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1 > 35岁抗老化
编号:11832001
糖尿病与续发性老化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1月17日 35岁抗老化
     糖尿病是一种跟遗传密切相关的文明病,发病的年龄平均在40岁上下,近年来发病的年龄更有年轻化的趋势。在日本及美国的医学统计中,从1950年代开始,每年糖尿病患者增加的曲线图与汽车的销售量成正比。

    糖尿病会加速老化,因为高血糖的并发症会表现在大动脉血管的粥状动脉硬化上,所以糖尿病之于续发性老化,就在于提早了我们身体的血管病变,最严重的情形更在糖尿病破坏心脏血管的时间并非从糖尿病发病开始,早在血糖发生变化的5~10年前,所有的血管发炎及老化已经悄然而至了。以台湾地区而言,在40岁以上的人口中,大约有1/5是血糖异常的潜在病患,所以如果我们说,糖尿病是身体文明慢性病中加速老化的最重要的角色,那可一点也不为过。

    糖尿病会影响人类寿命长短

    回顾人类的医学史,糖尿病一直是造成人类寿命缩短的主要疾病,因为在现代糖尿病的治疗尚未出现之前,糖尿病病人的平均寿命只有40~50岁。因为糖尿病的高血糖会降低病患免疫系统的活性,使免疫系统提早老化,病人一旦遇到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常常会因为并发全身败血症而不治,加上糖尿病是心脏血管阻塞疾病的源头,所以自古以来糖尿病病人的平均寿命都不长。

    35岁开始预防糖尿病

    直到抗生素、胰岛素及降血糖药物出现,糖尿病病患才有了生机,但是随糖尿病病患寿命延长而来的,却是多病的晚年。此话怎讲呢?照理说寿命延长的目的达到了,很好啊!答案是,我们希望在寿命延长的同时,有个健康的晚年,而糖尿病的病患在糖尿病发病后,随着病情的发展,在10~15年左右,可能会导致失明的视网膜病变、可能会需要洗肾的肾脏蛋白尿病变、可能造成四肢麻痛、伤口愈合困难的神经病变等病征会一一出现,如果寿命延长的晚年生活是多病的生活,那么就失去了抗老化的意义了。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能预防这种与遗传有关的慢性病造成的加速老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在35岁左右就开始做预防的工作,或许不能完全避免遗传的影响,但是一定可以减缓糖尿病对老化所造成的加速效应。

    控制糖尿病可延缓老化

    其实糖尿病对人类而言,具有生物进化上的重要意义,因为现在造成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控制血糖的胰岛素敏感度出了问题。可是在生物的进化史中,这种致病原因在原始人类渔猎社会的饮食条件下,可是帮助我们体内储存热量的必要之恶,所以我们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知多半只存在血糖异常的观念,但是实际上糖尿病的发病与人体的续发性老化是密切相关的。根据过去的研究,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即使没有糖尿病的遗传家族史,每三到四人中也有一人是糖尿病的患者。所以糖尿病在加速老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未来预防医学的观念必将打破只有传染病才能预防的樊篱,因为只要对慢性病的发展加以控制,老化的程度就可以减缓。,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