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5 > 口述中医-名老中医访谈录
编号:11901968
裘氏妇科创始人——裘笑梅(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3日 口述中医-名老中医访谈录
     一

    我今年已经60多岁了,自己的头发也白了,眼睛一闭上就是妈妈笑眯眯的样子,从小看她就是这个样子。我小时候,早上起来没看到妈妈就大发脾气,把枕头掼到地上,还往枕头上吐口水,换了爸爸就要打我了,可是妈妈不会,大不了就叫你立在那里,自己想想对不对。

    妈妈从小体弱多病,读到高中就辍学在家,她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想做个医生,给人解脱疾病痛苦。于是,父母就带她去拜杭州智果寺名僧清华师傅为师。

    这位清华师傅也是个怪脾气,一袖手先扔出了4本医书,一声不吭地就走了。过了3个月,清华师傅来了,他3个月不开金口,一开口全部是4本医书上的要害关节,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扔出来,就看妈妈接不接铃子。妈妈镇定自若,对答如流。这3个月,妈妈可没有白过啊。清华师傅听完了,脸上还是一点表情都没有,点了点头,又提出再下一盘棋。棋盘摆开,才落三子,妈妈一伸手,居然要去捉清华师傅的老将!清华师傅笑起来了,一拍案说:“这个徒弟我收了!我下棋,是要试试她有没有魄力,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没有这点魄力,休想当医生!”
, 百拇医药
    当年做医生,除了拜师,行医资格也是要考过的。妈妈说,她当时考的是民国卫生部的执照,一级一级考上去,都考了第一名。最后一次是省里面试,有一道题目考砸了——考官问她:“一个产妇娘如果血崩昏迷,煎药已经来不及了,你有啥个办法?”这个问题把妈妈卡牢了,左思右想应不出。其实手段很原始:弄一个铁秤砣,煤炉里烧红,一碗醋浇上去,病人冲鼻头一闻,一刺激,人就醒过来了。妈妈当时年纪轻,还没看过这个毛病嘞,到底没经验嘛。

    登报登出来,裘笑梅女士考了第二名,她阿哥却骗她,说没考上。她要哭了,阿哥才笑嘻嘻地说:“考上的嘞!”外公就给她买了一方砚台,一张写字台桌,一条凳子,杭州城里从此就多了“裘笑梅女医师”这块牌子。她是杭州第一个有中医证书和行医执照的女中医师,那一年,妈妈才23岁。

    二

    很多人成名可能有个过程,妈妈却是出手不凡,一举成名。诊所刚开张,就有一位绸缎庄老板来请医生。那时大户人家请医生很仔细,先要考评医生的“三风”:衣风,衣着如何,男医生穿长衫,女医生穿旗袍,坐在那里有没有医生的样子;谈风,谈吐如何;笔风,落笔开方,一手毛笔字如何。妈妈到了绸缎庄老板家,坐下奉茶。病家先不说话,冷眼看“三风”。

    衣风,因为从小家境贫寒,妈妈一生非常朴素,她的衣服很多是补过的,但她补过是看不出来的,补过的地方都要烫过,洗得雪雪白,鞋子一尘不染地穿出去。谈风,妈妈谈吐落落大方,病情说得准,医理辨得明。病家一听,先暗自点一记头。笔风,妈妈的小楷是下苦功练过的,端润秀丽。她写的药方,很多病人后来都收起来当墨宝。病家一捧起妈妈的药方,眼睛又亮了一亮。我今年去南通开会,碰到妈妈的一个老朋友,她对我说:“你妈妈很有学者风度。”看过这“三风”,人家对妈妈印象非常好。她医术又好,手到病除,识人无数的绸缎庄老板对妈妈非常佩服,四处宣扬之下,杭州城里就都晓得出了个裘笑梅女医师。从那以后,妈妈就劳碌一生,病人没断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