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6 > 快乐老年使用手册
编号:12072561
七大恐慌加速老人身心老化(5)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3日 快乐老年使用手册
     “孤寡效应”传达了人类奇异而复杂的生命现象,当按部就班的日常生活被现实重重打破,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受到沉重的打击,而更严重的是,随之而来的孤独恐慌将是致命的。

    老年孤独恐慌大多是在老人退休、丧偶、儿女成家或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出现的。如果一个老人失去了经济再收入,只靠积蓄生活,而积蓄在不断地减少,他就会产生一种日薄西山的无助感和凄楚情怀,悲从中来,孤独感油然而生。

    即使是富裕的老人,在社会角色发生改变,家庭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一种心灵的孤寂感和焦虑感。一方面他们担心被社会边缘化,另一方面也担心儿女不孝,朋友疏离。而如果老人体力衰退或有病在身,孤独和焦躁的情绪则会更加严重。

    我们看到,很多老人在退休前是一个思想开明、性格开朗的人,但退休后心理认知突然出现偏差,就像突然变了个人似的,一切都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一旦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就会出现错误的思维倾向,从而使心理功能出现异常。思维发生异常,就会带来行为上的异常,最常见的是自闭、衣冠不整、动作呆滞甚至错乱。行为失去了目的,一切变成茫茫然。
, http://www.100md.com
    曾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知名作家徐迟19岁时就发表了诗作,在当时轰动文坛,可称得上是少年得志。但晚年的徐迟性格和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历爱妻患癌去世、第二次婚姻破裂等一连串打击后,他的内心被强烈的孤独恐慌所困扰,原来开朗的他变得孤僻,除了与两三个人交往外,他几乎足不出户、闭门独思,而且与家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远。随着忧郁心情的越发严重,他后来每天只是空虚地枯坐在家,不读报,不看电视,不下楼,不会客。当他情绪异常忧虑、心理恐慌加重时,就变得六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最后他选择了自杀。

    其实,孤独恐慌的危害不在于生活上的独处,而在于心灵上的感受。一般来说,孤独的环境并不一定会导致心理疾病,很多在孤独的环境中生活的老人并不觉得有孤独恐慌,而很多与儿女同处一室、甚至三代同堂的老人,却依然有孤独恐慌的感觉。这说明,错误的孤独感认知要比孤独的环境严重得多。

    什么是错误的孤独感认知?就是老年人在不经意中对“孤独”采取“接受”和“忍耐”的态度,认为“老来孤独”是天经地义的。这样他们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对孤独的恐惧上,其他的思维都被排斥,以致整日除了忧心忡忡外,什么事也不想做,什么东西也学不进去,什么人也不想结交。久而久之,孤独感会像病毒一样在不经意中慢慢侵蚀老人的身心。

    医学研究显示,孤独恐慌会使一个65岁的老人收缩压达到150毫米汞柱以上,其危害相当于一天吸50根香烟。在排除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有孤独恐慌的老人死亡率和癌症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出两倍。这是因为,孤独者的体内容易产生各种高水平的压力荷尔蒙,其大脑后下丘脑区的活动增强,导致有害物质分泌率升高,从而影响人的正常血压、心搏,并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另外,孤独恐慌造成的心理压力增加了身体组织发生病变的可能性。

    老年孤独恐慌的危害如此之大,所以千万不要忽视。除了社会要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关心外,心病还要心药医。有孤独恐慌的老人就得把心放正了,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娱乐或工作上,而不是纠结于孤独之中。,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