比逛一下午商场

    是更好的胎教选择,但如果你实在不喜欢看美术展览,对此没什么感觉,却非常想去逛商

    场,那就不要犹豫,逛商场去吧。此种心境下,逛商场就是比逛美术馆更好的胎教行为。

    当然,凭感觉选择要有底线,不能不管不顾地放任自己。比如平时你喜欢看恐怖片,或喜欢玩紧张刺激的游戏。怀孕之后,就应该暂时戒断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目不视

    恶色,耳不听淫声”的行事原则,这一点对于孕妇尤其重要。母体的紧张、恐惧、愤怒、忧伤等等,对胎儿都没有什么好处。胎教的最高原则是让自己身心舒泰,基本判断标准

    是:凡内心向往,有轻松感和愉悦感的事就是对的;凡有些勉为其难,感觉有压力或有些

    烦躁的事都应该是不对的。

    现在市场上贩卖的胎教产品胎教概念不少,除了各种“胎教仪”,还有人建议定时用手

    电筒照射孕妇腹壁,增加对胎儿的刺激。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反自然的做法。“胎教仪”无

    非是些音像产品,且不说内容是不是被孕妈妈喜欢,仅仅是绑到腰上,就有可能损害胎儿

    听力,还无形中增加了辐射的危险。而用手电筒照腹壁,即使能引起胎儿的活动又怎样?

    胎儿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凭什么要你从外面来控制呢?关于母乳喂养

    如果母亲对亲自哺乳这件事有信心,并且坚持,绝大多数都可以成功。这一点我自己

    深有体会。

    我女儿圆圆出生后,开始我的奶水不够,小家伙总因为吃得不够满足而生气地大哭。

    我很着急,担心饿着她,就想到要给她加喂牛奶。我母亲淡定从容地对我说,每个孩子都

    是自带口粮来的,哪个当妈的能没有奶?一口牛奶都不要加,你就让孩子多吃,奶水越吃

    越多。在母亲的鼓励下,我坚持不加牛奶,女儿一哭就哺乳,不看时间,随时随地喂,能

    吃几口吃几口。

    由于喂奶次数多,且小家伙吸吮用力,我的乳头很快就破了,每次喂奶都痛得钻心,深深地体会到什么叫“揭疮疤”,尽管这样,我还是咬牙坚持住了。同时,我自己每天多喝

    水喝汤,保证供给充足。事实果然如母亲说的那样,奶水越来越多,大约半个月后就很多

    了,简直像喷泉,多到圆圆都来不及从容吞咽,每次吃奶都上气不接下气的,喉间发出很

    响的换气声。

    现在想来,我的母亲不但是个经验丰富的育儿专家,深谙“奶水越吃越多”这个生物进

    化论中用进废退的原理;同时还是个哲学家,她的“每个孩子都是自带口粮来的”让我坚

    信,上帝给我一个孩子,就一定赠予了我一份奶水,我既不需要怀疑这一点,也不能用任

    何理由剥夺女儿自己带来的最好的口粮。最不济的母乳也强过最好的牛奶,母乳是奢侈

    品,优质牛奶是合格品,劣质牛奶就是危险品。这份恩惠岂止是孩子独享的,家长也跟着

    省多少力多少钱。

    吃母乳还是吃牛奶,这不单是营养方面的差异,也是儿童内心安全感的差异。孩子在

    妈妈怀里,小嘴吸吮着母乳,这是母子间最自然最原始的亲情交流。一股自母亲胸膛流出

    的奶水,像一条美丽的丝带,日复一日编织着亲密的母子关系,这个价值又如何估量呢?

    现在很多妈妈都奶水不足,用奶粉喂养孩子成了常态,奶粉市场极为繁荣,电视广告

    特别多,“给孩子赚奶粉钱”也成为很多年轻爸爸表示要努力工作的口头禅。近年来大家信

    赖的名牌奶粉和进口奶粉不断被曝出问题,人们更努力地去发现和购买更好的奶粉,却忽

    略了最好的奶水就长在母亲身上。不是妈妈们没奶水了,而是人力过多地介入自然的安

    排,扰乱了母亲的哺乳状态。

    在哺乳这件事上,另有一个误区是“定时喂奶”。一些专家抛出定时喂奶的概念,理由

    是尽早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于是一些妈妈宁可焦急地盯着钟表熬时间,也不肯马上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去哺喂饿得哇哇大哭的孩子。婴儿的世界本来就是混沌的,需要在较长的时间里慢慢清

    明。成人那么急于去改造孩子,急着培养好习惯,这是多么不自然的一件事啊。

    国际母乳协会有一句著名格言“看孩子,别看钟”,再小的婴儿都不是机器人,母爱的

    直觉可以胜过任何教科书。“母亲不需要计算自己给孩子喂奶的次数,就像她不需要计算

    亲吻孩子的次数一样。”?

    短见者最易膨胀。在自然面前,掌握了一点点技术的人类,经常企图用自己的脑袋取

    代上帝的思考,伪概念就这样产生了。围绕孩子的伪概念现在特别多,其原因可能是孩子

    太幼小,无力进行自我陈述,这给一些人留出制造伪概念的余地。现代母亲要有意识地保

    护自己的天性,防止其退化,越是高学历的人,越要注意这一点。

    有一位曾到国外留过学的妈妈,她的第一个孩子是儿子。她怀孕期间从书上读到“恋

    母情结”这个词儿,忧心忡忡,就决定不让孩子直接吸吮她的奶头,从月子里开始,天天

    定时把奶水挤出来,存放到冰箱中,然后用微波炉加热,奶瓶喂孩子。两年后小女儿出

    生,为了上班和断奶方便,同样采用挤出、冷藏、奶瓶喂的办法。她的两个孩子没有经历

    断奶的困扰,以至于她觉得这真是个好办法,到处推荐。但两个孩子的身体都有些问题,都是从婴儿期罹患湿疹,越来越严重,浑身上下几乎体无完肤。家族中没有这样的遗传

    病,医生也搞不清楚病因,只说湿疹病因很复杂。

    疾病反映了孩子免疫功能的低下,这是否和她反自然的哺乳方式有关?即使病况和哺

    喂方式完全无关,经过吸奶器、冰箱、微波炉、奶瓶这样一趟长征的奶水,质量肯定不如

    乳房中直接流出来的。奶水的质量被打折,从没含过妈妈的乳头也是孩子的遗憾。而一个

    母亲如果没有亲自感受过一张小嘴在乳头上的吸吮,又如何能完整地领略生儿育女的幸福

    呢?

    还有一些母亲不愿意给孩子哺乳,可能是潜意识中害怕自己体形变化,或嫌麻烦。事

    实是,很多证据或研究都支持哺乳更有利于恢复体形。我认识一位著名演员,她不但坚持

    母乳喂养,而且拒绝为任何奶粉做代言,给多少钱都不做。她的行为让人敬重,她的身材

    和美貌也没因为亲自哺乳有任何改变。哺乳母亲的体形会不会变化,是否仍旧美貌,不是

    哺乳本身决定的,而是她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决定的。做母亲的如果能把兴趣点放在“妈

    妈”这个原始角色上,而不是力图追求自己的社会优越感,就更容易贴近自然。

    关于母乳喂养,最后还要说一下断奶和添加辅食的时间问题。因为现在关于这一点也

    是众说纷纭,有的建议早一些,有的建议晚一些。人为的争吵当然各有理由,也许都能自

    圆其说,但“自然”其实早已给出了答案:孩子一般6个月开始长第一颗牙,这是自然在告诉父母,小家伙开始具备咀嚼功能

    了,应该添加辅食了。此后,牙齿不停地长出来,这意味着辅食量及品种应该不停地增

    加。到两岁半左右乳牙全部长齐,那就是自然在宣布:现在,孩子在咀嚼和消化方面已基

    本成熟,大人吃什么,就可以给他吃什么了。断奶的时间应该和添加辅食的时间相辅相

    成,哺乳量和哺乳次数逐渐减少,自然断奶最好,尽量不要生硬断掉。

    当然,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条件不同,喂辅食及断奶时间会有出入,尤其断奶,一岁以

    后早断晚断没有太大出入。或出于客观条件所限,在某个时间必须生硬断掉,这也不会有

    太大问题。只是,我们一定要尽量关注自然给出的提示和参考标准,在生活中尽量围绕这

    个提示和参考标准来做。

    关于月嫂

    月子保姆近几年变成“月嫂”,名称变了,工作内容也变了,由买菜做饭变为产妇护理

    和婴儿护理,成为专业工作者。哺乳是新妈妈面临的一个新任务,很多人的初期哺乳工作

    进行得并不顺利,需要催乳或消肿胀,这方面有经验的月嫂确实是可以帮一些忙,协助新

    妈妈顺利实现母乳喂养。

    但现在也有不少月嫂在母乳喂养上对新妈妈形成障碍,比如有的人会极力推荐婴儿奶

    粉,从婴儿营养和产妇恢复体形等方面来劝说新妈妈减少母乳喂养,甚至放弃母乳喂养。

    还有些月嫂特别喜欢用一些“规则”来规范新妈妈们,比如眼看着孩子长时间大哭,却不允

    许妈妈去抱孩子,也不允许妈妈及时给孩子喂奶,用各种理由解释这样做的科学性。天知

    道这些道理来自哪里,是出于推销或偷懒?还是为显示自己很专业?

    面对一个柔嫩的小婴儿,新妈妈都会感到惶惑,如何不被别人忽悠,关键是要用自己

    的知识和母爱的直觉去感觉事情自然不自然,不自然的一定是有问题的。例如,现在月嫂

    们最常做的一件事是给婴儿做“抚触按摩”,这件事有意义吗?下面这位爸爸的感受有一定

    代表性。

    这位爸爸和他妻子都是博士,三十几岁才要孩子。在孩子将要出生时,他们有些惶

    恐,不知该如何“科学育儿”,就到月子中心精挑细选了一位“金牌月嫂”,这个级别的月嫂

    工资要得很高,超过他的月工资,博士觉得只要有利于孩子的护理,花点钱没什么,就咬

    咬牙订下来了。孩子出生第4天月嫂开始来家里上岗。她首先是给正在酣睡的宝宝做婴儿

    被动操,活动一会儿婴儿四肢,然后滴一些婴儿浴液到小浴盆里,给孩子洗澡,洗完澡后

    做“抚触按摩”。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月嫂往手上倒一些婴儿按摩精油,开始从头到脚地按摩起来,手过之处,小婴儿的皮

    肤立即变得通红,本来一直迷迷糊糊犯困的孩子这时挥舞着四肢,大哭起来,父母在旁边

    看得心惊肉跳,不停地说“轻点,轻点”。待月嫂终于做完全套按摩,孩子已哭得声嘶力

    竭,甚至连奶都不肯吃,在妈妈怀中被安抚了好久,才平息下来。第二天博士和妻子对这

    个抚触按摩就深感顾虑了,觉得没必要,有些不想做,月嫂这时拿出专业技术范儿,给他

    们讲按摩如何能促进孩子肌肉骨骼甚至神经系统的发育,两个博士莫名其妙地又被说服,然后又和孩子共同经历一场磨难。第三天,他们不再犹豫,坚决地阻止了月嫂的抚触按

    摩,也不要月嫂来给孩子洗澡,只让她帮忙干点简单的家务。

    这位爸爸很庆幸自己没有为了心疼退不回的钱而让月嫂把抚触按摩做下去。他说,后

    来想想自己学历虽高,做了父亲却变傻了。那么小的孩子,皮肤那么娇嫩,洗澡要什么沐

    浴液?又有什么必要做按摩?自己出生在北方农村,小时候连洗澡都很少,吃得粗糙、穿

    得简单,后来不也是全县高考状元,且读到博士嘛!而且那个精油,瓶上标的虽然是纯天

    然植物提炼的,谁知道是什么化工产品,天天给孩子身上用一大把,又隐含着多少风险?

    任何劳动群体都值得尊重,前提是其工作是有价值的,且工作内容和自己的专业知

    识、文化程度相匹配。如果玩弄概念,折腾人,尤其折腾弱小者,就不能不受到批评。

    企图用人力来生硬地打破婴幼儿固有的生态平衡的做法一直有,现在越来越多。制造

    一个概念,就可以开拓一片市场。当代父母,除了学习新知识,还必须捍卫自己的天性,努力返璞归真。

    抱孩子的姿势需要有人跟在旁边指点吗?给孩子洗澡需要别人代劳吗?照料孩子必定

    需要很多人介入吗?“如果我不做到从一开始就亲手料理他的吃喝拉撒睡,我就不会透彻

    地了解他,他也不会信任我、跟我建立最亲密的关系。成功教养孩子的首要前提是家长对

    孩子的了解,这个了解是从襁褓期开始的。”?没有比父母更内行的婴儿护理专家,当你

    深爱着怀中这个孩子时,婴儿护理技巧就天然地来到你手上。

    关于纸尿裤

    纸尿裤确实带来不少方便,但不宜过度使用。纸尿裤的广告诉求经常是“不渗露”,那

    我们就从这三个字来想一下,受益人是谁?受罪的是谁?比如有的妈妈懒得半夜起来给孩

    子换尿布,又不忍心让孩子在湿褥子上睡,就每天晚上给孩子包纸尿裤。这些妈妈没有细

    细地想一想,倘若你不能接受半夜不换尿布的做法,纸尿裤就更不该使用,不渗露的纸尿

    裤不过是让一包尿全部兜在孩子身上,这对孩子来说,是不是比不换尿布还糟糕?所谓纸

    尿裤干爽,这只是针对妈妈的感觉而言的。如若不信,请妈妈们想一想,所有宣传干爽舒适的卫生巾,哪一种真的让人干爽舒适了?

    其实半夜换尿布并不是件必须的事,只要孩子不在意,不哭,就没必要去换,白天保

    持宝宝的小屁屁干燥,注意不要起尿布湿疹就可以,这样家长的睡眠和孩子的睡眠都不会

    被过分打扰。当然,并不是说纸尿裤一定不能在晚上用,本文意在强调,纸尿裤要尽量少

    用。

    婴儿最好的尿布还是传统的纯棉尿布。洗尿布可能有些麻烦,建议买一台小型洗衣

    机,专洗尿布,问题基本上可以解决,并且从开销上来说,比大量使用纸尿裤可能更经

    济,同时也更环保。

    有时候,我们过分受宣传的影响,或是心底有懒惰思想作祟,就会变得思维简单。我

    在小区广场经常见到一位奶奶,她的小孙女整天包着纸尿裤,孩子小屁股长了湿疹,大腿

    根都磨红了,可以想象孩子一定很痛苦。这位奶奶嘴里抱怨纸尿裤把孩子捂得厉害,却经

    常是一边和人聊天,一边把小女孩的下身露出来,晾晒一会儿,转身又把纸尿裤给孩子包

    上。我惊讶于家长对孩子的不体贴和不尊重,终于忍不住,建议这位奶奶不要再给孩子使

    用纸尿裤,也不要那样在大庭广众下晾晒孩子。奶奶惊讶地看看我,然后表现出不以为

    然,懒得搭理我。

    我还收到一封家长来信,说她9岁的女儿手淫严重,问怎么办。家长陈述的原因是孩

    子小时候一直用“尿不湿”(纸尿裤的一种),使女儿从小就有阴道炎,反复发作,所以需

    要经常到儿童医院找医生检查开药,回家还要清洗和上药,使女儿的外阴常被碰触,这导

    致孩子发生手淫。

    我倒不认为阴道炎的治疗是手淫的诱因,在这里也不讨论这个。只是觉得,家长居然

    可以长期使用尿不湿而使孩子产生慢性炎症,为什么不在孩子刚刚出现不适时立即停止使

    用?看来像前面这位奶奶一样,眼里只有产品没有孩子的家长还不少。

    现代生活,商品广告无孔不入。不能说广告一定是不好的,但我们的生活不能过分被

    广告左右。尤其在儿童用品的使用上,由于孩子的柔弱,更应考虑它对孩子的适宜性,要

    警惕商家对儿童的过度消费。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科技信仰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宗教,它是17世纪基督教衰退后人

    们为自己建立起来的新宗教。这种过于迷信技术力量、带有反自然倾向的行为,必将给人

    类带来麻烦。?当下家长的努力方向,应该是如何让孩子的生活尽量简单、朴素、自然,而不是市场宣传什么,就把什么搬回家。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关于婴儿车

    经常在公园看到父母用婴儿车推着孩子散步,有时还跟着爷爷奶奶,在怡人的环境中

    一家人有说有笑,真是一幅温馨的画面。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婴儿车里孩子的表情,会发现

    他们多半神情索然,落落寡欢。

    孩子的状态并不意外,把我们置换到孩子的角度上来感觉一下,刚刚一两岁的小人

    儿,既不懂得欣赏美景,也听不懂别人的话,离父母又有这样一段距离,没有交流,没有

    肢体接触,这样的天伦之乐于这小小的人儿来说,有什么可乐的呢?

    设想另一种情景,一家人逛公园时,四个大人轮流抱着孩子,边走边跟孩子说话,讲

    讲这个,讲讲那个。如果孩子已经会走路了,不时地把他放下来,走一走,摸摸地上的土

    或砖,捡颗小石子或小树棍,拔一根草,晃晃路灯杆……同样是逛公园,走同样的路线,孩子感知的东西会完全不一样。

    童车确实能带来方便,适度使用童车很有必要,尤其独自带孩子外出或赶路时。但不

    要养成依赖习惯,不要一带孩子出门就推婴儿车,并且一推出来就一直让孩子在车里待

    着。偶尔使用一下,童车是帮手;使用太多,就会变成一道语言交流隔离带,或是束缚孩

    子腿脚的绳索。而且,习惯在童车中待着的孩子,会对童车慢慢产生依赖心理,越来越懒

    于使用自己的腿脚去走路。所以现在,我们在公园里或大街上会不时看到,已四五岁的孩

    子还要家长用童车推着走的情景。

    家长一定要珍惜怀抱孩子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你的体温,方便和你交流。

    买根抱孩子的背带,体力劳累就减轻不少,双手就可以空出来,非常方便,而且这样还可

    以减肥。不要担心抱孩子太多会把孩子“惯坏了”,这种担心没有来由。拥抱本身不会惯坏

    孩子,经常得不到父母拥抱的孩子才会有问题。有过“皮肤饥饿”经历的孩子,长大后会有

    深刻的不安全感。如果说有的孩子不抱就哭,原因不在抱得多本身,应该是孩子在其他方

    面经常性地心理受阻,内心有委屈感或失落感,下意识地用哭来表达情绪。况且,即使你

    的孩子天生比别的孩子更喜欢让家长抱着,也不是件坏事,孩子几年间就长大了,用不了

    几年,父母想抱也没有那么大力气,而且孩子也不让你抱了。记忆中有许多怀抱孩子的印

    象,是多么好的一件事!

    不要让没有意义的习惯或产品统治你的生活,不要让物质太多地介入和孩子的相处

    中。孩子不仅需要父母心中的爱,也需要你实实在在的体温。童车只是个微型托管所,父

    母的怀抱则是一个温暖的乐园。关于幼儿说话

    初学说话的孩子一般都口齿不清楚,尤其发不了舌尖音,比如把“河流”说成“河牛”,这非常正常。家长不在意,孩子长大慢慢就好了。这犹如刚学走路总是跌跌撞撞的,无须

    对孩子进行任何训练,到孩子长大了自然就走稳当了。如果家长把这种正常现象看作是不

    正常,着急去训练孩子,很有可能会阻碍孩子的语言发育。

    有位家长为了让刚刚一岁半的孩子口齿清楚,天天用小饭勺调整孩子的舌头,训练孩

    子发音,本来已经会说话的孩子突然不再开口说话。孩子的异常表现把她吓坏了,以为孩

    子突然得了“自闭症”,幸亏孩子奶奶凭感觉断定是小饭勺惹的祸,及时阻止了她的训练,并坚持不让她带孩子去医院看心理医生,也不让她在说话上再和孩子纠缠,过了近一年,孩子才又慢慢恢复说话。

    还有一位妈妈,她儿子3岁,说话吐字虽不太清晰,但是很流利,妈妈一直没觉得孩

    子说话有什么问题。可有一天,家里来个亲戚,说孩子口齿不清楚,原因是说得太快,要

    孩子说话慢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说,还做了示范,并不停地纠正孩子。结果第二天,孩

    子就一个字一个字说话,说得很慢,脸上有紧张的神情,而且还有点结巴。妈妈急了,说

    怎么结巴了,慢慢说,不要急。孩子就更紧张,更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往外蹦着说,结

    巴得更严重!亲戚走后,妈妈告诉孩子可以像以前那样说话,没问题。但孩子却不能马上

    改回来,说话一下变得很少,只要开口,总是慢吞吞的,还是有些结巴。妈妈再不敢提如

    何说话的事,过了好久,孩子才克服了结巴的问题,但流畅程度似乎不如以前。

    这位亲戚虽是好心,却纯属没事找事,这样的“热心人”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我自己

    也曾遇到过。

    我女儿圆圆3岁时,有一天我带她去我工作单位。一位孩子已上中学的同事听到圆圆

    不会发舌尖音,比如把“六十六”说成“拗希拗”,显得很吃惊,郑重其事地建议我带孩子去

    医院看看,是不是口腔构造有问题。我不知她的孩子三岁时说话有多清晰,但我知道圆圆

    肯定没问题,作为母亲我了解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些喜欢圆圆那种发音的样子,感觉非常

    可爱,所以对同事的建议一笑了之。不记得圆圆什么时间不再把“六”说成“拗”,就像我不

    记得她哪天从一个胖嘟嘟的幼儿长成一个四肢修长的少女一样。“自然”远比我更高明。

    中国传统文化讲“道法自然”,这其实是一个普世法则。可我们现在在养儿育女的问题

    上,做了太多反自然的事。几乎孩子所有的生活细节,都恨不能用人力来控制。

    当人们对童年越来越生疏时,儿童的正常表现就纷纷被看作“问题”,各种“训练”便应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运而生了。感统训练、哭声免疫训练、排便训练、爬行训练、注意力训练、抓握训练……

    家长的整体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养育儿童却越来越不自然,越来越粗野无知。有多少人在

    对孩子以爱名义进行控制,以反自然的手段,扰乱孩子的正常发育,甚至逼孩子退行。

    我听说有一家人,嫌孩子吃饭太慢,一口饭在嘴里嚼半天咽不下去,就天天把所有的

    食物用搅碎机打成糊糊,把糊糊灌到奶瓶里给孩子吃。结果孩子两岁多了,还不会咀嚼,什么东西放进嘴里,只会整个儿吞咽下去。这种奇葩做法家长是怎么想出来的,难以想

    象。

    很多连猴子都知道的事情,人却糊涂了。违背自然法则的事,有的能很快看到后果,容易被发现,容易中止;有的损害则十分隐蔽,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显现。“约翰也许会

    因肾病而死,玛丽也许会死于癌症,但他们都不会去想,他们一生的贫乏、不快乐和被压

    抑的情感生活和他们的病有什么关系。总有一天,人类会把他们所有的痛苦、仇恨和疾病

    的根源,追溯到他们违反生命文化现象上。”?仰面唾天,那口痰会落回到自己脸上——

    这就是反自然的结果。

    爱因斯坦认为,“自然界里和思维世界里有着庄严的和不可思议的秩序。几乎所有造

    诣深厚的科学家都对自然的和谐与规律发出感叹,并充满宗教般的崇敬和痴迷。”自然是

    我们永恒的老师,她让我们变得单纯,缓解着我们的焦虑。“一旦真正理解了自然界的力

    量,就必然会获得寄托着一切幸福的灵魂深处的安宁。”?

    ①《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版,409页。

    ②(英)A.S.尼尔,《夏山学校》,王克难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2版,21

    页。

    ③(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

    版,26-27页。

    ④(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侯玉波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1月

    第1版,40页。

    ⑤(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111页。

    ⑥(英)A.S.尼尔,《夏山学校》,王克难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2版,283页。⑦(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年11月北京第1版,171页。

    ⑧(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谢宗林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4月第1

    版,179页。

    ⑨(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

    版,49页。

    ⑩(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

    版,214页。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王承绪

    译,52页。

    ·(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1月第2版,79页。

    ·(法)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101

    页。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第3版,4页。

    ·(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任代文等译,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1年5月第2版,318页。

    ·(法)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78页。

    ·转引自小巫,《让孩子做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8年8月第2版,102-103

    页。

    ·小巫,《让孩子做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8年8月第2版,36页。

    ·詹克明,《空钓寒江》,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66页。

    ·(英)A.S.尼尔,《夏山学校》,王克难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2版,80

    页。

    ·(美)房龙,《宽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9月第1版,33页。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第二章 净化育儿观念

    1 严厉教育是危险教育

    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

    父母不仅应该放下手中的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棒,心中无棍棒是件比手中无棍棒更重

    要的事。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对孩子也最有影响力。

    所谓“严厉教育”,指以打骂、惩罚和羞辱为主要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强制性改造的

    一种行为。虽然目标指向是好的,希望孩子做得更好。但由于它不尊重儿童,不体恤儿童

    身心发育特点,不符合人性,实际上并无教育要素,只是一种破坏力。

    严厉教育究竟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下面一个案例是比较典型的注解。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单身女士,当时她年近四十,一直没结婚。她是因为严重的抑郁症

    来找我的。在我们的交谈中,她谈到了自己的童年成长经历。

    她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对她有很好的早期启蒙教育,在各方面要求也很严。她在很小

    的时候就会背很多经典诗文,聪明伶俐,而且认字很早,上小学就读了不少课外书,学习

    成绩一直很好。但她父母在她童年时期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这个错误发生在她5岁

    的时候。

    起因很简单,就是有一天她尿床了。父母为此大惊失色,说你2岁就不再尿床了,现

    在都5岁了,怎么反而又尿床,越活越倒退了。父母的话让小小的她非常羞愧,以至于当

    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心里非常担忧,好久都没睡着。但也许是因为太紧张,也许因为前半

    夜没睡着,后半夜睡得太香,第二天早上醒来,居然又一次尿床了。这下子,父母特别不

    高兴,说你是怎么搞的,昨天尿了床,今天怎么又尿了,是不是成心的啊?当时他们住的

    是大院平房,有很多住户,她妈妈一边抱着湿褥子往外走,一边说,这么大孩子了还尿

    床,褥子晒到外面,让别人看到多丢人。她爸爸板起面孔严肃地警告她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这两次尿床我原谅你了,再尿床我可对你不客气了。

    父母的话让小小的她内心充满羞辱感和恐惧,所以接下来的一个晚上,她更害怕得不

    敢睡觉,直到困得坚持不住,沉沉睡去。结果是,她第三次尿床了。这令父母简直震怒,不但对她责骂,而且罚她当天晚上不许吃饭喝水。虽然当天因为空着肚子睡觉,没尿床,但问题从此陷入恶性循环中。从那时起,她开始隔三差五地尿床。父母越是想要通过打骂

    来让她克服这个问题,她越是难以克服。父母可能后来意识到打骂解决不了问题,就开始

    带她找医生看病,吃过很多中药西药,都没有作用,直到成年,仍不能解决。

    这件事几乎毁了她一生。天天湿漉漉的褥子、尿布以及屋里的异味,是烙进她生命的

    耻辱印记,她原本可以完美绽放的生命就此残缺了。考大学时,她取得了很高的成绩,完

    全可以报考北京的名牌大学,但为了避免住集体宿舍的尴尬,第一志愿填报了当地一个学

    校,以便天天晚上回家。大学四年,她不敢谈男朋友,自卑心理让她拒绝了所有向她求爱

    的男同学。工作后,谈过两次恋爱,都是男方发现她有这个毛病后,选择了分手。

    她对我说:直到上大学前,她一直认为自己这个毛病是个纯生理问题,是一种泌尿系

    统的慢性病。后来才慢慢意识到是父母的紧张和打骂造成的后果。结束第二段恋情后,她

    割腕自杀,被救过来,出院回到家中那天,终于在父母面前情绪爆发,疯狂地向父母喊出

    她心底积压多年的屈辱,并以绝食逼迫父母向她认错。父母似乎终于也意识到问题的来

    由,虽然没向她正面道歉,却在她面前无言地流了几天泪,痛悔的样子终于令她不忍,端

    起了饭碗。经过这件事,父母都一下子苍老了十岁,几天间就显得步履蹒跚了。她知道他

    们已受到惩罚,心中既有宣泄后的舒畅,又有报复的快感。自此,这个毛病居然奇迹般地

    开始好转,发生的次数大为减少。

    但她的生活却无法改变,周围凡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这个毛病。她像一个脸上被刺字

    的囚犯,丑陋的印记无法擦去,只好在三十多岁时选择“北漂”,来到北京,希望通过环境

    的改变让自己活得自在些。但骨子里形成的自卑和抑郁无法消退,再加上工作压力比较

    大,很小的一点事就会让她崩溃,对于爱情和婚姻,完全失去再去碰触的热情和信心,对

    安眠药和抗抑郁药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后来她信仰了一种宗教,她说宗教是唯一让她感觉

    安慰并有所寄托的东西。虽然她知道自己不会再去自杀,但想到即便活到60岁自然去世,还要活将近20年,就觉得这实在太长了,太难熬了,她不知道该如何撑过这20年。

    像一个医生在晚期癌症患者面前束手无策一样,我在她的痛苦面前也同样感到无可奈

    何。教育中,有太多这样的蝴蝶效应,本来小事一桩,家长完全可以用轻松愉快的态度来

    解决,甚至不需要去解决,问题也会自行消失。但由于家长用严厉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不

    但无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还会给孩子留下经久难愈的心理创伤,严重的甚至可以毁灭孩

    子一生。

    我还见过一个4岁的孩子,父母都是高学历,奶奶曾是单位主管会计,也很能干,且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非常爱干净。家长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因为吃手的问题和孩子纠缠不清。据家长讲,最

    初阻止孩子吃手,采用的是讲道理,告诉孩子手很脏,不能吃,他们感觉一岁半的孩子能

    听懂了,但孩子一如既往。发现讲道理没用,就来硬的,采用打手的办法,轻打不起作

    用,就狠狠打,但这只能起一小会儿作用,孩子一停止哭泣,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把手

    伸进嘴里。后来,负责照看孩子的奶奶拿出缝衣针,只要孩子的小手一放进嘴里,就用针

    扎一下,并把针挂到墙上,故意让孩子看到,但这也不能吓住孩子。后来家长还采用过给

    孩子手上抹辣椒水,每天24小时戴手套等各种办法,可是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并且越

    来越严重。听家长说,孩子还特别爱发脾气,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可以连续哭号两

    小时,甚至会用头猛烈撞墙,全然不知疼痛和危险。

    我见到这个孩子时,他两只手的大拇指已被吃得变形,两只小手布满破溃的伤口,伤

    痕累累,但孩子好像完全没有痛感,还在用嘴啃咬双手,用指甲抠开血痂。更糟糕的是孩

    子的心理也出现严重障碍,不会和人交流,别人和他说话,他基本不回应,目光总是回避

    开来,神情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个孩子的遭遇,让我震惊于家长的无知和残忍。孩子吃手是多么正常的一种现象,婴幼儿最初是用嘴来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小手又是离他最近、唯一能让他自主支配的东

    西,所以吃手几乎是所有孩子的本能,根本不需要,也不应该制止。到他可以动用自己的

    其他感知器官认识世界时,自然就不吃手了,就像人学会站着走路后,自然就不愿意爬着

    走了。对于这样一个自然的认知过程,家长却要想方设法阻止,而且采用打骂、针扎、抹

    辣椒水等做法,简直就是在刑讯逼供啊!一个弱小的孩子,在人生初期就莫名其妙地遭遇

    绵延不断的残酷对待,他的生命怎么能正常展开、怎么能不被扭曲呢?

    当然有的孩子对吃手表现出固执的喜好,到四五岁,甚至十来岁,还在吃,这种情况

    往往和孩子的寂寞或自卑有关,是其他教育问题积淀的一个后果,吃手不过是孩子自我安

    慰的一种方式。遇到这种情况,家长更不该制止孩子吃手。应该做的是反省自己和孩子交

    流得多不多,相处方式是否和谐等等,并努力从这些方面去解决。单纯制止吃手,是对孩

    子自我心理安慰的粗暴剥夺。即使从表面达到了阻止的目的,但孩子内心的压抑和痛苦必

    须要找到一个出口,将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其他生理问题。

    眼前这个年仅4岁的孩子,他的心已像他的一双小手一样伤痕累累。他揭血痂、用头

    撞墙等自残行为,并不是不懂得痛,而是内在的痛苦难以承受,又无法陈述和宣泄,只好

    用肉体的疼痛来转移和缓解。

    不能说他的家人有主观恶意,他们的主观愿望一定是好的,也许他们比一般的家长更希望孩子成长得完美,所以对于吃手这样一件小事也难以容忍,更何况从他们的陈述中我

    还了解到,在吃饭、睡觉、玩耍等几乎所有的生活小事上,家长都同样严格要求孩子。

    家长希望用各种规矩培养出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而这对孩子来说,却是自由意志被

    剥夺,活在日复一日的冷酷对待中。他的世界一直以来太寒冷了,已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所以他下意识地要把自己严实地包裹起来,回避和外界交流,直到失去正常的沟通能力。

    这是一个弱小生命对抗恶劣环境的本能反应,畸形的生态环境只能让他变态地成长。

    专门研究儿童精神病的蒙台梭利博士说过:我们常常在无意中阻碍了儿童的发展,因

    此,我们应该对他们的终身畸形负责。我们很难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生硬和粗暴,所以我们

    必须时时刻刻尽可能温和地对待儿童,避免粗暴。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①

    教育学和心理学对于严厉教育所带来的损害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了,但时至今日,人们

    对严厉教育的破坏性仍然没有警觉。在我们的教育话语中,人们仍然特别愿意谈规矩,很

    少谈自由。哪个青少年出了问题,归结为家长管得不严,太溺爱;相反,哪个青少年成长

    得比较优秀,尤其在某个方面做得出色,会归功为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和打骂。

    这样的归结非常简单非常肤浅,但越是简单肤浅的东西,越容易被一些人接受。于

    是,一顿“要么好好弹琴,要么跳楼去死”的威胁可以让孩子成为钢琴家,一根鸡毛掸子随

    时伺候可以让孩子上北大,一通把孩子骂作“垃圾”的侮辱可以逼孩子考进哈佛……诸如此

    类的“极品”行为最容易得到传播。甚至是一些专业教育工作者,也会一边谈尊重孩子,一

    边毫无愧色地宣扬棍棒教育。

    在某个场合,有一位教育专家侃侃而谈,他说孩子可以打,但要艺术地打。闻此言,我当时就很想请这位专家解释一下,什么是“艺术地打”,并希望他示范,最好让他扮演那

    个挨打的儿童,那么别人艺术地打他一顿,他是否很受用?做人最基本的“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在谈论儿童教育时,怎么就不成立了呢?

    人们不肯往深了想一想,严厉教育如果真能让孩子优秀,天下将尽是英才。成年人想

    收拾一个孩子还不是容易的事嘛,谁都会!既威胁不到自己,又能把孩子教育好,省心省

    力,痛快淋漓——可教育是件“秋后算账”的事,虽然儿童的缓慢成长给了一些人以暂时的

    幻觉,但栽下罂粟不会结出樱桃,恶果不知会在哪个枝条上结出。

    有位家长,听人说孩子有毛病一定要扼杀在摇篮中,所以她从女儿一岁多,就在各方

    面对孩子进行了严格的管教。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妈妈会把孩子碗中的饭全倒掉;如果

    孩子不好好刷牙,家长会把牙刷一折两半,丢进垃圾桶;不好好背古诗,就用戒尺打手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心……在家长的严厉教育下,孩子确实被训练得很乖,按时吃饭,认真刷牙,会背很多古

    诗。但她发现,刚刚三岁多的孩子,一方面表现得胆小怕事,到外面都不敢跟小朋友玩;

    另一方面在家里脾气又很大,且表现出令人不可思议的残忍。比如虐待家里的小猫,把猫

    尾巴踩住用脚跺,或用沙发靠垫把小猫捂到半死,看小猫痛苦的样子,她则表现出满足的

    神情。一般小女孩都喜欢芭比娃娃,她则对这些娃娃好像有仇,动不动就肢解芭比娃娃,把娃娃的头和四肢揪下来,甚至用剪刀剪破。妈妈不能理解,她的孩子怎么这样?

    儿童天性都是温柔善良的,如果说一个孩子表现出冷酷和残忍,一定是他在生活中体

    会了太多的冷酷无情。媒体不时地报道家长虐待孩子或子女虐待老人的事件,手段之恶

    劣,令人发指。同时,追究一些恶性刑事案件的犯罪分子的成长史,几乎全部可以看到他

    们童年时代极端严厉的家庭教育。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极端残忍者,都有一个精神或肉体

    严重受虐的童年。

    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孩

    子,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身教重于言传”是教育

    中的一条被时间和无数事件验证过的真理性的结论,严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示范,如果成

    年人对孩子拿出的是经常性的批评和打骂,怎么能培养出孩子的友善与平和呢?

    教育中任何粗暴严厉的做法都是没来由的,它在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教育智慧中没有

    任何根基和来源,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任何道德基础。是否认同打孩子,是块试金石,可

    测验出人们在教育上的认识水平。

    某次我在一所小学遇到一位获得过不少荣誉、以严厉著称的老师,她当时还没有孩

    子,谈到现在问题儿童越来越多,她语气恨恨地说:“我不能保证我的孩子将来学习好,但我能肯定他的品行一定没问题。我绝对不会溺爱他,如果他敢不听我的,做一点点坏

    事,打死他!”我在那一瞬间立即为她将来的孩子担忧极了。

    不少所谓的教育专家、学者、名师,他们不能把专业知识和智慧打通,尽管在口头上

    也提倡“尊重”、“平等”等概念,但在他们的逻辑中,儿童是无知、莽撞、没有规则的;成

    人则是得体、有序、正确的,所以成人有义务帮助儿童建立规则,并把他们天性中带来的

    毛病和错误消灭在萌芽中,防止原罪扩散——这样的认识已包含了严重的不平等,所以在

    他们真正面对孩子时,几乎不可能产生尊重心理,只有居高临下的控制心理。我还看到一

    篇教育学博士写的文章《怎样打孩子》,所支招术为:第一,打孩子不能带有愤怒;第

    二,不能用手打,要用棍子打;第三,打之前要用语言交流,说明为什么打、打几下;第

    四,要心怀大爱地去打——想想啊,一个成年人怀着一腔爱,提着棍子,没有愤怒,心平气和地计着数打一个孩子——这要有多变态才能做到呢!一件事,如果大前提是错误的,没有一个小手段值得肯定,这正如有人写《做小偷的十大技巧》,写得再好,也是在露丑

    露怯,应该受到鄙视和唾弃。

    我猜测,这位博士也是童年家暴的受害者,童年创伤深入骨髓,不平等感和自卑感成

    为植入他体内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至于成年后,尤其取得一定成就后,潜意识出于对

    不平等和自卑的反抗,必须要想办法拔高自身,甚至是缺陷的部分也努力美化为优点。童

    年屈辱被粉饰为方式特别的父爱母爱,家暴伤痕于是演绎成他心目中值得炫耀的文身。即

    使从事了教育研究,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也褪不去严厉教育的底色,走不出粗暴教育的

    意识框架。这种情况非常多,在很多“成功人士”身上都表现得很典型,当他们回首成长经

    历时,会忽略那些真正助他们成功的要素,却特别喜欢拿儿时挨打受骂来说事,并会真正

    地热爱上严厉教育。这真是个很有趣又令人感叹的现象。

    学问和生活不接轨很多行业都存在,在儿童教育方面显得尤为突出。科技已进入到21

    世纪,不少人的教育意识还停留在荒蛮时代。

    现在,棍棒教育的支持者动不动就用“中国传统教育”来说事,这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歪曲和糟蹋。事实上,“不打不成才”之类的说法,不过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恶俗说法,是以讹传讹的“谣言”。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位圣贤说过孩子应该打。恰恰相反,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上善若水”,提倡的做法是“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即

    家人之间提意见,应该和颜悦色地说,而不要声色俱厉地指责。

    “棍棒教育”不过是一种精神底层的认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登不了大雅

    之堂。可以这样定义:打骂孩子是无能教育和无耻教育。

    近年有人把“虎妈”、“狼爸”式的严厉教育当作中国传统教育来炒作,这除了给中国传

    统教育抹黑,坑一小部分糊涂家长,伤害一部分孩子,对人类进步没有任何正面贡献。低

    俗的街头杂耍即便搬进最有名的剧院,也不可能真正赢得观众,粗陋的表演只配得到片刻

    稀疏的掌声,被抛弃是必然的结果。不美的东西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放不下严厉教育的人,真正的原因是潜意识放不下莫名的恨意。这就是为什么从小经

    历了打骂教育的人,往往正是棍棒教育的支持者,经常严厉对待孩子的老师或家长,他们

    自以为在“教育”孩子,其实只是在发泄自己从童年积淀的恨意。像一位网友说的:有些人

    小时候常挨打,痛恨父母打自己,长大了发誓绝对不打孩子,可做父母后还是会打小孩,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正常生活是怎样的。推翻父母不难,但修补父母刻在自己童年里的缺

    陷,非常不易。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所以,根本地说,所谓“严厉教育”,其实和教育无关,不过是成年人某种性格缺陷的

    遮羞布而已。振振有词地宣扬棍棒教育的人,往往是道德伪君子,道德伪善甚至把他们自

    己都骗了,这使得他们在对孩子施行各种惩罚时心安理得。比如有位家长,他听到自己年

    仅3岁的孩子说了一句脏话,抬手就给孩子一个嘴巴子,其理由是要把孩子的坏毛病扼杀

    在萌芽状态。只能说,道德伪君子往往就这样,是道德洁癖的重症患者,在面对孩子时,内心既不诚实又苛刻。

    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看这件事,一句脏话和一个耳光相比,到底哪一个更令人难以忍

    受?一个懵懂顽皮的孩子和一个恃强凌弱的成人,哪一个更让人生厌?孩子随口说句脏话

    和成年人随意打人,谁的道德素养更差?一位哲学家说过,“虚伪和粗暴总是结伴而行”,这句话值得所有粗暴教育的倡导者扪心自问。

    孩子偶尔说句脏话需要惩罚吗?幼小的孩子甚至连什么叫“脏话”的概念都没有,模仿

    和尝试又是儿童的天性,所以环境中有人说脏话,孩子可能会模仿,但这和他长大会不会

    说脏话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女儿圆圆小时候,有一天在家突然说一句脏话,大约是跟幼儿园哪个小朋友学来

    的。说完了,她自己一下子不好意思,显然小小的人儿已经意识到这句话不太体面,羞涩

    地一下扎在我怀里,哼哼唧唧地不肯抬头,当时的样子实在可爱。我和她爸爸并没有追究

    她从哪里学来的,我们只是哈哈一笑,然后告诉她,爸爸妈妈小时候也说过脏话,没事。

    听我们这样说,她才释然。

    我们这样做,并不是在纵容孩子,而是在用心理解孩子。童年时有几个人没说过脏

    话,一个情感和智力正常的孩子,自然会对各种行为的好坏慢慢形成自己的判断。只要家

    长不说脏话,不以负面眼光看待孩子,孩子内心平和,他不会对说脏话一直有兴趣的。或

    者说即使是成年人,谁能保证自己在某些情绪下永远不说一句脏话?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不

    切实际地要求孩子呢?

    很多人虽然从小被规矩所限,被严厉教育所苦,长大了却特别害怕没有规矩,害怕宽

    容会把孩子惯坏。我对严厉教育的否定,使我经常遇到这样的质疑:难道孩子做了错事也

    不要批评?屡教不改也不要打骂吗?这样的质疑,其话语逻辑是:不批评的前提是孩子没

    做错事,不打骂的前提是有毛病一说就改——可是,这不叫“强盗逻辑”叫什么?

    孩子没有错,只有不成熟,如果你动不动认为孩子“错了”,那是你自己错了;如果你

    遇到的孩子是屡教不改的,那是你所提要求不对或一直在用错误的方法对待他。我相信教育是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事,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解决。前苏联教育

    家马卡连柯说过:“如果家庭生活制度从一开始就得到合理的发展,处罚就不再需要了。

    在良好的家庭里,永远不会有处罚的情形,这就是最正确的家庭教育道路。”②

    这里所说的“良好的家庭”并非永远一团和气,而是有矛盾也总能得体地解决。不少人

    对我从未打过孩子表示惊讶,然后归因为我的女儿分外乖。事实是,我在和女儿的相处

    中,也有小冲突,但我从不在孩子面前纵容自己的情绪,经常是自己先退一步,想想在哪

    里没好好理解孩子,自己应该如何改变,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不是总把问题都推到孩子

    身上,更不用惩罚的方式来解决。所以,并不是我的女儿比一般孩子乖,而是她像所有的

    孩子一样乖,天下的孩子都很乖,没有一个孩子是需要用打骂来教育的——只有成人对儿

    童有这样的信心,他才能放下心中棍棒,继而放下手中棍棒。

    不过,“放下”二字何其难。尽管严厉教育的恶果一再显现,但人们惩罚孩子的念头却

    挥之不去,甚至是恋恋不舍。

    现在又有人提出“惩戒教育”的概念。从字面上看,这比棍棒教育温和,又比溺爱教育

    严肃,介于两者中间,正是恰到好处。但在这个事上,我还是请大家往实处想一想,不妨

    模拟一下,谁能演示出惩戒教育与严厉教育的不同?事实上我没看到任何一个提倡惩戒教

    育的人对此给出准确的定义或建议,也没有任何一个人给出得体的案例或可操作的示范,大家只是在那里喊一个新名词而已。所以我不赞成“惩戒教育”的提法,显然它也是粗糙思

    维的一个结果,我担心它在实际生活中不过是化了妆的棍棒教育。只要严厉的实质不变,那么它有惩罚无教育、有创伤无戒除的结果也不会变。

    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

    父母不仅应该放下手中的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棒,心中无棍棒是件比手中无棍棒更重

    要的事。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对孩子也最有影响力。

    当然,我不希望给家长们太大的压力,大家都是凡人,偶尔火气上来了,实在忍不

    住,打孩子两下或骂几句,这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正像一个偶尔吃多了的人不会成为大胖

    子一样。身体自有它的调节功能,孩子也自然有他正常的抗挫折能力。并且儿童甚至比成

    年人更宽容,更能理解并消化父母偶尔的脾气。孩子最受不了的,是父母经常性的严厉和

    苛刻。

    人生万事,得体的手段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教育更是如此,没有一种错误的手段可

    以达到正面效果。哲学家哈耶克说过:“那些重要的道德规则是神的命令与法律,是人类

    应尽的义务,而且神最后会奖赏顺从义务者,并且惩罚逆反者。违反这些基本的道德,就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是在和神作对。”③尊重孩子,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神的命令,是教育最基本的法则。

    严厉教育的目的虽然也是想给孩子打造出华美的人生宫殿,到头来却只能制造出一间精神

    牢笼,陷儿童于自卑、暴躁或懦弱中,给孩子造成经久不愈的内伤。说它是危险教育,一

    点也不为过。

    2 “有本事”家长为何培养出“没出息”孩子

    一些学历较高或事业很成功的家长,作为社会人,十分优秀,作为家长,太强权了。

    在家庭生活中如果不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能量,就有可能对身边的人形成超强的控制力。

    世间万事,过犹不及,虽然这种控制力主观愿望是好的,可在客观上却形成对他人自由意

    志的剥夺。

    家庭生活中的“控制”常常在不经意间发生。而且我发现,家长的社会化程度越高,这

    种控制越容易发生。所以我们会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某些父母能力非凡,事业成功,社

    会地位出色,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很用心,可他们的孩子却懦弱、笨拙、自卑、消沉,没成

    为出色父母的“翻版”,却几乎是父母形象的“反面”。人们对此现象最浅薄的归因是遗传在

    这里失灵了,孩子自己没出息,很少有人能看到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正在于父母的强势。

    有位重点大学的教授,她自己当年从农村考大学进入城市,一直读到博士。老公是她

    大学同学,也从农村考上大学,能力非凡,是一家大型企业的总经理。他们有一个儿子,叫晓航,已上大学。本来这该是一个多么令人羡慕的家庭,但现在一家人却陷入了深深的

    痛苦中。儿子晓航虽说是上大学了,可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勉强上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学

    校,这已经让父母深感失望。更糟糕的是,从第一学期开始,他就有几门课考试不及格,到第二学期有更多科目不及格,且开始不去上课,整天打网游,几乎不和同学交往。父母

    没收了他的电脑,他就到网吧,通宵不回宿舍。到学期结束时,不参加考试,以至于学校

    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再这样下去,就要开除。

    当这位母亲先给我写邮件陈述孩子的情况时,我就有强烈的直觉,估计是他们对孩子

    的管理出了问题。待她专程来找我咨询时,经过细致的了解,我几乎看到了孩子的现状和

    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全部的因果关系。

    父母在学业上勤奋、工作上自律,践行了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改变人生的箴言,于

    是,他们要把自己的行为全部推广到孩子身上,错误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据教授说,她从儿子一出生,就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认

    为这是一个男孩儿成长为男子汉必备的条件。所以从孩子稍懂事起,就为孩子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和行为规范,如果孩子不听话,妈妈爸爸就会提出批评,生气了也会打孩子。

    学前阶段,晓航都表现得非常听话,也很聪明,显得比同龄人出色。上小学后,为了培养

    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她给孩子制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规定必须几点钟到几点钟写作

    业,每天看电视不能超过半个小时,阅读不少于一个小时,必须几点睡觉,考试错误率不

    许达到百分之几以上等等。

    开始孩子还表现得不错,每天都还能按照家长的规定去做计划中的每件事,成绩也不

    错,总在班里前几名。但孩子的自觉性好像一直不能培养起来。日复一日,几乎所有的事

    情都是在催促和监督之下才能完成,没有一件事不磨蹭,从早上起床、吃饭到晚上写作

    业、洗澡直至睡觉。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变得逆反,似乎凡父母的主张,他都要

    抗拒。比如在选择课外班方面,家长觉得孩子太内向懦弱,为了培养男子汉气质,给孩子

    报了跆拳道班;考虑孩子经常在学习上不专注,为锻炼他的专注力,报了围棋班;听说游

    泳最能强健身体、塑造体形,又给孩子报了游泳班;同时,为培养孩子的艺术气质,又单

    独请一位老师教孩子吹萨克斯。选择这些课外班,家长都是再三考虑过的,晓航却一个都

    不接受。这些不如意的表现,尤其惹得他爸爸生气。

    晓航父亲做事雷厉风行,是位系衬衫纽扣都会想出不同的方法以节省时间的人。他在

    外是出色的总经理,无意中回家也常常当“总经理”。和孩子有限的相处中,多半是在“检

    查工作”和“发号施令”,交流方式总是很武断;并常常以自己当年读中小学时的上进和自

    觉来教训儿子的不自觉不上进。晓航一直惧怕爸爸,从不主动和爸爸说话,父子间的对话

    仅限于提问和简单回答,宛如上下级。

    但不管怎样,晓航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能保持在班级前几名,所以初

    中也进入了一所不错的中学。

    家长原以为晓航进入中学能在学习及生活方面主动些,但事实却更不如意。他不但各

    种好习惯没养成,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平庸。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家长动过很

    多脑子,设计过很多奖惩办法,这些方案在制订时也征得过孩子的同意,可到最后都由于

    孩子不配合,执行不下去,在和家长的一次次争吵冲突中,不了了之。

    当时晓航唯一感兴趣的是电脑游戏,家长规定每天只能玩一小时,事实却是他完全不

    按事先的规定行事,每天都找借口拖延下机时间,常常需要父母强制关机,为此又没少发

    生冲突。为了分散孩子对网游的痴迷,他们建议晓航去参加一些其他活动,父亲还在百忙

    中抽时间陪他一起去打篮球。这个细节做得比较成功,晓航很快喜欢上了打篮球。因为他

    家就在大学校园里住着,校园里有几处随时开放的篮球场,晓航在球场上新认识了几个同

    更多电子书资料请搜索「雅书」:http:www.yabook.org龄朋友,感觉很能玩到一起,班里有几个爱打篮球的同学也不时地来找他一起去打球,这

    让晓航很快对电脑游戏失去兴趣。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晓航又对篮球太迷恋了,又陷入玩起来就不管不顾的状态中,除

    了周末两天要打,寒暑假整个假期,几乎天天要去打。家长又开始焦虑,觉得他花在球场

    上的时间太多了。自从不玩电游后,晓航在学校的成绩排名虽然进步不少,但离理想的名

    次还差很远,父母认为他如果能再用功一些,名次还会大幅向前进步,于是又给他规定,不管平时还是假期,每周只许打一次,每次只许打一个半小时,包括路上的时间。孩子每

    次到球场前都答应按时回家,却总不兑现承诺,妈妈就会生气地跑到球场,强行把儿子叫

    回来。这弄得孩子非常不高兴,说妈妈弄得他没面子,同学们也都玩得不爽,他以后没法

    和别人玩了。

    说到这里,教授沉默了一会儿,语气有些痛悔地说,可能我当时做得有些过分了,孩

    子在人际交往方面一直表现得胆怯,那本来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同伴交往机会,那段时间确

    实看到他和同学往来得很好,脸上似乎也有了自信,可我没在意这事。后来,大家确实不

    再找我儿子打球了,我当时心里还暗暗有些高兴,认为马上要上高中了,三年关键期,少

    玩点也没什么,如果他能在学习方面多用些功,上一所好大学,进了大学再打篮球、再交

    朋友也不晚。

    听到这里,我也几乎要跺脚叹息,这是多么好的一个转机,可惜又被家长破坏了。不

    过,不需要我再说什么,显然教授已意识到自己的过失。

    在教授接下来的陈述中我得知,晓航不打篮球之后,又重陷入了对电游的痴迷,父母

    强行关电脑,他就玩手机。为了玩手机,会在卫生间蹲两个小时,经常需要强行叫出来。

    高中几年,几乎全部是在和父母的冲突中走过,学习成绩每况愈下,高考成绩很不理想,只上了二本线。报考大学专业时,晓航想学计算机,但父母觉得他学计算机不过是为了满

    足玩电游的欲望,将来不好找工作。于是硬说服儿子报考了父母上大学时所学的专业,因

    为父母现在研究的领域和从事的行业就是这个,将来好为他安排工作,妈妈还建议儿子将

    来报考她自己的硕士和博士。为这事,他们又和孩子发生冲突。父母认为选专业的事,是

    一辈子的大事,关系到将来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绝不让步。父亲更是一着急说出这样的

    话,“就你这样子,将来能自己找到工作吗?还不得我帮你的忙!”最终孩子屈服,只提出

    一个条件,不在本地上大学,一定要到外地上大学,这一点父母原本也不同意,后来勉强

    同意了。

    孩子进入大学后,父母以为接下来只是需要为他的工作铺路了,却没料到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的监督,完全失控。现在看来,学业基本上不可能完成,很难毕业。毕业不了,就

    找不到工作,将来怎么办呢?说到这里,这位好强而成功的教授流下了作为一个母亲的伤

    心的眼泪,她哽咽着说,我小时候家长根本不管,全凭自觉,可我的孩子,我为他付出了

    多少心血,他却这样。你说,一个人的成长,到底是取决于教育还是他的天性?

    她这样发问,显得有些幼稚,和她刚才流露的理性及自我反思很不符。也许她潜意识

    希望我说出是取决于天性,那样她可能会稍有安慰,失败感会有所减轻。但我知道她事实

    上心中已有答案了,她已意识到是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所以,现在最需要的不是

    安慰,而是点破和正面强化。所以我在安慰过她后,坦率地对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

    我说,天下没有完美家长,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犯错,你们当然也不例外。家长犯少

    量的错误是正常的,犯得多了,就是问题。你们对孩子犯了很多错误,所有的错误概括起

    来,其实都是一个,就是家长太强势,不给孩子自由,也不给他自信。你的孩子降落在一

    个物质优裕的家庭,却一直戴着精神枷锁成长。

    教授脸上现出难以接受的表情,我停止说话,给她茶杯中续上水。沉默了一会儿,感

    觉她对我刚才的话在情绪上有所消化,然后继续说。

    你说你的家长“根本不管”你,也许你认为这是一种不尽职,但从教育的角度看,恰对

    你是一种成全。当年你们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在精力或教育意识上的不到位,客观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552KB,2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