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编号:10292284
超声诊断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孔祥端 蔡素贞 申爱玲 钟香芝 寇存香 包永琴

    单位:孔祥端、 蔡素贞、 申爱玲、 钟香芝、 寇存香(进修生)、 包永琴(进修生 050000 石家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

    关键词:超声检查;黄斑变性

    超声诊断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 【摘要】 目的 探讨B型超声检查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的图像特征。 方法 应用法国的BVI公司眼科专用A/B型超声诊断仪, 检查13例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 其中7例经荧光造影所证实。 结果 该病声像图特征为球后壁黄斑部呈盘状隆起, 回声为中等强度, 边界模糊。 结论 B型超声诊断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简便、 易行。 对无荧光造影条件及屈光间质混浊者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B-scan ultrasonography diagnosis of exudative 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
, 百拇医药
    KONG Xiangduan, CAI Suzhen, SHEN Ailing, et al.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cripte the B-scan ultrasound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exudative 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 (ESMD). Methods Using A/B-scan ultrasonography (made in BVI, France), we examine 13 cases of ESMD, 7 cases of which were supported by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A). Results The B-scan ultrasound characteristics of ESMD are plate lump in front of macular region, middle echoes and blurred border. Conclusions This method for diagnosis of ESMD is easy, simple and has some advantages, especially for patients with opacity of refractive media and hospital without FA.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Ultrasonography Macular degeneration

    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exudative 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 ESMD), 又称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本病在临床表现、 病理解剖、 电镜观察、 荧光造影等方面已有较深入研究, 但B型超声检查诊断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报道还甚少。 现将我们所见13例该病的B型超声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 检查对象

    本组13例中,男5例,女8例。右眼7例,左眼6例。最小年龄45例,最大84岁,平均61.2岁。 13例中视力光感2例,手动4例, 0.02以下2例, 0.05以下2例,0.1以下3例。

    二、 检查仪器
, http://www.100md.com
    1. 我们使用法国国际生物视觉(BVI)公司生产的B-Scan眼科A/B超声诊断仪。

    2. 探头频率为10.0 MHz, 轴向最小分辨率为0.12 mm。

    结 果

    13例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超声影像学特征。 玻璃体呈液性暗区, 其中3例玻璃体可见点状及片状弱回声。80 dB时3例明显玻璃体后脱离, 但105 dB时80%可见玻璃体后脱离, 后脱离与黄斑部间有一狭细间隙。 球后壁粗糙。近视神经的黄斑部可见盘状回声, 仅1例有2个盘状隆起,其余均为一个盘状隆起,基底较宽,表面不光滑, 有的能累及赤道部, 隆起度70%在1 mm以下,2例隆起度达2 mm,其内无强回声,网膜下出血为中等强度回声(图1), 网膜下渗液为弧形带状回声, 与球壁间呈液性暗区(图2)。观察3周左右, 隆起回声降低。 出血及渗液吸收后, 球后壁略粗糙, 不隆起。34-1.gif (76166 bytes)
, http://www.100md.com
    图1 渗出性黄斑变性, 黄斑部盘状隆起高约1.96 mm34-2.gif (80981 bytes)

    图2 视网膜下渗液为弧形带状回声, 球壁间呈液性暗区

    典型病例 患者谭×,女,71岁。 主因左眼视物不清4月而就诊。 入院检查: 右眼视力0.05, 左眼0.4, 外眼(-),视网膜黄斑部大片状黄白色渗出, 网膜深层出血呈灰黑色, 大约2~3个视乳头盘径盘状隆起, 左眼黄斑部可见玻璃膜疣。 B型超声检查, 右眼环完整, 晶状体后囊波在位, 玻璃体呈液性暗区。 仪器灵敏度增至105 dB时可见玻璃体后脱离。 正后极部可见一盘状隆起回声, 中等强度, 较均匀, 未见强回声。 荧光造影显示黄斑颞下方环状硬性渗出, 荧光遮蔽, 毛细血管渗漏形成窗样荧光, 左眼未见异常荧光。
, http://www.100md.com
    讨 论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老年黄斑变性是当今老年人主要致盲原因之一[1]。 美国Kahn报告65岁以上老年人视力丧失白内障居首位(16.5%), 老年黄斑变性居第二位(8.80%)。 渗出型占老年黄斑变性的16.67%[2]。 许多研究者已评估了对侧眼发生渗出性损害的危险性为12%~34%[3]

    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的临床表现: 一般45岁以上, 双眼先后发病。 分为早期、 渗出期、 瘢痕期三期。 渗出期有典型的B超特征。 当病变累及中心凹时视力突然下降, 视力在0.1以下, 眼底检查黄斑部呈现大片状灰白色隆起, 脉络膜深层出血和(或)渗出, 重者视网膜下血肿, 视网膜内出血, 玻璃体出血, 荧光造影呈暗区, 一眼有渗出改变, 另一眼黄斑常有玻璃膜疣及色素紊乱。

    B型超声图像特征: 玻璃体暗区黄斑部球后壁前一弧形带状回声呈盘状隆起, 表面回声不光滑, 带状回声与眼球壁间有出血时呈现中或弱回声, 为渗液时呈现液性暗区。
, 百拇医药
    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的超声图像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脉络膜黑色素瘤B型超声特征为表面光滑的圆顶状或蘑菇状、 后部声衰减形成挖空征和脉络膜凹陷, 而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是不规则的波纹状, 内反射低呈暗区。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一般盘状回声较低, 且20~40岁多见。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盘状回声范围小, 青壮年发病, 视力不低于0.5。 高度近视黄斑出血, 盘状回声低平略突出于球后壁, 且球后壁形成浅凹或呈梨状凹陷。 但是某些病例仍难以鉴别, 应结合临床根据具体疾病过程综合分析判断。

    尽管荧光造影对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诊断有独到之处, 但也有其局限性。 在很少病例, 如果仍不能确诊, 则应定期观察、 反复B型超声检查, 直到明确诊断。 再者荧光造影相对价格较高, 而B型超声不受此限制, 具有快捷、 简便、 经济、 无痛苦、 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可做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手段, 在无荧光造影的基层医院更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陈辉. 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临床病理和免疫学研究. 中华眼底病杂志, 1993, 9∶183-185.

    [2] 赵国镛, 夏元成, 舒化龙, 等.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眼底病杂志, 1988, 4∶113-114.

    [3] Ryan SJ. Retina. 2nd ed. ST Lonis:Mosby company, 1989. 175-176.

    (收稿 1998-02-03 修回 1998-05-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