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医药卫生总论 > 山东医药
编号:10291823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78例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熊峰 张俊功 刘峰

    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 276800

    关键词:

    山东医药002072 1992~1998年,我们用尼莫地平治疗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与常规治疗组67例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同期收治1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男96例,女49例;年龄12~78岁,平均47.2岁。创伤性蛛网膜出血96例,高血压脑出血32例,动脉瘤9例,颅内肿瘤5例,动静脉畸形3例。145例均经CT或腰穿检查证实。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A组)67例和尼莫地平治疗组(B组)78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及病情无明显差异。

    治疗方法:A组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抗生素常规治疗,以及止血、镇静、镇痛等对症治疗。B组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通50ml/d,慢速静滴(5~7h滴完),10天后改为尼莫地平30mg/次口服,3次/d,连用20天。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行颈颅多普勒检查,将脑血流速度超过120cm/s者定为血管痉挛的标志。治疗后血流速度降低<20%者为显效,(A组10例,占14.93%,B组32例,占41.02%),降低>10%者为有效(A组23例,34.33%;B组29例,37.19%),降低<10%或不降者为无效(A组25例,37.31%;B组14例,17.98%),死亡A组9例(13.43%),B组3例(3.85%)。B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1.02%和78.21%,均明显高于A组的14.93%和49.26%。经u检验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

    讨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血液和组织中的凝血因子及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促使脑血管收缩,并影响神经细胞和血管平滑肌内皮细胞的Ca2+内流。Ca2+向脑血管平滑肌内皮细胞内转移,可造成微血管收缩和痉挛,产生局部微循环障碍,造成脑组织局部缺血,使脑的缺血性损害形成恶性循环。尼莫地平是Ca2+通道拮抗剂,对神经细胞和脑血管内皮细胞上的Ca2+通道有稳定作用和特异性阻滞作用,同时还能刺激Ca2+―ATP酶活性增高,促进胞浆内Ca2+的排出,缓解和对抗细胞内Ca2+超载现象。本组治疗结果说明,尼莫地平具有解除血管痉挛、扩张微血管和改善脑缺血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治疗脑缺血性损害,增加缺血区血流灌注量,改善脑供血状态,减轻脑水肿的发生发展。, 百拇医药