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预防&治疗 > 七招遏制糖尿病
编号:12073985
《七招遏制糖尿病》上篇(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27日 七招遏制糖尿病
     符合以下任何一条都称作糖调节受损

    ★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范围大于,小于;

    ★ 糖耐量受损:餐后两小时血糖范围大于,小于;

    ★ 以上两个条件都符合。

    ■ 血糖在不知不觉中超标 ■

    在这里我们主要谈一下糖调节受损人群的血糖问题。血糖指的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它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在血液里的含量多了少了都不行,这主要靠胰岛素来调节。胰岛素是人体中很重要的一种物质,它是人体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分泌的,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威力。人在吃完东西后,食物经过胃肠的消化变成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并通过血液运往全身,葡萄糖在血液里就会升高。这时胰岛β细胞就积极工作,分泌胰岛素,控制血糖不至于高出正常范围。如果你吃的食物比较多、比较甜,而且吃完了就坐在沙发上懒于活动,那么胰岛β细胞只有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维持血糖处于正常水平。长此以往,总是处于超负荷状态的胰岛β细胞开始力不从心,并且受到损伤。如此葡萄糖不能受到有效控制,长期高出正常范围,反过来又会对胰岛β细胞进行毒害(葡萄糖毒性)。处于糖调节受损阶段的患者就是自身体内的胰岛β细胞正在与葡萄糖殊死搏斗的人。他们不知道,每当享受的时候,自己的胰岛β细胞已经快支撑不住了。

    ■ 糖调节受损阶段意味着什么 ■

    根据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一的糖调节受损患者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糖尿病患者,另外三分之一会保持受损状况,还有三分之一会恢复正常血糖水平。不要抱有另外三分之二的侥幸心理,这个数字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我国,每年会有近七百万的糖调节受损患者转化成糖尿病。如果你不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行动,那你很有可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一旦如此,这意味着你失去了遏制糖尿病的最佳时机。

    ■ 捕捉隐匿的高血糖 ■

    捕捉血糖异常是一件容易被忽略的事情。现在的常规体检都是检查空腹血糖,医生嘱咐你前一天晚上十点以后停止喝水、进食,然后一早到医院体检。在等候排队采血后如果血糖还会高,那说明确实需要好好检查一下了。但是,有相当数量的糖耐量受损患者(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超标但达不到糖尿病范围)空腹血糖是正常的。也就是这样他们被漏检,所以很多人在得了糖尿病之后非常惊讶,表示自己一直很健康怎么突然得了糖尿病了呢?殊不知自己已经处于糖耐量受损状态很多年,胰岛β细胞已经精疲力竭了。

    ■ 你患糖尿病的风险有多大 ■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有一些人的糖尿病发病率很高。如果你符合下面其中一条或者几条,那就应当查一下自己的餐后两小时血糖,或者在体检的时候向医生要求做一个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以免漏检而错过干预病情发展的最佳时机。

    (1)年龄在45岁以上 这个年龄其实还是工作的黄金时期,也是年轻时奋斗的收获期和生活的享受期。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身体状况也到了应当倍加注意的时期,这是因为从这个年龄往后,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开始衰退,胰岛功能也不例外。因此,在享受事业成功与家庭美满的同时,不要忘记让你的胰岛β细胞歇一歇,为它做个检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