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1 > 养生就是养气血
编号:11832644
养生先立品,品高寿自长
http://www.100md.com 2009年9月28日 养生就是养气血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现在有很多人在研究长寿老人的养生秘诀,得出来的结论千差万别,有很多甚至和我们所知道的养生常识背道而驰,但有一个不太引人注意却不能忽视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心胸很宽阔,不为小事斤斤计较,邻里关系很和睦,虽然一辈子粗茶淡饭,但怡然自乐,颐养天年。也许是心理因素的作用太不直观了,很多人从来没有将其当回事,即使是相关的文章也只是在文末一笔带过,似有似无。如果我们认真研究《黄帝内经》以及中国古代先贤的作品和他们的健康状况会发现,《黄帝内经》中从头至尾都是养生与养心并行不悖,彼此穿插而行,共同为生命服务的。而且,那些道德修养很高、人品很高尚的人往往也比较长寿,大圣人孔子活了73岁,他的语录《论语》中无处不体现出他仁义的思想,所谓“大德必得其寿”用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而他的学术继承人孟子也是一位仁义至上的“君子”,寿高84岁。要知道,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常人的寿命不过30岁,他们可以说是道德养生的至高典范,所以民间俗语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样说,很多人还是不明白,品德高尚与否到底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的?我们在本章第一篇已经说过,道德修养高的人,气血运行循规蹈矩,脏腑阴阳平衡,所以有很强的抵抗力,百病不生。这里,我们再讲讲,一个人品德高尚,对自己和对他人有什么影响。首先,道德品质高的人乐于助人,人际关系很好。人在这个世界上最需要的就是爱,乐于帮助他人,当然能获得他人的感激和喜欢,这样自己的心理也能由之得到慰藉,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调查也发现,长寿老人和周边的亲戚邻居都能和睦相处,人际关系很好。见下图。要想长寿,必须得有豁达的心胸,容人容己,不过分挑剔,凡事为他人着想。其次,人品好的人,凡事为他人着想,不会心怀敌意,对身边的事情也能公正看待,心主血的功能就能很好发挥。否则,每天在不同的情绪之间跳动,会加重心脏负担,“悲哀忧愁皆心动”,如此一来,得心脏病、高血压的可能性会大大加重。如果能以一种善意、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事情,这些问题就不会发生了。第三,心地善良,修养好,品德高尚,定然知道“知足常乐”。在这样一个物欲横行的时代,这些人能够秉持一份淡然的心境,不会挖空心思去算计别人的东西。否则,只怕心里永无宁日,脏腑器官功能失常,睡不安稳,食不知味。所以,失眠、肠胃病患者都有必要检讨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清扫一下,不要让心里充满太多不应该有的欲望。调查研究也发现,那些贪污受贿的人,有60%的人患有癌症、脑出血、心脏病、神经过敏等疾病,而清廉的官员当中仅有16%的人患病,后者的寿命普遍比前者高。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是无稽之谈,可事实上,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品性会和他的寿命、健康直接挂钩。药王孙思邈说过:“百性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龄;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而现在的人不知道反省自己的内心,为了健康花费大量的金钱,买保健品、进口药品,似乎这些就能让自己健康长寿,无病无灾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人是身体与心灵的结合体,只有你沉下心来,修炼自己的品性,外加肢体、脏腑的锻炼,这样二者结合,才能真正地健康、长寿,不受疾病困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